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大汉王朝1:大风起 [目录] > 第3章

《大汉王朝1:大风起》

第3章

作者:zk1962195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大秦将军王翦已经攻破了赵国国都,俘虏了赵王,完全占领了赵国的土地,又向北进军,越过了燕国的边界。燕都蓟城一片混乱,黔首纷纷向外逃去,蓟城几乎成了一座空城。燕丹惶惶不可终日,强忍心中悲怨,对荆轲道:

  “秦国之强,六国早已没有匹敌者。如今父王当政,燕丹外不能联合仅存的国家,内不能率军以挡强秦。到如今,就是倾燕国全力抵挡秦国大军,也只能是以羊驱狼。(真人从心底里暗笑:燕丹还算明白!)秦军距易水只有一步之遥,我想长久奉陪您,难道能做得到吗……”

  燕丹还要说什么,荆轲打断了他:“太子不用说了!太子不要以为荆轲在燕国尸位素餐几个月,其实荆轲无时不想着太子的嘱托,就是入秦庭,劫嬴政,归还被秦国强占的土地,最下策才是刺杀嬴政,一是雪太子的耻辱,二是造成秦国混乱,力挽天下颓势。不过,不知太子想过没有,要做到这些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督亢(1)地图:督亢是燕国的腹心和根本所在,得到了督亢就得到了燕国。将督亢划入秦国是嬴政昼思梦想的事情,这是用重利以诱嬴政。二是一件利器,一件得心应手的利器,哪怕荆轲在垂死之际,用仅存的半点力气也要能刺入嬴政心脏。三是一个得力的助手:秦王身雄力大,要劫持他只靠荆轲一人,胜算只有一半。四是要有一样东西,有了它才能接近嬴政。这四件中,督亢地图是最容易的事,因为秦国大军一到,燕国宗庙不存,燕王和太子对督亢想来不会太吝啬,何况还只是版牍上的。其次是利器,如果没有十分趁手的,一般的也就勉强了。一个好的副使无论如何不能少,有他事情可保大半的成功。所幸荆轲有一个故人,三个月前已遣人让他前来,估计近几日就可来到。四件事中最难的是接近嬴政。嬴政身世坎坷,年龄稍长就一直处于一夫独尊的地位,被各种人包围,腹有雄才又十分多疑,不信任任何外人,如果没有一件他十分想要的东西,不可能接近他。这也是荆轲从一进燕国就考虑的问题,但一直没有任何进展。就在炙千里马肝的宴席上,这个问题也解决了,也算是天赐其人,天赐其人!”荆轲以手加额,连声道。

  “太子问要什么?荆轲需要一颗人头!”荆轲接着道,“樊於期的一颗人头。樊於期得罪于嬴政,嬴政悬赏千金和万户封邑来征求他的头。如果能得到樊将军的脑袋,外加督亢之地,这都是嬴政十分想要的,嬴政必定很高兴地接见我,这样才能接近嬴政。”

  “先生所言,有三件不是难事:督亢地图拿来就是;利器嘛,赵国的冶练最有名,燕赵相连,燕国亦有不少赵国的治工,燕丹连夜派人求购,务求最好的;至于副使,先生如果一时没有合适的人,就暂由秦舞阳充任。秦舞阳的祖父秦开乃先燕将军,先王派他镇守和匈奴相接的边陲,打得匈奴闻风遁逃,不敢近燕国半步。秦舞阳也是一个勇士,十三岁就曾杀人,人不敢侧目以视。只是第四件燕丹绝难做到。如果只是钱财,就是取整个燕国所有,燕丹也心甘情愿。樊将军是在穷途末路的时候来投奔我,心里怀着对暴秦的满腔悲愤,燕丹再把他送给秦国,心下实在不忍。同命相怜,燕丹现在也是一个山穷水尽、穷途末路的人啊!”燕丹想到目前艰难的境地,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止不住地大放悲声。(燕丹一是假仁假义,二是妇人心肠,如何能办大事!)荆轲默然不语。

  荆轲私下来见樊於期,“荆轲前来,是想向将军借一样东西。”

  “樊於期除了一条贱命,身无长物。先生看好什么东西,拿去就是。”

  “荆轲是想借将军项下一颗人头!”

