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来到这个家之后,就不曾现出丝毫的快乐。爸爸总天哀声叹气。家里的收入主要靠那几分菜地。可那种菜的人多,买菜的人少。有时一担菜要卖几天。柴油酱醋,人情事故,这点微薄的收入让爸爸真的心灰意冷。
妈妈生下我做月子中都是泪如雨下,没爹疼,没娘爱。还好二奶奶(爷爷的弟媳)炒了一份饭过来(我们当地的风俗,给做月子的产妇吃的一种饭,里有鱼,姜,鸡蛋,用花生油炒成的)还有姑姑(爸爸同父异母的妹妹)买了一条鱼来看过妈妈。一家五口(我前面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艰苦奋斗的度过。肉是啥滋味,在哥哥小时候的记忆中是白豆腐。
可能是因为穷,爸爸妈妈总是生活在婚姻的战争中,爸爸怨气太多了,如妈妈一不小心话从口出就会得到一顿拳打脚踢。妈妈只能抱着我在一边痛哭,一边抺眼泪。“妈妈,弟弟尿尿了,**湿湿的。”四岁不到的姐姐过来扯着妈妈的衣袖说。
妈妈把我放在**,按擦干泪痕去给两岁的哥哥换**。然后叫姐姐看着我拿去池塘里清洗。不然呆会又没得换。
虽然这边是爸爸真正的家乡,和好多亲人住在一起。可这不是他长大育他地方。他还不是很习惯于在此生活。他还是想他那边那个破碎的家,想那早过半百的奶奶。妈妈就更别说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没办法。爸爸开始在县城边上打打小工,一边跟那边过来这边做工的人打听消息。
终于有一天那边传来消息,那个带头变卖爸爸的家当的那个舅舅因偷窃被抓获了,判了三年有期徒刑。真是天意呀!
这边本打算建房子,地基弄好了,片石也买回来了。楞菜还是不好。一家大小要过日子呀!经过在三想还是回那边去,至少发展的空间要大一点。爷爷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他的那几个儿女成家的成家了,工作的工作了,他整天只知道风流快活,从不过问我们家的事。所以至今我爸爸也恨他。
在我刚半岁的时候,我们一家从哪来又回到哪去了,带上那来时我行礼,踏上了归途。
“哥,嫂子,你们回来了呀?”怕老婆的叔叔(爸爸同母异父的弟弟)问道。“恩,娘好吗?”“我好好,你们终于回来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哦,我又多了一个小孙女。”奶奶从内屋走出来接过妈妈手中的我,抱着逗笑。
妈妈顾娘家的本性还是没变,一回来的第二天就背着我拿着一些土特产往外公家去(我们家离外分家近)刚好外公坐在大门口吧拉吧拉的抽水烟。“爸,我回来了”看着几年不见的外公妈妈哽咽的说到。
“恩,回来了??”看着穿的一身破旧衣服的妈妈,势里眼的外公午饭也没留妈妈吃,就让妈妈回家了,在说进门看脸色,出门看天色,妈妈也没多留放心不下家里的姐姐和哥哥。
外公的心里难道就对妈妈就没一点内疚,要不是舅舅那样对我们家,妈妈能是这样吗?
“回去呀,饭都不留你吃”刚好妈妈拿起碗来剩饭被刚好外出回来的爸爸看到,爸爸本就对外公家没好感,气都没消了,哎!
可日子还是要照过呀,回来不久妈妈就怀上了弟弟。人口增加了,爸爸的生活担子也重了,思来想去,来是去原来的沙场干,可现不在是包工头了,而是挑沙工。想想往日的情形,爸爸压抑的心真想暴发。
爸爸还是想卖回自己有船来,有自己的天地。在那个年代做什么事都要打点,爸爸在农村信用社贷了一笔钱准备大干一场。送礼,买船爸爸又开始他的创业路了。
家里这边又发生内战了,在闹纠风。婶婶不要奶奶跟他过要到奶奶来我们家过。妈妈无言,我们家六口人靠爸爸一人赚钱糊口,能撑去吗,在说他们只两口子又没孩子又没负担,说来也怪了,叔叔是同爸爸一年结婚的可我们家都快生第四个了,可他们一点动静也没,至今也没。
争来吵去,最后还是决定轮餐,轮点,每家吃半月。
妈妈的肚子是越来越大,我这时也一岁多了,在地下开始学行走了,家里的日子还是没多大的起色。
“奶奶,抓计划生育的人往我们家来了......”五岁的姐姐一边跑一边喊,奶奶刚好带着我在家门口簸米准备重阳节做米果用。听到姐姐那么一说急把在房中补衣服的妈妈锁上。装腔作势在门口教我学走路。
“老人家,你家大儿媳妇在家吗?”话说那些抓计划生育的人就到了,并问奶奶。
“没有,不在家,今早进城买东西去了”奶奶从容的撒谎应到。
“小女孩,你妈妈呢?不在家吗?”抓计划生育的那些人改换问姐姐。
“妈妈去给我买苹果吃了”姐姐在奶奶的影响力下回答。
“你大儿媳妇已超生了几个了,她回来叫她来一下乡政府。”有一人一边说一边摸妈妈那房间紧锁的锁。
“好,她回来,我马上叫她去”奶奶一边说一边一边装着逗我。
晚上爸爸回来了,听到此消息,不由心惊,连夜把妈妈接到船上住去了。
一直到冬天来了,河里的水凉气直往扑。这时妈妈的肚子也有那么大了,离产期没几天了。家里那边也平静了,由是还是回去了。
十一月初四那天早晨,妈妈就感到不对头了,肚子胀痛胀痛的,爸爸忙叫奶奶去接接生婆过来,“哎呀,哎哟......
一会儿接生婆来了,不到中午,”哇......”我弟弟出生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哥哥不见了”内容快照:
『哥哥不见了』
年景~来~不好,信用社那边贷款快到期了,爸爸只好拆了东墙补西墙,把那几条~船给一一卖了。可~补窟窿~多,~大。家里的经济源泉从哪来呀?在说卖出这笨船连回信用社那点贷款都不够。在我模糊的记忆中一到月底就有信用社的人来我们家追款。这真的让~~头~呀。~有老人~奉养,还有四个大小不等的孩子围转在左右。这日子可怎么过呀。爸爸卖子自己的船去了朋友那挑沙,一家老小,他总~扛起这重担来。可那日子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