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小河岸边人家 [目录] > 第3章

《小河岸边人家》

第3章小河岸边人家3

作者:毛驴上树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其实,就连陈孟廷的娘也弄不准陈孟廷究竟是谁的种,但别管是谁的种,她都是孟廷的亲娘。她的年纪大了,满脸都是皱纹,根本让人看不出,她有什么地方能吸引住男人。也许已经没有人记得,她年轻的时候的样子了,谁也不会在一个老人面前,提起她以前的糊涂事。

但,她生了个不争气的儿子陈孟廷,他平时专会巴结上头、踩挤下头,他就是瓢书记的一条狗,用村里人的话说,瓢书记拉屎不用唤狗,喊声孟廷就行了。村里人说‘瓢书记一打闪,陈孟廷离不远’,他就是瓢书记的一个跟脚狗,瓢书记黑着脸批评人,想不到的地方或者想不到的话,他就在旁边跟着补充。老百姓私下里把他叫做‘砍二刀的’,村里人谁都受过陈孟廷的气,有人说他是一个姓秦的种,还有人说他是姓孟的种,不然他娘就不会给他起名字叫孟廷。但谁又都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就连陈孟廷的娘本人也算不准,孟廷到底是谁的种。一时没有定论,私下里就喊他“杂子”,这“杂子”外号一起,就没有人好好地喊他的真名陈孟廷,有胆子大的就敢当面这么喊他。

陈孟廷的媳妇进门后,六年都没有生养,为此她没少挨杂子的打。以泪洗面过了六年,不是人过的日子后,她终于同意和杂子一起去医院检查。答应杂子,如果证明原因在她,她二话不说,光屁股走人,从此和孟廷一刀两断。

也是赌气,也是陈孟廷离婚心切,两人风风火火地去了县城的医院。上午去时,杂子还是铡钉都能咬断的钢牙。下午回来时,他已经是霜打的茄子,耷头低拉脑,从此再也不提离婚的事了。

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杂子有了两个女儿,虽然长得没有一个像杂子的,但用当年杂子的爹陈满囤说的一句话:“你们大家不要说那样的话!别管像谁不像谁,她们还真不能喊你们个爹哩!”

在那个孩子任意生、任意要的年代,杂子的老婆只生两个闺女。没有儿子,在大家眼里他就是个绝户头。一是看在他是个绝户头的份上,再也有瓢书记的袒护,平时受了他的气也不好和他计较。但人无伤虎意,虎有吃人心。他就是这么一个爱给受批评者第二次打击的人,但他毕竟不是瓢书记,也当然不会被人尊重,私下里、表面上都有人叫他的外号。

瓢书记家平时有什么零碎活,都是陈孟廷帮着干,特别是瓢书记家里来人时,他更是撵也撵不走的馋嘴狗了,在瓢书记家帮着杀鸡褪毛,挥刀剁骨,洗菜、择菜,常常见他在瓢书记家,头上累出一头水来,有时,他把佰能的妈妈也给闲起来了。佰能和佰巧甚至嚷嚷说,他们妈妈做的饭,没有孟廷做的好吃。

如果是来了放电影的,或者上边的工作队,人家嫌弃孟廷是个男的,怕他做的饭脏,他就只能识趣地把最后一道烹饪的工序,让给佰能的妈妈,或者让他的两个女儿帮忙了。他那时就在灶窝里只负责烧锅,间杂指挥一下女儿和佰能的妈妈,锅里该放什么了。

孟廷的大女儿舒舒,已经十六、七岁了,也不知道孟廷都给她吃了什么,她的个子比同龄的男孩子要高上半头,胸前也有核桃大的鼓包了。虽然她没有她妹妹曼曼长得俊俏,但她的模样儿也很受看,自然地就招了那些放电影的、或者工作队的人异样的眼光。

不知是故意的,还是真嫌弃孟廷做饭不干净。只要这些人一来,就逼着瓢书记去喊陈孟廷的女儿舒舒来帮厨。时间长了,舒舒就好像是瓢书记家的使唤丫头了,在瓢书记家比孟廷家的日子还多。

哪个村里都不乏长舌男、长舌妇,陈梦集村也不例外。有眼光毒的,说舒舒这下算认了自家的门了,如果不看她一头的长发,那活脱脱就是另一个小瓢书记,她甚至比佰能、佰巧更像。

没多久,又有人在私下里说:“**挑旗(儿),肚里有人(儿)。”

有人伸长了脖子,一脸神秘地小声打听,到底怎么回事?说话的人偏又卖起了关子,说没有什么,骂一句:“你没长眼睛,不会自己看去?!”打听事的人,不明白装明白地“哦!”了一声。然后,就满世界找那发生在村里的神秘事去了。

有人问,杂子这么不要脸不要皮的图什么呢?其实他就图个狗仗人势,图个损人不利已,图吃几口瓢书记剩下的鸡骨头、动物的杂碎和几杯残酒,他自己落个肚子圆,村里人戏称他:别看杂子家里穷,孟廷天天喝得脸通红。

收麦子的时候,孟廷是不用像其他男劳力一样干活的,他跟着小鸽一起,负责监督群众干活。但孟廷没有什么名分,他多少还是要干些杂活的,群众割麦子的时候,他就负责给群众挑水喝,来补充大家因为强劳动,体内而迅速消失的水分。

夏天,水井里的水比较温,而又热又渴的群众,这时是希望井水能凉一些的,孟廷这点就做得不错,他总是去瓢书记家的水压井里压水,那水在夏天真是又清澈又冰冰地凉,谁喝了谁都夸舒坦。那时,村里只有瓢书记一家有这样高级的水压井,那是瓢书记请县里水利局的人,专门给打的。旁人一般进不了瓢书记家,就只能听孟廷对大家吹嘘,说那水压井是多么的好用,但那井里出来的水,确实让人感觉比水井里的水,要不知要好多少倍。

劳力们把推倒在打麦场上的麦子摊开后,留一、两个年纪大的,在中午日头正当头时,用一头老牛拉着石滚。石滚后面还拖着个一块石头,叫落石,别小看了这落石,前面石滚把麦秸秆轧下去了,后面落石就能把麦粒搓下来。

小鸽没有官架子,总是和最后一批人一起说笑着回家,到了村口,大家要各自回自己的家吃饭,小鸽故意语音不清地招呼大家,说:“跟俺(碗)吃去吧?”

