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校园小说 > 走进苇茅地 [目录] > 第2章

《走进苇茅地》

第2章第三章学校

作者:tengda5923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第二天一早,那个叫二奎的男人早早就来了,一直来到我住的房间望着我直笑,笑得我浑身发麻,让我以为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我想到昨天晚上,我和她是否有了**的接触?是不是自己的幻觉?可那软绵的感觉至今还记忆犹新,难道是我意识的错位,把她想象成了我过去的性对象?我不置可否。

我知道自己昨天吐得不亦乐乎,几乎把肠胃都搅了出来。我还是第一次跟一个乡野中的女人喝酒,并且是第一次喝得酣畅淋漓、酩酊大醉。这就叫做缘分吧?想我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对自己身边的女人并不是没有过胡思乱想,那些自以为素质高雅的女人,摆着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傲的面孔,其实内心世界不一定就是那般的纯洁和高尚。我固有自知之明,明知自己也高尚不了哪里去,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是七情六欲俱全的红尘中人,在岸然的外表包裹之下的**同样也有经不起诱惑的冲动反应,但人的职业叫人学会伪装,人的面孔就是活灵活现的画皮。

一早起来,老板娘眼皮红肿,好像没睡醒的样子。她臃懒地端来了饭菜,还有一碗热腾腾的玉米粥,散发着一股清香。这里的人家都烧大炕,锅灶盘在了外屋,烟道直通大炕,这种原始的节能生活方式,是千年来沿袭下来的。

二奎什么话也没说,然后走到老板娘那间屋里,二人嘀嘀咕咕了好一阵子,好像是宅基地的事情,并且这件事情和村里一个姓杨的支书有关。

吃完饭,我休息了一会儿,就打算去学校,老板娘过来相送。我说:真对不起,昨天让你喝多了。说完,我脸上涌出一股不易察觉的红潮。她闪亮的双目在我的脸上浏览而过,这一刹,我有一种被洞穿的感觉。她的眼睛叫我看到了一泓秋水,不着一丝的尘埃。

女人轻轻叹了一声说,还那么客套,自从我们家男人过世以后,我也是经常喝醉,总觉得日子过得没滋没味的。他活着时,是村上的支部书记,要是健在的话,他比我好亲好友,一准会跟你喝上三天三夜的酒,只可惜他死得太早了……

哦,看来她也是一只独飞的孤雁,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我想起昨天晚上那种不明的声音,难道是她……我不想勾起女人太多的伤心事,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来这里叼扰,看时候不早,就动身去了学校。

学校坐落在村南,几间破旧的红砖房,远远望去,屋脊高低不平,一见便知这是偷工减料的标志,唯一醒目的是那面国旗在秋风中艳丽地飘动。学校门坝幸恢臧毯劾劾鄣睦匣笔鳎奚∫谎谙乱黄趿埂R灰吨铮飨碌穆湟犊计恪5褂胁踉谒幻鞘窃谧ソ羰奔潇乓抛约荷拇嬖凇?

一进铁栅门,迎面是一个花坛,种着月季之类的花草。我一进校园,校长和老师们就出了办公室迎接,只有一男二女而已。进了办公室,校长对我说:咱们学校在几年前就已经不是完全小学了,虽然只有四个班,你若是不来的话,还得要出一个复式班。校长50多岁了,但还包着一个班级,在我来之前,这唯一的男性还教着全校的体育。寒暄了一阵,校长领我到了一间单身宿舍,说在5天前就已经腾出来了,左等右等不见人来,以为上面师资紧张,早把天高皇帝远的这儿给忘哩……然后,校长带我进了我所教的四年级,总共不过10几个学生。校长又说:这几年生员越来越少,5、6年级的学生合并到了镇上,剩下的学生也就屈指可数了。然后,他叫学生的名字,学生一一站立,向我鞠躬问好,这场面虽然不壮观,却叫我异常感动。此情此景,不正适合我此时韬光养晦的心情吗?“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是否正应了我那胞姐的话,是上帝有意对我的安排?就是在几天前,谁能承想我会和这个世界上一个叫苇茅村的地方产生瓜葛?我自己更是想不到将来会工作生活在这个偏僻角落的破败的校园里。

说破败,的确是名副其实。门窗、桌凳破旧不堪,竟连院墙也是倾斜的,被几根树身顶撑着。校长说:这学校还是冯书记在的时候修建的,村里走马灯似的换了好几任领导,一分钱都没投入到学校来,自己却都攒足了腰包。你朝村子里瞧去,凡是在村委混过的,都盖的是好瓦房。我也确实注意到了这一点,村里的房屋有一部分还是上个世纪的土坯房,敞亮的砖房寥寥无几,和土坯房相比,鹤立鸡群一般。

我问:您说的冯书记,是不是就是村东头开小吃店的女人的丈夫?

校长惊异地问:咋?你也知道她?

我没说出昨天的事情,只是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校长说:她丈夫活着的时候,她在村里威望很不一般,人们都叫她苇茅村的女总理,为丈夫出谋划策,给村里可干了不少的事情,修路架桥干工厂……可是自从冯书记死了以后,她成了上访专业户的带头人,在村里得罪了一大批人,尤其是杨姓人家,几乎是百分之百的都得罪了,她也一下子威信扫地了……

我不相信这个表面上这样祥和的小村庄,竟然也会急流涌动。这个世界总是矛盾重重。——可这又与我何妨?我就是一只从急流之中被甩出来的鱼儿,不再为了一点既得利益而拼得你死我活,从此以后,我要过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把丢失的自我重新寻找回来。望着手里薄薄的小学数学和语文课本,我独自发笑。曾经沧海的感觉叫我感到了一种自豪,想当年柳宗元在柳州、刘禹锡在郎州、陆游在镇江和成都时也会有这种感慨吧?

