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乞丐求学路 [目录] > 第6章

《乞丐求学路》

第6章提篮桥

作者:邹老宽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谁也没有想到,突然有了转机。他们往回走,碰到了老乡金瘸子。听完了大家对住处的苦寻,金说:“莫愁,我刚从提蓝桥来,我看,那里还能将就。”“不怕警察抓吗?”郭兰怀里抱着狗儿心有余悸的说。“抓!就怕他不抓,抓去倒有吃饭的地方了。”听这么一说,还真把大家逗乐了。

就是说,殖民者统治下难民的处境和监狱没有什么两样,甚至还没有监狱里好!因为监狱里没有瘟疫,比外面安全,一天还有两碗稀饭保命呢。

提蓝桥不是桥,它是上海市东北近郊有轨电车的终点站。电车到这里,转个大圆圈原路返回。圆圈里有个面向北的厕所,北面有个影壁墙挡着,水泥板的顶盖伸出影壁墙六十公分,影壁墙两边各有个朝北开的门,进了厕所,靠南墙就是一字排开的,每个用水泥板隔开的,单人蹲式便池。最方便的是男女混用。

车站外面,西北角上,有座英国人的三层小洋楼。一楼屋檐向外伸出五六尺,裸式走廊,木地板。独院,没有围墙,四周用水泥拄子和铁链连起来。院内靠东,有棵高过楼顶的白果树,郁郁葱葱,很气派。几家灾民就住在走廊上。地板干干的,三面挡风。逃离了死亡之地,住在这里,可真是天堂了。

天阴沉沉的,腊月寒气逼人,他们晚上回来还没有收拾好,住在楼上的女主人出来了。她,四十多岁,黄头发,蓝眼睛。穿件黑貂皮大衣,双手插在貂皮手焐里。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这里不能蹲,快走开!”灾民看看她,没人理睬。不一会,就来了个英国警察,他的汉语更糟,冲灾民吆喝了一阵,人们听不懂,自然是一声不吭,闻风不动。他对女主人摊摊手,纵纵肩,表示无可奈何!女主人没说话,把警察请进去,随手掏出几张票子递给他,华子愁子在门前,看了个清清楚楚。当他出来对灾民发火时,两闺女就对英国警察喊开了:“不要脸的狗,主人扔根骨头你就来咬人了。”警察不知她们说的是什么?在那愣看两小孩,见她们伸着手要什么,又刮刮脸。这一下,他明白了,象发疯似的跑来抓她们,俩小孩却哧溜一下跑了。他随后就追,小孩路熟,三拐两绕,早没有影了。警察回到现场,就见利社婶请来了中国警察。中国警察一看,是英国警察,中国警察虽然有日本主子作靠山,但也不敢轻易得罪英国人。所以对大婶说:“为啥不说清楚,外国人我可管不了”“这不是中国的地面吗?”“是中国的地面,可是,现在得由日本人说了算。”边说边摆手走了,大婶说:“软骨头!”“硬骨头,怎么会给日本人做事呢。”大叔说。英国警察一看,可神气了,用棍子挑起被子就往大街上扔,大家指着他骂,他也听不懂,一个劲的甩东西……                                                                                                                                                                                                                                                                                                                                                                                                                                                                                                                                                                     

等两个闺女转了几圈回来,早已风平浪静,灾民已转移到厕所北墙下了。华子问妈妈:“这可是中国的地方?”妈妈点点头。“那为啥俺中国人怕外国人呢?”这下可把妈难住了,想了半天才说:“妈也说不清,可能洋人比我们富,比我们强吧。”华子又去问大叔,他说:“我也不懂,大概怨俺人穷国家穷;人弱国家也弱吧。”又接着对华子说:“要想知道更多的道理,就得上学读书嘛。唉!”他叹口气,“叹啥气的?”“华子,我是说俺们穷得连肚子都填不饱,男孩子都上不起学,何况你这个女孩子呢。”华子听后,脸憋得通红,心想,穷人的孩子上不了学?女孩子不能上学?这是哪家的理?是歪理,我不服!?从此把“学”的种子埋在了心里。