别人笑回:“可就不是要拿着筷子跟碗吃去?!”

在收麦前的一、两个月内,各家养的老母鸡下的蛋,就都不会再拿去换钱、换盐了,而是腌在坛子里,以备收麦子的时候给自家人补充营养。

吃一口馍馍咬口咸蛋,给个神仙也不换!梦周家三口人,梦周娘就在锅里馏了三个咸鸡蛋。梦周的那个咸鸡蛋自己没舍得吃,而是趁娘不注意,偷偷地跑到了谷穗嫂的家里。他对正做饭的谷穗说,是娘让他给谷穗送过来的。

谷穗嫂因为正在忙上忙下,没有接梦周的咸鸡蛋,梦周就把咸鸡蛋塞进了谷穗的口袋里,正准备往外跑,谷穗把他叫住,要梦周帮她烧锅。

谷穗一阵忙活后,终于腾出手来,她蹲在梦周身边,把梦周塞给她的咸鸡蛋掏了出来,谷穗笑问梦周:“真是我婶子让给的?”

梦周心平气静地回答说:“是我娘让我给你的。”

谷穗把咸鸡蛋放到嘴边,张大嘴巴,继续逗梦周,说:“我婶子给的我可真吃了?”

梦周见谷穗嫂并没有把鸡蛋壳剥下来,就真诚地对她说:“嫂子你吃啊,我娘就是让给你吃的。”

谷穗把咸鸡蛋还给梦周,她逗梦周说:“就一个呀?我嫌少,不吃。”

可梦周真的拿不出第二个了,谷穗还给他的那个咸鸡蛋,他几乎就攥出了水,他尴尬地走不是,不走也不是,鼻子上甚至一下就冒出了几十个小水珠。

谷穗看到梦周的脸一下红到了脖子跟,烧火也烧得有一下没一下的,火甚至都快着到锅门外边来了。谷穗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梦周有点莫名其妙,心里说这有啥好笑的。

可谷穗嫂就是那么一直笑,看一眼梦周笑上一阵,笑得眼睛里都出来了泪水,她擦了一下还是笑,她说:“别看梦周人不大,心里就是和人亲。”

梦周被笑得手足无措,谷穗嫂这时掀开了自家的锅让梦周看。原来,谷穗嫂的锅里馏了有十几、二十个咸鸡蛋呢!

谷穗嫂家也是三个人吃饭,但她家没有闲吃饭的人,个个都能挣工分,小鸽又是村干部,她家的条件当然比梦周家,不知要好了多少倍。

谷穗让梦周站起来把衣服兜住,梦周不肯,她就拿着梦周的手,愣是让他兜起来。然后,谷穗从自家锅里抓出两个咸鸡蛋,一下子丢在梦周兜起的衣服里,梦周说什么也不肯要,但谷穗一下包紧了梦周的衣服兜,把梦周的手**地摁在那里不能动,并推着梦周出了门,送到了梦周家。

谷穗嫂又把梦周给她咸鸡蛋的事,眼睛笑出泪地,跟梦周娘说了一遍。谷穗问一旁的梦周,这么小就会疼人,等长大了,是不是也这么会疼自己的媳妇?

梦周娘也高兴梦周是个不护食的孩子,和谷穗两个人,眼睛里都是**地唠起了家长里短,谷穗说:“等梦周长大了,婶子需要使唤儿媳妇的时候,这事情就包在我身上了,保证给你家梦周挑个心眼脾气好的女孩。”

梦周娘叹口气,说:“咱这穷家破院的,谁肯进咱的门啊!到时候说上、说不上媳妇,还得两说着呢!”

谷穗嫂不同意梦周娘的话,她认为,起小看大,就凭梦周的人品,再不济还是不愁能成一家人家的。她说:“到时候,梦周若是考上了大学,只怕满世界的大闺女,任俺梦周兄弟挑呢!”

梦周没有想到谷穗嫂会和娘说这些让他尴尬的问题,他被说得脸通红通红的,实在不好意思他就眼睛盯着自己的鞋看,等谷穗嫂问他长大了要个什么样的媳妇时,他再也听不下去,撇下谷穗嫂和娘,一个人跑到没人的地方,消化自己的尴尬去了。

梦周娘也不敢想这天方夜谭的好事,她叹气说自家的孩子也没那个命,这样的梦还是让别人去做吧。

那时候,农村并没有什么贼,但只要割倒了麦子,男劳力都要去打麦场上看场。说是看场,其实就是等来风的时机。只有来了风,大人们才可以扬场,才可以把麦粒从麦糠中分离出来。他们可不管是半夜还是黎明,只要来风了,大人们不用人催,就都会从被窝里爬起来扬场。常常的是孩子们已经睡着了,大人们还在一木掀一木掀,呼啦呼啦地扬。

