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恐怖·奇幻 > 涿鹿之野 [目录] > 第4章

《涿鹿之野》

第4章涿鹿之野第三章万年之阵

作者:高阳遗裔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第三章

  万年之阵

  皇宫。

  楚王熊完正大发雷霆:“什么?我们好不容易到手的神兵,就这样被偷了?”懊恼不已。

  春申君说:“秉大王,这是臣失察,竟让贼人闯入密室,盗窃了宝刀。”

  庄清捋了捋胡须,说:“大王,我以为,这不是一般的盗贼,显然是有备而来,并且目的就是宝刀。如果不是内贼,不会这么容易潜入密室。”

  “内贼?”春申君皱起眉头说,“如果要在短时间内潜入密室,盗走宝刀,而且不被发觉,不是十分熟悉我府中情况,是做不到的。可问题是,他为什么要偷宝刀?我府中财货无数,以他盗刀的手段,要偷财宝那是轻而易举的。可是他却偏偏只偷宝刀。而且这刀才刚刚进我密室,并无人知道。”

  庄清说:“知道这刀的价值的人,并不太多,我行动隐秘,应该也没人知道我得到了宝刀。如果是冲着刀来的,在路上就大可以硬夺,何必等到我把刀带进了戒备森严的春申君府才动手呢?”

  春申君说:“我府中密道,除了几个心腹之人,绝无人知晓,而且里面机关消息繁复,又有人把守,真的不知道谁能进出自如而不被发觉。”

  “嗯,”熊完说,“如此说来,确实蹊跷,不合常理。这刀进府还不到一日,如果是有预谋,那就要提早潜入府中,可是要在府里动手还不如在半道上劫之。所以,如果是敌国提早派来的奸细,显然不应该是为了宝刀才潜入,而是有别的事。那么为了一把刀而暴露身份,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吗?我们现在怎么办?”

  春申君说:“我已经下令全城封锁,如果刀未出境,就一定能找到!”

  庄清说:“君上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自己宾客,特别是近来投入门下的食客,看可有可疑之人。”

  春申君不觉眉头紧皱。我有内贼?他手下那些食客,可都是各国的才智之士,是自己的本钱,平日待之尤恐不够礼数,这倒要小心点,如果无凭无据,抓错了人,伤了食客们的心,他们一哄而散,那自己的实力可就一落千丈了。

  

  楚都封门闭户,搜索窃刀之贼,韩非他们只好留在客栈多等几天了。韩非还好,安心读书,可是郑国就不行了,他生性受不了拘束,要他像韩非似的整天呆在屋子里,那就要了他的命。

  他对韩非说:“公子,你怎么不到外面去走走看看?结交一下楚国的人物,说不定以后可以为我韩国所用呢!”

  “算了,结、结交朋友非我所长。再说,前几天折腾得苦,我、我想在客栈里安静一下。你们若要出去,就出去好了,放心,我在这里,没事的。”

  于是他就邀公孙序出去走走。

  公孙序见韩非不想出去,就想在客栈里陪着韩非。韩非含笑劝他们出去不防事,顺便留心看看楚国有什么稀罕事,回来跟他说说。

  俩个人于是就出去了。由于气氛紧张,街上行人比平常少了很多,而且都匆匆忙忙,不在街上多呆。两人东瞧瞧,西看看,不觉来到工匠们住的地方,郑国的兴致顿时高涨起来。进入一间铁匠铺,见到墙上琳琅满目的刀剑,饶有兴致地这里拍拍,那里敲敲。公孙序觉得那炉火太热,想拉郑国出去。郑国不但不肯走,还拿起人家的刀挥舞起来。

  一个掌柜模样的人走过来作揖,说:“两位先生,是来买刀的吗?”

  “随便看看吧。你们的刀不错啊。”

  “那是,我们是楚国最好的匠作铺,我们的师傅就曾经为大王打过剑。”

  郑国见角落里有一把剑看起来很精致,比一般的剑长,竟有三尺多,可是却落满了灰尘,不觉好奇,伸手去拿。谁料一只手竟拿不动,要两只手才把它拿起来。“啊,这是什么铁?竟然如此沉重!”公孙序也大为好奇,伸手来拿,“啊,这么冷!什么啊!”

  掌柜的上前拱手,“客官好眼力!这可是一把不同寻常的剑啊!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不是当世豪杰,绝对用不上它!”

