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乞丐求学路 [目录] > 第7章

《乞丐求学路》

第7章妈妈回家

作者:邹老宽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转眼到了四月。这天晚上,妈突然发现儿子身上有点热,赶紧试试额头,还真烫手。这一下,她吓出了一身冷汗,浑身抖了起来,好象掉进冰窟里。他爸走时,好端端地交给她三个孩子,这不,已经走一个,难道真让我无法交代吗?她直挺挺地坐在那里,真不知该怎么办?华子早醒了,瞪着眼望着妈妈,想不出该说什么。天刚放亮,郭兰就抱着狗儿去求医生了。医生看了皱皱眉,说的倒干脆:“是瘟疫,传染。得快想办法。”郭兰一听,象从高楼上掉下来似的,吓得魂早没了。二话没说,抱起孩子就往回跑。没等利社叔婶开口,她就慌忙收拾东西说:“马上回家,要给孩子看病,家里借磨也方便。”叔婶本是来商量回家的事的,听到这话说:“大家吃点,马上回家。”

爬上往北去的碳斗车,很快到了蚌埠。还没等火车出站,狗儿没气了。郭兰头一昏,晕倒了,只是手里抱紧孩子不放松。华子抱住妈妈哭起来。大婶赶紧把郭兰扶起来,她却‘哈哈’笑个不停。华子着实吓傻了:“妈,你是怎么了?”大婶忙说:“悲伤过度,急火攻心。很快就会好的。”接着就劝她把孩子丢掉。郭兰一听,抱得更紧了。发誓要带回去免得成了孤魂野鬼,找不到家门。

人们扭不过她,出了固镇站,又挨了四五里。才不情愿地埋了。她没有哭,可觉得自己的心也被埋进去了。她觉得天旋地转,六神不主,骨头散架。一步也迈不动了。休息了老半天,才由大婶和华子连扶带搀着往前挪,回到家,躺在土炕上,就象灯里的油熬干了似的,再也没有爬起来。

郭兰是大朱家东边大郭家的人。四岁上爸妈因饥饿瘟疫相继去世。她就跟着哥嫂过。可怜,家里穷得叮当响,吃了上顿无下顿;六岁,割草、拾柴、捡庄稼,十岁就下田锄草、施肥、点种、收庄稼。十五岁,锅上锅下,田里田外,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成为哥嫂的得力助手。十七八了,该谈婚论嫁了,哥嫂好象把这事给忘了。有位大朱家的三姑回娘家,对哥嫂说要给郭兰找个婆家,这个人就是远房侄儿朱利敏,二十多岁,忠厚老实肯干,就是穷了点。这时哥哥才忽然想起,妹妹都这么大了,早该关心妹妹个人的事了,都怪我这当哥哥的没当好。嫂嫂把郭兰叫来,说到提亲的事,三姑当众把朱利敏的情况又说了一遍,问怎么样?从前,少男少女没有结婚以前不准见面,更没有男女谈恋爱之说。全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郭兰第一次听到给她提亲的事,脸羞得通红,头低得无处放,心要跳到嗓子眼了,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回答。哥哥有些急了:“管不管,你给个话?”“我知道了,我听哥嫂的,听三姑的。”“年龄也不小了,就这么定了。”

不久,郭兰嫁到了大朱家,朱利敏家是穷了点,他老实肯干,人也

很好,过惯了贫穷生活的郭兰,不但没有任何埋怨,且知足了。

当年办喜事就是这间土坯屋。屋顶是茅草苫好的,门是两根木棍秫秸攀成的。可到了屋里,还是暖暖和和的。虽然破了点,矮了点,这无疑是我的家。屋内,还是结婚时的床。由土坯砌成,上面铺上麦草外加一条新席。可惜,眼下席子破了,几处是巴掌大的窟窿。还是那床被子,结婚时,白底蓝花够漂亮的。经过几年折腾,也分不清颜色了,补丁连补丁,被子更重了。还有屋前那棵楝树,刚来时,只是棵看不上眼的小苗苗,现在却长成大树了。她在那饥寒交迫、天灾人祸不断的打击下,身心遭到严重的摧残和伤害,在那暗无天日的年代,穷人透过狭缝得到一丝阳光,就会感到温暖幸福。她正在遐想的时候,华子进来了,端一碗小秫秫稀饭送到妈手上,说:“妈,趁热喝吧,甭愁!婶子大娘主动要借给俺,你就放心吧。看看这剩下的唯一女儿,泪水在眼圈里转了又转,:“难为你了,孩子,可不敢累着。”“我不累,妈倒是真累了,快喝了歇着吧。”                                                                                                                                                                                                                  