每天晚上临睡前的瞎眼大爷,那时就是一个香饽饽,特别是梦周、佰能、保成这样的男孩子,争着抢着往他身边挤,为的就是听他讲古。

瞎眼大爷肚子里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文的、武的、酸的、辣的、苦的、甜的。他最拿手的还是讲那个员外的故事,关于这类的故事很多很多,这大概就是过去那些不知名的小文人、穷文人编来自我安慰的。那些不知名的小文人、穷文人,一是看不起当官的,再就是看不起有钱的,有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但每逢瞎眼大爷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是都要惹人笑上半夜的。

那故事是说,过去有这么一个员外,他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当官的,二女儿嫁给了有钱的,三女儿嫁给了穷人。春节的时候,三个女婿去员外家拜年,大女婿是骑马来的,二女婿骑骡子来的;三女婿家穷,骑了一头小毛驴。员外嫌弃三女婿,不想让他入席,就说:“你们三个现在都骑着自己的牲口回家,到自己的家里拿个馒头来,谁先回来谁入上席,回来得晚的就不能入席,要去厨房里和下人一起吃饭。

大女婿家有五里远,他快马加鞭回家了,二女婿家有十里,也骑着骡子走了。

三女婿家有二十里,没办法他只好牵着自己的毛驴往家赶。刚出了村,三女婿碰到一个熟人,他向对方要了一个馒头,然后在树林里转了一圈,就骑着毛驴回丈人家了。

老丈人见他回来得这么快,问他骑的这是什么牲口?三女婿答说是千里驹,名字叫‘嘚儿’,老丈人问他的‘嘚儿’,平时是下驹的还是下蛋的?他顺口说是下蛋的。老丈人心里奇怪,想这东西跑这么快,他也弄个快牲口骑。就央求三女婿以后给他留个‘嘚儿’蛋,三女婿上哪里给他弄‘嘚儿’蛋去啊?

三女婿人虽然穷,但脑子反应灵活。一年后,他染了一个冬瓜给老丈人抱过去了,说那就是嘚儿’下的蛋,要人一天到晚地搂着,搂够一百天方能孵化。

这可喜坏了老员外,他如获至宝地让老婆天天搂着冬瓜睡。但一百天是个长日子,老员外的老婆也要回娘家啊。实在拖延不下去了,第九十天上,老员外无奈,只好赶着马车送老婆回娘家。

那时候没有柏油马路,路都是坎坷不平的。走到半道上的时候,由于颠簸,老员外的老婆没抱紧,冬瓜一下子滚到路沟里去了。也巧,路旁草丛里正好藏一只兔子,兔子看到滚下来了东西,由于惊吓,撒脚丫子就跑。兔子跑得多快啊?老员外看到后,感慨地说:好家伙,这还没满一百天呢,要是等到满了一百天才出壳,岂不是跑得更快?

瞎眼大爷的故事多着呢,只要梦周、保成、佰能一帮孩子帮他点烟袋,或者偷来自家大人的烟叶沫子孝敬给他,他一边美美地、深深地吸上一口,然后咳嗽几下,一边长长地‘嗯’了一会,他就想好了要讲什么古了。他讲的笑话能笑死人,讲的鬼啊怪啊的,能吓得小孩半夜不敢下床解馊,苦戏又能让人攥紧拳头鼓一身的劲。大快人心的是那些惩奸治恶,善有善报、恶有恶还,苦人翻身得第的故事。

农村喜欢说一句话:‘割倒麦娘看妮,打完场妮看娘’。收麦不像收秋,日子拖得长。收麦要在短短的几天里进行完,还要一边收一边种秋庄稼,若是碰上了坏天气,就会把麦子丢在田里,或者吃长芽的麦子。辛苦了半年,是个庄稼人,就都不想看庄稼毁地里。所以这几天无论男、女,个个都要累脱一层皮。

心疼闺女的当然是娘,闺女虽然嫁出去了,当娘的也会在割麦后,去看看自己那黑瘦得不成人样子的闺女。尽管有的已经出嫁多年,但,只要她的老娘还在,还能走得动这趟亲戚,无论任何她都是要走的,娘给闺女送点咸鸡蛋,或者送只老母鸡等改样、可口的东西,来给闺女补补身子。而做闺女的,等到打完场麦进了囤,这个时候秋也种上了,家里、地里活计都不多了,就该是闺女买了鱼啊、肉啊的回娘家了。这个时候的闺女,是带着自家的丰收的喜悦,向娘汇报收成来了。

谷穗嫂的娘,早几年就去世了,听人说是得了一种病。据说得了这病也不误吃,也不误喝,就是一天到晚的不高兴,看什么心里都烦,也不想和人说话,总思谋着想死。

瞎眼大爷以前倒是讲过这么个故事,说啊:从前有一个受气的小媳妇,也是一天到晚的不高兴,看什么心里都烦,一心一意地再也不想活了。这个时候催命的小鬼来了。催命小鬼说‘活着受罪,死了好、死了好,死了一了百了,死了就去享福了。’

但,小媳妇想,自家娘把自己拉扯这么大,还没有享自己一天的福,自己寻死了,娘到老了就得不到自己的祭了,想想不能就这么死了。但催命的小鬼不能把她勾走,就没有完成阎王爷交给它的任务,回去就没办法交差。

人看不见小鬼,但小鬼能看见人。小媳妇做饭,它就把碗故意放到小媳妇能碰到的地方。把家里的饭碗都打碎完了,小媳妇也没有做好一顿饭,小媳妇想没有碗就不吃了,又去纺棉花,小媳妇纺一根,小鬼就在旁边给勾断一根,小媳妇做什么小鬼都去捣乱。

