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三日半黑
地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主题词:邀望西行路
作者:家树
话说我们一行十八人买的是从杭州到拉萨的转程全票,先搭乘小型的南航飞机到成都,隔日再飞抵目的地。
刚开始时耳膜鼓了起来,周围充满着吱吱吱吱的超声波声音,接着感觉到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几分钟后停顿了片刻。突然,机身打了个喷嚏似的,只听得两边机翼的轰鸣声加剧暴啸,好象是一匹铁马立刻狂飚着奔腾起来,没过一分钟这架铁马猛地昂起头飞了起来,接着在微微颤抖中急速爬高、爬高、爬高。我们的心也似乎被爬的上不去落不下来,被悬在半空中漂浮着。我透过飞机小圆窗望外往下看,整个杭州城已经被一块灰色的大幕布遮盖着偶尔透出一点亮光,亮光处可看清**空气中的大都是冷冰冰的用钢筋水泥铸造的高层建筑的顶部,黑忽忽的不大好看。原来满身豪华玻璃装饰的摩天大楼在下面的人看见的是冠冕堂皇的巨人样子,可到它的上面一看竟然是如此蹩脚货色。
难怪贾平凹同志在《读张爱玲》时写道:“孔雀开屏最美丽的时候也暴露了屁股”
我看平凹同志修道成了精,实在是精辟之语啊。
繁华的都市如烟似云,片刻间只留下模糊的残影。
机身肚子里是圆鼓鼓的,我们都在它的肚子里咂巴着嘴挑些可以填牙缝的航空食品。饮料是免费赠送,不怕排队上厕所的话尽管喝。而在狭窄的中间过道穿行的是始终洋溢着眯眯笑的着兰青色套装的几位空姐。上身是短西服漏了肚,长脖子系条米粉色蝴蝶绸子。下身是两腰处开着叉的套裙,高丝袜衬着细腿子,幽幽的眼神打别处扫过又朝你处扫来。像是儿童时代练习打水漂一样准确无误,一个个地漂过去。又含了蜜似的亲切语言:
“打扰一下,请问您要什么?”,“打扰一下,请问您要什么?”
也许你永远无法得知她们的真实年龄,但这粘声粘气足够你回味一辈子了。
也不知她们来来去去的要在过道上走几个回合,反正感觉她们一直在动着。过了两个小时多点,我在迷糊中听说飞机到了成都,在迷糊中穿过飞机过道,又迷糊中紧跟着同伴走了好长的候机室。
来到了成都双流机场的出口处,大约候了一刻钟,我们依次从行李转盘上取走各自藏有标记的行李箱。夜幕已经拉了下来,小苜联系了半天电话竟没个回音。终于通了,叫大伙等,大约候了一刻钟工夫,才来了一辆小型的载货车和一辆小面包。因为行李多,所以小苜和我并带三个兄弟先走。我们约开了10分钟,来到一所很小的车站招待所,卸下大宗行李存放在一楼寄存处。估计明天天很早就要赶拉萨飞机,从杭州过来穿薄薄的衬杉一定不够,我便叫大家取些暖色衣服出来。等待众人入住房间,收拾妥当,肚子饿了,天也完全黑了。
这时有一个五十出头的精明汉子似乎是司机模样的人,他领着我们下楼往另一家饭店里钻,进去右上方位已经摆了两桌饭菜。一打听原来是四川教委专门委托负责招待我们杭州客人的,这一位酷似司机模样的人在旁边热情招呼着,坐下后并不吃说已经吃过了。我估计他充其量不过是打杂的,任务就是领人吃饭安排住店。也许是靠近飞机场的缘故,这里的饭店格外吃香,我们一一落位。俺用眼睛先打量着周围的潮杂环境。见三十平方的饭厅里塞得满满,餐桌之间用几个旧式的屏风隔着,木架屏风外面是用绿黄色的粗布包装。数数总共只有四五块屏风却隔出八九张圆桌的地方来。而每块塑料粗布上都酱上点了美女花草画,有一块屏风就在左边,引我的注意是那画画着文成公主骑着马踏在草原上的景象,右上面留空处写了四句应景小诗,大意是歌咏弹着琵琶的美女。
关于文成公主的故事我来之前也有意地翻看过一点史料。书上写道: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松赞干布即位为吐蕃(藏族的祖先)赞普(国王),年仅十三岁,并依靠论科耳,尚囊等辅臣,讨伐叛乱,统一吐蕃。当唐帝国称霸中原时,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国的兼并,定都逻娑(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并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从公元634年始,他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向唐皇求亲。公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为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文成公主安抵拉萨时,人们载歌载舞,欢腾雀跃,欢迎她的到来。当时,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无佛。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她让山羊背土填卧塘,建成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一尊释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请来的。大殿两侧的配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动。只是他们脸上因布施献金的人太多,而绽开了金皮疙瘩。后来,文成公主又修建了小昭寺。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西藏流传。文成公主还对拉萨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文成公主一方面弘传佛教,为藏民祈福消灾,同时,还拿出五谷种子及菜籽,教人们种植。玉米、土豆、蚕豆、油菜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生长良好。而小麦却不断变种,最后长成藏族人喜欢的青稞。文成公主还带来了车舆、马、骡、骆驼以及有关生为技术和医学著作,促进了吐蕃的社会进步。
看起来,古代的美女常常创出伟人的功绩,令今天无数男人折服。呵呵,我们的援藏支教工作只区区一年时间,蜻蜓点水的功夫。哪敢和伟大的历史人物文成公主相提并论?
席间那自称四川教委负责招待的人听说我们是浙江第三批援藏的教师,便大发感慨,说现如今人家主要的是喜欢这“钱”字,哪个会拉赞助送的钱多哪个援藏干部能耐就大,人就吃香,日子就好混。其中的余话我们也听得明白:象我们这样大张旗鼓的搞知识援藏,恐怕不是时候啊!他眼睛朝G处看了几眼,似乎暗藏了我们的行动有失败或者不太受欢迎的味道。他说成都是西进西藏的必经之道,成批批的援藏干部都通过这个空中走廊,其中援藏干部的酸甜苦辣他们耳熟能详,焉能不知!我们默默听着、想着。吃着、品着比较正宗的川菜,麻辣味果然与杭州的不同。每人很快地喝了点饮料,吃了半饱。饭毕我们出了饭店徒步走回下榻的宾馆。没有热水,因怕在西藏连着几个月都不能洗澡,我和张好志就洗搽了个冷水澡,躺在**便呼呼而去。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雪域支教手记>第六篇”内容快照:
『<雪域支教手记>第六篇』
时间:八月二十四晴地点:成都至拉萨主题词:鸟瞰喜马拉雅作者:家树第二天,天没亮透,人也在~醒~。俺是劳心的小民~格,但凡藏点心事出门,总~不~。“呤呤,呤呤呤”~的~突然打响,是~大伙起~的预备铃~。估计是苜~事跟~小~提前说过的。说起小苜,也是认识才两三天的。三十刚出头,~朋友。象是本科毕业留城的,也听自个说是老杭州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