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那白白的豌豆花 [目录] > 第2章

《那白白的豌豆花》

第2章第一卷群雁起飞头雁领(二)

作者:牛尾帚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华妹子回来了。”

消息一传开,车老二家.就不断地有人上门,几乎没个停。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自不必说,就是那平常没啥往来的乡里乡亲,也好个热闹,看个稀罕,图个打探。

华妹子出去这几年,两三个月,就有三五百的寄回家。到过年过节,春耕,开学这些要用钱的时候,就是千儿八百的。时常还有些衣物鞋袜之类的。这些钱物,在城里人眼里,算不了啥子,可在山里人眼里,就是叫人眼珠子往外突的大数字。

车老二倒不声不响,他老婆豆花就不同了,想女儿时就把这些讲给旁人听。其实,不用她讲,人都长眼睛有脑子。华妹子在家时,就有名气,现在,羊哨子周围十里,谁不晓得?

这几年,以前穷的屋顶漏了都没钱捡瓦的车家,现在翻修了房子,还添了间新屋。以前抠着鸡**等蛋换盐巴,现在一赶场就割上一砣肉。以前难找件没补丁的衣服,现在连乡长的老婆都来借衣服样…..就是娃娃的书包,那也是背的,不是挎的。人的眼看得见,脑子就想不到?

男人们围着火盆,抽着带把的卷烟,喝着喷香的细茶。听说这烟,十几块钱一包;这茶,几百块钱一斤,都惊得说不出话来。只把那烟吸得丝丝地响,那茶喝得啧啧地响。

女人就聚在灶房,磕着带有奶香的瓜子,含着入嘴就化的巧克力。一边夸豆花有福气,养个乖女,懂得找大把的钱来孝敬,一边叹自己命苦,生个逆子,只会偷家里的苞谷去换酒。

小姐妹们就拥进车丽华的房里,时尔摸摸她的皮衣,时尔看看她的化妆品。有时哇哇地张嘴尖叫.有时哟哟地直伸舌头。

也有那小伙儿,不好意思进屋,就倚着门口,或在院坝里一蹲,眼睛往屋里瞄着,耳朵捕捉那偶尔飘来的只言片语,心里拨个小九九。等到车丽华转到面前,低着头,接过她递来的烟卷.瓜子,尷尬地嘿嘿一笑。。

这几天,车老二家够风光的了。扳着指头数,村里没有哪家没上门,更有那十几家来了几趟。十里八乡的也来了不少,虽没数人头,但肯定超过了十巴掌。老大.老三家的板凳都搬过来了,还是不够坐。

众人吃着华妹子带回的东西,看着华妹子穿着的衣物,听着华妹子讲着的城里事,就晓得这一片天,硬是有两块地。那块地哪是人间?简直就是天上!来人嘴不停地说:华妹子让他们开了眼界,都是一样的天地,城里和山里咋个就不一样呢?人家那才叫人,自己连鬼都算不上。

九百九十九个日夜的煎熬,要的就是这一天。人嘛,一生一世,图的就是能在人前抖一回,图的就是别人看多你一眼。车丽华此时此刻才弄懂了啥子叫扬眉吐气。当你成了鱼中龙,鸟中凤,想不扬眉吐气都不行。

她如鱼入水地在人丛中穿行,尽情享受四下里投来的目光,羡慕的,嫉妒的……都能给她带来荣耀,整个人儿轻飘飘的。只不过偶尔心里掠过一丝念头:为了这一天,付出的也太多太多了……

这几天,她人前人后转着忙,忙得眼冒金花,周身酸痛,心里还是甜滋滋的。更难得的是,她一点都不张扬,不象那些腰包里揣了几个钱,连姓啥子都不晓得的小人。房里屋外,她转个不停;男女老少,她没个怠慢。脸是笑脸,话是甜话。敬老辈子,疼小辈子,亲同辈子。

山里人生性憨厚,倒被她招呼得手脚不晓得咋个摆放,直说喝了城里水的人,就是不一样。这哪还是从前那个人前说句话都脸红的华妹子?人堆里说了半天话,连句重复的都没有,简直就是城里人。

车丽华爱听这话。在城里,她是乡下人;在乡下,她成了城里人。

尽管,这只不过是乡亲们的奉承话,但无疑又加重了她要真正成为城里人的愿望。这愿望好比那燃起的火,烧得她血管贲张,脸厐发烫。她愈发口若悬河,捡那城里离奇古怪的、山里人闻所未闻而感兴趣的事,一桩桩数落出来,让众人听得目瞪口呆。

说是说,但分寸把握得极准。她晓得,这里有好多人是来打探的,而她那些事,就是背阴处也是不能对人说的。所以,她只说别人,不提自己,将自己在外的一切封得个滴水不漏。

当然,想打探的人总是要开口的,但她总有法子应付过去.

