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送给你一个真实的曹操 [目录] > 第5章

《送给你一个真实的曹操》

第5章乱世顽童(3)

作者:子金山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一般来说,一个事业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与他的早期教育是密切相关的。早到什么时候最佳?**播种的时候!据现代医学认为:亲近结婚是应该绝对禁止的,我们国家的婚姻法也充分支持了这一观点。再往下婚姻法没办法具体规定了,也就是夫妻结合留下种子的那个晚上,据说女的要身心舒畅,男的要烟酒不沾,否则……反正就是这个意思吧。

  

  男同胞要注意了,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最好学学刘备第三次顾茅庐出发前的样子,戒斋三日,焚香沐浴,心要静,意要诚,虔诚礼拜,心口如一,拜谁?老婆呀,要让她身心舒畅呀,百年大计,马虎不得!万代基业,就在你一动之间,重之!慎之!

  

  再往下就是胎教了,现在多数人采取的是培养音乐家的路子,把贝多芬.肖邦等大师全给请来了,这时候瞎子阿炳是万万不可招惹的,再伟大的盲人音乐家,父母也不愿意诞生在自己家里,莫谓言之不喻。

  

  可以预见的是,若干年后,神州大地,钢琴遍野,华夏苍穹,提琴悠扬!

  

  你楼下的大妈,怀里抱着的肯定是贝多芬第一千;马路对过缠着爷爷买冰棍的小家伙,绝对就是肖邦大师的第一百万个****;出门散步,那个带红袖箍喊你不要乱扔烟头的大姐,兜里掖着的是什么?哦,世界音乐家协会刚寄来的烫金聘书,要派专机接她,去维也纳指挥一场大型交响乐演奏。

  

  曹操在他妈肚子里时接受过胎教没有?不得而知。大家肯定会认为没有。我说不一定,时任司隶校尉的曹嵩富甲一方,与当宦官的干爸不同,那也是妻妾成群的,家中也是宴乐不断,曹嵩也是个文雅之士,据史载官声不错,估计来往家中的文盲也不会多,曹操在娘肚子里生活的时候当然也会感受乐舞不断.诗书多多,不用看别的,仅从曹嵩给阿瞒起的“操”这个名字就非同凡响。

  

  《荀子》篇中有句:“夫是之谓德操”。这就是曹阿瞒名操字孟德的出处。

  

  由此可知曹嵩也绝非泛泛之辈。更不用提曹操后来开一代文风先河的旷古诗文,确有大宗师气派!由此证实曹操本身的遗传基因是绝对优秀的,无意中被迫享受胎教也在情理之中,少年时也绝不会只懂的飞鹰走狗.顽劣胡混,聪明是肯定的,顽皮也是肯定的。

  

  往往大英雄都孕育于这些顽童之中。往往乖孩子长大后却没出息。

  

  阿瞒小时侯家教严吗?答案是否定的,已自封魏王的曹操自己就不无遗憾的这样行文明示天下:“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三徙”就是说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儿子不受坏环境的影响,竟三次搬家。“过庭”则是说孔圣人的儿子两次从庭院中走过,都受到了老爸的教训。看,他在找老爸老妈的后帐呢。优点和成绩那是我个人后期自学成才;某些不足那都是爹妈早期疏于管教自己照成的。

  

  这点上太祖有点不地道,有点贪爹之功委儿之过的味道。

  

  不过后代们就比魏武高明多了,人为的失误尽可以推给老天爷,一句“自然灾害”,万事大吉!

  

  其实,老爸也没少管过阿瞒,只不过老子不如儿子聪明,被阿瞒给忽悠了。

  

  看着亲侄子游荡无度,除了好事不做,没有不敢做的事,阿瞒的叔父自衬没有管教恶侄的能耐,便向哥哥曹嵩告了一刁状:“管管咱小子吧,不能光顾着升官发财,养下个败家子你攒再多的铜钱有啥用?十年栽树,百年育人啊!”

