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背上被子抱着狗儿,华子拉紧迎子,走到监狱外面高墙边上,倒犹豫了,茫茫大地,可哪是俺们的去处呢?过去有小孩爸,主意归他拿。眼下 指望不上了,不习惯也得习惯,不当家做主也得当家做主。想到这,她决心来了。回家,那是死路。还得在这熬下去。没别人,只有跟华子商量。华子一听,大眼睛忽闪了几下,说:“我听你的,市区不能呆,不能跑郊区吗?”“好,妈就听你的。”母女俩这么一说,心踏实了,精神也来了。带上孩子来到了人烟稀少的浦东,继续朝东走,一抬眼望到大海了。这一家子可从来没见过大海,站在海边纵眼望去,那个大呀!个个都惊得张大的嘴巴合不拢了。蓝蓝的海水,蓝蓝的天,真分不清哪是海水,哪是天了。
华子先觉得天在海里,可再望去又觉得海在天上。一家子眼下就站在天边。浪头象数不清的白马,排着队,一群一群赶着望前跑,一直撞上堤岸。‘嘭’地一声,摔成无数‘玻璃’碎片,撒向岸边。孩子们被无缘无故关了一阵子,一点自由也没有,现在好了,无拘无束的,让孩子好好玩玩,海边有的是贝壳,美丽、鲜艳,好看。:“华子,快带迎子捡点玩,可不能往里跑,免得被浪头卷走。”她们拣一些好看的回来了,
海风吹来了,突然,几丈高的海潮带着震耳欲聋的呼啸声向大地压来,几里路的海滩,刚才还是找贝壳的地方,顷刻间全部吞没,海潮狠劲拍压大堤,大地好似一条大船,在大海中晃动,她们头一回看见惊涛骇浪的力量和海潮咆哮的震撼。她们**抱在一起,惊恐地等待着……不久,海潮退去,大地恢复了平静,她们也从惶恐中恢复过来。
天黑下来了,十月海风刮起来,虽说不凉,可也有几分寒意,咸咸的,腥腥的。她们必须找个过夜的地方,好在稻子早收完了,剩下满地稻茬,比较宽的田埂到处是。看来只有铺地盖天在田埂上睡了。她们拾些稻草铺在地上,三个孩子早进入梦乡,郭兰可没有睡意,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她想,怕也没有用,天塌长汉子顶,孬也孬不掉!前面的路怎么样?走着瞧吧。天上湿漉漉的露水重重地洒在她们的头上,被上,身上,水乎乎的。
一夜平安,谁知天刚蒙蒙亮时,却吓得一塌糊涂,迎子也哭出声来了。原来,先听到了‘沙沙’声,四下一望,满地挤满了从没见过的怪物,腿长长的,张牙舞爪,成群结队地向她们扑来。华子“啊”地一声,爬起来,想找个东西抵抗一下。哪晓得,这一响动,那些怪物就象一阵旋风“沙,沙,沙”地卷向海边,没影了。后来才知道,这是海蟹,胆小怕人,只是样子凶了些。吓走了海蟹,心里象打了胜仗似的高兴。
“你看,海面上升起了红太阳!”她们抬头一看,在平静的海面上好大的太阳刚**水面,红得象火山,逐渐变成大红火盘,离开海面时,还带个连着大海的红尾巴,很快就缩进太阳肚里了。
观看海上日出之后,肚子早饿了,连讨了几家,什么也没有要到,因为语言不通,讲话相互听不懂,华子急了,象哑巴说话那样,用手比划着,总算要了点,还不够迎子狗儿吃的。两天下来,当妈的头昏眼花,路也走不动了;华子嗓子哑了;迎子狗儿也哭不出声了。郭兰一屁股坐到田埂上恨自己,我就这么没出息?再有几天,还不把命丢在这。孩子呢?对,我得想办法活下去。华子见妈妈半天没吭声了,就偎上去叫妈了:“俺还得回市里。”“不怕人家抓?”“抓进去,至少一天还有两碗稀饭喝。”妈听到这,心先镇定了。二话没说,抱起狗儿,拉着迎子朝市区走去。到了市郊,老远就看到前边有个人,凭那身打扮,一眼就能认出是个淮北老乡。紧走几步,赶到跟前一问,还真是灵比韦集的王大伯。走投无路了,碰见了救星。跟着王大伯来到了长阳路菜场。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长阳路菜场”内容快照:
『长阳路菜场』
白天,菜场里摆~了荤菜、素菜;晚~,收摊后,就成了灾民的宿营地。~泥地面~漉漉的,青瓦~棚,四面没墙,避雨不挡风。每天晚~,灾民从四面八方,赶来住宿。还真是~当当~~闹闹。郭兰一家四~,就住在西北角~。靠她南边,住着夫妻俩,带个三四岁的~孩;东边,住着一个老头,带个十来岁的丫头。大家都是逃难的,有些还是大朱家周边的人。异地他乡遇亲邻,~十分亲切。‘和尚不亲,帽子亲’嘛,人~一宝,相互照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