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智解鸳鸯谜 [目录] > 第4章

《智解鸳鸯谜》

第4章4

作者:大漠行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历娟能突然来到火烧屯,真是太意外了。

原来昨天夜里,历娟在江面上看土匪划船追上来,知道凶多吉少。由于担心耿兰和孟虎的安危,她急中生智,跳上歪脖子丢下的小船,划向另一个方向,将目标引向自己,以保护他们的安全。没料到土匪已经发现了,并分成两路追击,她的计策没用了,于是她加快速度,将船靠岸,躲在一片草丛中观察情况,过了一会儿,看见耿兰和孟虎上了岸,她就放心了,只要上了岸,耿兰和孟虎有了回旋的余地,土匪们就没办法了。为了躲避追赶自己的这股土匪,她继续向前奔,钻树林,过草丛,顾不得辨别方向,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两脚磨出了血泡,再也挪不动步,见身后没有动静,就坐在草丛了想歇会儿,可是不知不觉中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天开始放亮,远处的景物也渐渐清晰,她睁开眼睛,向四周巡视一下,看见前面是一座小城,间或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她打了个寒颤:坏了,是自己走错了方向,怎么走到呼兰城边了呢?耽误这么长工夫,与耿兰和孟虎会合不了,他们该为自己担心了,回去吧?**如灌了铅一样沉,再也走不了多远。但她转念一想:既然看到了呼兰城,走过钓鱼台,穿过“南大营”,就到自己家了,莫不如就回家看一眼,再弄一匹马来,也能尽快赶到兰陵区委。于是,她整理一下散乱在胸前的长辫子,径直奔向钓鱼台。

她蹒跚着脚步,一步一步吃力地蹬上钓鱼台的台阶。一阵阵河吹拂过来,顿觉一身的湿衣服比刚才凉了许多,她准备**衣服拧一拧水,却忽然听见下边有人哼着小调走过来:

“一天到晚忙为饥,

刚得饱来又思衣,

衣服刚得心又急,

房中缺少美貌妻……美貌妻。”

历娟越听越觉得耳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是谁。她来到栏杆前,凝神向下望去,只见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头戴一顶深灰色的礼帽,身披青布马褂,佝偻着腰,一只手插在裤兜里,肩头上扛着一把鱼杆。历娟在上面故意咳嗽一声,老头吓了一跳,急忙抬起头向上望。历娟看清了他的模样,这个人瘦得像根鱼刺,脑袋干萝卜似的又长又扁,脸色焦黄,下巴上稀疏的几根胡须,戴一副比眼珠子大不了多少的眼镜,向上一看人,鲤鱼似的圆眼睛突出在镜框外面。

没等历娟反映过来这个人在哪里见过,老头却先开了腔:“喂,你不是娟子姑娘吗?不认得我了?我是你大表叔刘华川啊!”

经这一提醒,历娟认出来了,对,他是自己的大表叔。大表叔原是南关小学的校长,过去常到自己家和父亲闲聊。爸爸见他孤身一人,也经常请他来家里吃饭,一来二去的,历娟就称呼他大表叔。

没等历娟走下钓鱼台,刘华川已经上来了,伸出手拉住了历娟,关切地问:“娟子,这么多年,你跑到哪去了?”

历娟没有马上回答他,又奇怪地看见他一只手竟然没有手指头,心中不禁纳闷:“大表叔,你的手?”

刘华川不自然地把右手缩了回去,显出气恼地说:“别提了,日本鬼子可把俺坑苦了。”说完,他又急转了话题。“娟子,告诉大表叔,你是不是参加了共产党?”

历娟摇摇头,没有直接告诉他。她知道自己离开家乡多年,对家乡的人已不了解,况且呼兰城内过去就人员复杂,有国民党,也有共产党,还有土匪,对任何人都要保持警惕。

刘华川没有继续问下去。历娟想知道父母的情况,忙问:“大表叔,我父母他们这些年怎么样?”

刘华川打了个唉声,扛着鱼肝,拉着历娟走下钓鱼台。

两个人跨过石公祠,路过孔庙,绕过状元桥,穿过一片茂盛的树林向街里走去。

刘华川告诉她:自打她从哈尔滨女中走后,爸爸妈妈想她得了几场大病,差点没死去。后来,日本鬼子来到呼兰城,父亲拒绝日本人占用自己的土地,修筑“八一八”仓库,被抓进了南关监狱,一蹲就是六年,去年,日本鬼子投降后才给放出来。表叔他自己呢?在南关小学,由于拒绝教日本话,被撵出了学校。后来又被日本鬼子抓进“八一八”仓库当伙夫。有一次,他听说来日本兵在“八一八”仓库里吃饭,之后去巴彦、木兰一带围剿抗联部队,在做饭时,他偷偷地在饭里下放巴豆霜,鬼子吃完以后,一个个拉稀屎,他也差点被打死。据说还有一次,仓库的井川中队长喝多了,他要用菜刀砍井川,没想到倒让井川砍掉了自己的五个指头。刘华川讲到这儿,颇有些得意:“娟子,你表叔为抗日也流过血呀,你别小看,俺也是抗日英雄呢?”