  

  凡是家长,最抹不下脸的就是吃学校老师的“发面馒头”。

  

  我小时候也有那么点不给父母长脸,老师十次家访大约九次是来告我的“刁状”的,当然,老师走后挨一顿狠揍是免不了的,好在次数多了,屁股久经考验,也就不拿着当回事了,尤其是老孙极善于大叫惨哭,又写得一手极为感人的悔过书.保证书,快乐的儿童时光也就这么撑过来了。

  

  现在二老早已作古,盼再领严训而不可得,惟有受责于梦中,醒时黯然,泪湿枕巾……

  

  又跑题了,希望同学们不要笑我人顽皮贱,竟然思念挨打时光,等你们明白时,悔之迟矣。

  

  接着谈曹嵩,现在的曹嵩已升任中央财政部长(大司农),当然,给皇帝孝敬点钱是免不了的,好在羊毛出在羊身上,再想法从下边捞回来就是了。但现在的心情跟刚接待完老师的差生家长一样,要跟阿瞒动真个的了。

  

  阿瞒今个一回家就感到气氛不对,老爸脸铁青,盯着自己的目光有点象大灰狼打量无辜羊羔的味道……

  

  好在阿瞒随机应变的本领犹如天授,不慌不忙的走到父亲面前,双膝跪倒,从怀里摸出一捆写满字的竹简。

  

  “儿子近日承父亲教诲,把父亲平日的叮嘱一句当成一万句,活学活用,急用先学,学为其用,立竿见影,经呕心沥血,终于不负父亲厚望,新注孙子十三篇已毕,还请父亲百忙中给予指正”。

  

  父亲楞住了,儿子求自己批改作业,你总得先看完了再动手吧?

  

  一边接过竹简,一边厉声责问:“你近日做的好事!”

  

  阿瞒刚大闹过中常待张让府没几天,自然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伏在地下做声不得。

  

  “你叔父总不会冤枉你吧?你这让人恨铁不成钢的逆子!”当老爸的也不大地道,先把告状的亲兄弟给卖了。

  

  阿瞒心中大怒:“是你这个吃饱了没事干的老小子啊,点我的眼药?等着瞧,有仇不报非丈夫也!”慢慢的抬起头来:一脸的天真,满面的无辜:“父亲,孩儿…….”竟然呜咽难语“孩儿委屈啊……”话未吐尽,双手掩面,跌撞而奔乎门外,溜之大吉。

  

  曹嵩手拿着阿瞒批注的孙子十三篇还没回过神来,儿子早已没影,只得先看看儿子的作业再说了,反正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想揍你这小子,还不有的是功夫?

  

  其实曹操的确是个天才。

  

  “中国几千年.世界几百年才出现的一个天才”。

  

  批注孙子十三篇,曹操为古今第一人,而且见解独到,不然哪来的他日后辉煌的军事成就?

  

  洛阳街头,阿瞒远远瞅见了叔父,眉头绝对没皱,突然目光呆滞,四肢战抖,仰天狂喷一口鲜血(狠心咬破的舌尖)一头栽到地上(那时还不时兴水泥马路,没大妨碍)不醒人事,眼看出气多,进气少,人快不顶事了。

  

  当叔父的大为恐怖,忙不迭气喘吁吁,以约翰逊百米冲刺的速度喊来了兄长曹嵩。

  

  曹嵩气急败坏的随兄弟赶到儿子中风昏倒之处,两人顿时楞住。

  

  但见阿瞒正襟危坐于路边青石,满脸无辜依然,委屈依旧。

  

  “你这是……?”老兄弟俩满腹狐疑。

  

  “二老慌张所为何事?”阿瞒双眼童真,一时不解。

  

  明白了,叔父心中顿时雪亮,万念俱灰,一声长叹,尴尬而去。

  

  “你叔父说你命在旦夕,昏倒于此,这是为何?”

  

  “叔父自小就不待见我,背后说我什么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儿子何曾有恙?正苦思最近做了何等惹父亲生气之事,青天昭昭,路有神灵,孩儿可是撒谎之徒?”

  

  “这……”

  

  知子莫若父,儿子撒谎的本事绝对是一流高手,可是眼前的事实却又证实了儿子是无辜的,谁是谁非?难煞人也。

  

  最后还是按郑板桥先生的指示:难得糊涂。

  

  此事不了了之以后,做叔父的再也没厚着脸皮多管过闲事,因为他知道了两点:一.说了哥哥也不会信的;二.自己确不是侄儿的对手。

  

  啄败的鹌鹑斗败的鸡,服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初举孝廉”内容快照:

『初举孝廉』

就这么个歪瓜裂枣偏有人当成宝贝,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了是谁:也就是老孙前文说过的当世高人桥玄。高人就是高人,看问题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不一样的。人家从棋盘摆开心里就有数了,你这个小边卒刚拱了第一步,桥玄心说:“九十九步以后,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边兵威踞九~~,灭老帅者必此卒也!”我们读了魏太祖童年二、三事以后,领教的是阿瞒的顽劣狡诈,人家高人桥玄不这么看,人家会透过表象

~~

>> 阅读第6章 初举孝廉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