“你在城里做啥子?”有人问。

“哟,啥子都做,哪样找钱做哪样.”她数着手指头,笑着说,“厂里车衣服,店里端盘子,街上摆摊摊,庙里卖香烛.给人家当媬姆,帮人家送报纸……哟,数不过来了,就差没给死人化妆了。”

“那你咋个找得到那么多钱?”问的人寻根问底。

“找钱?那哪是钱,是血汗!天天累到夜里一两点钟,一年到头都歇不到两三天。想到弟弟读书要用钱,爸妈年老治病要用钱,舍不得吃,顾不上穿,硬是牙缝里省,手指缝里堵,这才有了几个钱。”她想到这几年的艰难困苦,不免眼泪花花的,“你以为城里满地是钱,就等你弯腰呀?”

问的人迷惑了。看她吃的、穿的,这还叫舍不得吃,顾不上穿?可看她那神情,又没一点假。这真真假假,没法子辨,也只好往别处想那就是她不想说。既如此,也不能强人所难,也就只好就此打住,不再提这类话题了。

等到曲终人散,一家人吃完饭,就围着火盆,聊起了家长里短。

山里人生活单一,色彩单调,也没有多少谈资。无非是张家的儿子娶亲,李家的女儿出嫁,东家添了人口,西家走了老人。或是这家盖了新屋,那家跌断了牛腿之类的。

爸妈都是不善言谈而有年老丢记性的。再说,山里的事,都是新挖的茅坑三天新,发生时喧得天塌山崩。三天过后,销声匿迹.鬼才记得清。这些大多是她提起,爸妈才说,常常还是想起一桩说一桩。就这般,她也清楚了,皂角垭还是那个皂角垭。也就应了那首歌:山呀还是那座山,梁呀还是那道梁。

至于屋头的事,那就更不消说。爸妈老了,身子就多了些病痛,田地里就少了些收成。也亏得她寄些钱回来,日子过得还好。猪自家宰了,腊起自家吃。蛋也不着卖了。还有,就是豌豆都卖了,再添点钱,买米吃。

听到家里的这些事,她想到自己在外吃的苦,虽说两不相抵,但心头多少也有些安慰.。

这些陈芝麻烂绿豆的小事,也就是阵耳边风,唯独弟弟的事往她心里钻。弟弟已读小学五年级了,年年乡里考第一。这让她欢心,也让她焦心。乡里的教学质量她清楚,虽说年年都能往县里送学生,但没出过出类拔萃的人。该考虑弟弟上城里读书的事了。这事,以前怎么没想到呢?这样的话,原计划就要提前了。

妈妈告诉她,寄回家的钱,除了用去的,还有五六千,留着等她出嫁用。

“寄回来就是给你们用的,留着干哪样?”

她说时,心里有点酸酸的。妈妈那份牵挂显在脸上,她懂。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女儿更是母亲的心头肉。她知道妈妈是想她成个家,这样,她就有了归宿,就安定了。

安定,她当然想,但现在哪是“安定”的时候?

“你找钱也不容易,”妈妈长叹了口气,“过年,你就二十二了,也该嫁人了.唉,山里也没有你看得上的人家,城里……”

“城里的女孩子都是三十才嫁,我急啥子?”她嘻嘻一笑,“丑女才早嫁.你要我嫁,就不要把我生得这么漂亮嘛!”

“你这死丫头,”妈妈手指往她额头一戳,“哪有自己说自己漂亮的?”

她一头扎进妈妈的怀里。妈妈就势搂着她,又是长长的一声叹。

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第一卷群雁起飞头雁领(三)”内容快照:

『第一卷群雁起飞头雁领(三)』

~闹很快就过去了。~里人沿~着那世代的风习。凡事能有三天新就不易了,何况,车~家三个三天都有了,也该知~了。~晓得,人家的~闹始终是人家的,自家的~闹终究是自家忙活出来的。哪有看~闹看出生活的。虽说,已是隆冬,地里不需打理,但屋里屋外的事多着呢。各家各~忙着自家的事。有的买~百十片瓦,刨出几块木板,将屋~的漏~补补,将朽了的墙板换换。有的唤~几个亲朋好友,将圈里的猪宰了,零碎

~~

>> 阅读第3章 第一卷群雁起飞头雁领(三)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