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有着自己的理想和多多的梦想。这些想法来源于书本和老师的教育,另一个来源就是中国少年报了。有一个同学家订了这份报纸。司空图的家里,没有订这份报纸,条件不允许他订上这一份报纸。能够订得起中国少年报的同学屈指可数。司空图的信息还有一个断断续续的来源,是隔壁高他几个年级的同学,陈明家的矿石耳机。耳机是陈明自己捣故了做出来的,在屋上竖有一根竹竿,上面拉着一根线。耳机能不能算收音机呢,算也行,不算也行,它们的区别如当今小汽车和手扶拖拉机都属于机动车一样。在一个农场场部机关大院里,有收音机的人家也就是那种木匣子式的,没有几家,也就是当时说的高干家中有了。这个农场一、二把手的级别,比当时的地专级要高出半级呢。
信息的闭塞,并不妨碍司空图的想象。他这会就在想象,坐在农场场部围墙外的小桃园边上,手上拿着一串青色的葡萄。他知道这种葡萄的名字叫玫瑰香。葡萄的甜中**点涩。母亲为了奖励他,这次买了半篮子葡萄呢。
小学的毕业考试,他考了个第一,据说,作文几乎是得了满分,拿到县里去展览了。作文题目《春雨》。他自己也满心欢喜。他知道有金榜题名这一个说法,就是不懂,他这一回,算,还是不算。他没敢问。惹是问了,也就太张扬了。图图不是一个喜欢张扬的孩子。还有呢,作文拿到县城去,了不得的事了。县城离农场有20多公里地,但在司空图和他的同学心目中,不亚于是去首都一样。
这会,他坐在小桃园边缘地上的一个土墩子上,土墩子旁边有一个坑,像是挖走了一棵桃树形成的。吃着葡萄,看看前边,又看看左边,无事时的东张西望了。面前是一条沙石子路,时有马车经过,赶马车的是劳改期满的人,被叫做就业人员的。他坐在这,有小半天了,一串葡萄也就吃了小半天。路那边,下去半里地,有一块大的芦苇荡,他熟悉那里,他在那里捉到过两只野鸭,那里面的野鸭许多。
这时,有一辆小汽车从左边开来,向右边开去了。这辆乳白色的伏尔加,是场长的车。听说,县城里的县长没有这种车,只有吉普车。吉普车,场部有两辆呢,是副场长们坐的。车开出来时,在大门口持枪执勤的战士朝汽车行了军礼。司空图看着这个场景时,心里有一种肃然的感觉,不自觉中,他把身子坐直了,头也昂了起来。车子朝右边方向开去了。司空图的目光尾随车子身影的消失后,折回到左边战士执勤的方向,也就是自己坐这之前从那来的地方。当时没有觉得怎么样。现在,他有了发现,他出来时,战士没有朝他敬礼。人和人中间,居然有这种不同啊。他有了这个发现后,加深了这方面印象。战士执勤后面,也就是大门里了,有一处显目的建筑,也就是场部的标志性建筑,一座木结构的碉堡,两层楼的形状。据说,当初建场时,用于防范土匪袭击。现在,改成了大礼堂的后台。
司空图吃完了最后一颗葡萄,起身了,身板挺挺的。他走到两个持枪的战士身边时,笑笑地,然后,昂然地走进大门。
路两边是法国梧桐树,每一株都是华盖般的。走在树蔭下,感觉爽爽地。
司空图的家,在一幢平房里,被树木掩盖着。房子都是红砖就着黄泥砌成的,墙体是空心的,是二八斗子墙,砖缝里有泥巴凸出来。这个机关里,只有平房,没有楼房。楼房的样式,司空图也只是在图画书中见过。那时,他很羡慕能够有一天住上楼房。那是一代人的向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美好生活。
进了家门,母亲在准备晚饭了。晚饭要早点准备,晚了,天黑时,有时发电机出点故障,就要摸黑了。场部机关有一台发电机。虽然,家家备上了煤油灯,可自从用上并不明亮的由于电压不稳总是忽闪忽闪的电灯,再用煤油灯就不习惯了,总是觉得不方便。晚饭也就习惯早吃了。只要父亲下班走进家门,晚饭也就摆上桌了。
房子不大,一间半房,也就是,三间房当中的一间分隔开后,安排两家住。论条件,也算住得不错了。司空图的父亲是助理工程师,每月有70多元的薪水,相当于县城里局级干部的工资了。农场自产自销,自给自足。水果最贵的是葡萄,7分钱一斤。香瓜1分钱一斤,西瓜4分钱一斤。鲫鱼、鲤鱼一类野生鱼1角钱一斤。肉很少见到,要到逢节过年时,才有得分配,7角3分一斤。大米1角3分9一斤。蔬菜就不值钱了,1分钱可以买到小半篮呢。这么算下来,司空图家,生活是不错的,属于中等水平吧。
从家中的摆设看,那年头,也不讲究什么摆设,要说讲究的,是比一比谁家的木质箱子多、箱子大。司空图家,木箱子不多,只有三只,但有另外一只箱子,是惹眼的,也是了不得的。有一个同学到司空图的家里玩,是第一次来的同学,进门后就惊奇了,说:“图图,你家有皮箱啊”。有皮箱的人家不多。这只皮箱,放在进门显眼的地方。图图也为此自豪,家中有一只牛皮皮箱。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傍晚时光”内容快照:
『傍晚时光』
这天,晚饭过了,天快黑~来了,不是用灯的时候,司空图~澡后,又出去玩了。这个假期,是他~学几年来,最为自由的假期了,没有暑假作业。小学升中学了,两不管时,就是这么自由了。只是,没有什么好玩的。跳房子、打仗,之类的游戏,已经没了兴趣,那是小孩子们玩的。他认为他不是儿童也不是少年了,就~跨~中学的大门,是一名中学生了。没走多远,迎面有人~他了。司空图认识,也算是老~人了。~~人是韩德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