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夜晚,是很有乐趣的。全院子的人都要到地坝来乘凉,有的摈在椅子上,有的把席子铺在地坝,睡在席子上,有的用两根长板凳并拢,睡在板凳上,我父亲摈着椅子,我和母亲用的一个大簸盖放在地坝,我睡在簸盖里,母亲坐在旁边。大人们摆龙门阵聊天,天南海北地海吹,不时手中的扇子打得挎挎响,一时扇风,一时打蚊子。我的母亲一边给我扇扇子,给我打蚊子,一边给我讲故事。
我的母亲平时讲一些民间故事还挺在行,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能够讲出一个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确属难能可贵。比如她给我讲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其完整的故事情节,就跟我后来在书上看到的基本一致。听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后,给了我很多遐想,每当夏夜乘凉的事候,我就会望着遥远天空的银河,寻找"扁担星"和"织女星",希望他们突然跨过银河,永不分离。然而,可恶的皇母娘娘,每年只给他们一次在葡萄架下相会的机会,我的心情总是同情,痛恨和遗憾。
我最不能忘的是母亲的讲<<熊嘎婆的故事>>,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晚,母亲一边给我扇扇子,打蚊子,一边给我讲<<熊嘎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大山里,住着一户人家,男耕女织,抚养着两个女儿。姐姐有十二,三岁,平时很老实,很听话;妹妹有七,八岁,平时很聪明,很活泼。一天,爸爸妈妈有事要出远门去一趟。临走时,爸爸妈妈吩咐她们:“如果太阳下山的时候,你们还没见我们回来,你们就去坡坡上喊嘎嘎〈注:方言外婆的意思〉来搭伴,明天我们一定回来。”姐妹两个齐声回答:“要得。”
母亲停了停接着讲:
时间过得挺快,眼看太阳就要下坡了,还不见爸爸妈妈回来。姐姐对妹妹说:“爸爸妈妈今天可能不回来了,我们去喊嘎嘎吧!”妹妹回答说:好嘛。”
姐姐和妹妹来到山坡上,朝着嘎嘎家的方向使劲地喊:“嘎嘎!嘎嘎!今晚爸爸妈妈不能回家,你来给我们搭伴嘛!”
姐姐和妹妹喊了很久,终于听到一个嗡声嗡气的声音回答:“听到了,外孙女,嘎嘎等会儿就来!”姐姐和妹妹高高兴兴回到家里等嘎嘎。天快黑尽的时候,嘎嘎拖着蹒跚的影子出现在姐姐和妹妹的面前,姐姐赶快去端板凳嘎嘎坐,嘎嘎忙说:“大孙女,嘎嘎就坐门前外边的碓窝。”嘎嘎坐在碓窝上,妹妹听到碓窝里不时有啪啪的响声,问嘎嘎:“碓窝里是什麽在响?”嘎嘎回答说:“是青蛙在跳。”妹妹感到很奇怪,心想:青蛙怎麽跑到碓窝里去了呢?
睡觉的时候,嘎嘎说:“今晚谁乖谁就挨着嘎嘎睡。”妹妹站得远远的,嘎嘎又说:“大孙女乖,挨到我睡,妹妹各人睡一头。”
半夜时分,妹妹听到嘎嘎在吃什麽,嚼得嘣嘣直响,就问:“嘎嘎,你在吃啥子?我吃点。”嘎嘎回答说:“我在吃干胡豆。这的,给你。”
妹妹一接过来,大吃一惊,呀!嘎嘎吃的不是干胡豆,是姐姐的一根指拇。妹妹心里明白了,今晚遇到了熊嘎婆,它把姐姐给吃了。于是,妹妹壮了壮胆,不慌不忙地对熊嘎婆说:“嘎嘎,我要解手。”这时,熊嘎婆就用姐姐的肠子把妹妹的手捆起,意思是不让妹妹跑了。
妹妹下床去解手,就把手上的肠子解脱套在马桶上,然后悄悄爬上家里的楼上去,把坛子搬得轰轰响,熊嘎婆听了很害怕,问:“小孙女,这是什麽声音?”妹妹说:“嘎嘎,这是外面在打雷〈因为熊嘎婆做了坏事,怕打雷〉。”熊嘎婆抖着声音说:“小外孙,那怎麽办呢?”妹妹说:“嘎嘎,床边有一个大柜子,你在那里面躲着就没事了。”熊嘎婆一听,赶忙钻进柜子躲起。妹妹在楼上不停地摇坛子,熊嘎婆吓得发抖。隔了一会儿,妹妹轻脚轻手下楼,一下把柜子盖锁了。然后,妹妹去烧了一锅开水,把开水从柜子盖缝里倒下去,烫得熊嘎婆在里面又扳又叫,最后终于把熊嘎婆烫死在柜子里,为姐姐报了仇。
第二天,爸爸妈妈回来了,又是悲痛,又是高兴。悲痛的是姐姐被熊嘎婆吃了,高兴的是妹妹为姐姐报了仇。因此,爸爸妈妈更加喜欢妹妹了。
故事讲完后,母亲仍是一边给我扇扇子,打蚊子,一边对我说:"好听吗?好听二天二婶还给你讲故事."我点点头,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母亲给我讲的故事,我一直珍藏在脑海里.其故事情节虽然有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但毕竟是儿童故事,仍能给人以启迪:一个人辨认事物要有敏感性;遇事要沉着冷静,不怕惊涛骇浪,只怕惊慌失措,只有这样,才能绝路逢生。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父亲为我讲遭遇”内容快照:
『父亲为我讲遭遇』
父亲平时教育我,与~亲在方法~有些不同.闲暇的时候,他喜欢逗我,经常喜欢用亲~经历来启发我,没有悬念,不需~想象,~着“局章显志”。一天午后,父亲坐在门边的板凳~休息,~亲从歇房出来,~背在背后,~我:“小风,过来,你猜二婶给你什麽?”我跑过去,~到~亲怀里,她拿给我一个“灰面”~的饼饼,~还印得有花色,嗅起很~。我刚拿到~,父亲在门~笑着说:“你那饼饼不好看,来,我给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