7、四宝问伊未:“咱这伙要是分不了一块儿怎么办?”
伊未说:“到时候再说。”
庆余说:“有新兵连,到时候咱从新兵连里一要求,不就到一块儿了吗。”
“狗蛋新兵连,俺街上那个小皮子给他家里来信,我都知道。还电灯、电话,什么也没有,一个人发个煤油灯。”三个人听着四宝说,因为毕竟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还没有相结合呢。
“也不发枪,锄、镰、鍁、镢都有,一个人一套。咱这伙,你等着看吧,下了车直接分了连队里去。那里现在已经有三帮人了,一帮是他原来林场里的;一帮是青岛的,去了一年多了;再一帮就是咱,上个月来了一批,加上咱是第二批。”
“上批来了多少?”伊未问。
“和咱这批差不多,”庆余说:“上次我也想跟着来哩,人家告诉我说别听这个,根本不行,胡点划。还不如下乡来。”
伊未说:“你知道这个,还他妈的什么新兵连。”
“不是说有津贴吗,一个月十八块,扣十二块钱的伙食费发六块。”庆余接着说:“算算比下乡合适,听说以后还长。”
四宝问:“你听谁说的还长?”
“动员的时候说的。”庆余回答说。
伊未和明果根本就不问什么发津贴不发津贴的事,只要能出来家门不上学了就行。石参谋、于副政委讲话的时候虽说都说过,可是听见都没往心里去。当时也就是只关心名额里头又没有自己,至于发什么不发什么,一个月多少津贴,则都是别人告诉才知道的。
8、列车咣、咣的向前行驶,很快进入了夜间行车,但是满车厢的人依然没有睡意。伊未和明果溜了回来,小丹正和吕爱、尉敏筠喷着吐沫星子聊得欢。桌上的饭盒全空出来了,小丹见两人过来就问:“炸鱼拿来了吗?
明果说:“人家不让带,俺俩在那边吃完了。”
小丹说:“我亏着没给你俩留着饭,要不,吃不了就浪费了。你两个坐着,我去看看。”
吕爱问:“真有炸鱼吗?”
“真有,”明果回答着她:“一人一份,不让带走,光能在餐车上吃。”小丹已沉不住的起身去了,伊未叫着他:“把饭盒子给人家带去。”小丹说:“先放着吧。”头也不回的直接去了餐车。
小丹不见了踪影,尉敏筠开口道:“这小子真能吃,把我那份也吃了。”
吕爱问:“什么菜?”
明果说:“海带炖肉”
“真有炸鱼吗?”吕爱又问。
明果说:“下了车,到了地方有。”
吕爱和尉敏筠都笑了:“胡点划。”
有些睏了,吕爱打着哈欠伏在小桌上开始梦炸鱼。尉敏筠同伊未商量着,能不能把靠窗的位置让给她。伊未起身让她坐了进去,明果也起身回自己的座位去了。吕爱那边的座位空出来,伊未脱了鞋把脚伸了过去。整个车厢里弥漫着脚汗沤着尼龙袜子发出的气味,没人抱怨什么。
小丹根本不睏,精神头子依然高涨,嘴里喊着:“吃炸鱼了,吃炸鱼了。”从餐车那边走过来,到了伊未的座位跟前,连看也不看伊未,一直走过去。伊未睁眼斜他一眼,又闭眼打起了盹。
9、天蒙蒙的亮,列车进了桃村,慢慢的向前滑行着。有些凉气从车厢外挤进车内,伊未醒来,吕爱和尉敏筠还在酣睡。他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筋骨,这时一个女人晃着身子从车头方向走了过来,伊未看她一眼认了出来。这不就是那个代表知青发言的侯珠玉吗,她没有注意伊未,因为列车的晃动她正努力的保持着平衡。小丹也从那边过来了,脸上竟没有倦意。到了伊未跟前对伊未说:“他妈这个炸鱼还没好呢。”
“赶紧把这些饭盒给人家送去,看看好了吗。”伊未说
“这个他来收拾,人家都没送,咱管这个干吗。”
“不是让你借这个引子看看炸鱼吗。”
“唉,休探亲假的时候再吃吧。”小丹终于知道炸鱼的所在地了。
车厢的喇叭里开始喊了:“兵团战士们请注意,列车马上就要到达终点站烟台车站了,请同志们收拾好行李准备下车。”石参谋从餐车的那边过来,他睡了一晚上的卧铺,这时候起来精神头子挺高。只听他喊道:“醒醒了,醒醒了,到站了。”车厢内开始沸腾起来,乘务员过来收拾着饭盒。那两个女生也醒来了,揉了揉眼说:“先到了吗。”伊未从衣帽钩上拿下自己的黄挎包背在身上,站在车厢的走道里等待着。
列车又经过半个小时的运行终于进了站,停稳后,青少年们从车上下来,在站台上排好队。
天已大亮,海风阵阵吹来,有些微微的咸湿,朝阳在东方慢慢的升起,五月二十一日,新的生活开始了。
10、军车直接驶进了站台,大伙列好队,参谋、干事们按花名册挨个的点名。核实无误后开始上车,整整装了六车,还有两辆车是专门拉行李的。等全部上车后,汽车驶下站台向西经过货场,由乘务员公寓大门出来,过罗锅桥进入烟台市区。
到了大海洋长途汽车站拐弯的地方,军车停了下来,那里有一处大众饭店。参谋、干事们又招呼众人下了车,在大众饭店一人一碗凉稀饭、两根油条安排了早饭。那油条好像是放了多日的,一下子全让这帮人给包圆了。
稀饭油条不见了以后,树龙过来对伊未说:“到地方了,可能拐弯就到。”
四宝听了过来说:“还早哩,还有一百多里地呢。”
早起的市民围了许多在看这群人,纷纷的议论着:“这是些弄什么的?”
