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节斗顽敌勇赴鸿门宴
且说,虽然五区的建政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但是由于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力要对付日本鬼子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可能**,因此,国民党地方势力的武装和打着各种旗号的土匪武装就乘机活跃起来,到处危害老百姓。西北乡的豪绅武正卿就自己组织了一支队伍,并且自称是国民政府的西北乡乡长。白天,他到处向老百姓要钱要粮,晚上,他又是土匪头子,敲诈勒索、强占人家土地、抢夺百姓财物,还搞绑票、**妇女,真是无恶不作。
在东面和南面的四个乡建政工作取得基本胜利之后,文正和沈彭商量说:“老沈,我看,现在必须先拔钉子再建房子。西北乡的武正卿这根钉子不拔,咱们区的其它乡的建政工作就很难开展。你看是不是?”
沈彭说:“你说得对。不过,我们的工作中心还是要以发动群众、宣传群众开路,这是打基础的工作。对这个武正卿,我们也要先礼后兵,把工作做细。”
文正说:“当然,我们先派个工作组去,主要任务就是宣传群众和发动群众,然后,找机会再做这个武正卿的劝导工作。行吧?”
当下,两人商定派张必正、曹文翰、文祝平等十二人组成工作组,第二天就出发,进住西北乡。同时,由文正亲自到县里汇报情况,并请求县政府给以支持。
却说工作组进住西北乡之后,采取与贫苦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办法,深入群众,了解情况,访贫问苦。可是,武正卿一帮人就在群众中散布流言蜚语说:“共产党待不长,谁要是跟了共产党,后来还是要倒霉的。”张必正他们就针对这种言论,向群众宣传说:“共产党是抗日的,来了就不走了。共产党是反匪反霸的,是为劳苦大众的,不打倒日本鬼子、不打倒土匪恶霸是不会走的。”这样,渐渐的,一些苦大仇深的人开始靠拢工作组。有的人还主动为工作组做事,给工作组传消息,给工作组介绍各家的情况。
有个叫陈三寸的积极分子,甚至跟工作组形影不离。可是有个叫李千张的人却在背后跟工作组说这个陈三寸是个二流子,还跟武正卿有来往。
这个情况引起工作组的重视,但是也不声张。有一天,当着陈三寸的面,张必正跟文祝平说:“最近,我们文区长说了‘只要武正卿不再为害百姓,退还强占人家的田地财产,我们还是要团结他的,甚至和他联合抗日’。可是就怕人家不愿意啊。”
没几天,这个陈三寸忽然跟工作组说:“那天我在武正卿他们哪儿听说你们有个文大先生,是个书生,还说要请他吃饭哩。你们要小心。”
祝平乘机问他:“你跟武正卿家是亲戚吗?”
不想,这个陈三寸竟然说出了原委。他说:“不瞒你们说,我这个人哪,人家都说是个二流子,我也真是比较懒。平时跟谁都不远不近。这次你们来了,武正卿对我说‘三寸,你
是个穷人,共产党就喜欢你们这样的。不过共产党是站不住脚的。只要你听我的,保证以后你不愁吃穿的。说着就给了我两块大洋。他叫我把你们工作组的事情都告诉他,以后还会给我好处。可是自从跟你们在一起,我越来越觉得你们是好人,特别是你们听老乡说苦说难的事也跟老乡一起流眼泪,真是穷人的贴心人啊。所以我打定主意,跟他们说假的,跟你们说真的。武正卿这种人平时看都不看我们一眼,现在他是想叫我给他当探子,我还不知道他这个鬼主意?”