  “……?!”

  “将军得罪于嬴政,父母妻子被焚烧后尸骨无存,三族(2)被夷,九族之内的人都被收为官奴婢,有的被卖为私奴婢,嬴政现在又用千金和万户封邑来购求将军人头。雪将军之耻,除将军之痛,你自己有什么办法吗?”

  “啪”!樊於期猛地拍了一下几案,几案竟从中而断,樊於期的手鲜血淋漓:

  “於期无时不念之,只是茕茕独立,彷徨无计。於期每天仰望着茫茫苍天,面对邈邈云汉,日夜饮泪,心中滴血,痛彻心肺,又有几人能知道!假如於期是一个心无父母妻子的人,一阵剧痛过后也就罢了,只是於期不能。相反,时间越长,越是痛髓于心。先生如果有用,於期这条贱得象狗一样的命,只管随时拿去。”

  “愿得将军人头,与督亢地图一起进献秦王,秦王必喜,喜则必见荆轲。荆轲就左手拽住他的衣袖,右手匕首紧逼其胸,讨其负燕之罪,责以将军之仇。这样,燕国得以雪耻,将军得除积愤。”

  樊於期一跃而起,对着荆轲拜了三拜:

  “於期日夜所想的,今日终于听到了!终于听到了!”

  樊於期眼中沁出滚滚的热泪,抽出长剑,横剑自刎。由于用力过猛,头坠背后,两目兀自不瞑。燕丹亲自驾车以往,伏在樊於期无头的身上痛哭。(燕丹不仅是哭樊於期,更是哭自己!)无可奈何之下,将樊於期的头盛于玉函(3)中。

  近侍来报荆轲,说太子搜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花了百金获得赵国徐夫人(4)的一把,而且让工匠用毒药淬了。已试过几个人,只要划过的皮肤流出一缕血丝,无不当场毙命。太子已经在准备行装,安排先生立即起程。

  太阳已经西斜,易水(5)在不知疲劳、日复一日地“哗哗”流淌,似乎有什么变化,又似乎什么都没有,看不出有任何表示地滚滚东逝。暮色慢慢地降临,一年和一天中的晚秋双双来到,寒烟笼罩着一树树衰柳,斜阳在走到尽头或者是新生之际,给天空和大地抹上一缕缕的金碧辉煌和一道道的艳红凝紫。水边送行的酒喝了一巡又一巡(6),荆轲只是低头若无其事地喝酒,并没有动身的意思。燕丹勉强坐在座位上,心里却焦躁难忍,终于忍不住了:

  “天色已晚,先生还有什么想法吗?请允许我让秦舞阳先起程。”荆轲大怒,脸色一如既往的平静:

  “太子什么意思,怀疑荆轲反悔吗?仅带一把匕首迈入强秦之地,准备着一去不回,有勇无谋,竖子也!(7)我逗留至今,是等待故人,就是和那个杀狗的屠夫一起去,荆轲已经替他准备好了行装,估计最多几个时辰就能赶到。如果太子认为我太迟缓或有二意,荆轲就告辞了!”

  给荆轲送别的只有燕丹的宾客和高渐离,全部白衣素冠。临别之际,燕丹及众宾客有如临丧,脸上现出密集的排解不开的悲戚,泣涕不绝如缕。

  荆轲道:“易水一别,不论事情如何,已是隔世,不知今夕何夕!请高先生为荆轲击筑。”

  高渐离击筑,宋意和之,筑声为悲凄的商调,众皆涕泪长流。荆轲突为变徵(8)之声,作歌道: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歌意甚为悲壮。荆轲歌声甚平和,闻者却个个瞋目裂眦(9),怒发冲冠。荆轲仰面朝天,胸中不平之气从腔中迸出。荆轲所呵之气直冲云霄,立时化成一道阔长的白虹,横贯血红的残阳。旁边一棵高大树木上栖息的、两只叫不出什么名字的鸟,为长啸所震,双双齐刷刷地坠落于地。