“新兵”
“不是,是兵团的”
“知青吗?”
“对你说是兵团的,怎么是知青呢,你不看见吗?全穿黄军装,仅次于当兵的。”
有人过来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伊未回答说:“八路军、武工队。”
“现在哪有武工队?”老乡们不解。
小丹问老乡:“你这里有海吗?”
“你下火车没看见?”老乡回答着问话说:“火车站往北看不远就是。”码头和火车站还差着一块呢,怎么能看见海,这也是老乡说着玩儿的。
11、等所有的人都吃完饭在街道上站好,参谋、干事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点名。眼前的现役军人一下子多了好几名,并没有见过。不像是一趟车来的,可能是随军车来接站的。
石参谋让大家列好队开始训话:“现在你们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兵团战士了,要一切行动听指挥。我念花名册,叫到谁的名字,谁站出队来把行李拿好,跟着带队的同志上车。”
“七连,曹振根。”“到”一个青铁板脸面的青少年答应一声站出来了。
“常力青”“到”一个高个的白面皮青少年站出来了。
“侯珠玉”“到”知青代表站出来了。
“李树辉”“到”一个青少年站出来了。
“伊未”“到”一个大脑袋的青少年站出来了。
“付李贵”“到”一个没发育的小脑袋青少年站出来了。
“魏张”“到”一个小眼睛脸上有雀斑的胖女人站出来了。
“李梅子”“到”一个胖嘟嘟的女青少年站出来了。
“郝树龙”“到”一个精干的青少年站出来了。
“于秀娥”“到”一个长得像木偶似的女人站出来了。
“刘卫红”“到”又是一个有尺寸的女青少年站出来了。
“秦庆增”“到”一个少年站出来了。
“黄建伟”“到”一个白净团脸的青少年站出来了。
“二连,付汝力”“到”一个冬瓜样的青少年站出来了。-------
“三连”“四连”“五连”“六连”“营部”“一连”,所有的人都按点名的顺序站好,没有分社、街道、学校之分了,只有连队。四宝和明果、小丹、庆余分在了三连,连运、汝力、常山、友德分在了二连,吕爱分到了五连,尉敏筠留营部。
12、一个胖脸的现役,人称邱参谋,来到七连的队列前喊了一声:“立正,起步走。”大伙不知道上哪,伊未问他:“上哪?”
“搬行李上车。”邱参谋挺着肚子说:“连长不来让我来,妈的,抓紧。”
四宝又跑过来对伊未说:“不让咱待一块儿,到了以后,礼拜天放假我找你去。”小丹、明果、庆余都过来了,说着同样的话。他那边的连长喊着:“别乱跑,过来上车,有话以后再说。”几个人过那边去了。伊未赶紧在行李车里把自己的行李找出来,和树龙搬到了指定的军车上,树龙和建伟每人是一个铺盖卷,只有两三个人有箱包。
上车后,邱参谋让伊未点一下人,伊未数了数告诉他:“十三个”老邱冲那边一个现役喊:“谢营长,点齐了,走吧。”所有的人都上了车。
“开车”营长谢成祥喊了一声。汽车开始向东驶去,走二马路经虹口路出了烟台市区,往东南拐了一个弯,大海出现了。
海面上有些雾气,太阳已经升的老高。虽说是个晴天,因为有海上的雾气遮蔽,阳光不是很强烈,太阳本身也像个熟透的柿子。阵阵的海风吹来,加上汽车的行驶,身上竟有些寒意。
由于互相不太认识,谁也不同谁说话。伊未虽说认识两三个,却都因为初次离家,在陌生的环境里没有了说话的兴趣。他看看,开口唱开了:
“离别到这儿不知多少年哟,故乡的亲人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可爱的故乡,------。”侯珠玉睁着不大的小眼睛直直的看着他,显然她也会唱这支歌,只是不敢唱。
曹振根凑到伊未跟前同他搭讪:“哥们,你是哪里的?”伊未看他一眼告诉了他自己所属的分社,然后就不再理他。常力青因为是和他姐姐一起来的,刚分开有些不太适应,正在另一边的车帮边同李梅子说话,模样有些伤感。曹振根见伊未不跟他叙,没滋味的到车头那边去了。
付李贵对伊未说:“别唱了行吧,我想家。”
伊未对他说:“想什么家,想家赶紧回去,你真有出息。”
秦庆增说:“你妈,你来了还想家,要不就别来,要来了就什么也别想。”付李贵眼圈有点红,站在车厢边抓着挡板低下头不说话了。
汽车沿着海边的路往东南行驶,一直到牟平,在牟平县城没作停留直接向南驶去。路面全是细沙石子,路上的养路工人拉着拖耙来回的走着,路面由此而变得平整。路两旁的村庄渐渐的稀少,树木逐渐的多了起来。刺槐、毛白杨、加拿大杨,随着汽车的行进一排排的向后掠去,一个新的所在就要到了。
第三章结束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第四章(一)”内容快照:
『第四章(一)』
第四章1、出牟平十多公里继续军车向东南行驶,青~从对面走来,又向~后闪去。沿着~间起~的道路向正南驶~了殿后,那里是兵团驻地营~的所在地。殿后的庄头~有一所中学,当汽车~~时正是学校的课间休息,孩子们在~场~玩耍着。汽车~站着的、~黄~~的、同龄的孩子对此有些~羡,伊未想:是不是在这里又~重新~学。秦庆增看了说:“到了,咱这伙住了学校里~学。”黄建伟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