  “哟嗬,蛮会吹!不过……是有点不同寻常,拿在手上怪怪的。可是为什么放在那里落满尘埃呢?”

  “唉,说来话长。这剑是五年前一个虬髯客自己带来镔铁,要求我们给他打的。当时说好一个月来取,取剑时付五两金子,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见他再回来。也不知他会不会回来。那铁也怪,打出来的剑太重,来看的人倒不少,却没有人舞得动,所以一直放在这里,我也懒得给它挪位置。”

  “五年都没有见他回来吗?”

  “没有。我想不会回来了吧?如果你们要,我三两金子卖给你们好了。”

  “老板,你这样不地道吧?如果他明天就回来了,而你卖给了我们,那你拿什么给他?”

  “是他失约在先。难道他十年不回来,我还得给他保管十年不成?而且我想,他八成是不会回来了。”

  “为什么这铁这么重?”

  “听说是他从北海水底取来的镔铁,所以又冷又重,一般人根本拿不动。敢问先生,你们要吗?”

  郑国笑道:“你看我们能舞得动它吗?”

  老板也笑道:“恕小人不敬,二位能把它扛到大街上就已经不错了。”

  “那我们要他何用?”

  老板叹气道:“那也是,我还是把它放那儿吧。你们随便看看,我这儿有刀有剑有甲,有喜欢的又拿得动的,我交个朋友,便宜点卖给你们。”

  公孙序说:“既然这剑没人要,你何不把它熔了再铸成别的兵器?”

  “开玩笑!你知道我打它的时候烧了多少天?用了多少碳?我要不是贪图他五两金子,会花大价钱买来山上的石炭拼命地烧?我只差没跳进炉子里,像干将莫邪一样了!还要熔它?你买?”

  “那这是天下最重的剑了吧?”

  “那倒不一定。我听我爷爷说过,天下最重的剑叫蚩尤剑,那是当年蚩尤的佩剑,据说无坚不摧。可是那是传说,谁都没见过。”

  公孙序把郑国拉到一边,小声说:“先生,我看这剑定不是寻常之物,我们回去跟公子说,把它买下来算了。”

  郑国也咬着他的耳朵说:“我也知道这是难得的宝贝,可是,这世上谁拿得动它呢?没有人用得上,那就是没有用。我听说陶朱公说过,没有人想要的东西,就不值钱。他还想卖三两金子,那不是抢吗?”公孙序想想也是。

  郑国说:“这铺子里也没什么好买的,我们去对面那家木匠铺看看。”

  掌柜本来听他们唧唧咕咕,以为会有生意做,想不到又走了,不觉有点丧气,只好拱手作揖相送:“二位先生慢走,看你们也是奔走列国的行客,如果遇到能够使得动这把剑的,请为我带上几句。”

  “一定,一定。”

  “若是有什么刀剑之需,记得来帮衬帮衬小店啊,我们可是楚国最大的铁铺!”

  “一定,一定。”

  

  从打铁铺一出来,两人傻眼了。只见整个都城白雪皑皑,茫茫一片,行人都不见了。站了一会,头上身上就落满了雪。公孙序惊讶地说:“我们没搞错吧?”揉了揉眼睛,“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就下起雪来呢?”郑国小心地踩了下雪,说:“乖乖,一会的工夫,下二尺雪了!公孙兄,你,你冷吗?”公孙序打个激灵,说:“是,是有点。楚,楚国的天气真怪。”不是有点冷,两个人都浑身哆嗦起来,鼻子里都流鼻水了。郑国说:“我们回去吧,看看公子。”一抬脚,靴掉雪上了,风一吹脚脖子,冻得他呀呀叫起来:“哎哟,我的脚啊!”

  正在此时,忽然听得耳边一个少女的**声:“哎哟,我不玩了,真要气力。”随后一串银铃似的笑声。两人一抬头,什么皑皑白雪,全没了,街上一大群行人都瞪着眼睛看着他们,郑国抬着只脚那里呀呀叫,但是靴子明明就在脚上穿着呢!街对面站着一个笑弯了腰的小姑娘,那里捂着肚子笑:“哎哟,要不得,我没力了,想不到这幻迷之术这么费力!”

  “诶,怎么没雪了?”

  “我的靴子怎么在我脚上呢?”