祝平又问他:“李千张这个人怎么样?”陈三寸笑了,说:“他呀,他看不上我。可是这个人是个有血性的人。那一年,武正卿强买他们家的五亩好地,他差一点跟武正卿拼了命。还是他父亲让他忍下了一口气。”
祝平和张必正交换了眼色,便鼓励了他的正气,也劝他以后要注意勤快点,改变别人的不良看法,这样,大家都会尊重你的。
果然,就在工作组的工作不断取得进展的时候,文正忽然收到武正卿的一封信,说:“久闻文大先生威名,仰慕得很。兹定于12日晚上七时在西莲镇得月楼备下薄酒,务请先生屈驾光临。专此。武正卿”。
沈彭和文正商量,这是武正卿自己请我们去当面做工作,应该说是好事情。但是,此人颇有心计,手中又有一帮谋士和地痞流氓,他主动请我们去,也必定计划周全,也难保不是一个鸿门宴。所以,要是不去,无疑等于在助长他的气焰,但如果去,必须有所准备。
长庚说:“我看,区长就不要去了,我去一趟,看他能有什么花样。”
文正笑了,说:“人家指名道姓的请我,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沈彭说:“你说的对。我同意文正同志去赴宴,只是要多带几个人去,预防万一。”
文正说:“不,人多了就显得我们胆怯,我看,就是长庚和啸林跟我去就行了。别忘了,我们工作组还有不少人哪。”
沈彭想了想,说:“行!我让工作组配合一下。不过你不可大意。一切你见机行事。”
且说,12日晚上,文正和长庚啸林三人按时来到得月楼,那武正卿早就满面笑容地在大门口迎接客人。
上了楼,入了席,这武正卿一一介绍了作陪的人——这个乡的头面人物。
酒过三巡,菜布八道,这武正卿开口道:“听说,大先生原本是一介书生,为了抗日,愤然投笔从戎,自己办起了自卫队,在下十分敬佩,视为同道。本人也有一些枪支,愿与先生合作,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文正说:“本人早听说武先生有一支队伍,如果要为抗日救国出力,当然求之不得。不过,我还听说,先生的人经常祸害百姓,还强占人家财产,这恐怕不是抗日者所为吧?”
武正卿故作惊诧的说:“哦,有这样的事?哎呀,先生有所不知,我虽然是个民国政府的乡长,但如今是共产党的县政府,如果先生能承认我是这个乡的乡长,我自当有了权威,也就能够约束这些人,不得危害百姓了。”
文正一听,哈哈大笑,说:“那好办,只要退还被强占的土地财物,给老百姓公开道歉,事情就好办了。”
武正卿一听,脸色顿时变了,故意干咳两声,立时从两旁出来六条大汉,两个端着长枪,四个一律是盒子枪。
文正一看这阵势,不禁怒上心头,他拍案而起,说:“这是干什么?难道这是鸿门宴吗?”
在场的那些所谓头面人物也都劝武正卿不要乱来。其实,武正卿这时已经感觉到他的背后有一个硬硬的东西顶着他的腰眼。他立刻又满面带笑地说:“误会,误会。”又对几个进
来的家伙说:“谁叫你们进来的?要想比武,也不看时候。快下去!”
文正也假装是“误会”,说;“哦,原来是想比武啊。好啊,就请我这两位兄弟陪你们打两枪吧。”
说着起身走到窗口,打开窗户,下面正是灯火通明的大街。四个家伙中的两个,走上前来,举枪就射,对面的一个灯笼应声落地。另一个接着甩手一枪,另一个灯笼也应声落下。
这时,啸林对长庚说:“看对面的猫头鹰灯笼,你打它的左眼,我打它的右眼。说着,他甩手一枪,猫头鹰的右眼成了黑洞,只听又一声枪响,那猫头鹰的左眼也成了黑洞。在场的人不由大声叫好。
这时,忽然进来两个人来,说:“报告文区长,工作组的人员已经集合多时,请区长前去做指示。”
文正起身对武正卿和那些头面人物告辞说:“多谢款待。文某俗务在身,告辞!”说着便转身离去。武正卿无可奈何,只能望着他们从容而去。
回来之后,文正和沈彭联名给县里写了个报告,请求县政府帮助解决西北乡顽固派武装的问题。不久,由唐兴华率领两个连的八路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消灭了武正卿的武装。至此,西北乡的老百姓得到了解放。接着乡政府也宣告成立,曹文翰担任了西北乡乡长兼乡党委书记、联防队乡指导员,文祝平担任乡联防队队长。李千张担任了乡农会**,陈三寸也担任了农会委员。
在乡农会成立以后,张必正带领工作组其他人回到区里,张必正和孙长庚仍然担任区联防队副队长。由于曹文翰和文祝平到了西北乡工作,张镇乡由原副乡长文方担任乡长兼指导员,十儿村的联防队队长孙啸林调任张镇乡联防队队长。
西北乡问题解决了,可是一个更加难办的土围子还在等待他们去解决。欲知什么事情,请听下回再说。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第五章第二节除匪患智破张家圩”内容快照:
『第五章第二节除匪患智破张家圩』
第五章第二节除匪患智~张家圩且说这五区建政中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决北唐地区的一个土匪堡垒——张家圩的问题。这张家圩地形特别,~于两条河的~叉点~,北面和西面是河,南面和东面又有灌溉渠,虽然这渠宽不过六七米,但是却又~又陡,不会~的人~~去很容易被淹~,~出只有南面和东面的两~木吊桥。这里说的是内圩,~住的不过五六十~人家,多数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富豪,有不少砖墙瓦屋的~宅大院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