小媳妇想,看来是自己非死不行了,就准备找根绳把自己了结了。小媳妇一抬头,看到绳子已经在梁上栓着呢,小鬼连绳扣都给系好了。小媳妇正准备把脖子伸进去,这时候丈夫从外面回来了。

丈夫一进门就说家里进了生人了,小媳妇说一天家里都只有她一个,丈夫不相信就在满屋里找,可他什么也没找到。丈夫说,他往家赶的时候,还在很远的地方,他看见一个人从墙上跳进了他家。

这时候,丈夫突然看到了梁上栓着的绳子,丈夫立即意识到了什么,让小媳妇赶紧的关上门,他找来了一根桃木。瞎眼大爷说鬼最怕的就是桃木,这个丈夫一只手里拿桃木,把小鬼往房间的角落里赶,另一只手紧握着赶牛的皮鞭。最后,小鬼被赶到了一个死角里,小媳妇的丈夫抡起皮鞭,狠狠地抽打起来。小鬼没地方躲藏,身上被皮鞭抽得血道子哀号着答应,以后再也不来勾小媳妇的命了。

小媳妇躲过了这一劫,至少能再多活十二年。瞎眼大爷说,每个人都是十二年一劫,过去一劫就能至少多活十二年。

谷穗嫂的娘没有躲过那一劫,谷穗嫂虽然没有了娘,但她的老父亲一样疼爱闺女,刚刚割倒麦子,她的老父亲就带着好吃的来看谷穗了,她家出来的香味,飘满了大半个村子。

这可急坏了保成娘,保成娘没有娘家人,闺女保妮还小。看到别人家的亲戚,带着鸡呀、肉呀地你来我往,香味个个不拉地都飘到了她的鼻孔里,把她更是急得喉咙里要伸出手来了。她埋怨自家是‘人穷衣衫破,狗日的亲戚没一个。’手指头点着保妮的额头,牙齿咬得咯咯响,狠保妮长这么慢,不能一下子就窜到十七、八,保妮要是长到了十七、八岁,进了人家的门,这会也能给她送块肉过来,让她好好地解解馋了。

也怨了,也狠了,也眼馋了。保成家的亲戚还真来了,保成娘自己都不记得她还有这么一门亲戚。

她家的这门亲戚,离陈梦集村大概二十几里,那是保成娘姨表姐家的孩子,他们连大人带孩子,一下来了六、七人,个个都很体面。据说他们家有人在县里干事,也是因为他们家的亲戚不多,才想起保成娘来。

保成娘的姨表姐已经去世多年,她的大儿子也已经五十几岁了,她去世前想起了保成娘。她对儿子念叨,说这世上她还有一个老亲眷,起小卖给大户人家做丫环了,不知道还在不在这个世上。如果在啊,就让儿女们找到她。

老亲眷们虽然都下世了,但她没忘记还有保成娘这么一个小表妹。毕竟是血脉连着,她想让保成娘日后不要觉着自己太孤单。她想让自己的儿女告诉保成娘,这世上,她的亲人没有因为兵荒马乱而绝户。还有一个她,和小表妹一起,从那个噩梦般的旧社会熬过来了。她如今已经是一大家子人了,他们都是小表妹的亲人,以后都会孝敬、牵挂小表妹的。

人家正是为了了却这个心愿来的,带了四只活公鸡,还有一个大篮子,篮子里**四只山羊腿。

按照乡下人的规矩,招待客人是不能用客人带来的东西的。主家要用自己家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的,乡下人常常说‘家里来客了杀鸡’。

可保成家就几只下蛋的老母鸡,平时下了蛋还要供保成娘解馋呢!保成家的鸡,每只也只有两斤多重。她家一下来了六、七客人,加上保成家的四口人,那至少要杀两、三只老母鸡,锅里、桌上才能看到肉。

别人家杀鸡的时候,都是在地上撒了引鸡的粮食,一边唤鸡,一边喂食。然后,趁鸡只顾吃食的时候猛地伸手,一下就抓住了。

但保成娘是真的不想杀了老母鸡,迫不得已,她也只好在地上撒了引鸡的粮食。但她一边撒食,一边手里提着一根长竹竿。那分明就是要打鸡的架势,哪只倒霉的鸡敢去上前吃食?反正我要是鸡,我是绝对不敢去吃保成娘撒的食。那要是当头给一竹竿,若是公鸡,以后看你还想能打鸣、还能占小母鸡的便宜?

鸡们当然都不敢上前,保成娘一边骂这些该死的鸡。骂它们不肯过来让她抓,一边用竹竿狠狠地往鸡们舞过去。鸡肯定会想:吃不吃这一口的饿不死,竹竿多吓人啊,风都被舞得呼呼响,这要是被竹竿揍上,那还要不了老命?

再看那些鸡们,不用人劝,一个比一个跑得快,一个比一个飞得高,咯咯嗒地叫着,逃命要紧啊!墙上、房上,有多高的地方、能上多高就上多高。

亲戚劝保成娘,让她别管那么多的老规矩,就炖他们带来的羊肉,炒他们带来的鸡,保成娘这才进了厨房,做起饭来。

村里人平时吃饭的时候,喜欢端了自家的饭碗,和大家扎堆一起吃。村中间稍微开阔一点的地方,平时就是村里的饭场。大家在这里边吃饭边唠些家长里短,没有主题,不论古今,不分远近,东扯葫芦西扯瓢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今天也不例外,有人羡慕地说,保成娘这下不眼红人家有亲戚了,她家这回鼻涕掉到碗里,也弄碗咸的吃了。

小鸽也在,他吃完了一碗,谷穗嫂要给他再去盛,他说吃饱了,就没有把饭碗给谷穗嫂,并把谷穗嫂的饭碗一并接了过来,继续和大家闲啦呱。叹说别看保成家穷,没想到人家还有这门好亲戚,这以后巴结上了,保成还会愁个媳妇?