  两个人面面相觑,莫名所以。“哎,不冷了?”“是啊,没下雪啊,还不到下雪天啊!”

  郑国一看对面那女子,“咦,对面那个不是庄夫子的孙女吗?”

  庄梅止住笑,上前行礼:“二位先生,小女子有礼了。”

  两人狐疑地看着她,问:“刚才……”

  “呵呵,呵呵呵呵……”庄梅忍不住又笑。

  “二位先生请莫见怪。”庄清突然从木匠铺走出来,“阿梅,你太淘气了,为什么总是喜欢捉弄人呢!二位先生,这是我孙女给你们施的幻迷之术。刚才你们所见到的白雪啊,冷风啊,都是幻觉。”然后回头对庄梅说:“你年纪小,不能滥施幻术,会有害的。”庄梅嘟着嘴站在一边,说:“知道啦!”

  郑国和公孙序大为惊奇,忙问:“什么是幻迷之术?就刚才我们所见的?那太神奇了,大异我们平生之所闻!”

  庄清笑道:“这是我们楚国巫者世代相传的密术,可是用处不大,所以很少有人学。它要求施术者有很强的力量。这是很独特的灵异之力,一般人做不到。刚才阿梅只施了一会的工夫,就已经气喘吁吁了。听说我楚国几百年前有过一个巫者,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可以令受术者终生活在幻觉中。但是后来此人不知所终。我巫门之人,平日不大施法,你们当然没见过了。”

  两个人听得目瞪口呆。

  “我们刚才在木匠铺里,看到你们进去对面的打铁铺,所以阿梅偷偷溜出去跟你们开玩笑,请多多包涵为是。这里的木匠铺掌柜跟我是老相识,不如进来坐坐吧。”

  两人进了木匠铺,木匠铺的掌柜走过来行礼。阿梅说:“掌柜的,这位郑先生也深通木工之巧,他造了辆车,走得蛮快的。”

  “哦,这么说郑先生也是行家里手!失敬失敬。”

  “好说好说。你这间店好大一个院落,玲琅满目,做工不错。”

  阿梅说:“喂,掌柜的,你刚才不是跟我爷爷谈起那个什么公输般的事吗?这位郑先生对这个应该会感兴趣吧?”

  “哦,我听说公输般曾经在城外隐居,苦研鬼斧神工术,几年后技艺大进,出仕前把自己的心得写了下来,留在了原地。后来老了,据说还经常回来,常常在隐居之处徘徊。可是也只是听说而已,城外没有大山,一片森林,那里可以隐居呢?倒是又有人说,公输般是躲在陈侯墓中,但是谁敢去陈侯墓里?百多年来这样的传说很多,也不知道真假。”

  郑国说:“可惜,如果是真的倒也不错,公输般当年学得无双技艺,现在已经没人懂,真是可惜了。”

  “我们可以去看看啊,陈侯墓就摆在那里,我们明天就去找找。”阿梅嚷道。

  “胡闹!我们怎么能去人家的墓地呢!”庄清转回头对郑国说,“这些传言我也听过,但是觉得不可信。小孩子好奇任性,请莫见怪。这里没什么事情,我看莫要耽搁人家做生意。我有点事正打算去拜访你们家公子,这几天很忙,今天如此凑巧,二位可肯为我引见引见?”

  “夫子有令,敢不从命!”

  

  庄清见了韩非,韩非再次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我、我这几天,一、一直想到夫子府上,去拜访,但是,听说夫子这几天,都不在。你们,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春申君府上遇盗,丢了件宝贝。没什么,呵呵。”

  “哦?”韩非也不好问。别人的家事,多嘴无礼。

  “听说公子这两天都没有出去,怎么,对我楚国风物不感兴趣?我楚国人物鼎盛,有空我给你引见几位?”

  “岂敢、岂敢,我鄙陋之国,怎敢、敢轻薄大国人物?”韩非自小不爱交游,也许受歧视惯了,潜意识里害怕与人打交道。

  庄清凑上去小声说:“我们能单独谈谈吗?”

  “哦?好,请。”

  公孙序和郑国知趣地出去了,庄梅也跟了出去。屋子里只有韩非和庄清。

  “公子,我今天来是想跟你求教些问题的。”

  “岂敢,岂敢!夫子对我,有莫大恩情,但有吩咐,莫敢不从!”