  荆轲昂藏慷慨,复变为羽声,歌道: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兮成白虹!”其声壮怀激烈,众人莫不瞋目奋励,有如临敌。

  夏扶站在荆轲车前,亢声道:

  “荆轲探虎穴入蛟宫,夏扶无以佐助,无以壮行色。就用夏扶一命为先生壮行吧!”说罢拔剑自刎。血溅头落,身体挺立不倒。

  “不能随荆轲入秦,也不敢随夏扶而去,希望以后能做一件对得起荆轲的事。”说话的是宋意。

  燕丹再次双手捧着一卮(10)酒,跪进于荆轲。荆轲一吸而尽,牵着秦舞阳之臂,腾跃上车,催鞭疾驰,竟不反顾。

  一到大秦,荆轲就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敬送真人的宠臣中庶子(11)蒙嘉。蒙嘉向真人禀告道:

  “燕王姬喜畏惧大王,不敢派兵抵抗。只要能保得住先王的宗庙,姬喜情愿成为大王的臣子,燕国成为大秦的一个郡或一县,按时交纳贡品、赋税。由于内心恐惧,姬喜不敢亲来,特地砍下了罪臣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用玉函封好。姬喜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派上卿荆轲为使者,禀告大王,唯大王之命是听。”真人听了,非常高兴:燕王,特别是燕丹终于来降了!童年时的那个游戏始终萦绕着真人,燕丹在秦庭推手为礼的形象牢牢地印在了真人的心中,但真人也念着那段在邯郸的难忘的时光。在秦国大军即将兵临燕国城下的时候,真人和臣下也曾为燕王和燕丹的将来,设想了几个方案,但最明智的只有一个字:降。这天终于到来了!真人欣喜不已,穿戴好上朝的冕服,安排了由典客和九位译令(12)主持的隆重的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臣。

  荆轲手捧盛着樊於期首级的玉函走在前面,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跟在后面。从宫门,殿门,前殿,最后到大殿,大秦宫殿巍峨,武士壁立,剑戟千数,气象森森。走着,走着,秦舞阳的腿不禁哆哆嗦嗦起来,勉强走过宫殿前的台阶,进入大殿。大殿高峨深邃,仰望着凛然的真人,耳边钟鼓齐鸣,百官群臣皆呼万岁,秦武阳面如死灰,两脚再也不能向前迈动半步。——他被大秦的威仪吓坏了,魂魄都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荆轲回头对秦舞阳笑笑,上前对真人谢罪道:“北方边鄙之地,草野之人,没有见过王家威仪,所以震惊害怕。望大王宽恕,暂不降罪,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他的使命。”但秦舞阳身子僵硬,如痴似呆,一动也不动,荆轲只好返身从他手里拿过装有地图的匣子。这样的事真人见过不少,并不怀疑。验过樊於期的人头,真人心中郁积的愤怒平息了不少,对荆轲道:

  “督亢地图!”

  荆轲慢慢把地图打开。秦国在真人的统治下,疆域扩大了,大片丰美的土地又将划入大秦。真人正在陶醉,地图完全打开,蓦地,一把蓝汪汪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眼疾手快,左手抓住真人的衣袖,右手拿起匕首直逼真人胸前。

  这一幕大出真人和百官的意料,一着不慎,全然受制。殿上除了真人一人佩剑,百官手无寸铁,也束手无策。虽然按照大秦律令,从简公起,大秦各级官吏个个佩剑,但进入大殿之前要全部解下,大臣在殿上不准携带任何兵器。担任侍卫的郎中等虽然拿着兵器站在殿下,但没有真人的命令谁也不敢上殿。再说,即使郎中、大臣上殿解救真人,也远水不解近厄。只听荆轲怒斥真人道:

  “秦王有负于燕国已经很久,而且贪暴海内,不知厌足。燕太子无端受辱,於期无罪而夷其三族,荆轲为各国报雠雪耻尽在今日。今日一切听从荆轲尚有生计,如若不从,则荆轲陪秦王一起赴死。”