历娟被刘华川的话感动了:“那后来呢?”

刘华川边走边用左手掏出香烟,历娟马上接过火柴给帮他点着,继续听他说:“后来,在工友们的帮助下,我逃出了‘八一八’仓库。在呼兰呆不下去了,进关里以做小买为生。一晃几年过去了,鬼子投降后,我舍不得呼兰这块宝地,又转悠回来了。想托我大哥给我租个地方,开个小买卖,可是……好,你回来了,我大哥最听你的话,替大表叔说几句好话,也成全了俺呐……”

历娟见大表叔的话越说越多,就催促他快走。

拐过南关小学,来到“八大家”街。这是一条东西长街,整条街的建筑与其他街的建筑截然不同。这里没有一间草房,都是一色的青砖瓦房,高耸的门楼。这里住的是呼兰城最富有的八家地主、绅士和伪官吏,百姓管这条街叫“八大家”街,平时,普通的百姓不敢来,怕惹事生非。

从西向东数第二家就是历娟的家。偌大的四合院,门前立着两个石狮子,高耸的门楼下,两扇红漆大门显得格外庄重。院内青石铺地,两侧是花坛和雕花长廊。花坛中栽种着四季不谢之花,八时不凋之草。东西两厢房住着伙计,历强和老伴住在五间正房里。紧挨正房的西侧是一间华丽的小楼,这是过去历娟的住处。历娟来到门前,使劲推开大门,正在扫院子的几个伙计一眼认出了历娟,急忙放下扫帚向屋里喊:“当家的,娟子回来了!”

话音刚落,一位年迈的小脚老太太从正房蹒跚而出。

历娟一见母亲,狂喜大叫:“妈妈,妈妈!”一头扑进母亲的怀里,痛哭起来。母女俩拥抱多时,老母亲拉着女儿的手,大声冲屋里喊:“娟子她爹,快出来,咱们娟子回来了!”

历强是个很富态的老头,矮个子,胖胖的,正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看《松花江日报》,听老伴这么一喊,快步迎出来。

历娟望着父亲,看老人头发已经斑白,身体也比先前瘦了,她一阵心酸,父母为女儿操碎了心啊!她心疼地叫着:“爸爸,你瘦了!”

历强忙把女儿拉进屋,推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家具依然如故,只是显得陈旧了一些。父亲的居室依旧很讲究、清洁、素雅。靠北墙还是一张深红色的长条桌子,桌子上摆放着各种瓷马、瓷人、古瓷瓶等……两旁是两个一米多高的瓷掸瓶,瓶子四周各种图画。正面是南极老寿星和刘海戏蟾,刘海笑嘻嘻地拿着三条腿的蛤蟆,铜丝上串着线,在头上晃着。掸瓶两侧的墙上是父亲手书的字画,上联是“质以忠信为美”,下联是“德以报国为极”,笔力洒脱、老辣、有力。具有鱼游蛙泳龙飞凤舞之势,蜂腰鹤膝虎头燕鸽之形。

历娟累坏了,也饿坏了,她坐在椅子上连说话的气力也没有了。

刘华川也笑呵呵进来,很客气地冲历强老两口拱了拱手,说:“大哥,大嫂子,恭贺你们,娟子回来了,你们全家人今天总算团聚了。”

历娟接过父亲递过来的茶水,看了看大表叔,想起路上委托的事,忙对父亲说:“爸爸,大表叔要租个房子,你就帮个忙吧!”

历强见久别的女儿回家,十分高兴,他爽快地回答:“你不说我倒忘了,房子已经租好了,在大十字街南下坎,你自己看看去吧。”

刘华川深深地向历强鞠了一躬:“大哥为兄弟如秦琼一样,两肋插刀,兄弟只恨今生难报,但愿日后……”

历娟忙说:“大表叔,你看你,谁跟谁呀,快去看看吧!”

刘华川走后,历强急忙关上门,压低声音问女儿:“你是不是东北局派回来的?”

历娟没有回答,十分镇静地反问:“爸爸,你问的什么意思?”

历强踱几步,哈哈大笑:“傻丫头,知女莫如父,我的女儿干什么,当父亲的还不知道?出去几年就不信任你爸爸了,你看报纸上登的啥?”