  庄清捋着胡须,小心翼翼地看着韩非,见他一副真诚的样子,不觉含笑点头:“实不相瞒,我想跟你证实一件事。我知道你与周太史有师徒之谊,去年周亡,太史欲殉周王,所以跟你有过一次彻夜长谈。”

  韩非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

  庄清笑而不答。

  韩非疑惑地望着这个精瘦的老人。这人其貌不扬,但是睿智逼人,似乎耳目遍天下,世上事无所不知。

  “公子,你莫要疑惑,我跟太史是故人,年轻时过从甚密,他的事我无所不晓。或者,你有什么疑惑,也可以问我。”

  “这……”

  “他跟你说了什么?”

  韩非犹疑了半天,终于说:“他要我发誓……”吞吞吐吐,又不说下去,似乎有难言之隐。

  “哈哈,我知道了,他一定叫你发誓,不要把他告诉你的秘密告诉给一个叫庄清的人!”

  韩非大惊,“怎么?你……”

  庄清忽然悲伤之极,潸然泪下:“唉,姬胜啊姬胜,你到死都不相信我!其实我跟你的理想是一样的啊!”韩非听他念老师的名字,又看他伤感的样子,困惑不已,说:“夫子,你……”

  庄清忽又大笑:“你怎么不肯跟周太史学术呢?周太史那么看重你,你却对他的话不屑一顾。”韩非更惊异了。“别慌,其实我也挺喜欢你的,你自小就与众不同,难怪周太史老想你接他未尽之事业。”

  韩非沉默了下,缓缓地说:“其实你早就认识我。所以那天我出门你才会跟着我。”

  “我也不是故意跟着你,我们刚从秦出来,是恰好路过救了你的。我问你,你觉得我是坏人吗?”

  “这……你是,是个老者。”

  “哈哈哈哈……”庄清含着泪,忧凄难禁,“我问你,姬胜对你说的话,你信吗?你知道他到底要你去做什么吗?”

  韩非沉默不语,最后老实承认,他觉得姬胜说的话过于妄诞。

  “公子,姬胜会把他所知道的最大的秘密告诉你,可知他非常信任你,而且看中了你的好学。这件事,只有好学之人,才能博览群书,才能揭开秘密。我们做个交换,你把他告诉你的事告诉我,我把我知道的事告诉你,大家彼此印证,也许多年的秘密顷刻能解。”

  “为什么要我先说?”

  “我是长者。”

  韩非从席上站起来,非常犹豫,但是看到庄清热烈而慈祥的目光,他决定相信自己的判断。

  

  那是去年的事了,在韩国与秦国交战迫急之时,周太史姬胜忽然出现在韩非面前。

  他喝醉了,口里吟诵着不知道什么诗篇。一会儿手舞足蹈,一会儿大喊大叫。

  他们有师徒之谊,太史管着典籍,常常借书给韩非看,洛阳与新郑不远,韩非也常常去看他。韩非赶忙把他扶到后堂,安置在**,陪着他等他酒醒。

  原来,周是天下共主,但是到了战国末,却只像个百里之君,像是韩国的半个附庸,与韩国走得较为接近。去年秦国猛攻韩国阳城、负黍,周王姬延忽然发愤,决定袭击秦国后路。姬胜苦苦相劝,但是周王却说:“孤在位已近一个甲子,你天天说等你研究好了万年之阵,就可保我大周永世基业,可你那万年之阵在哪里?我还有多少个甲子之年?文武之业到如今八百年,是何其式微!想孤之先祖,是何其威赫,而孤却是如此卑微,看人家脸色行事,看守着这成周百里土地,我难受啊!”

  “可是,我们不能得罪秦国,你袭击他的后路,如果他一怒,我成周危矣!”

  “秦国与韩国相攻,力尽精疲,我趁其病,一定能战胜他!”

  “大王,就算你能打败他这次,可你别忘了他后面还有百万大军……”

  “我是天子,征伐凶丑是我的权力!再说我已经联合了五国之兵,谅他秦国不敢对我怎么样!”

  “大王,你是天子,可是五国之兵各怀异心,决不可信……”

  “信什么?信万年之阵?哈哈,我什么都不信!我躲在这王宫里差不多六十年了,大丈夫死也要轰轰烈烈!”

