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上,马父和马母的把握全然不同,但是主流还是掌控在马母手中,马父也只能眼睁睁站在一旁,起辅助作用。
马母在婚姻上受过“后悔”的轰炸,到现在耳边还是炮声轰鸣,犹如才下战场的士兵。所以要格外预防自己再次受惊。因此,马跃还没出生马母就规划好了他的宏伟蓝图,决心要将儿子培养成有用之材。但是培养人才并不比栽树一样,只要栽下去施些肥就不必再费心了;但是人材需要的远不只是这些。
几年前,镇子里一位小学生的画破天荒地得了奖,闹得小镇快要沸掉了。马母眼红多时后说,要让马跃挤入画家的行列。但是要挤入画家的行列并不像要挤队那么容易。马跃被送去培养三个月后,画出来的人咋看咋像地狱通缉令上的人。在马跃黑暗的前程上,马母展望多时也看不到半点光芒,终于死心放弃这座城。
马跃在马母的要求下另攻“琴”“棋”“书”几座城,不料久攻不成,也都相继沦陷了。几经挫折的马母算是看到了无限的黑暗,仿佛病危的人看到来救他的医生是兽医。马母只好托孤似地将手中大权交给马父。马父毕竟还没有亲自上阵带兵的新鲜,所以还寄托着无限的希望,仿佛一运动员还没上场总抱着破记录的希望。
小小的马跃仿佛早已练就了一身刀枪不入之术,马父终究不能在其身上找到突破口。但是爱于面子,马父只好喏虚地解释:儿子眼下还小,还处在对新事物认识的萌芽阶段,变化还很大。我们需要时间,以静观其变。然后根据他的喜好、特长来定性培养。马母已处在迷路阶段,也只好紧跟不舍。这让马父回缩多年的身心,一下子有了膨胀之感。
马父所谓的"以静治动"的招数一用就是几年,眼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可是马跃的潜力股依旧如深藏之矿,没半点眉目可寻。
不知不觉中马跃已经上了中学。马母对小镇一直怀有偏见——这源于自己的婚姻。所以,倘若以后马母有堕落,一定也离不开自己的这场婚姻。所以马跃的学校被圈在本镇以外进行选择。对于这所外校,马跃基本来不了好感。因为总有一种后妈似的感觉在心底,像烧开的水一样。但是由于力量不足,也拗不过马母,只好从命。起初的时候,马跃总感觉自己像是捡来的野孩子一样,走起路来头好像和地面总有着难以割舍的绵情。每次回家后就给自己发誓:打死也不去了!可是,这样的誓言总像是过夜的鲜花,总是经不住碰的。每次都被马母给彻底给打碎了,马跃几经组合也未能复原成形,只好怏怏返校。
上中学的时候,马跃的课程里已经增开了英语。马跃对这门课程的新鲜感在还没有学会26个字母的时候已经荡然无存了。可马父得知后,眼前一亮,似乎终于等到了潜力股。于是不惜重金买了许多英语书、磁带,一时间马跃的书房快要变成了英国书店,让人家美国人见了都羡慕。可是,马跃似乎生来就对字母没好感,所以即使济身与英语的海洋,也只能漂在其上。好比拉稀的人根本无法汲取营养。可是马父作为投资方,总怀着一副不到对方倒闭不罢休的信念苦苦等待。
开学前三天。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5”内容快照:
『5』
近乎三个月的暑假,让马跃切~~味到了狱中一样的生活。每天都得考验自己的警觉~。只~父~在十米开外,就得赶~将英语书~出来读之。眼看着"马跃之战"已经~了~战后期阶段,胜利在握的马~也就斗胆大减兵~,把马父调离了前线。马跃仿佛一只久~~底的小鱼,忙趁机探出脑袋来。马跃的读物,除了课本少之又少,而且基本~还都是马~过滤过的产品,所以马跃基本~不会也没了兴趣去看。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