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校园小说 > 初三流行色 [目录] > 第4章

《初三流行色》

第4章初三流行色第四章

作者:南香余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第四章

一时间,争当音体美“尖子”成了47班第五大“流行”。

不管这场“尖子热”怎样在47班烧得如火如荼,我也不会把自己糊里糊涂地卷进去。我是“过来人”。早在六年前,我的“作品”就在国家级的“儿童画展”中获过优秀奖。

那是什么样的“作品”呀——方形的球行的人头,火柴棒似的四肢,蓝的月亮,红的太阳,云团般的绿树上挂满篮球大的果实……

可就是那样的画得到评委们一致的赞赏,我被誉为“八龄画童”,堂而皇之登上了晚报的头条位置。

那时我正读三年级。老师、同学,还有记者们一浪高过一浪的赞扬使我头大了许多。当记者阿姨问我长大了干什么,我理所当然地回答:“画家。”第三天的报纸上就有了一篇采访“未来画家”的报道……我飘飘然了。妈妈也“烧”得可以。保持冷静的只有我爸爸。

“那不是奖励阿玲的画技,是奖励她的想象力。”爸爸对妈妈说,“你以为她真有什么美术天赋?”

“就你能!”妈妈力争,“专家都评论过,咱玲玲是天才!”

在妈妈的坚持下我参加了一个“儿童美术训练班”。每天放学,我得不到去那儿学习一小时,星期日是整天,夜里还要在妈妈的督促下自己练习。

我完全失去了小朋友,失去了我应有的一份欢乐,妈妈和老师轮番围着我转着催着——

画呀画呀画呀画呀!

这样苦学一年。妈妈认为我的画有了些进步,就叫我画了两幅给一份少儿期刊寄去。

两幅画都发表了,却遭到一位权威人士不客气的批评:

“……我们遗憾地看到,小画家的想象力被掺入了成人的经验和世故,画技提高了,那种天真稚拙的美,却几乎荡然无存……

“……读着她的新作,我忍不住想对她说:‘小阿玲,别长大吧,对你的艺术成就来说,成熟,就意味着衰退呀……’”

爸爸说:“怎么样——我说的不差吧?那些人喜爱的,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你愿意咱们玲玲当一个艺术上的侏儒吗?”

妈妈赌气撕了那张晚报,从此再不逼我学画了。我感到自己象一只囚禁在牢笼里的小鸟,忽而被放回大自然……

对绘画的反感,就是在那种“气候”下形成的。因此,当邱琴在她的作文中讲述她对美术的痴迷,将作画的感受描绘得如聆佳乐如登仙境时,我半是惶惑,半是伤感——我永远不能体味到那种天上少有人间绝无的美了!

陶乐,你在操练那些“符号”时,也会有美的感受吗?

最好别问、别考虑那么多吧。只要“符号”能造就一批“尖子”、能增加总分数的筹码——我宁可保持沉默。

“跟我去送药材吧,大个儿!”午间休息时小林老师在教室门口叫陶乐。他喝了些酒,脸上红扑扑的,说话也透着酒气。

“行!”陶乐很痛快地放下画笔,拉了刘凯,又回头看看我。我便把看着的小说塞进书包。

“人家肯收购了吗,真货?”我问。

“今儿他得听我的。”小林老师说。

我们又拉着那一车树皮上药市了。

“先生是谈生意?是……”胖老板容光焕发地迎出千禧林大药房,接过小林老师递上的一块树皮。“厚朴。”他用牙尖啃下一块砸巴砸巴嘴说,“可惜是十足真货。时下流行代用品……”

“我今天就是来换你的代用品——这一车,换你的全部存货!”小林老师瞪着发红的眼珠,“干?还是不干?”

“不、不……”胖老板不知用意,吓得结巴起来,“咱不……没、没什么代用品……”

“非换不可!”小林老师的横劲上来了。他抓过柜台上的电话:“换,就痛快些;要不,我马上通知市卫生局药检所!”

“换、换!”胖老板忙不选地答应,慌慌张张指挥两个店员从仓库里搬出十多捆药材来。

“这是什么树皮呀,”刘凯又是闻又是尝,“还真有些象厚朴呢……”

“别管它,装车!”小林老师命令。

让我们把那些假药拉到河滩上,他亲自划着了火柴。

火焰呼啦一下腾起五尺多高。街上的闲人都围上来看,以为我们是药检所的。小林老师满脸都是得意的笑。

“你发现了吗,老师今天有些不正常!”陶乐凑近我悄悄地说。

“小鬼头,又讲我的坏话!”小林老师揪住陶乐的耳朵把他伶得踮起脚尖,“告诉你吧,我倒是只有今天才最正常!”