  “大王……”

  “行了,你下去吧,无复多言!”周王拂袖而去。

  “大王……”姬胜泣不成声,伏在地上,大哭。姬延老了。人老了就没什么耐心了。人老了就容易孤注一掷,逞一时之勇。人窝囊久了,就有惊人之举。姬胜苦谏不成,心里很伤心。周王这么一来,周亡无日矣!其他小国都亡掉了,为什么周未亡?因为周是天下共主,道义所在。可是道义是很容易破裂的,那些虎狼之国,绝不会把道义看得跟饭一样重要,不要的时候轻轻一撕就破了。合纵?哪一次合纵不是半途而废?大家都想等别人出头,然后棒打出头鸟,大家又作鸟兽散了。

  可是让姬胜最伤心的是,周王已经不信任他了。他呕心沥血,遍览古籍,为的就是用万年之阵重立周之秩序,可是现在周王不相信他了,而要轻赴死地,冒着断绝王纪的危险。

  他像小孩子一样在大殿里高声痛哭,可是没有人理他。

  这就是他来到韩国之前的事,至于他在那里喝酒,则无从知道了。韩非好好的服侍他,过了一天,他才醒来。

  姬胜死志已决,但是他心中有一个秘密,他想告诉韩非。那就是万年之阵。

  当年大禹之时,天下混乱,灾祸频仍,妖邪横行,为了天下的合谐安定,他用上古遗留下来的神石神兵熔铸成九鼎,摆下万年之阵,令神州不再飘摇,稳如磐石,四海之民亲如兄弟。这鼎经夏传至商,经商传至周,差不多两千年了。当年阵法的力量渐渐消散,四极力量不再平衡,神州重新陷入混乱,夏末有暴桀,商末有恶纣,所幸当时都有圣王出现,汤灭了桀,文王武王灭了纣。但是这些圣王无法重摆万年之阵,只好行仁道以代天道,天下又比较和谐地运行了几百年。由于时间太遥远了,知道周鼎的来历和作用的人已经很少,只有世代相传的史官巫祝或许略知一二。姬胜穷其一生以研究周鼎,终不成功,引为一生憾事。

  鼎分豫、扬、青、徐、兖、冀、荆、梁、雍,各代表九州,以豫州鼎为中心,祝词压于鼎下,徐、兖、冀、荆、梁、扬六鼎围绕它布成七星之势,青州鼎与雍州鼎分置两头,引日月之光华,一力量强大之人在阵中高唱九歌,三日三夜,成万年之阵。阵成则天下定,永无争战。

  他把布阵之法、布阵之时间都告诉了韩非。韩非问他,为什么会把你最重要的秘密告诉我?他说,我之所以告诉你,原因有三。一,你有匡扶天下之志;二,你好学不倦,能通览群书,或能发现万年之阵的秘密;三,你无名无位,不引人注意。我是装作醉酒,避人耳目,目的就是希望你能继承我的志向,重摆万年之阵,结束这几百年来的战乱,还神州一个清净世界。

  随后,他走了,秦虏周王时,以身殉国了。

  

  庄清听了韩非的话,神情木然。韩非说,我知道你是姬胜的老朋友,请节哀顺变。

  庄清缓缓地站起身,神情有些黯然,向韩非拱拱手,说:“好吧,竟然公子要遵守诺言,不肯据实相告,我就告辞了。”

  “这,夫子……”

  “不要紧,我不会怪你,信守诺言是我们做人的本份。”他长叹一声,“姬胜啊姬胜,你到死都不相信我!”转身欲走,韩非惭愧地拉着他,长揖到底,恳切地说:“夫子留步,姬先生与我,虽然有、有师徒之谊,但是除学问之外,并无深谈,他说的这些,过、过于虚妄,只是有誓言在此,我……你和姬先生的种种,你能否相告?我看夫子为、为人,急公好义,为什么姬先生恨你入骨,硬逼我发誓呢?”