难民是从日本统治的农村逃到日本统治的上海,他们天天生活在死亡线上,说不好道理,却用‘穷’与‘富’和‘强’与‘弱’说出了要害。

街上的霓虹灯,路灯照亮了一片天,万家灯火发出的光是热的,难民的感受却是寒

是腊月的一天晚上,阴云象一片大铁皮,盖严了整个天空,东北风一吹,真的,飘飘荡荡下起雪来了。难民睡在厕所外面的北墙根,迎风而卧。为什么不睡在厕所外南墙根呢?因为那是乘客二十四小时上下车的地方。一阵寒风吹来,真是从头顶冷到了脚底心。郭兰怕冻坏孩子,把狗儿搂在怀里,又赶紧把被盖在华子身上,自己后半个身子却露在被外面。华子还是冻醒了。为啥不在厕所里睡?起码可以挡风吧,小声跟妈妈说一声,赶紧把被子拉到妈身上就来到里边,睡到北墙根。夜里人少,女管理员看到华子睡在那里也不妨碍他人,大小便的人也不在意。于是,也就没有过问。

华子坐起来,又琢磨一下,把鞋脱了当枕头;把脚缩进裤腿里,用带子把裤脚扎起来;把胳膊、手缩进上衣里。人直接睡在水泥地上跟睡在冰上差不多,在那滴水成冰的水泥地上,不是人焐地,而是地冰人,一会背部被地面冰凉了,右侧身睡,又被冰凉了,则左侧身睡……她还是睡着了。忽然,她看到天**了个窟窿,从里面扔出了一床床棉被。有多少,她也数不清,上去捡了四床,三床给大叔金家和张家,留一床给自家。她搬起来很费劲,连拖带拉,总算给各家都盖好了。她可累得连腿也伸不开了。这可不行,我还得要讨饭呢?可是,越急腿越伸不开。咬牙,一用劲,醒了。睁眼一看,天麻麻亮了。得赶紧去看看被子。赶到北墙外一看,真是白花花一片。她瞪大了眼睛,哪里是棉被?原来是一层白白的雪。老天爷!你为什么也同鬼子串通一气来捉弄难民呀!

春节到了,万家张灯结彩,霓虹灯比舞,鞭炮声此起彼伏,大街上熟人相见,互祝‘恭喜!发财!’但在人们的脸上还是深深地打上了殖民地的烙印。

春节过后,大学生三天两头上街表演文明戏。演的都是人们身边的事,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华子可高兴看了,迷上了,是场场到底

这天演的是二鬼子奉日本人命令下乡去抓壮丁,够格的年轻人听到风声,跑的跑,躲的躲。二鬼子连连跑了几个村,除了硬逮了几只鸡外,只落得个一身臭汗。来到联保主任家大吃大喝完了。小队长六亲不认,瞪着眼给联保主任下了死命令:“这个忙,你不帮也得帮,没别的,三天给我送十名壮丁。”“我说兄弟,忙,我帮定了,只是时间太紧了点。总得容我通知各保吧。”保长请求着,“给五天吧?”小队长眼钴辘了一下说:“五天就五天。”送走小队长,联保主任立即通知各保,两天内各送两名壮丁,不得有误!保丁说“这不多了吗?”“超了有赏,你懂个屁!”

一保保长拍拍脑袋,小眼珠子转了转出去了,不一会,就碰上了老实巴脚的张小二。他二十出头,孤身一人,一字不识。今天没事出来串门子,保长当没事人似的招乎:“大侄,串门子?”“大叔好!出来随便走走。”说着继续往前走。眼看要拐弯了,保长却喊起来:“大侄子,想拖你办件事行吗?派保丁我有点不放心。”张小二一听,真有点飘飘然,保长还真这么看重我!?“行,办啥事?”“也不重,跑趟腿。”说话间,二人相随来到保里。保长写了个字条交给他送到联保主任那里,还特别交代,亲手交给主任。任何人不准看。

