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扯根狗尾巴草哟.给你作嫁妆 [目录] > 第3章

《扯根狗尾巴草哟.给你作嫁妆》

第3章第二章平淡如水的日子

作者:孤独的跋涉人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他们都是高中毕业生,而我才小学毕业。

山里的女孩,很少能读书,毕竟女孩是要嫁出去的,哪有自己花钱,为人家培养的道理。能送去读就不错了,何况能读到小学毕业.我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妈妈生我以后,月子里落下了病,也就不能再生养了。尽管爸爸总少不了长吁短叹,妈妈也总觉得做错了什么似的,但他们把这归结为命,虽不甘,也只好认了。这倒便宜了我,爸宠妈爱,因此,村里像我这么大的女孩,不是在家带弟妹,就是下地挣工分.队里规定,男的每出一天工,记十个工分;女的,就是七、八分.未成年人只能算半个劳力,那工分也就减半了.虽然每天只挣三.四分,有,总强过无。我家两个劳力,三张嘴,不缺那点工分,爸妈就不让我受那苦.我就独来独往。快活自在。

现在,知青来了,秀英姐又和我住一间房,我当然跟定了她。

城里人处处透着新奇.就拿男女这事来说,哪见过大姑娘,整天往小伙子屋里钻的?当他们三人结伴出工时,村里的年青人谗得眼珠子都要掉.秀英姐告诉我,在城里时,男女也是界限分明的.现在不同,这叫相濡以沫。

我呢?自然是跟着秀英姐.一来,我年纪还小,二来,我们山里人住得分散,人就透着点亲热,也没那么多的封建思想.另外,我常常把在宝哥他们那听到的,看到的,讲给爸妈听,这无疑让爸妈那枯燥的生活,多了些味道.他们也希望我和宝哥他们在一起,说是跟着读书人,能学东西,长见识。

山里人少文化,就格外敬重读书人,尤其是我们这叫侯山的山里人。传说,明朝时,前山的侯爷村出了个读书人,官做得很大,被封了侯。侯爷告老回乡时,车上载了二十几口大箱子。一伙强盗,一路追下来,在山口才动手行劫。打开箱子,全是书。强盗放了侯爷,反送了他五百两白花花的银子。这“猴山”也改叫“侯山”了。这传说真假,无人考证,但侯山人视书为神圣是不假的。就连镇上店铺卖东西,也只用荷叶不用纸。走遍村村寨寨,见不到丢弃的一张纸。

知青是读书人,还是城里的读书人,当然就更该敬重了。宝哥他们,还有散布在别村的几十知青,生活环境还是宽松的。只是,山里太穷,坡地上只长苞谷,豌豆,山脚的那几小块田,打下的稻谷,交了公粮,就所剩无几了。锅里没有几粒米,碗里不见几滴油,也真难为这些城里人了。

宝哥还好一些.文革期间,他奶奶把他带回了乡下老家,住了两年.虽说,没下地干活,也在家里,做了些粗活.还有,他爸妈死了以后,他就跟着奶奶,房里房外的,也都是他打点的.再加上,打篮球的底子,身体就结实.现在,一到了田头地里,很快就适应了。

飞哥就惨了.以前,家里有佣人,他连扫地抹桌的活,都没干过.虽说,这几年,家里落难,但有个大他五岁的姐姐,他也用不着干什么活.虽说,山里人厚道,也不苛求这城里的读书人出大力,流大汗.也常常给些照顾.譬如,挑担子,就不装那么满,也不压实.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活,都是能照顾的.而飞哥自己也不希望得到多少照顾.毕竟是全劳力,拿得是十分的工分,也不能让人背后戳脊梁骨.再说,他毕竟背着家庭的黑锅,就有了那么些劳动改造的意味,也不敢耍奸偷懒,只能咬着牙,硬干。

刚开始的时候,飞哥干活是一道风景.他锄头举得高高的,一锄下去,就带着身子一摇一晃的.挑起担子,两手使劲地抓住扁担,人摇,那担子就晃.而担子一晃,人就更摇了.就跟那扭秧歌似的.每到这时,干活的人们都会停下手里的活,看他的劳动表演,发出善意的大笑.而飞哥就在笑声中成长了。

那段日子,飞哥可吃够了苦.肩头都擦破了皮,血水就没干过.还有那手,前面的血泡没消,又添了新的。

看着宝哥拿针为飞哥挑血泡,我紧张地握紧拳头.看到飞哥痛得呲牙咧齿的样子,我指甲都掐进了肉。

我悄悄问他:“疼不疼?”

他咧着嘴说:“没事的.等我像大宝那样,有了茧,就好了.”

宝哥心疼地责备他,说:“你呀,少逞能.那,要有个过程,懂不懂?”

飞哥看了他一眼,转过身,对我做个鬼脸:。

倒是秀英姐没啥事。她很聪明,又能说会道.本来,女人堆里就是话多,她尽挑那好笑的事来说.干活时,邻近的人,顺代替她做一点,她就不用怎么做了.混在一大帮女人婆、大姑娘中间,嘻嘻哈哈就过了一天。

物质上的贫困,再加上精神上的贫乏,山里人祖祖辈辈这样过来,倒不觉得怎样。知青们从城里到山里,就好比从天上到地下,巨大的反差让人怎么也接受不了。于是,就有知青三天两头地走村串寨,混一天吃喝,躲一天劳动.还有几个坏的,打架闹事不算,还到处偷鸡摸狗,弄得四下不得安宁。

宝哥他们不和那些人来往,也不离村闲逛.也有知青走上门来,宝哥他们也有饭菜接待.但是,他们都是不爱说话的人,来人就没了乐趣.总不至于只为混餐饭,就翻山越岭几十里吧?后来,就没人来了。

这批来的知青,就我们村的最好,没给村里添一点麻烦.渐渐地,整个公社都知道他们了.因为,在所有知青里,他们最好。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第三章深藏心中的苦楚”内容快照:

『第三章深藏心中的苦楚』

秀英~告诉我:国家给知青发放生活费.供应粮食的期限是六个月。期限一过,他们就.和这块土地~生活的人们一样,靠~工分,换取生产队分配的钱粮.就是农民了.秀英~说这些的时候,神情很沮丧..因为,日历~二月的页数只够~六次了.期限是~月计的.这该~的二月,连小月都不是.哪怕是闰月,也多一天呀!可它就是这么残酷.城里人变成~里人,知青变成农民.怎么会呢?我从头到~地打量

~~

>> 阅读第4章 第三章深藏心中的苦楚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