  真人无奈,只得假意道:“事已至此,只好听从先生的。先生挟持嬴政,无非是求地、求物、求人或求和,嬴政全都答应。因为嬴政答应归还的土地和贡物,以后还可以再夺回来;放走的人可以再捉回来;求和的条件和誓言,嬴政百年之后,自然也不用再遵守。但嬴政何许人也?尊比天帝,富有四海,贵于天下,从不受人挟迫。嬴政听从了先生,先生也须听嬴政一言,以免挟迫之辱,嬴政以后才有颜面见天下之人。”真人至此能拖则拖,敷衍一阵,然后求变。

  荆轲倒也爽快:“秦王有什么话要说,荆轲一一遵从。”

  “听筝!”

  一具闪闪的铜筝被搬了上来。这是真人在一石窟中得到的宝筝,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名唤“照骨莹”。

  “我愿为大王拂筝。”武将行列走出一人,是蒙恬。

  蒙恬名为武将,实是文武全才,他使毛笔的制作趋于完善,筝也是他所制。筝最初由瑟而来,秦国有人家传一张二十五弦的宝瑟,父母逝后,仅存的二姊妹持瑟相争不下,瑟破为两片,一片十三弦,为姊所得;一十二弦,为妹所分。蒙恬因而治之,名之为筝,并以筝上部高祟似天,下部平整如地,中空隐喻真人横扫六合,弦柱比之一年十二个月……

  筝声崆崆峥峥地响起来。蒙恬英武之气勃发,筝的相争之意被他弹拨得淋漓尽致,人听了不禁血脉贲张,心绪激荡,如江潮勃生。空中传来了“罗縠(13)单衣,可掣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的筝音。

  真人最爱的就是筝和筑,特别是筝。蒙恬不时地教导真人,二人早已达到以筝传意,心意相通的境界。荆轲不解筝音,哪知道其中的玄机。真人的眼角下意识地瞟了一下右边的玉屏风,凝神屏气,准备伺机抽出腰间的鹿卢宝剑。

  筝声戛然,不当止而止。就在人一愣神的刹那,一件黑呼呼的东西突然向荆轲砸来。荆轲机敏,不肯莽然相接,向旁边侧身一闪。早已凝神待机的真人向后一挣,“砉”(14)的一声,真人的罗縠衣袖被撕裂。真人紧退两步,转身向屏风纵身而跃,右手去抽鹿卢宝剑,无奈四尺长剑(15)急切间竟一时抽不出来。荆轲也已越过了屏风,向真人追来。面前全无遮掩,真人只好围着两人合抱粗的铜柱子跑,荆轲紧追不放,百官在后面追打,象做儿童“杀羊羔”的游戏,闹哄哄地乱成一片。真人几次感觉到蓝汪汪的匕首几乎就扎在了后背,所幸荆轲后面的百官在不停地追打,荆轲还要对付后面的人,百官已被他刺倒了好几个。

  “大王,背剑!”一声大喊提醒了真人。真人推鞘于背,**了长剑,向后一阵疾挥,剑砍在什么东西上,后来知道荆轲八处受伤,左腿被砍断了。身后“扑通”一声,真人惊魂已定,疾回转身,一团寒光激射而来。真人迅速侧身闪开,“呛啷”一声,匕首扎到了铜柱上,冒出一溜火光。怕荆轲还有对真人不利的东西,真人“刷”“刷”两剑,没感觉怎么用力,荆轲的两只手掉在了地上。真人的宝剑指在了他的心口。

  荆轲挣扎着倚柱而笑,箕踞而坐(16):

  “荆轲今死足矣!可惜燕国不能雪耻,太子之愿不能实现。刺秦不能成功,一是荆轲大意,为你等所欺。二是太想效仿曹沫挟持你,逼你立下重誓,燕国可永保无虞;如果只是想刺杀你,荆轲匕首向前一送,你命休矣!三是太子对荆轲生疑,致使荆轲选定的副使不至,只能派秦舞阳充任;假如副使到了,两人一左一右,你就有……有天大阴谋,也无从施展。荆轲本意是为燕做一……辅国的良弼,最后却以一……刺客死事,大乖本意,天也哉!……命也哉!……”