“好药都白给了人家,学校不是要亏本吗?”我们为他担心。

“没什么。”他说,“有姑妈留给我的三万元作后盾,我现在是财大气粗腰杆壮——大不了赔光它,我还当我的无产阶级。”

那堆假药顷刻间灰飞烟灭。



没多久,小林老师要求调往山区小学的申请批下来了。他走那天,我们却没去送他,因为班上出了件大事:有个叫梅雨的山村女孩瞒着家长和老师出走了。



梅雨还在初二时就被一个远房亲戚骗到外面拐卖过一回,给酒吧当“三陪女”,公安人员捣了“黑窝子”才把她救回来的。

可是从那以后,她对自己的家就横竖看不上眼了——平房,猪牛鸡,责任田里的农活,沉重的学习负担……这些,是我在检查周记时了解到的。她居然写道:

“我真后悔回来……

“有人说那是火坑。可我实在看不出它坏在哪里。我只知道那地方吃得好穿得阔,玩得痛快,……比起我的穷家,那简直是人间天堂……”

薛老师曾在周会上到事不到人地批评过这种思想,还单独跟她谈过心。梅雨痛哭流涕,也表示过悔改的决心。

但她终于没能抵挡住花花世界的诱惑——她走了,家里请人四处寻找,还在晚报和电台发了寻人启事,梅雨却一去不回……

于是一个班级的历史被抹上了不光彩的一笔。

薛老师领着我们几个跟刘凯去看望过梅雨的父母。

那是一个极美丽的**村。村后是山林,前面有一个很大的山峡水库。碧波荡漾的水面,顺山势绕成鹿角状,水库中央还有一个“岛”。

梅雨家就在人工湖边,离刘凯家不远。

看到我们,梅雨的父母只是流泪,什么也说不出。薛老师想尽了法子安慰他们。她说梅雨肯定会回来的,社会上毕竟是好人多,再说,梅雨也有十七岁,不是小孩子啦,能辩明是非的。

邱琴却被山村的幽美风光吸引住了。“简直不敢想象,一个女孩竟舍得仍下这样秀丽的景色单身出走!”她惊讶不已。

“要是你家也象梅雨家这样贫困,就不会有这种感叹,”刘凯说,“有钱人眼里的秀丽景色在穷人心目中只是穷山恶水!”

邱琴颇感意外地看看刘凯,没有反驳,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



周末的下午,我们几个分别接到邱琴的书面邀请——去她家作客。

“应邀出席”的,正好是这个班各方面的代表性人物:正副班长,陶乐,黄江,刘凯,还有余兰芝和那个小老头似的“繁体字”。

邱琴的居所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豪华,她没有住在父母合资公司里,却跟双目失明的奶奶和一个乡下姑姑一起住在镇子边的旧房里。她跟瞎奶奶同一个卧室,另有一间专供她使用的书房,里面摆着塞得满满的简易书架。

一张桌子上摆着画具和颜料;靠阳台的一方,摆着一架旧钢琴。

“我邀请大家,是为了与朋友们共享一个快乐的周末之夜。”邱琴宣布,“我没有刘凯拥有的那份仙境,但我也有我的湖、有鸟语花香的森林,有我的童话世界——那就是我的书、画和音乐!”

她拿出她的风景习作。我们立即被那丰富多彩的美丽世界弄得眼花缭乱;仔细看,又莫不是小镇周遭的一切——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平常景物,一旦进入画幅,又被赋予怎样的美呀!

在一个速写本里我发现一个熟悉的人——小林老师。有全身的,有面部特写。我猛然想起邱琴对我说过的话,忙将那个本子塞几一叠旧书。

没人留神我的小动作,大家被另一房间墙上的布画油画吸引住了。那多是人物肖像——邱琴的父母,奶奶,姑姑,更多的是自画像。邱琴说她从十一岁起每年为自己作一幅自画像。那些画就一张比一张更美,更成熟。她的画也是有稚拙走向成熟、艺术上非但没有衰退,反而日益蓬蓬勃勃、充满活力。

“我每天都有很多家务要做:伺候奶奶,喂鸡,打扫和整理房间……甚至还有农业劳动,瞧,那片菜鲑,就是由我管理的……”

月光下,鲜嫩的菜叶泛着银光;稍近,窗口泄出的光亮照见一排蔷微,还有一树木芙蓉,正开得灿烂。

“被秋风吹醉了的芙蓉格外红,看上去就象两个不同的品种,要是白天,阳光下看起来更鲜明,”邱琴说,“我都作了记录的……”

她拿出一个装祯精致的硬面大画本,那些花呀菜呀,都被描下了水彩或是钢笔素描的图谱,下面还有文字记载。

邱琴又领着我们去看她的鸡。“这几只孵出来才三个月,就产蛋了。刘凯,你知道我用什么法术吗?”(她故意没问陶乐!)

