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昂出生不久,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高昂的父母是矿务局的知识分子,成了革命的目标,先后成了文化大革命的牺牲品。高昂不到五岁就成了孤儿,工会把高昂送回家乡,让他祖父祖母抚养,每月工会组织给一定的抚养费,说高昂是革命斗争的种子,要好好的培养教育,有什么困难,向工会组织说,工会组织上会最尽大努力给以解决。祖父说,眼看冬天就要到了,农村比城市冷,家里的柴草不够烧。工会答复给予解决这个问题。
冬天一到,矿上果然用汽车送来一吨煤,村里的孩子们没见过汽车,也没见过煤,都围过来观看,听说那黑东西能燃烧做饭,就把煤叫黑木。一块黑木比一堆柴草、树叶烧开的水还多,汽车比马车跑得快,孩子们这样议论纷纷。高昂在一边听到这些话,觉得他们狗屁不懂,纠正说,什么黑木,这叫煤,在好几百米地下挖出来得的,知道吗?一位男孩看着他脸长得黑,调皮地说,它不叫黑木,那你叫黑木,看你的脸那么黑。这下为这群孩子们找回了自尊心,笑嘻嘻地嚷着,对,你叫黑木。高昂说,我叫高昂。什么高昂,低昂,我就叫你黑木。
从此以后,孩子们见到高昂,就喊他黑木。
人家叫他黑木,他只好认了,叫啥不一样,名字只不过是一个符号。
黑木与“黑”字有缘。
黑木的爸爸叫高超,他叫高昂,他爸爸又叫黑老九或黑分子,他又叫黑木,和他爸爸的姓一样,错不了,是他爹的种。
黑木就黑木,高昂想到戏里,包公叫黑老包,比白脸奸臣庞文好,高昂觉得叫他黑木,比叫白什么强,如果叫他白脸,对他才是讽刺。黑木这个名子他只好漠然置之。
黑木虽然是高家的正宗血脉,但他的祖父并不疼爱他,原因是他出生是不祥之兆。祖父说他命硬,克死了他的父母。黑木一来,他祖父便患病,这种巧合更加让祖父相信自己的思想是对的,他对黑木看作是妖魔鬼怪的化身。尽管黑木是他高家唯一的血脉,祖父对他一点也不喜欢。祖父甚至认为文化大革命是有妖魔鬼怪投胎降临到人间,黑木就是这个人。更让祖父信服的另一件事,一九六六年,枣树开过两次花。村里人都这样说,枣树开过两次花。祖父把黑木的出生——枣树开过两次花——文化大革命的开端,联系在一起。整日躺倒在**的祖父闭着眼睛,嘴里念叨着,枣树开过两次花,然后摇一下头,重复唠叨,枣树开过两次花,枣树枣树开过两次花……
这天夜里,祖父突然从**爬起来,摸到火柴,点亮煤油灯,缓慢地走向黑木熟睡的床边,他的孙子黑木是妖魔鬼怪投胎,他终于做出了决定,宁愿断子绝孙,也不能让妖魔鬼怪祸害人间,祖父的双手掐住黑木的脖子,他几乎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来完成他的使命,他目睹了文化大革命的劫难,夺去了他儿子的性命,如果不遏制住这种事态,将后患无穷。他要亲手杀死自己唯一的孙子,祖母抱住他的双臂,用力向后拉,这时,黑木醒来,他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黑木起来撒了一泡尿,然后,又躺倒睡觉。祖父对祖母说,我们都会被他毒死,祖母说,谁死也不能让他死,我们盼望了多少年才盼来了孙子,他是我们高家的唯一的一条根。
第二天,祖父死了,临死前,祖父嘴里仍然反复地用微小的声音唠叨,枣树、枣树开两次花,枣树为何开两次花?没有知道祖父念叨枣树开过两次花的意义,这是个谜,永远无法破译的谜。发丧那天,大队革委会(大队革命委员会的简称)派文化人给祖父致悼词,对祖父的一生进行了高度评价,大意如下:
高某某老人一生艰苦朴素,勤劳持家。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解放前,高某某老人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给地主扛长活,吃不饱,穿不暖。出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还经常挨地主的皮鞭,那时,他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对万恶的旧社会十分的痛恨,他把唯一儿子高超送到了革命的队伍,立下了汗马功劳,解放后,转业煤矿,在党的培养下,成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文革期间他被资产阶级利用,反下了错误,但是,功劳也不能抹杀……最后,革委会的人举起右拳高呼:打倒走资派!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高某某老人,您安息吧!
祖父被缓缓地送往墓地,六岁的黑木被大人牵着手,穿着孝服,没有一滴眼泪,东张西望着墙壁、大树上的标语,红、黄、绿、白四种彩纸标语,横七竖八贴在上面,诸如: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把农业学大寨推向**!抓革命,促生产!村小志气大,革命啥不怕!黑木尽管有的字不认识,但他喜欢观看这些的大纸报。在穷乡僻壤的农村,大纸报成了黑木童年里的一种风景。牵黑木手的大人,用另一只手抚mo着黑木的头轻轻地向下按,并小声的对他说,低下头哭。黑木低下了头,仍然没有掉下一滴泪水。牵着黑木手的那个大人又小声对黑木说,大声哭你的爷爷呀!黑木说,我没有泪水。大人说,没有泪水就装哭,装哭,也得哭。大人在黑木身上拧了一把,这样一来,黑木真的哭了。
祖父被埋葬了,永远的被埋葬了。
他再不会念叨那句令人费解的话,枣树开过两次花。从此以后,枣树开过两次花几乎无人再谈起。历史只有一个祖父,他被埋葬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小河边~少~少~恋恋不舍”内容快照:
『小河边~少~少~恋恋不舍』
黑木在祖~的~养~渐渐地成长。转眼~,黑木已经~了初中,~~格变得内向,学习成绩一般。课间,很少与同学~谈,他时常读一些著名的诗篇,他崇拜屈原,喜欢唐诗。班里只有一位~生能和他谈笑风生,她~何芳~。她也喜欢诗歌,尤其爱读与她名字差不多的一位当代诗人何其芳的诗歌,那首《我为少~少~们歌唱》,她能一字不差的背诵给他听:我为少~少~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