  “这,既然你已经发誓,我就不能逼你了,我不想你为我破坏了自己的诺言。”

  “我并不知道这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世人重然诺,然诺如不义,则不必守。”

  “公子见识果然不同凡响。”庄清重新坐下来,跟他讲起了很久以前的一段往事。那是三十年前,庄清还不是楚巫的首领,姬胜已经是周王的大夫,那时庄清帮姬胜研究出了万年之阵,两个人曾经施过一次法。他们相约在终南山巅,姬胜摆阵,庄清唱酬神曲,三日之后,天上忽然降下雷火,把阵毁了,伤了护阵人员二百三十一,庄清和姬胜差点毙命。后来一查,原来庄清竟然把压于鼎下的祝词偷偷换了,改成赐楚国以万年一统之命,姬胜盛怒之下,拔剑要杀庄清,但是被庄清用遁术逃脱了。

  韩非听了鄂然不已,张开口半天合不拢:“原来真、真有其事!”

  “当然是真的,我知道你不会相信。因为你并没有表现出对这件事的热情,你肯定觉得老师是悲伤过度,神志不清了。你是不是觉得我是个不值得信任的小人?”

  “这……子不语,怪力乱神。真是匪夷所思,我一直以为是妄谈。”

  “你是不是觉得我是个不值得信任的小人?”

  “每个人都、都是做着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情,如果一心为公,不是谋私利,叫人怎么去判断,什么是义,什么是恶?我、我想你也不是小人。”

  “可我骗了姬胜啊!”

  “可是你也不是为、为自己啊!人都爱自己的国家。我出来,也是为了我韩国啊。你是因国家大义废了私人小义。”

  庄清十分感激地望着韩非,几十年来对姬胜的内疚一直不能释怀,今天才在韩非面前稍解。“我后来一直想跟他致歉。因为我明白了,如果能让天下摆脱战乱之苦,谁做天子不都是一样吗?楚国本来就是周的臣子,重建周的秩序有什么不对?那时我还年轻,不知道我的错误有多大,后来见的死人多了,才渐渐地后悔。如果那时我不怀异心,背叛他的信任,天下早就太平了。我想帮他再摆万年之阵,可是他再也不肯见我。好几次我到了洛邑,都只能在外面偷偷的看看他,再也不能交谈。”

  “所以你实际上早就认识我。”

  “对。所以那天在路上见到你,我就很好奇,因为你从来没有离开过国都,我想看看你去做什么。”

  两个人都心有所触,不觉默不作声。

  “你仍然怀疑我吗?”

  韩非叹道:“罢了,我就是不告诉你,我知道也没有用。我想,大禹之后,既然再也没、没有人能摆这万年之阵,以后也未必有人。他告诉我的秘密,我都对你说吧,如果你能用此救得了天下,也是姬先生的至功一件。我想,这天下恐怕也只有夫子能做这件事了。”

  原来,姬胜通过仔细的研究,终于发现自己摆的万年之阵并不正确,因为大禹所铸之鼎,在数千年的流传中已经大部分丢失了,周王所保有的只有一个扬州鼎是真的,其他都在不同的年代被偷换了。所以要摆正确的万年之阵,首先就要找到真正的大禹鼎。这就是姬胜死都不肯告诉庄清的秘密,他希望韩非能继承自己的研究,去找到在不同的时代遗失了的真正的大禹鼎,重摆万年之阵,稳定九州四极力量,回到圣人四海一清的时代。

  只是,这对于韩非来讲,既无趣,又艰辛,他害怕等他研究出来的时候,韩国也像周天子一样,不复存在了。

  哦,原来如此!庄清精神一震,这就是姬胜最大的秘密。如果不说,自己可能穷尽一生也摆不出万年之阵!自己平日不显露不张扬,就是怕自己的力量轻易丧失,因为庄清知道,自己是这百多年来,最聪明最强大的楚巫,是唯一发现并学会万年之阵的摆法的人。

  庄清叹气道:“谢谢公子。姬生啊姬生,你是绝望之极,才决定弃世的,你放心,我会帮你完成遗愿的。”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涿鹿之野》第四章秘室之秘”内容快照:

『《涿鹿之野》第四章秘室之秘』

第四章秘室之秘~申君一个人在密室里沉思。他~申君还没有不知道的事情,查不出的真相。~至各国王室大夫,包括楚王本人,~至平民百姓,没有一件事情能瞒过他。可是这次的失刀之事,却令他大为无奈。为什么有人能从自己的密室拿走宝刀?他与楚王有生~之~,极~楚王信任,楚王一即位,就封他到淮河,他大造府第,广选~,名为楚相,实为楚王。一到需~他思考对策的时候,他就躲到

~~

>> 阅读第5章 《涿鹿之野》第四章秘室之秘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