  荆轲气喘连连,象在喃喃自语:“太子太不了……了解荆轲!……有田光一言即已……足矣,荆轲即将……性命付与太子,何须什么……高车美人……黄金投龟……千里马肝……姬人好手……”

  真人的长剑向前一送,荆轲立时毙命。对这样的人,真人不愿他死得太痛苦。臣下一涌而上,荆轲顿时体无完肤,血肉横飞。呆立庭下的秦舞阳也早被殿下持戟和持剑的郎中剁成一堆肉酱。

  荆轲的人头被悬在了大秦的城墙上,但第二天就不见了。缉查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结果,据说是被宋意盗走了。

  很长时间真人的心情郁郁,好不起来,夜里常做恶梦。后来评功论过,殿上侍医夏无且用所捧的药囊投击荆轲,真人赐给夏无且黄金二百镒;对蒙恬等其他臣下也有不等的赏赐。致罪的官员有五百多人,对那个可恶的阉竖蒙嘉,真人诛了他的九族。

  盖聂听说了荆轲行刺真人的事,恨恨地道:

  “剑术讲的是持短入长、倏忽纵横,荆轲剑术不精,本不适于做刺客,但心雄胆烈世所难及。相形之下,倒是我等这些所谓‘侠士’……我对他太不了解,竟使他以为我不是他的同道。”引以为深深的遗憾。

  刺杀真人的第二天,大秦就增派军队到赵国去,并命王翦以雷霆万钧之力,立即攻打燕国。燕都已破,燕王姬喜、燕丹等一帮孽臣向东退守至辽东,真人派李信**追击,不放一点空闲。走投无路之下,燕国群臣都痛恨那个燕丹,对姬喜道:

  “秦军所以特别憎恨燕国,都是因为太子的缘故。大王如果能够杀死太子,把他献给秦王,秦王必定撤兵,燕国的社稷和先人才能长久地有人祭祀,不绝血食。”姬喜倒也识劝,立即派人杀死了燕丹,把他的头献给了真人。燕丹想要真人的头,他的人头却送到了真人的案上,而且是他父亲砍了送来的。人头送到大秦的时候,已过了二十几天,干瘪得象一只大核桃,看不出燕丹死前的眉目和表情,真是一大憾事。童年那个游戏到此了结,连同燕丹的头一起埋到了地下。不过,真人可不是仅想得到燕丹的头,命令秦国大军继续追击,终于将姬喜俘虏。

  灭了燕国,真人下令缉拿燕丹、荆轲的门客。他们大多逃亡了,藏匿起来,只有一个击筑的高渐离,还在张张扬扬地击筑,而且是在咸阳。他的名气太大了,很快就给人认了出来。真人喜欢听他击筑,特地赦免了他的死罪,然后用湿马粪燃起的浓烟,把头固定起来熏了一天一夜,熏瞎了他的双眼。后来听说,燕灭后他随身携带一只革囊,逃亡到了宋子(17)这个地方,改名换姓,给人当酒保(18)。时间长了,也许他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也许是另有所图,在听见主人堂上有人击筑的时候,徘徊着总也不肯离开,常脱口品评,“这里击得好,那里不好。”酒舍主人奇怪,便唤高渐离到堂上,一曲下来,满堂宾客无不交口称赞。高渐离退了下去,等他再出现在堂上的时候,头上大冠巍巍,身上罗衣飘飘,脚着歧头履,履上两颗牛眼大的珍珠,手上携了着价值百金的瑶筑,据说瑶筑为山岗百年的梧桐所制,哪里还有那个麻履短衫的酒保!满座宾客皆惊,拥他为上宾,请他击筑。众宾客听了,无不唏嘘流泪。就这样,高渐离击筑由宋子击到了咸阳,击到了大秦皇宫;这时真人已即帝位。