“可能……是良种鸡吧。”刘凯不好意思地瞎猜猜。陶乐也憋红了脸挖空心思地想。

“完全彻底的土种鸡!”邱琴说,“我用金龟子喂——整整一个夏天,那种昆虫能用灯光诱捕——这鸡就疯长啦!我在做一个试验……”

“你的家务中,除了伺候老奶奶,都变成了美的享受!”陶乐由衷叹服。

“伺候奶奶未必不乐!”邱琴说,“我教她唱歌,弹琴,她已经能弹简单的曲子了!”

她真的从姑姑房中把奶奶扶过来。老人乐呵呵地为我们弹了一曲《梅花三弄》。我们又嚷嚷要邱琴弹。她熄了室内的灯。

坐下,沉吟片刻,弹起了《多瑙河之波》。

月光透过淡绿的窗纱映进房中,室内的一切都绰约在那一片绿幽幽的清辉里,身着洁白衣衫的邱琴在那台钢琴的映衬下,就如荷花仙子斜靠着一片巨大的墨荷,于是那异国情调的名曲,也被赋予了一种别样的清晰。

一曲终了,谁也没有急于去开灯。

只有瞎奶奶扁着嘴摇摇头:“不好听,不好听,还不如咱们的《旱天雷》。”

大家都笑了。



“你真会生活!”我不无妒意地说。

“限于条件。”她说,“要是我有个梅雨她家那样的自然环境……”她眯上眼,不胜向往地发出一声长长的“啊”。

我忽然想假如梅雨能象邱琴一样为自己创造美的生活,她会在物质的诱惑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吗?!

“你从来不曾被功课拖累吗?”副班长问。

“我说过,我很少容许功课侵占我的业余时间。同样,我也不把与功课无关的念头带进课堂。”

“你爸不担心你玩物丧志?”繁体字问。

“笑话。在我眼里,学习中的难题跟别的活动一样是游戏,而且是充满未知领域的惊险的高难度游戏……倒是爸爸常批评我生活圈子太狭小了,他说中学生应该多接触社会。可惜,我忙不过来。”

“不可思议!”“繁体字”摇头慨叹不已。

“樊老夫子,”陶乐说,“我看,你那幅座右铭该改两个字:书山有路‘乐’为径,学海无涯‘喜’作舟!老是苦呀勤呀,让人把读书当苦差使了!”是呀,我们的家长、老师,为什么总是忽略这一环——好些同学对学习的反感,不就是在一片苦苦的劝读声中产生的吗?

什么时候,我们的“大流行”才能赶上时代,不再围绕分数,而成为对科学、对文艺、对“高层次享受”健康执着的自觉追求呢?

我要向老师建议:下一回“知心话”由邱琴主讲,主题是:

中学生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欢乐!



“谢谢你的机警。”星期一早上邱琴走进教室,特地绕到我身边说。

我知道她是指我藏过的那个速写本。

“过去了的事,何必再提。”我话外有音。

“不,那恰恰是前几天才画的。”她狡猾地眨眨眼,“看你又紧张的——魅力当然激发作画的灵感。这绝对超出你担心的范围啦!”

她转向坐在我前排的黄江:“现在,你舍得离开石灰船搬进镇上了吧?”

黄江一怔,随之笑着摇了摇头。

我猜想,在这个早熟少年的心目中,邱琴“享受”的层次可能太“小儿科”了。一个在激浪飞舟中长大的男孩,应该有着他全然不同的追求……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第五章”内容快照:

『第五章』

第五章接连~了半个月的雨。姗姗来迟的秋色,终于在~库四周的常青林中点缀~灿黄的金~;雨后放晴的天空,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蓝。幽~清澈的人工湖里便也展现出一片五彩缤纷的秋色。陶乐、刘凯和我划着一只小木船,绕湖心的小岛缓缓飘~。我们是趁农忙假来“探险”的。自从听刘凯说~库淹没的峡谷~“蛇坑”后,陶乐那不安分的脑瓜又转开了,他说坑中必定有大量的蛇。在大~淹来之际

~~

>> 阅读第5章 第五章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