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当时在山东地面上流传着一句谶语,说是“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等到王仙芝起义后,这句话被许多人是王仙芝等“暴民”“造反”的先兆。其实这句话我们听起来非常的耳熟,对了,就是元朝末年红巾军大起义时的那句著名童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估计就是从这句话上变种而来。
唐朝政府虽然腐败,但也还知道“覆巢之下必无完卵”的道理,得知山东一带“暴民作乱”,那还了得!必须剿灭这帮“乱匪”,不然大家都得完蛋。唐朝征调河南、山东等五道兵力前往对付王仙芝,由平卢军节度使宋威为“剿匪总指挥”,节制河南诸镇,统一作战。
要说宋威也确实不是吃干饭的,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王仙芝率众来攻沂州(今山东临沂)。唐军与起义军在城下大战,可能是起义军作战经验不足,被唐军击败。好在王仙芝还是个聪明人,也许是农民有着善长“游击战”的天赋,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这些游击战略我们听起来好耳熟啊)。
宋威有点本事,却很不要脸,他上奏朝廷,胡说已经斩杀王仙芝。唐僖宗欢呼:“打球去喽!”百官联翩入贺大捷,唐僖宗下诏解散各道兵马,哪来的回哪去,宋威回到青州继续享福。
可唐僖宗没高兴三天,消息传来,王仙芝根本没有死,活的挺滋润,继续在各地发威,唐僖宗只好诏令各道集兵再战。唐军弟兄们刚回安乐窝,又要去干苦差事,无不痛骂宋威:“妈的!有这么耍人的么?”
王仙芝知道实力还不足和唐军硬拼,便把部队从山东战场拉到河南战场,避开宋威的主力部队,攻击唐朝兵力比较薄弱的河南和山东交界一带。要说王仙芝还真有些战略眼光(这也许是黄巢出的主意),河南地处中原四面通风,进退自如。果然,起义军一路西进,连克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等地,锋镝直指洛阳南部门户汝州(今河南临汝)。
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九月,王仙芝军狂攻汝州,很快就得手,活捉了宰相王铎的弟弟、汝州刺史王镣,取得起义以来的重大胜利,这场汝州之捷也标志着农民起义军的影响从之前的“省级”晋级成为“国家级”,不再是单纯的地区性质的起义,而是全国性的大起义,这也是黄巢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汝州一失,东都洛阳便直接暴露在起义军的攻击范围之内,洛阳是唐朝的第二国都,地位类似于明朝永乐以后的南京。汝州失利的噩耗传来,洛阳大震,东都百官蜂拥出逃,一片混乱。唐僖宗得到消息,可把这个顽皮孩子吓坏了,他也知道这帮农民的厉害,怎么办?硬打不如招安,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九月,唐僖宗下旨赦免王仙芝的“罪过”,并许诺封给高官。(唐僖宗这样的顽劣儿童会有这样的智识?估计还是田令孜在幕后捉刀。)
哪知王仙芝根本没有理会这次招安,王仙芝觉得自己手中的筹码还太少,闹的越厉害,讲条件的筹码就越多。王仙芝没有去取洛阳,率众攻打郑州,结果吃了一个败仗。又转战湖北,连克邓州(今河南邓县)、唐州(今河南泌阳)、郢州(今湖北钟祥)、复州(今湖北天门)。
王仙芝好象吃了摇头丸一般,开始发威,唐乾隆三年(公元876年)十二月,王仙芝决定东向进军。这时王仙芝的威名已经传遍大江南北,唐军一听王仙芝来了,要么死守,要么逃跑。
起义军又连续攻下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申州(今河南信阳)、光州(今河南潢川)、庐州(今安徽合肥)、寿州(今安徽淮南)、舒州(今安徽潜山)等地。王仙芝的势力急骤膨胀。
这年年底,王仙芝转攻蕲州(今湖北蕲春),因为蕲州刺史裴渥是宰相王铎的门生,所以王镣劝王仙芝:“将军虽然神武,但终不是个正途。裴渥是家兄门下,仆不才,愿以书报裴渥,让他开门迎入大军,仆再请吾兄奏闻朝廷,许将军大官,岂不是美事?”王仙芝觉得自己的实力实在不足以推翻唐朝,不如顺水就舟,捞个肥差使,不比这样四处流荡的强。
王镣写信把情况告诉裴渥,裴渥知道这伙“毛贼”厉害,也不想白白给昏君送死,当然乐从。裴渥开门请进王仙芝,然后上表请朝廷招安王仙芝,王镣也写家信让老哥王镣从中撮合,毕竟自己的性命还在王仙芝手中。