一村人都感慨,说穷人自有穷福,没想到粪堆也有发热的时候。

孟廷平时是不吃水井里的水的,他都是从瓢书记家挑水吃。这时,孟廷又挑水过来了,小鸽看他的扁担一颤一颤的,煞是好玩,就对着他唱:一头轻一头重,压得鳖羔不能动。

孟廷朝小鸽笑笑,说:“干部也会骂人呢!”

小鸽说:“我是骂孬人,不骂好人,‘杂子’过来报税,让我舀一碗。”

孟廷谄笑说:“要喝水?只管随便舀,这两桶不够,我再去给你挑两桶去。”

小鸽从孟廷的水桶里舀了一碗水,先把自己和谷穗的碗、筷给刷了,然后又舀了一碗喝了几口,继续逗孟廷,说:“杂子,你有本事去把我家的水缸挑满,那才说明你对领导是真心实意的呢!”

孟廷笑笑,任由小鸽舀水,待小鸽不舀了,他才挑起扁担回家。不一会,孟廷倒了水后,又挑着两只空桶回来,然后又去了瓢书记家挑水。

小鸽一边喝水一边和大家聊天,继续说着保成家的客人。这时,保成家的客人从大家身边走了过去,看得出,人家一点都不高兴,也没见保成娘出来送客,只有老畦一个人跟着,断断续续地,听见他家客人中的小孩噘着嘴嘟噜,说没有吃饱,以后再也不愿意上这里来了。

小鸽是干部,看到人家走了,礼节性地站起来,问人家:“咋不住一天呢,怎么这么早就走了?”

人家也客客气气地回答说走了,回家还有事。

送走了客人后,老畦从村头回来,小鸽等人都问老畦家的客人怎么走这么急?老畦叹口气,说:“人家说家里还有事,非得要走不行。”

原来,保成娘在亲戚做帮手时,锅里炖了一大锅鸡肉和羊肉,白面馒头也蒸了一大锅,但保成娘一想到这么多人吃过后,也给她家剩不下多少了,心里就不是滋味起来,饭还没做好,她说自己看见了亲人,想起了往事,心里一阵一阵地不好受,她只想好好的哭一场。

她家的客人刚刚想过来劝她几句,她这边就地一坐,手搦着脚脖子长长哭了起来,她哭自己是个苦命人,哭她打小也没有个亲人,起小就没人疼……

她就这么,想到什么就爹一声、娘一声地哭什么,无论她家的客人怎么劝、怎么拉,她也不肯起来。客人拉不动,以为她是看到亲人了,心里是真难受,客人也跟着陪着掉了好几把泪水。可是,饭做好了,老畦得给客人舀碗盛饭啊!

客人本来心里也是不好受的,大人们还好点,嗝嗝噎噎地勉强咽下去一个馍,一碗菜。但小孩可不管这些,吃不饱就还要,保成娘从头发缝里,看到有人舀第二碗时,哭得就更加厉害了,客人大概也明白了,这个捣一下那个,互相使眼色,小声嘀咕,说表姨看来不是真的哭。

人家就去一个人故意去厨房舀饭,其他人却偷偷地观察她。果然,保成娘的眼睛是始终盯着去厨房的人的,每看到有人去厨房,她哭得就愈加厉害。

孟廷这时已经挑了好几趟水,村里人都在心里问自己,孟廷一个绝户头,今天怎么挑了这么多的水?

小鸽正和大家聊着天,看到孟廷又挑水过来,恶作剧地学保成娘下假神,把两双筷子用水**后,在碗里让筷子直立,还唱说:嘴打哈哈眼流泪,两位仙姑复了位,张姑娘李姑娘您都来到俺身上。唱罢这些,小鸽故意又说,我来问问你是杂子不?

平时,保成娘下假神的时候,嘴里说的都是已经亡故人的名字,如果喊对了亡人的名字,那几根筷子就直直地站在了水碗里,亡人的魂魄也就附到了保成娘身上,然后,保成娘就问那些亡人,在阴间里有什么话想对世上人说,是不是没有钱花了。保成娘说她就是为亡人传话的。

小鸽恶作剧,看到杂子孟廷一趟一趟地挑水,是故意喊他的名字玩儿的,不料,小鸽突然停了下来,原来他手里的几根筷子,在水里真就站立了起来。这保成娘下假神时候经常用的伎俩,居然被小鸽无意中做到了,他急忙招呼大家都来看。杂子挑水走到跟前也来看稀罕,不论小鸽叫在场的谁的名字,那筷子都能直挺挺地立在碗里。有人模仿小鸽的动作,也大多能让筷子站住。

老畦送走了客人,不顾得和众人说话,就着急慌慌地回家了。

保成娘见老畦把客人送走了,破涕为笑地问了老畦一句:“都走了?”在得到老畦的肯定回答后,急忙从地上爬起,拍去腚上的土,站起来做跑步状,两只腿在地上快速地捣腾,两只胳膊也在腰间快速地摆动,边笑看老畦边唱:小擀杖两头尖,老畦娶了位美人仙,不见老畦她不扭,见了老畦扭得欢、扭得欢……

老畦眉眼里**不齿,根本就不去看保成娘扭来扭去,他准备直接去厨房再盛一碗肉吃,这时保成娘也不顾得扭了,一下把老畦推个趔趄,急忙自己去锅里舀了一大碗的羊肉、鸡肉,嘴里发出哇呜、哇呜的声音,歪着头狼吞虎咽,她边吃边用身体挡住老畦,不让老畦再偎锅台半步。问:“你吃罢了怎么还吃?我还得留着黑了吃呢!”

