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十儿村传奇 [目录] > 第1章

《十儿村传奇》

第1章《十儿村传奇》第一章第一节贼敌寇侵占宁水城

作者:阿仲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十儿村传奇

北沙河,哗哗流,

南通大江北连大黄河。

咱们百姓祖祖辈辈勤耕作,

良田万顷仓廪足。

自从来了日本兵,

大地陡然起风波。

英雄儿女齐奋起,

杀不尽敌寇誓不休,

杀不尽敌寇誓不休!

这是一首六十多年前的歌谣,流传在淮河和黄河之间的许多乡村。那里的老人们至今还会和他们的儿孙们讲述那些英雄抗敌的故事,就像岳飞抗击金兵的故事一样,流传久远。

第一章(第一节)贼敌寇侵占宁水城

且说,民国二十七年春天,苏北和淮北一带不断传来坏消息。大批从上海、南京来投亲靠友的难民活灵活现地诉说的日本鬼子各种烧杀抢掠、**妇女的残暴故事,更是闹得人人心惊、家家惶恐。清明之后,国民党县政府在各地张贴布告,说,为了抗日,特征收两年的什么“抗敌税”、“子弹捐”,弄得老百姓愁上加愁,惶惶不可终日。

这一天将近黄昏时,宁水城何家忽然热闹起来。只见大堂上高朋满座,谈笑风生。在这样的时候,究竟是怎么了?哦,原来是留学东洋的何家二少爷回来了。满城的体面人家自然免不了上门致意。当然,还有一条重要原因,那就是为了打听一些外面的消息,听听这位从日本回来的少爷对目前的局势有什么高见。

这何家本是县城有名的书香门第。据说祖上曾出过一名进士、三名举人。现在的主人何老太爷名远、字静之,本是前清举人,已年逾花甲。何老太爷生有三子两女,长子名恭、字敬祖,二子名虬、字敬龙,三子名丘,字敬孔;长女名贞淑,次女名宜男。

这何家大堂上,众人一阵寒暄之后,一位身着中山装、梳着二八分头的青年终于忍不住起身问道:“请问二世兄,听说日本人占领南京之后,大肆烧杀数月,死尸堆积如山,不知是否实有其事?”

何二少爷敬龙见问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城里有名的大户李默斋的小少爷李庆芳,也是远近闻名的少年才子。

他略微欠了欠身,从容说道:“老弟所说大体不错,岂不闻战事既起,生灵涂炭,此乃自古而然。何况日本人初入中国,必然以大肆烧杀来震慑人心,此也不足为奇。”

话音刚落,又一位身着中式灰色长衫的青年站起来问道“在仁兄看来,日本人是不是会很快来到宁水?”

“我看这样的问题只有日军司令部才能回答。”二少爷不无幽默地回答引起了一阵笑声。这时何老太爷说话了:“今日老二回家,承蒙各位光临,我已备下便饭,就请后堂入席。”此话一出,大家便纷纷起身告辞,只有几位本家子侄留下来。

其实,这位穿灰色长衫的青年并不是县城人,而是离城十里的著名村庄——十儿村人士。

他姓文,名正,字立之。文家是十儿村的第一大姓,甚至是唯一大姓。因为在全村一千二百户中,除了七十多户姓曹和二十来户姓孙之外,全部是文姓。文正是城厢小学的教师,由于他思想开放、为人正派,又有很好的文才和口才,所以在学校师生中很有人缘。

从何家出来后,他便向学校走去。不想还未到学校大门,迎面就看到他同村的高年级学生曹文翰。看到老师,曹文翰恭敬地躬身问好。文正说:“今天是礼拜六,我想回去看看,你要是想回去,是不是一起走啊?”“好啊,我正想请老师给我讲讲目前的时局呢。”文正听到这样的回答,当然很高兴,便说:“那好,你稍微等一会,我回学校交代一下,马上就走。”

不一会,果然在北沙河的大堤上,出现了一高一矮的青年,并肩向北走去,渐渐消失在暮色中。原来,这北沙河是南北走向,南面在宁水城西同东西走向的南沙河相连,北面一直流向沭水县境内的废黄河。