历娟接过报纸,见上面是登载中共东北局号召全国人民一道团结奋斗,反对国民党打内战的消息。

历强又慢慢地说:“娟子,你爸爸虽然老了,但也是有良心的,也是爱国的。你走以后,我把大部分土地卖了,用钱支援抗日队伍,后来,鬼子又要占领呼兰城东的土地,我宁死不从,又被关进了监牢,如今,就剩下这几间房子了,正如我猜到的,抗日一结束,共产党就会来打土匪。”

历娟听父亲说完,眼里蓄满了泪水,曾经悬着的心也放下了。没有想到父亲早已是一个爱国人士了,在部队听领导讲,打败了日本鬼子,就斗地主、分田地,搞土地革命,父亲是呼兰这一带有名的大地主,正是革命的对象。她从参加革命的那天起,立志背叛自己的家庭,这次回呼兰之前就下了两个决心:一是说服父亲,尽早把土地分给农民;二是如果父亲不同意,就与父亲彻底决裂。可是,她万没想到,父亲已经做了为国为民的事,多好的爸爸呀。

老母亲端着一盘熟鸡蛋和新包的粽子走进屋:“都回来了,还哭啥?这是端午节那天给你留的,我呀!每逢年节都带出你那份儿,盼着你能回来,今天可算回来了,快吃吧。”

母亲询问女儿这几年干什么去了,历娟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们:自己从哈尔滨走后,到了关内,参加了抗日队伍的整个经过,她讲的眉飞色舞,老两口听得目瞪口呆。真不敢相信,以前那个娇弱女儿出息得这么快,讲话像一位大干部。当母亲问起女儿的婚事时,历娟羞红了脸:“忙啥,还没选好呢!”

母亲的话勾起了历娟的心事,就问母亲:“妈,我乡下的大蛮哥在哪里,他们现在都好吗?”

历强打了个长长的唉声:“大蛮二蛮都当胡子了,报号一个叫东诸葛,一个叫西诸葛。”

母亲哭了:“可怜你三姨命苦啊,养了两个败类!”

历娟听完楞住了,这个消息太意外了,对她的刺激太大了,手中的盘子一下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过了半天,她问了父亲一句:“这是真的吗?”历强重重点头。

历娟立刻站起来:“爸爸,快去给我找一匹马,快点……快点!”

“刚回来,又干什么去?”母亲舍不得女儿再走。

“你们别问那么多了,反正我有事。”

父母拦不住女儿,只好任她去。伙计借来一匹马,历娟临上马,拉过父亲小声说:“我回来干什么,对谁也不能讲。”

历娟不断地加鞭催马,一路上,她的心情从未有过的沉重,让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爱慕的大蛮表哥,竟然当上了胡子头,自己朝思暮想的人竟然在昨晚追杀自己,世道在变,人心也难测啊!过去,他对自己是那样的亲切和关怀,而今却变的如此残忍。她暗下决心:我非杀了他不可!

马跑如飞,她只用了一个小时就赶出四十多里路,来到了兰陵山区。打远见前面屯子里火光冲天,吵吵嚷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正要继续催马,只见小路前面跑过来一个老太太,披头散发,满身泥土,来到面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哭叫:“七姨太,看在三姨的面上,你就饶了这个屯子吧……”

历娟楞住了,这个老太太管自己叫七姨太,是怎么回事呢?她急忙跳下马,扶起老太太,仔细辨别面容,左看右看,想了又想,不禁大吃一惊:“怎么,三姨,是你?”

老太太脸也不抬,一个劲地磕头。历娟一看,老太太精神失常了,只好把她扶到马背上,又打马奔向屯子。

历娟来到耿兰面前,把老太太扶下马,又说:“兰姐,这是我三姨,替我照顾一下。”

没等耿兰说什么,历娟又翻身上马,掏出枪向兰陵山奔去……

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5”内容快照:

『5』

夜幕带着哀怨、愤怒与悲伤,悄悄地降临兰陵~区。远~,近村,丛林,峻岭,笼~着朦胧的面纱。繁星在灰蒙蒙的天宇间,眨动着困倦的眼睛。草丛中的蟋蟀,池塘边的青蛙,带着几分凄凉的嘶~和哀鸣。火烧屯的家家~~开始吃饭了,坐落在屯西头后街的磨信~家,才点~豆油灯。这是一~不太宽绰的农家小院,正房是用土坯加垡块垒起来的两间茅草房,窗~是马粪纸糊的,~扇窗~用窗钩~在里屋的放箔~。房檐~~着锄

~~

>> 阅读第5章 5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