老畦近不到锅台前,手里提着空碗筷,只好站了下来数落保成娘,保成娘先夺去了老畦手里的空碗筷,藏在了自己身后,让老畦够不到。

老畦被夺走了碗,知道锅里的肉是没他的份了,就嘴撇得跟老太太的裤腰似的,数落保成娘,说看她刚才那些憨症出的,以后这门亲戚注定再也不会登他们家的门了。

保成娘边吃着羊肉、鸡肉边腾出嘴来,说:“我才不管他们以后来不来呢,表姐的骨头都沤朽了,才想起我来。姨娘亲、姨娘亲,没了姨娘断了筋,还差乎我是个表姨?八杆子打不着,一点亲气也没有了。”

老畦还想说,人家都是在县里干事的人,以后用着人家的地方多着呢。这时,小鸽嬉笑着领一帮子人端着碗,拿着筷子要给保成娘表演她平时下假神的伎俩。

保成娘听到有人朝她家来,急忙把碗里的肉倒回锅里,盖上了锅盖,还不放心又端了一盆洗菜的水,压在了锅盖上,老畦在前她在后,这才出了厨房门。

小鸽和众人来到了老畦家,小鸽把碗里的水平放在老畦的院子里,也不用像保成娘那样在唱什么,嘴打哈哈眼流泪。小鸽直接喊老畦的名字说:“你是老畦爷不?是老畦爷你就站住。”

小鸽把筷子在水碗里墩了几下,那筷子就直挺挺地站住了,小鸽学保成娘平时下假神那样唱:怨不得老畦爷你家里有病人,小磨子压着鸡窝门,怨不得你今年回来得晚,十字路口年轻女鬼给你打了个伞……

一圈看热闹的人都笑着看老畦和保成娘,保成娘先是脸红了一下,见那么多人笑自己,她知道这都是小鸽故意出她的洋相。急忙去找来刚才撵鸡的竹竿,追着小鸽打,她又不能打到小鸽。仗着自己比小鸽长两辈,就提着小鸽死去奶奶的名字,说:“xxx,你还管不管小鸽这个团壳子孙了?……”

小鸽出了保成娘的洋相后,回到家里,却发现杂子孟廷坐在他家的院子里,他腿旁边放着他的那副水桶和挑水扁担,正一边和瞎眼大爷啦呱,一边吸着瞎眼大爷的旱烟袋。

小鸽“咦——”了一声,说:“咋恁稀罕?杂子,你怎么跑我家来了?”

瞎眼大爷替杂子把话接了过去,说孟廷把他家的水缸都挑满水了。

杂子一边向小鸽媚笑,一边去望小鸽家厨房里的水缸,他是希望小鸽去看看,他家的水缸是不是已经满了。

小鸽走到了厨房门口,又转过身来,说:“杂子,你是不是烧香投错庙门了?我又不是书记,你帮我家挑水,不怕这亏吃大了?”

杂子依然盯着小鸽媚笑,说:“谷穗是个女人,你是干部没时间,我瞎子叔的眼睛不好,你就是不说,我这做哥的,帮你家挑几桶水还能累着我?”

小鸽突然想起了他和杂子开玩笑的事情,可那也就是一句玩笑话,杂子居然当真了。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这下轮到小鸽纳闷了。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原来,杂子早就知道小鸽要被提拔做书记了。

这年的麦收后,瓢书记并没有开会斗保成娘,表面上,是由于瓢书记出色地完成了公社下达的缴公粮任务。但私下里老百姓知道,那是瓢书记在舒舒的问题上,他想让舒舒嫁给离了婚的公社书记梅真武。老百姓猜测,这事现在大概已经是生米做成熟饭了。但,碍着舒舒的年龄还小,瓢书记和公社书记梅真武,才没有正式地向杂子孟廷提出来。

那位公社书记梅真武的原配夫人是县医院里的护士,在外人看来,县医院本身就是男女关系混乱的地方。农村好说‘要想俏一身孝’,那里的医生、护士个个都是白大褂,不用粉饰,医生都有几分英俊,护士也都透着妩媚。长期生活在共同的环境之中,他们不产生爱情那才是怪事。

公社书记梅真武的原配夫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和一名医术精湛的医生好上了。如果两个人不是夫妻的名义出国、搞私奔,只怕这事公社书记梅真武永远会被蒙在鼓里。

在那个年代,去国外应该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据说他们是在海关被戳破了身份的,双双被扣留并被关进了大狱。没有等他们出来,公社书记梅真武就提出了离婚,法院支持了他的诉求。

瓢书记是想把舒舒介绍给梅真武做填房,梅真武才通过关系,破例把瓢书记提拔到县城里吃了商品粮,工作也在县城里了。职务是白酒厂里做销售员,据说权利大着呢,谁家有个红白喜事要用酒,都要去找瓢书记帮忙批条子。

最不高兴瓢书记升迁的,自然是蒙在鼓里的杂子孟廷,他知道瓢书记要升迁后,天天哭丧着个脸,追在瓢书记腚后头,问瓢书记走了他怎么办?瓢书记安慰他,说自己走了一定会把他的事情安排好的。再说了,小鸽是他一手培养的接班人,自己走了小鸽也会一样对杂子的。

但杂子清清白白地知道,‘隔一皮差一人’这句话,瓢书记在的时候和不在的时候,小鸽是绝对不会一样地待他的。论辈份他和小鸽是一辈的,论年龄他比小鸽大。说什么小鸽都应该管他叫一声哥的,但小鸽就从来都是杂子来杂子去地叫他外号。

