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好大的中国结 [目录] > 第5章

《好大的中国结》

第5章老杨最快活的一天

作者:齐铁民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工厂家属区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政府已连续三年对鞭炮进行解禁了,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可以放至正月十五。一进小年,鞭炮声就在家属区响起来了。

为了图个喜庆,大年三十那天,老杨也买了一些烟花和鞭炮,吃完晚饭,让小英子穿好衣服,然后在楼下的空地放了一会儿。看见小英子高兴得值拍手,这时的老杨**了孩子般的笑脸。回屋后,让小英子看电视,他去厨房和面,剁饺子馅,准备也像所有人家那样,在半夜吃顿饺子。两个人的日子也是日子,也该过得有点儿滋味。

过年了,老杨没有像别人家那样贴福字和春联,却在家中的一面墙上钉了许多钉子,然后把小英子编织的所有中国结整齐地挂上。二三十个中国结挂在墙上,红红的,很是壮观,为房间平添许多喜庆的气氛。

老杨把饺子包好,进屋和小英子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小英子知道这天晚上不是个寻常的日子,十分兴奋,一点儿睡意都没有。晚会的节目她看不太明白,看见老杨笑她也笑,小脸像一朵绽开的花。

墙上的石英钟指向十二点,外面鞭炮声大作,此起彼伏。还有那不断腾空的焰火,像闪电一样,把窗子映红。老杨急忙去厨房去下饺子。

老杨把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放在小圆桌上,小英子见了饺子,乐得直拍手。

小英子看着饺子,好像想起了什么。过了一会儿,她哇的一声哭了: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这孩子突然记起妈妈没离开这个家时,经常给她包这种叫饺子的东西吃。现在,小英子看见饺子,不由想起了周荔。

孩子的哭声令老杨的心阵阵发酸,刚吃几个饺子就没胃口了。他叹了口气,把饺子端回厨房。

厨房水龙头上方的墙上有面小方镜子,是周荔钉在墙上的。这是她的简易梳妆台。周荔没离开这个家时,每天上班前,都要站在这面小镜子前擦点儿护肤霜,用梳子梳几下头发。

这面镜子因主人离去,久未擦拭,上面像蒙了一层雾。

老杨站在镜子前,镜子里出现一张模糊的男人面孔。他顺手抓过搭在自来水管上的一块抹布,擦拭着镜子。

镜子里的男人面孔清晰了。他惊异地发现,镜子里的这张面孔没有血色,没有表情,没有活力。

一个强壮的男人,只几年的工夫,怎会变成如此模样。

老杨鼻子一酸,泪水模糊了双眼。

突然,镜子里的男人一下子变了脸色,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

老杨猛地用手把镜子从墙上扯下来,然后丢进垃圾桶里……

春节期间,家属区的人还保留着民间的习俗,关系不错的彼此走动走动,说些吉利话,俗称“拜年”。

老杨人缘不太好,没人上他家来,他除了师傅赵万海家,谁家也没去。如果是前些年,老谢的老婆在世时,两口子一到初三准来串门,两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地乐一天。然后,老杨和周荔也会去老谢家玩一天。现在,老谢和周荔结婚了。老谢不来了,老杨自然也不去了。

这些年,每年春节,老杨都要师傅家去看一看。万海师傅快七十岁了,老杨没有亲人,他把师傅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初三那天,老杨给小英子换上新衣服,然后提着两盒“脑白金”,去了师傅家。这两盒“脑白金”是几个月前他的一个战友送的,战友是经销保健品的,见老杨气色不好,说给你两盒补补吧,很管用的。老杨没舍得“补”,当时就打算将其作为礼品送给万海师傅。电视上不是天天作广告吗,连小英子都学会了——“今年过年不收礼呀,收礼就收‘脑白金’”。

万海师傅有一个女儿,工作在外地,据说得初五以后才能赶回来。师傅在家里正仰卧在**看电视,见老杨来了十分高兴,马上关上电视,跳下床迎过来,将小英子抱起来。

老杨鞠了一躬说:师傅,过年好!

老杨在一只旧沙发上坐下后,万海师傅老伴——老杨叫她婶也眉开眼笑,急忙端来一个大茶盘,里面放着糖果、瓜子,放在老杨前边的茶几上。

见老太太还要去取橘子、苹果,老杨急忙说:婶,你别忙了,我不吃!

赵婶说:你不吃,孩子还不吃?

