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最受人尊敬的是文学,而最不受人尊敬的是文学社,因为文学社在我们眼里,一无是处.
因为文学社强行每个社员每个月必须交两篇文章,结果发表的寥寥无几,基本上都被文学社的”骨干分子”所垄断.偶尔出现的几个幸运者的伤春悲秋的没营养的作品能被光荣选上,多数也和这群所谓的”骨干分子”有着千丝万娄的关系.
因为文学社强迫每个班级每期至少要购买五本以上,以分摊任务的形式,艰难地维持着它的运转.更离谱的是,上次它一下子出现了四五篇都是以<无题>为题目的文章,写的东西不知所云.我想;连作者都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意思的文章,我们一介莽夫又如何能看得懂呢?所以,我至今没再去翻过这些文章.因为它根本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对,前途.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前途就像是玻璃上的苍蝇,方向是有的,却找不到出口.
我第一眼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因为,我觉得,那只苍蝇很像我,或者说,我很像那只苍蝇;范围更大一点,那只苍蝇就像是那些处在盲目与麻木边缘,对生活充满追求,却又处处迷惘无助的年轻人。学生,打工者,失业者,这些都是。
也许在上一辈人眼中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不愁吃不愁穿,物质上略有富余。但是在精神上,我们却很匮乏,经常感到茫茫然的空虚。
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曾设想过自己未来的理想蓝图,可是每次看着自己所学的科目有三分之二挂起了红灯,我都觉得自己离目标好遥远。虽然,我并不看重分数,但是,我还是要用这些分数证明我是优秀的,可结果呢?我很头痛。我在重点班的时间,说白了不过是在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就像一个不为人知的地老鼠,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卑微地活着。
我不是没有努力过,只是,记不住的始终是记不住。这不是借口,而是我的性格比较古怪。我不知道自己是执着还是固执,或者是有原则。我不喜欢的东西,谁也不能说服我。就像我和老杨说过;我不喜欢勉强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真的,我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完完整整地听完一节课,老是心不在焉的发着呆,睡觉,看课外书,看风景,聊天成了我在课堂上的消遣方式。老师们也不怎么管我,也许,我真的无可救药了吧?
生活,始终还是生活,不管过得好不好,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它仍然会继续。平淡得如同一杯白开水,主要是看你给水中加入了什么调料。忘记了是谁说的;天黑之后,什么都在悄悄的发生。
晚上,我在宿舍听MP,顺便还鬼哭狼嚎地哼几句。谁知道刚一熄灯老杨就闯了进来说关灯已经很久了,说我影响了舍友们的正常休息。我晕!因为还没两分钟!他竟然说过了很久!真是的,我都不知道是他影响还是我比较影响,因为他在我们宿舍呆了超过五分钟都还没走。不过还好我的MP没有让他看到,不然我又得费一番口舌才拿得回来。
说来说去,我还是得写检讨。我鉴于老杨是教物理的,所以我就决定文绉绉地写文言文给他,估计他看的时候脸色都变绿了。
尊师:汝好!念昨晚之事,吾猛然惊觉吾之错矣!吾之耽兮,犹可说也;友之耽兮,不可说也。吾不该在灯灭许久仍夜半歌声,以天籁之音扰友清梦,殊不知夜不寐则日课上昏昏其然,耽之其学习乎?又滋长宿舍不正之风,败坏宿舍之气也;吾悔之。汝走后,吾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吾愧之。望师谅之!
其实,老杨最拿手的一招是;“某某某,叫你的家长来一趟。”“某某某,叫你的父母打个电话给我。”我觉得说这话的教师实在很可怜。首先,他连个未成年人都教育不了居然还要去教育成年人,这不是不自量力么?
其实,他根本不懂得怎么对症下药,没掌握与学生沟通的关键。我记得我在期中时在班上的意见本一挥而就,把里面那些拼命奉承老杨,背地里却把老杨贬得一无是处的女生讽刺得狗血淋头。然后针对老杨的管理方式和为人处世态度做了个评论。很多同学看了都挺担心我的,但是也很佩服我的勇气。
后来,老杨再找我谈话时说他当时看了是挺生气的,但想想我说的也对。所以,他并没有刁难我。我记得刚开始我们的话题主要围绕在我糟糕的学习上,但好歹我也是学文的,比较奸诈,所以我悄悄的移花接木地把话题扯到老杨身上,叫他不要抽那么多的烟喝那么多的酒,这样对身体不好。老杨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笑,然后,让我回教室。
从阳台回教室的路上,我看着茫茫的夜色,忽然发觉,在不知不觉中,深秋了,枯黄的叶子扑满了一地。
大地,一片萧条,一片冷清。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那些~并快乐着的日子《9》”内容快照:
『那些~并快乐着的日子《9》』
成长,成长似乎永远都是个哀伤的话题。不然,怎么会那么多应该朝气蓬~的小青年却经常一副愤世妒俗的像别人欠他两~钱不还似的样子?不然,怎么会那么多应该青~活~的年轻人却文绉绉的玩忧郁装~沉的故作矫情故作悲伤地写~一些伤~悲秋的文字?难道,我们的天空只剩~灰色?难道,我们的人生就~~霾?我承认,我也写过一些无病~的无聊文字,但那些不是故作~沉,因为那是我实实在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