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我就觉出了他们的基础的确很差,有的甚至是懵懂未开。也难怪,像他们这年纪的孩子在城里,都能自如地操纵着电脑,视野开阔得连爹娘老子都不放在眼里。而我眼前的这群孩子,都上四年级了,有的连电脑都没见过,唯一的奢侈就是看电视。而电视大都又被成年人操纵着,他们就和成年人看成人的节目,嘴里茫然不知地哼唱着爱情歌曲。我发现他们也有自己的欢乐,那就是去大苇洼里逮鱼。茫茫的苇海里经常掩藏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小池塘,雨季过后,池塘渐渐干涸瘦消,鱼儿也被浓缩在了一起。农村的孩子,自有他们亲近自然的便利条件,他们一出门,就可以抓回一口袋儿蚂蚱,经过油炸就成了绝妙的食品。他们一到假期,就在苇洼里滚,捉鳝鱼、挖泥鳅、捞蜻蜓的幼虫,给家里的饭桌丰富着内容。我发现,他们的精神世界是那样的单纯,充满着七色的光彩。喔,童年,多么令人留恋的花季,只可惜我们成年人再也找不到那种心情了,只能是“却道天凉好个秋”……

虽然进入了秋季,但秋傻子热依然很汹涌,热浪夹杂着蝉鸣充塞着整个空间,叫人无处躲藏。一个午后,我在学生们的带领下,走进了苇区。学生们带着各种各样的捕鱼工具,有扒网、踢网、抬网、抄网等,我们的目的就是去逮鱼,听人说,苇塘里出产的鱼格外的香,城里人称之为野鱼,就和吃鸡蛋都想吃柴鸡蛋一样。我记得我的那个上司就有吃野鱼的嗜好,曾有一位体育教师喜欢捉鱼,我们都叫他“鱼鹰子”,常年给上司提供活野鱼,后来就在他即将被提拔之际,活活被自己的网缠死在了河里。事后,我们曾经集体去河边凭吊过他一次,并做了一副挽联道:鱼儿求生奈何水源枯竭,人心向上岂料作网自缚……

在苇海的深处,果真有很多的小池塘,有的可以看到鱼儿成群的游来游去。学生们管鱼群涌起的波纹叫“混儿”,鱼多的水里“混儿”就大。学生们扑通扑通地跳进塘里,搅起一涌一涌的黑泥,鱼儿被呛得把嘴**水面,被手疾眼快的学生一抓就抓到了。他们把这种捉鱼的方式叫做“翻坑”。苇塘里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红蜻蜓和绿蜻蜓,还有许多蜻蜓的幼虫爬在苇节上蜕变,团着即将成型的翅子。这是一个原生态的世界,就连泥土的味道也是原滋原味的。生命在这里尽情地张扬自己的个性,没有丝毫的羞怯和躲藏……不久,我们就满载而归。有一个叫冯毛毛的女孩子,指着一种脊背上长着一排刺的鱼告诉我说:这种鱼叫芦栅子,是苇塘里最好吃的鱼了,它们经常藏在水底,专门扎人的脚。果然,只要一碰到它,它脊背上的刺马上就会竖起来,显得异常凶恶。这时有一个男孩子悄悄告诉我说:老师,冯毛毛她妈妈是个疯子,经常光着屁股到处乱跑。

我又望了叫冯毛毛的女孩一眼,果真看出了一种眉眼的相似来。我觉得这孩子一定很可怜,可她又是那般懂事,羞怯而矜持。

回来后,老师们开了一顿丰盛的鱼宴。我在桌上提起了那个叫冯毛毛的女生,校长说:她是我们学校的贫困生,只因他爹冯大夯盼子心切,想尽办法生小子,到头来生了4个丫头,卖了两个,要不是给他结扎,没准还会接着生。由于没生一个带把儿的,却把媳妇逼得跟人家跑了,回来以后就疯了,这样一来他就更没心思过日子了,整日游手好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人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作家王八”……

我听到这个外号感到希奇,问他这外号是根据什么起的?

他诡秘地冲着我眨眨眼,小声说:他家卖的那两个女儿都不是冯大夯的,他早就做了结扎,都是他疯子媳妇在外面拐的种子。

天底下果真什么希奇的事情都有呀,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看来,苇茅村还有许多有待于我去了解的事情。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第四章历史和村民”内容快照:

『第四章历史和村民』

苇茅村只有不~1000人~的村民,大都是冯、杨两姓。据史料记载,在明朝永乐初年,为了躲避成祖朱棣皇帝扫北的祸~,一个杨姓的~和一个冯姓的小舅子携带着家眷,躲~了这个苇茅之地,后来就繁衍成了一个村庄,至今已历20世有余。过去,这里曾是匪劫贼翦的蛮野之地。自从~放以来,村里的实权全都在这两大姓人的~里轮番运转。杨姓人在续家谱的时候,和杨家将有了关联,说自己是杨家将的后裔;冯姓人又续到了冯国璋、冯

~~

>> 阅读第3章 第四章历史和村民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