小英子从万海师傅的怀里挣脱出来,捧起老杨身旁的“脑白金”走到爷爷面前,唱起来:今年过年就收礼呀,收礼不收“脑白金”。

小英子一高兴,把广告词全唱拧了,惹得几个大人全笑了。

万海师傅责怪老杨:你来看看我,我就挺高兴了,还花钱买东西干啥?听说这玩艺挺贵的。

老杨本想说这是别人送的,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只是笑笑。

赵婶说:这几年,人们不像以前那样爱走动了,过年了也没谁来。

万海师傅说:没人来倒更好,落个清静。

赵婶叹了口气:往年初三,永江也过来,自从让你师傅骂了之后就再也不来了。

老太太说的永江就是老谢。

万海师傅不满地瞪了老伴一眼:大过年的,提这混蛋东西干啥!

赵婶不好意思地说:瞧我,说“突噜”嘴了——好在建伟也不是外人!

万海师傅说:我说建伟呀,你和孩子今儿个就在我这儿过吧——你没别的亲人,师傅这儿就是你的家。

赵婶也说:你师傅总说,他从来没把你当外人看,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

万海师傅看着在地上跑来跑去的小英子,说这孩子好像长高了点儿。

老杨说高是高了点儿,可照正常孩子比也差远了,有的孩子不到十岁,比小英子高半拉脑袋。

万海师傅从口袋里拿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对小英子说:过来,英子,爷爷给你压岁钱。

老杨连忙阻拦:师傅,你这是干啥呀?

赵婶说:建伟你别管,这是我们当爷爷奶奶的一点儿心思。

老杨说:师傅,你们老两口子的日子也不宽绰——

万海师傅不高兴了打断老杨的话:建伟,你咋这么外道呀——你再这样,以后别登我的门!

老杨见师傅生气了,就不再说什么了,告诉小英子给爷爷奶奶磕头。

小英子不知道磕头是怎么回事,愣怔怔地瞧着老杨。

万海师傅笑着说,罢了,罢了,都啥年月了,不兴这一套了——别难为孩子了,让她行个礼算了!

小英子给爷爷奶奶行了个礼。

赵婶端详着老杨:我说建伟呀,今儿个我才发现,你咋瘦成这个样子了?都有点儿“脱相”了。是不是有啥病啊,有病就抓紧看,千万可别耽误了。

老杨不以为然地说:就是消化不太好,拉屎费劲。我去看过几回,厂职工医院大夫说没啥大毛病,吃点儿管消化的药,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赵婶说:这种事可含糊不得,别信他们的,咱厂医院的大夫都是“二百五”,拔牙把人家的好牙给拔下去了——过完年,让你师傅陪你到外面的大医院检查检查。

老杨笑了:婶看你说的,我也是扔四十奔五十的人了,我看病自己能去,还让我师傅陪着干吗!

赵婶说:别看你师傅快七十岁了,那体格棒着呢!

万海师傅也说:就这么定了,过完年,我陪你去,省医院有个大夫,是个教授,和我挺熟的,我们是晨练时认识的。

吃饭时,两位老人劝老杨再找个女人,不然的话,一个男人带个傻孩子过日子也太不容易了。

老杨觉得师傅说得有理,但觉得这事很难办。老杨苦笑说:就我这情况,带着一个傻孩子,自己又有那方面的毛病,哪个女人敢往这个火坑里跳。

赵婶说:你就找一个不喜欢办男女那种事的女人,丑俊不说,只要心眼好使就行。老太太还听说,女人里还真有生来就烦那种事的,大夫说那叫啥来着?

万海师傅说那叫性冷淡。

老杨又笑了:这种女人上哪儿去找呀,人家脸上也没贴广告。

赵婶说这事交给她,由她慢慢去“踅摸”……

马年春节就这么过去了,对老杨来说,最快活的一天,就是在万海师傅家的那一天。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一记耳光,了结了二十来年的兄弟情”内容快照:

『一记耳光,了结了二十来年的兄弟情』

大概是初六那天,老杨在家属区的大道~碰到了老~和周荔。老杨是去食杂店去买~盐,刚出店门,就看一辆~悉的“半截子”汽车开过来,停在食杂店门前的小马路~,老~和周荔~着光鲜地从车~~来,朝食杂店走来。狭路相逢,老杨没有退路,只好~着头皮迎面走去。老~和周荔有说有笑地向食杂店走来,~然间发现了老杨,尴尬使他们脸~的笑容立刻凝固了。过年了,是中国人喜庆的日子,人们的心情

~~

>> 阅读第6章 一记耳光,了结了二十来年的兄弟情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