几天来,她总想华子偎在跟前说说话。每次还想抱紧孩子,怕唯一的孩子突然飞走了。娘俩避开孩子爸,避开迎子和狗儿,华子说的是邻居家的事;妈妈说的是从前的事。华子还真爱听,总是瞪着大眼,点着头,格外入神。

一次妈妈谈到了卖秫秫。她背着三十斤小秫秫到固镇粮行去卖,过了秤,人家给了条子去领钱,妈妈仔细看了又看,见确实盖有红印写着字,虽说不认识,倒也放心了。等去领钱,一听钱数不对,她可急了,那人说,条子上明明开的是二十斤,钱一分不差。她忙去找过秤的,过秤的双手一摊说:“给你条子时,你不是反复看了吗?眼下,又过了好多秤,谁还记得!”她懵了,这十斤够我累多少天呢!谁让你睁眼瞎不识字呢,说啥也没有用了。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一跺脚,认了。今天,想起来还觉得窝囊。想到华子要上学的事,就说:“好闺女,你爸回来了,不,等我好了!俺砸锅卖铁,也得让你上学,行吧!好闺女。”华子一蹦老高。“妈,你真好。”

就象一架长年超载高速运转的机器,严重损坏了。郭兰实在爬不起来了。叔婶和利成大伯等都来了。她也觉得支撑不住了。昨天就跟孩子交代:“万一我走了……你要下狠心等,等你爸。”华子听了,点点头说:“妈,不要紧,你能好的。”见到妈妈精神似乎好了点,就安慰了几句。她哪知道,就象熬完油的灯,突然亮一下就熄灭了,这就是回光返照。果然,妈眼看出气多进气少了。妈用干瘪的手**抓住华子,过了一会,华子觉得妈的手松开了,再一看,妈早断气了。她忽然好象一下栽到了无底洞里,立刻昏倒在妈身上。

利社大叔赶紧跑过来抱开华子,大婶也忙着放平郭兰,帮助梳理头发。利成大伯跟亲邻们商量了一下,找来几块门板,总算把郭兰送下地了。舅舅舅妈赶来了,痛哭了一场,二人对华子,实在于心不忍,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华子哭倒在坟上,双手深深**土里,妈妈呀!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大伯说:“孩子没有妈了,就让她哭个够吧,大叔大婶大伯陪她很久很久。后来听不到声音了,大婶拉起来一看:”不好!又昏过去了,父母没了,成为孤苦伶仃的孤儿,怎么能不伤心。大伯抱起华子就往家跑,喂点开水,拍拍打打,放在**,好长时间,算醒过来了,开口还是:“妈!”又哭了,:“哭有啥用?”大婶说。“还有大伙呢。你先在我家,下面有大叔大伯接着。”在场的人纷纷表态了。

“妈走了,你痛苦,你悲伤,你妈把希望都寄托给你了。你要从悲痛中走出来,做你要做的事。”华子想,妈已经走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了。哭死也没有用,让妈妈永远活在我的心里。于是爬起来,给每个大伯大叔大婶磕头,然后,一步一回头地跟大叔走了。从此她吃起百家饭来。到谁家她都不闲着。名义上,她还有爸爸,实际上,她可是真正的孤儿了。

这样下去总不是长法,利社大叔请地主发发慈悲,让华子割牛草,打零活,管吃不给工钱。这样,总算熬到了秋天。

有一天,听说新四军来过,是夜里来的,有十几个人,住在保长和地主家,他们从来不打扰老百姓,对人也和和气气的,和鬼子、伪军不一样。利社听到什么消息就喜欢打探,真的没有找着,却听到了另一个消息。东北乡的郑明之要带领没有饭吃的乡亲到南方去吃挨饭。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吃挨饭”内容快照:

『吃挨饭』

由一到三人负责组织安排,一天一个保,一家两顿饭,住~。具~~法:组织起来的灾民老少二百多人,和某个保谈好后,由保里把灾民分到各家,吃顿晚饭住~,再吃顿早饭后开路。吃的是很稀的稀饭,走到天黑,再到~一保,吃晚饭……华子听了,一心~去,她想,在家吃百家饭也不是长久之计,利社叔婶说:“一个孩子,我们怎么能放心呢?”她执意~去,夫妻俩急得团团转,利

~~

>> 阅读第8章 吃挨饭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