  真人不时请高渐离到宫里击筑。他的筑声绝无点瑕,角声、羽声缤纷清扬,宫声、徵声暗合佐证,单声、和声互相配合,上音、下音萦联呼应。《白雪》洋洋,《清角》激越。一会儿如流星划过夜空,让人想起月亮的飞彩流光,又似山泉的柔柔慵慵;一会儿如连山奔驰,潮水雄阔,美盛似怒放的繁花……真人听得忘记了一切,不知不觉就挪到离他很近的地方。终于有一天,真人再一次离他很近的时候,高渐离突然侧身、举筑,向真人头顶砸来。真人就在他蹙眉咬牙、双臂上扬的一霎那,心中电光石火般地闪现出荆轲的身影。真人明白了一切,但已无退处,仓皇间向后疾仰,顺手抓了近旁一个郎中挡在身前。那筑由于灌了铅,分外沉重、沉闷。筑砸在郎中的脑袋上,筑和脑袋同时破裂、破碎。郎中的身手倒也矫捷,在倒向真人时,手中佩剑同时出手。

  筑破人亡!

  从此,真人终身不再接见六国之人。

  因为对真人的震憾太大,真人时常想起荆轲、高渐离这类人,时间长了也有所领悟。荆轲也算—个黔首所称的侠士,即他们所称的不君不臣。这样的人真人绝不认同他们,因为他们不遵从国君之命;黔首也不认同他们,因为他们不屈从于人世间的观念,活着不求财,死时不惜命,和世人全然不同,不可能也无法效仿。只有他们几个人之间相互认同,但也是默认于心,他们之间心意的默然契合,已达到无以伦比的境界。他们注重名誉,不是沽取虚名;他们帮助别人报一答十,不是出于对别人的关心,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然诺和价值。他们渴求成功、成名,从不吝惜生死,不是漠视生命,实在是太爱惜自己。生不苟合,死不苟且,死法和生法同样重要。真人不能不为之感叹。

—————————————————————————————————————————————

  注(1)督亢,今河北涿县、固安、新城等地。

  注(2)妻子,妻与子。三族,祖父、父亲与本人三代。一说,父族、母族、妻族。

  注(3)函,匣子。

  注(4)徐夫人,男人的名字,姓徐,名夫人。

  注(5)易水,在今河北西部。

  注(6)一巡,所有的人都喝一遍为一巡。

  注(7)竖子,骂人语,小子,小人,东西。

  注(8)古代称五声或五音,指五种声调,为角(民)、徵(事)、宫(君)、商(臣)、羽(物)。又相配为五气、五色、五味、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声(五种声音,呼、笑、歌、哭、呻)等。商配西方和冬,为悲音。变徵即变为徵调。

  注(9)瞋,音ch…n,睁大眼睛瞪人;眦,音zŒ,上下眼睑的结合处。

  注(10)卮,音zh‰,酒具,似今之酒杯。

  注(11)庶子,太子太傅、少傅属官。中庶子,概为宦官充任。

  注(12)译令,典客属官,计九个,主管翻译和接待。

  注(13)縠,音h’,丝织品,有绉。

  注(14)砉,音hu,动作迅速的声音。

  注(15)尺,秦1尺等于今0.23米。

  注(16)箕踞,两腿叉开,象簸箕一样地坐着。古代人无裤,下身只有两只套筒一样的东西,且无裆。箕踞是极无礼的坐法。

  注(17)宋子,概在今河南商丘东南。

  注(18)酒保,酒店伙计,店小二。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四”内容快照:

『四』

“这……这些……阉竖!……”不知为什么,秦始皇突然举起几案~的竹简向~近侍太监砸来。说是砸,只是想砸,~~在半空忽然停住了,竹简~在几案~,右~无~地垂~来;这种情况已出现过好几次。他想说什么,但知道现在什么也说不清楚,只好不说,什么也不~,呆呆地看着近侍冠~~致~飞的金蝉和~~着的~茸茸的貂尾。这本是赵王冠。每灭一国,秦始皇就把该国国君的冠式赐给近臣,如把楚王冠赐给御史、侍御史等法

~~

>> 阅读第4章 四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