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水乡孩提梦 [目录] > 第4章

《水乡孩提梦》

第4章家夜开“私塾”

作者:月韵悠悠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

(四)家夜开“私塾”







慧听了爸爸的话,才明白爸爸是想让她放弃读书领妹妹晶儿。慧可不想再次失去上学的机会,于是就直摇头,还大声嚷着要去学校读书。



爸爸看到慧那神情,不禁也落泪了。慧从未见过父亲落泪,一下子吓呆了,哑口无言。爸爸看到慧不再嚷嚷了,才慢慢擦干眼泪。爸爸将慧搂得更紧了。这样抱着停了好一会儿,爸爸才慢慢松开手说:



“慧,我们在家夜里开个‘私塾’,不仅姐姐教你读书,爸爸也教你识字读书,每天还讲故事你听。这样好吗?”



一听说爸爸要每天讲故事,慧马上就高兴起来。爸爸讲故事一向是慧最爱听的。由于爸爸没时间连着讲,所以慧每次听完爸爸的故事,总是感到余味无穷。爸爸不仅会讲牛鬼蛇神,妖魔鬼怪,还能讲《西游记》、《水浒传》……



慧现在听到爸爸会每天教她识字读书,还要讲故事,心情一下子好起来。慧心里还细细想:爸爸、妈妈要自己领妹妹一定有道理的。如果自己能在家读书,还能听爸爸每天讲故事也不错啊!想到这里,慧就轻轻地对爸爸说:



“好吧!我听爸爸、妈妈的话,今年不去学校读书。我在家‘私塾’里读书听故事!”



“真是我的乖女儿!”爸爸乐了,一下子将慧抱起来,挺得老高老高。在慧的心眼里,爸爸是大能人,不仅力气大,还是个学问的人。爸爸什么都懂。的确,爸爸在同龄人中算是有文化的。爸爸初中毕业,在当年能初中毕业的人是很少的。因此,爸爸担任着会计的职务。



第二天,同年龄的孩子全背着书包欢天喜地上学去了。他们蹦蹦跳跳地在慧的家门前走过。在经过慧家门时,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总听到有同伴高喊:



“上学去了!上学去了!”



那高兴的样子,在慧看来似乎故意在诱她。慧虽然看在眼里,听到声音,心里实在羡慕不已,但是现在的她并不哭嚷了。只见慧神情凝重,默不作声,手里拉着四岁的妹妹晶儿,低着头强忍着没有使自己的眼泪掉下来。



值得慧高兴的是到了晚上,爸爸和姐姐果真开始教慧读书了。慧的姐姐秀刚读二年级。秀虽然算起来比慧大二岁,其实不到十五个月,所以秀的个儿与慧差不多。姐妹俩看起来简直就像是一对双胞胎。



现在秀正拿自己曾经用过的书在教慧读拼音。那样子还真像个老师。慧也认真地读着记着。秀的歌唱得很好,上完拼音后,还教慧唱歌了。秀教完慧后,就轮到爸爸教慧了。爸爸教慧念唐诗。慧清清楚楚地记得第一天晚上,爸爸就让慧背《静夜思》。爸爸念一句: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慧就跟着念一句。爸爸没有书,都是口授的。爸爸用十分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诗的意思及意境描述出来。慧学得认真,不仅一个晚上就能将诗背出来,而且还能在背诵时,发挥自己幼稚的想象力,将诗念得声情并茂。



那天晚上,爸爸讲了《西游记》里的唐僧出世的一段故事:当故事讲到唐僧刚出世时,他的妈妈怕强盗伤唐僧的性命,就把这个刚出生的娃娃,放在一个小的木筏子上,让他随着江水漂流而去……



慧听到这里时不禁不停地擦眼泪。原来,慧很同情故事中的江流儿,就忍不住流泪了。



爸爸看见慧这样同情故事中的人物,就对妈妈说:



“慧这孩子很有同情心,又聪明。明年一定让她去上学!”



在后来的日子里,爸爸又教了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教慧古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等等。



慧学得很认真,学得也快。爸爸惊奇的同时,总是对妈妈说:



“这孩子的领悟能力强,我们实在应该送她去学校才好,她将来可能会有出息的……”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私塾”里的“乐””内容快照:

『“私塾”里的“乐”』

~季学校开学了,慧家夜里却开了“私塾”。慧能听~~和爸爸“~课”,缓~了她心中想去学校读书的~求。每天吃完早饭后,爸爸、~~去~事了。同龄的伙伴全到学校读书了。~~也去学校~学后,家里就剩~慧和晶儿。只有慧留在“私塾”里领~~晶儿。晶儿不到五岁,有时很天真、可爱;有时很调皮、淘气。瞧,每天都~嚷着~~~着出去走。慧当时只有虚年龄八岁,虽然比晶儿大三岁,但~慧~晶儿走路,

~~

>> 阅读第5章 “私塾”里的“乐”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