瓢书记安慰杂子说,那些表面的东西有所谓吗?只要人心里敬你,晚辈也是长辈。心里唾弃你,你就是他亲爹,他有了杀爹的心,那也根本不怕娘守寡。

杂子对瓢书记说,小鸽平时心里也并不敬他,还想列举一些小鸽不敬他的事实,但看到瓢书记皱起了眉头,言语里表现出很大的不耐烦,就把话咽回了肚子里了。

然而,让谁没有想到的是,好事居然一下砸在了杂子的头上,公社书记梅真武毕竟是公社书记。他的一句话,就让杂子坐上了书记的宝座,小鸽还是原来的职务。

原来,杂子见他实在指望不上瓢书记了,就主动找到公社书记梅真武。他知道梅真武的老婆已经判刑,梅真武也已经离了婚。杂子说,他不能眼看着公社书记梅真武的私人生活没有人管,就想让自己的女儿舒舒去伺候公社书记。

公社书记梅真武,以为杂子知道了他和舒舒的事情,自己的脸先就红了。他表面说孩子还小,就怕舒舒不愿意,却暗地里仔细地观察了杂子的表情。看到杂子态度坚决后,他也就没再推辞。但公社书记梅真武担心舒舒不到法定年龄,不能结婚。杂子不屑一顾地说,这些都是小事,让瓢书记出个大队证明,说舒舒已经年满二十岁就可以了。

公社书记梅真武当然乐意自己有了填房,瓢书记也是乐意的,这事情本来就是他一手促成的。就这样,刚刚十六岁的舒舒嫁人了,嫁的就是公社书记梅真武。

来接舒舒的那天,村里一下来了四辆绿色的吉普车。

公社书记梅真武,穿了一身没有领章、帽徽的绿色军服。也没有了平时威吓人的那种和瓢书记一样,驴上树惹不笑的孬脸。在瓢书记和小鸽的迎接下,公社书记梅真武,脸上挤满了掩饰不住的喜悦,从第一辆吉普车里出来了。

下车后,梅真武满脸堆笑地先和瓢书记握了手,也和小鸽握了手。然后,让他的通讯员从一个贴着‘喜’字的篮子里,拿来了糖块,他抓了一大把,向围观看热闹的小孩撒去。

小孩子可不管那么多,纷纷蹲到地上去抢梅真武扔下的糖块。保成几乎是趴在了地上,他一个人就抢了好几块糖。

是看到地上蹲了那么多小孩?还是因为梅真武出于没见到大人们去杂子家帮忙?他看了看附近,也没有看到有多少羡慕杂子的人,或者崇敬自己的目光。他就又去篮子里抓了几把糖,往孩子群堆里扔,自然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疯抢。

梦周也准备去抢两块糖的,但他看到了远处母亲威严的目光。梦周知道,他的母亲平时是不准许他要这样没有尊严、别人施舍的东西的。梦周的母亲常常要他,不要像他爹成秀那样,活得没有男人味。男人就应该‘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

杂子家里挤满了迎亲的人。陈梦集村的老百姓心里不齿,居然没有一个人去杂子家帮忙。而是躲在暗处骂杂子不是人,骂他不怕造孽,不怕天打雷劈,拿没成年的女儿换官帽子。把杂子家的热闹,说成是,就跟鳖窝里捣一棍似的,那叫一个鳖翻腾哟!

骨气是骨气,实惠是实惠,梦周没有抢到糖块,也就没有糖吃。

保成把自己抢的糖给梦周一块,梦周尽管心里很想吃,但想到那是梅真武扔在地上的,就没有接。任凭保成往他手里塞,他也不要。没办法,保成就只好和妹妹保妮一起吃。

也不知梅真武到底是在什么地方买的糖?反正陈梦集村里是没有卖的,郭店也没有卖的。那糖吃起来筋筋的、软软的,据保成说甜得很。保成嚼一会,就再把那糖从嘴里取出来,然后扯得长长的给人看。保成说那糖肯定是牛皮做的,不然不会那么筋,也不会几天吃不完。

那块跟牛皮做的似的糖,让保成足足吃了四、五天,他也就向其他小孩和同学炫耀了四、五天。他从嘴里取出来后,那牛皮糖还是那么长、还是那么白白地,就像没怎么吃过一样。连保成自己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时间吃完的。害得梦周馋水咽了一肚子,一直到后来,梦周长大成人了,还在到处去打听,哪里有那种总也吃不完的、可以拽很长的、吃几天后还是白白的牛皮糖卖。

直到后来,梦周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了。他的儿子总是喜欢要他给买泡泡糖吃,他尝了一块后,才哑然失笑。感情那像牛皮做的糖,就是泡泡糖啊!那泡泡糖后来虽然可以拽得长长的,看着也白白的,但却是没有一点点甜味了的。不知道当初保成,是怎么嚼四、五天而不干哕的?