张小二接过字条,就见还不到三寸宽的字条上,写了两行字。可怜,自己连一个字也不认识。他哼着小调,一溜小跑,到了联保公所,主任接过字条看了看说:“你可叫张小二?”“我就是。”看到张小二点头答应了,就笑着说:“好,好,好。你家保长还真会办事。你既是壮丁,就让他们给你安排安排吧。”小二一听懵了,忙分辩说:“主任弄错了,我是送信的,哪是壮丁?”“没错,不信,我把字条念给你听听:‘今随信送去壮丁张小二一名,请验收。’你听,不错吧!”“你们就欺负我这个不识字的老冤,你们绝没有好下场。”戏演到这,幕后走出一个人说:“没有文化,永无出头之日!没有文化的民族

华子跟妈妈说演戏的事,并随口问:“妈妈,我能上学吗?”“上学?”妈一听,心里不好受了,声音也变了:“乖孩子,是该上学识字了,可俺连肚子还填不饱,凭啥上学呢?”利社大叔走过来说:“我这个半辈子睁眼瞎,真难啊?”“大叔眼好好的,怎么瞎了呢?”“傻闺女,不识字,出门两眼漆黑,处处问人,如果不问清,上厕所也能摸错门,咳!日本人来了,有钱人家的孩子都跟着大人跑返到后方去了。穷人的孩子嘛!等战争结束,正常恢复生产,有口稀饭喝,上个二年学,识几个字,开开眼。女孩子嘛!?我们那个地方,还没有女孩子上过学的呢。”华子听了很不舒服,但他讲的都是实情。他接着说:“你听了也别在意,看得出你是想学识字的,路是有的,我也说不清楚。”华子在想,上学的路在哪?家里有钱?有地?她茫然了。

经过过多的折磨、忧伤,郭兰的肠胃病一天天重了,背着狗儿沿街乞讨,已经步步艰难了。可自己是孩子们一家之长啊!是孩子们的拐仗,能躺下吗。这情况华子早看到了,就哭着要妈妈休息,妈知道女儿很疼妈,就答应躺下了。临走还丢下话说:“妈放心睡,我多跑几条街,很快就会回来的。”

华子真的早回来了,妈妈脸上**了笑容。原来华子真碰上好运了。她刚拐进第二条龙当《上海弄堂——‘小巷’的口语发音》走到了一家饭店的后门,碰到一位叔叔,他身穿白大褂,头戴高高的白桶帽。她知道这是大师傅,就跑上去讨要。这位叔叔胖脸带着笑,问了华子一些情况,知道她妈病了,拿过她的小铁桶,把剩下的饭菜全倒了进去。并低声嘱咐她,明天这时候还来,别晚了。华子谢了谢师傅,就回来了。

原来,这位师傅自小就是孤儿。到了十来岁上,姐姐到处磕头,托人送到这店里学手艺。老师傅艺高人好,就是脾气大了点。不高兴了,有时还能打你两下子,可高兴起来,他能把着手教你。等他十八九了,手艺学成了。师傅也老了,就把他安排在自己的岗位上。今儿见到要饭的华子,自然勾起自己的往事。这,华子可不知道。从此,她就有了可靠的要饭的地方。她更能多陪陪妈妈了。郭兰也觉得轻松多了。                      天渐渐暖了。郭兰自觉病好了许多。就招乎华子把她扶起来。华子叫妈妈继续休息,她说:“好孩子,你不懂,光这么躺着不动,那就永远起不来了。还是……”说着,真用力起身,华子赶紧上去扶了一把,也就站起来了。免不了头昏眼花冒金星。她扶着墙来回走了一会,饭后又由华子陪着走,呼吸匀称了,第二天,迈步也有劲了。娘俩很高兴。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妈妈回家”内容快照:

『妈妈回家』

转眼到了四月。这天晚~,~突然发现儿子~~有点~,赶~试试额头,还真烫~。这一~,她吓出了一~冷~,浑~~了起来,好象~~冰窟里。他爸走时,好端端地~给她三个孩子,这不,已经走一个,难道真让我无法~代吗?她直~~地坐在那里,真不知该怎么办?华子早醒了,瞪着眼望着~~,想不出该说什么。天刚放亮,郭兰就~着狗儿去求医生了。医生看了皱皱眉,说的倒~脆:“是瘟疫,传染。得快想办法。”郭兰

~~

>> 阅读第7章 妈妈回家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