这里,历史上经常洪水泛滥,有时还有海水倒灌,所以几乎年年有灾荒。清朝雍正年间,有一位姓陆的两淮盐政史出资,沿北沙河修了一条数十里的大堤,以防海水倒灌。所以这大堤又叫“陆公堤”。自从有了大堤,也就有了一条南北大道。这十儿村位于县城西北方向,离城不过十里,是北沙河西岸的大村庄。由于这里水陆交通方便,因而也是宁水县的一个比较富庶的地方。

听说“大先生”回家了,人们纷纷前来看望。一时间,文正家的院里院外都挤满了人,好不热闹。这十儿村分前后两村,一南一北,相距不到一里地。两村都是东西走向,从东面的北沙河沿开始,南北两行向西排列。文正家位于后村的中间,是一个颇为体面的四合院。院前是个宽大的晒谷场,再前面则是一条东西流向的灌溉渠。文正家虽然在村里的辈分不算高,但威望却不低。特别是自从文正上了洋学堂、当了县城的小学教师之后,除了几位老长辈仍然称他的字“立之”或是他的小名“大正”之外,全村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尊称他为“大先生”。

正当文正的妈忙着招呼众人之时,一位身着粗蓝布长衫、银发银须飘飘若仙的老人迈着大步笑盈盈地走来,还大声喊着“立之啊,立之啊,你回来啦!”文正母子闻声急忙迎出门外,大声说:“曹老先生来了,快请屋里坐。”

原来,这是村里的活字典、颇有威望的老塾师曹德馨,一位年过古稀的老秀才。其实,这曹家与文家乃是世代姻亲,按辈分,这老先生应该是文正的舅太爷。可是,因为老先生又是文正的启蒙老师,从小就叫先生。加之他是村里的文人长者,人们便都尊称他为“老先生”。

老先生落座后,便不客气地对文正妈说:“大外甥媳妇啊,不是我今日来讨饭吃,而是我想跟立之啊,好好拉拉家常。哈哈。”文正妈连声说:“好,好,我这就去做饭。”

这里,老先生拉住文正问长问短,“听说这小日本不过是蕞尔小国,为什么它就能欺负咱们呢?这些日子,不少南面逃出来的人说,日本人到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真是伤尽天良啊!立之啊,你说,这南京政府怎么就连自己的京城都不保呢,啊?”

这时,一旁的另一位青年插话说:“老舅爷,这蒋委员长不是早就打定主意,攘外必先安内吗?那东北的几十万大军一枪不放就把东三省让给了日本人,你说这政府能靠得住吗?”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文正的弟弟文方。

这文方是文家老二,字圆之,也是去年城厢高小的毕业生,已考上淮阴师范学校,只因家里一时酬不出学费,所以在家辍学。

“文方的话虽然直白了些,但,话不错。现在看来,是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时候了。小日本虽然是蕞尔小国,但是,自从明治维新以后,国力日益强大,他们早就觊觎我国的地大物博,加之如今是军国主义势力主持国政,吞并中国,已是他们的既定方针。我们中国人正是面临亡国灭种的国难啊!可以预料,不要好久,日本人就会打到宁水了。”文正接着文方的话,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时,一直没作声的曹文翰说道:“正因为这样,文正老师已经于几天前在县城发起成立了‘抗日同盟会’,还请何远老先生出任会长。现在看来,要想不当亡国奴,只有靠我们自己了。”

老先生听了这一番话,沉吟半天,然后,脸色沉重地说道:“年轻人,看样子,我这老头子要跟你们讲讲老祖宗的故事了。”于是,老人家讲起了这十儿村的来历。欲知老人家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听下回说。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一章第二节老塾师演说十儿村”内容快照:

『第一章第二节老塾师演说十儿村』

第一章第二节老塾师演说十儿村原来,南宋灭亡时,丞相文天祥孤军奋战,最后兵败被俘。在押~赴京途中,曾在江~关押。在~眷中,有一位自称是文家外甥~的~人,已是即将临盆。实际~,这是文家的小儿媳。由于元兵不懂南方话,就找了一位姓曹名百达的中年人担任翻译。这曹百达前妻去世后,又娶了一位小妻,年龄与文家的小儿媳相仿、长象相近,更巧的是

~~

>> 阅读第2章 第一章第二节老塾师演说十儿村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