但,杂子这个小马猴,怎么能做得了太师椅?不说别的,就看杂子的那噘嘴鲢子一样的嘴巴。不仔细看不知道,他居然跟没长下巴似的,脖子几乎是和**长在了一起。半秃不秃的额头,像得了甲亢一样的暴突双眼。就他这长相,坏水他是会有一肚子的,但他根本就梅真武和瓢书记那样的水平,和驴上树惹不笑的威严脸膛。让人一看,他也不是做官的材料。

瓢书记走后,杂子接任书记还不到一个月,他的本性就暴**来了。先是调戏大队妇联主任,被人家挖了一脸的血道子,后又向大队女赤脚医生冯芳献殷勤。

冯芳是个还没有结婚的大姑娘,本来模样就漂亮,又一天到晚穿着白大褂,戴着小白帽,自然是人见人爱的。冯芳平时说话本就温柔,给人看病时也极是体贴,特别是个小孩子打针的时候,她慢声细语地哄劝小孩时的样子,就更加让人怜爱了。

牛不喝水怎能强摁头,人家不同意,杂子也不能霸王硬上弓啊?杂子喜欢冯芳,谁不喜欢冯芳?她在大家心里,是一个跟圣洁的仙女一样美丽的女孩。黑天半夜里,从她房间里被骂出来的结果可想而知。

尽管公社书记梅真武多次带着工作队,来村里做工作,但杂子的种种劣迹,实在让村民无法容忍,骂他和骂公社书记梅真武的声音越来越高。

实在没有了办法,公社书记梅真武只好免去了杂子的书记,随即任命了小鸽为书记。

毕竟是公社书记梅真武的老丈人,杂子并没有被全部遗弃,他被安排在大队里做民兵连长,虽然还是干部,但他早已没有了原来的风光,所到之处都是骂他的声音。小鸽家里也不需要他帮忙做饭,小鸽更不稀罕他做跟屁虫,但他毕竟是干部了,冲老百姓说话的语气,还时不时地想模仿瓢书记的影子。

割倒了麦子的这段时间,是农民们感觉活得最值得的日子。家家都可以吃白面了,愿意吃面条就吃面条,愿意吃馒头就吃馒头,愿意吃白面菜卷子也可以。还有支上鏊子吃烙馍的,图得就是一个筋硬。两只烙馍中间放些油盐和葱花的叫烙馍盒,就是再打上个鸡蛋,那也是随便你的。而且可以一直吃到秋后。

最让人想吃的还是烙馍,因为不久后树下会出来一种叫蚱蝉的虫,这一带的人把它叫爬蚱猴。其实就是金蝉的蛹,全国各地都有的。只不过这一带的人喜欢吃,据说南方人是害怕这东西的,不敢吃。

在这一带可不一样了,每到这个季节,大人小孩晚上都是要出去摸它。这东西天生的爱爬树,过去,没有发明手电筒的时候,人们都是顺着树干摸,摸到是个肉嘟嘟的东西就是它了。

后来家里都有手电筒了,人们会一手打着手电筒,一手拿着细竹竿,满树上去瞅。每看到一个,爬得低的,顺手就摘了放进随身带的小容器内。爬得高了的,就要用竹竿把它捅下来。摸爬蚱猴是以前传下来的叫法,后来无论手电筒有多么的亮,都还叫摸爬蚱猴。

蚱蝉在树下生长几年,逢到这个季节,就从地下钻个手指头大的窟窿出来。不小心的或者说不够幸运的,被人捉到了,首先面对的就是那家人盛盐的罐子。蚱蝉和盐巴在一起,当然不会保住小命了,没多久它就不爬动了。

谁家的盛盐罐子里的爬蚱猴满了,他家就会吃烙馍,‘烙馍卷了爬蚱猴,想换你得牵头牛’。没吃过那东西的不知道,只要吃过一次的,你就是把他打个半死,他也不会说以后再也不吃了。

这时候的保成家,基本上是要天天吃烙馍的。别人家都是攒够一罐子了才吃,但保成娘的嘴馋,她就天天想吃烙馍卷爬蚱猴。要是哪一天保成摸的爬蚱不够多,他准会挨他娘的揍。害得保成,每天都要比别的孩子多摸半晚上。有一次,保成没有摸到足够的爬蚱猴,就被他娘又是打又是骂了老半夜,他真狠不得那爬蚱猴,能个个都跟他的小皮锤似的那般大。

晚上没有摸足够多,早晨他就要早起,去捉那刚刚脱了皮的金蝉。金蝉刚刚出壳的时候,是金色的,非常的稚嫩。太阳不出来,它就还不会飞,这时候也就比较好捉,口感也是细嫩。因为蝉蜕是药材,吃爬蚱猴的时候就有过敏的,但吃金蝉却绝不会过敏。

金蝉脱的皮就是蝉蜕,是可以卖钱的,据说可以治疗很多病呢。到了麦罢,学生早上上学的时候,常常可以看见他们,一边拿着竹竿戳树上的蝉蜕,一边往学校里走。有积攒得多的孩子,卖得的钱,足可以够他们买一个学期的学习用具。

收打完了麦,种上了秋,大人们也就有了一段相对闲暇的日子。闲暇下来干什么呢?赶会啊!郭店每五天就逢一次会。这时候的郭店,买的也多卖的也多,真是人山人海。人人都在说着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反正也听不清楚,无非都是些讨价还价的小买卖。

尽管那时候,家家的口粮都很紧张,但大人们是不会留孩子拾的麦子做口粮的。佰能、佰巧的妈妈不用卖任何东西,她家也无需卖任何东西。她会给佰能、佰巧在麦罢后的集会上,每人买一身新衣服。保成、保妮的娘会去郭店买几斤肉,给大人孩子都解了馋。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小河岸边人家4”内容快照:

『小河岸边人家4』

而,梦周~新~~也不贪~,他拾的麦子卖的钱,多是让娘给他买了书、作业簿或钢笔什么的,都是些不当吃不当喝的~。就有人笑话梦周,说从梦周拾麦子的时候,是什么都拾,到卖了麦子,又去买些不当吃、不攒屎的~,这孩子大了也恐怕是个糊涂虫。虽然有人这么说,但附和~人并不多。谁都知道梦周是个董事又聪明的孩子,只是人家的孩子不爱说话,家里的日子也不够好罢了。就是在这个暑假后,梦周和佰能、保成一起

~~

>> 阅读第4章 小河岸边人家4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