唐僖宗会议群臣:“此事当如何处置?”众人觉得没有必要招降王仙芝,当年庞勋闹翻了江淮,也不过一年就被扑灭了,王仙芝还不如庞勋呢,何必自屈?王铎担心弟弟安危,极力劝说:“贼起二年间,中原深受其祸,至今朝廷都拿这帮草贼没办法,怎么能说不如庞勋?陛下招降王仙芝,赏他个芝麻大的官,就能平定祸乱,划算的买卖,为什么不做?”唐僖宗也被王仙芝给打烦了,耽误了他好多玩马球的时间,巴不得顺坡下驴,便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衙、监察御史,并实授蕲州刺史。
王仙芝得到消息后非常兴奋,觉得自己已经修正成果了,后来的宋江所走的道路和王仙芝几乎如出一辙,所谓起义,都成了大头领搞取个人利益的牺牲品。可笑的是,前不久还是王仙芝俘虏的王镣和前不久和王仙芝还是敌人的裴渥都跑到前台恭喜王大人高升,王仙芝心情好极了,大设宴席,众人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好不快哉,这等场面何等滑稽。
可王仙芝哪知道自己的一桌好酒席生生的被他的一个朋友给坏掉了,他的这个朋友就是盐贩子黄巢。黄巢见唐朝只封王仙芝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什么事。暗想自己这几年跟着王仙芝出生入死,立下不少功劳,可居然一文钱都没有捞到,当下就火冒三丈。
当着王镣和裴渥的面,黄巢站出来大骂王仙芝:“我们刚开始起事的时候,是立下死誓的,夺取天下,为民除贼。现在我们的事业刚刚起步,你就要接受唐朝的招安。你倒是自在,当了唐朝的官儿,留下五千多个苦命的弟兄怎么办?你把弟兄们交给我,我带他们去谋富贵,你留在这里享福吧。”
可能黄巢也喝了一些酒,酒劲一上,当即掀翻桌子,大吼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没等王仙芝反应过来,黄巢就冲了上去,把王仙芝摁倒在地,劈头盖脸就是就是一顿胖揍,把毫无防备的王仙芝打的七昏八倒。旁边的起义军将领觉得黄巢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都是一片附和:“哥哥忒不地道,你自个享福,让我们去喝西北风!”
王仙芝也真是个人物,处变不惊,看到弟兄们都对他有意见,知道就算自己当了刺史,没有自己的部队绝对不行,唐僖宗早晚会把自己吃了。王仙芝立刻转变思想,狠狠批判了错误的投降主义路线,决定回到正确的革命路线上来。王仙芝当场宣布不接受唐朝的招安,继续做“贼”。
旁边的王镣和裴渥正盘算下一步个人的打算,没想到出了这个乱局,和王仙芝刚刚从敌人变成朋友,这下又从朋友变回了敌人。裴渥脚快,趁别人不注意,溜了出来,骑马就逃。王镣则没那么好运,想逃没逃走,又被“反复无常”的王仙芝给抓了起来,说来也够倒霉的。
经过这一番闹剧,王仙芝和黄巢心中已经有了隔阂,干脆好合好散。当下商定,把起义军一分为二,王仙芝带一部分部队留在荆襄一带,黄巢带一部分军队北上回山东。
黄巢有自己的打算,自己跟在王仙芝屁股后面当小跟班总不是个办法,这样下去,永远都不会有出头之日。现在自己单干,正好给了自己展示才能的机会,现代人也何尝不作如是想:与其给别人当高级打工仔,不如自己当个小老板,不用每天给别人点头哈腰赚点辛苦钱了。事实证明,黄巢的单飞是正确的。黄巢和王仙芝分道扬镳之后,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二月,黄巢攻下郓州(州治在今山东东平),杀掉唐郓州节度使薛崇,进而又克沂州。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五代十国史话第二卷 金色蛤蟆争努眼 翻却曹州天下反--上 四”内容快照:
『五代十国史话第二卷 金色蛤蟆争努眼 翻却曹州天下反--上 四』
四也许是黄巢和王仙芝的缘份还没有走到尽头,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四月,王仙芝派心腹尚让率众北~嵖岈~,黄巢知道后,也带着弟兄们来到嵖岈~,与尚让会合。不久王仙芝也来了,两~义军又合兵一~。同年七年,两路起义军合~~打宋州(今河南商丘),将吹牛不~税的平卢节度使宋威困在城中。唐朝在这个时候渐渐恢复了一些元气,右威卫~将军张自勉率兵与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