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狗偶像
陆文亭对方家之人并不熟悉,但唯有一个人,他却是认得的。因为他可是当时山东济南赫赫有名的进士出生。后来曾在湖广一带任职,因不满于官场的黑暗而辞职在家。据说在方世雄的几个儿子当中,方耀挺最有其祖父品格,为人乐善好施,正直光大。方世雄为了他的辞职而悲痛不已,他曾经对方耀挺继以厚望,把兴家立业的重任寄托在他的身上,可料不到这个儿子仅仅为了官场上一点点小事便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据说在他任职的那个地方,有一次库银被盗,本来不关他的一点点事,后来从朝庭来了几个钦差,把他们几个当时任职的官员调查了一番,折腾来折腾去,他也难免也成了被怀疑的对象。虽然最后查明,这件事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真凶也抓到了,可是他还是决定辞职回家。有人不解,问他为什么?他答道:“此案如查不明,那我一辈子也不会走。因为我一走,那这一辈子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如今即已察清了,证明与我毫无瓜葛,那我如此一走,就能保证我一世的清白了,否则总有一天,我会重蹈覆辙,毁了一世的清明。”方世雄对这个性格一向倔强的儿子毫无办法,只好由着他去了,以后家中事物均不再与他商议。
陆文亭来到荔花村时,那方耀挺已不在人世,陆文亭和方耀挺的遗腹子方传昆成为了伙伴。方传昆在方家当中很是孤单的,他的堂兄弟们从来没有正眼看过他,他们都在背后骂他是“土包子”,嘲笑他的文章错字连遍,词不达意,起哄他说的话里夹带着当地的方言。他们不愿意与他一起玩耍,方传昆经常流连在荔花乡的百姓家中。他在荔花乡有很多玩伴,其中有几个男孩子还和他成了生死之交,他们聚集在一起弄枪舞棒,吃喝玩乐无所不为,那架式好像是摆给他的那几个伯伯们看的:你们别想欺负我,虽然我父亲不在了,但我还有许多朋友。直到陆文亭来到方家以后,方传昆在方家当中才算是有了伴。在方传昆身上也难免有公子哥儿的一些坏习惯,霸道,无理,还有的就是纨绔子弟特有的侈奢及流里流气,在他身上一样也不少,可是陆文亭从他身上还是可以看到一点点的侠义心肠,这大概是他曾经在荔花乡乡民当中生活过,当过土皇帝的原因,所以留下的一点儿痕迹吧。陆文亭对他的父亲有一种崇拜之心,所以曾经问起他父亲的一些事,他似乎很不情愿回答,就连他父亲是怎样死的,他也回答说不知道,这样陆文亭十分得失望。直到陆文亭有一次骂他道:“亏方先生这么一个圣人,却养了你这么一个儿子,就连父亲是如何去世的都不知道。”方传昆目光有些躲躲闪闪,许久才喃喃地说道:“给山上的土匪放火烧死的”。
来到荔花村之后,陆文亭也曾听说过荔花乡山上的土匪是如何得凶残猖獗,听方传昆这么一说,他还真得以为他父亲是被山上的土匪给打死的呢。其实他并不知道,方传昆的父亲方耀挺并不是山上土匪害死的,而是被方传昆的三个伯伯虎狮豹三兄弟联手害死的。
荔花乡既是偏僻之处,皇帝老儿的手伸不到之处,那肯定便是土匪窝寇聚集之地了。方世雄对此明显有些心里准备不足,他本以为在这个世上有了虎,狮,豹,天下再无他人了,却料不到鸡冠山上的土匪窝寇是如此得难缠,就像那山上的芒草一般,割了不到一阵了,又**地长了起来。方家初迁移到荔乡时,据说曾经多次上山剿匪,但是斩草未除根,才过几年,那山上的土匪草寇又开始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了一起。这一天方世雄听到了一个消息,心中很是紧张,赶紧找来虎,狮,豹三个儿子来商量对策。如今那山上的土匪草寇又聚集到了一起,正着人捎来口信,要报前年咱家上山扫荡之仇,这如何虽好?虎,狮,豹三兄弟显然早已得到这个消息,在来之前他们三个都已经商议好了。这回便异口同声地说道,如今之计,还是同前年一样。先下手为强。趁他们如今立脚还不稳,来个突然追袭,将他们一网打进才妥。方世雄脸色有些凝重。他是武将出身,如何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俗话说强龙斗不过地头蛇,他们这样与土匪草寇们年年地纠缠下去,吃亏怕当然是他们,想想看,他们还有多少得财力及人力去经得起这样消耗呢?只等到财尽力竭之时,又如何是好呢?“这土匪草寇尽是这里的蛮夷落草而成的,倒不如将他们的妻儿抓在手中为质,看他们有谁敢与咱家作对的?”方世雄听了儿子们的一番话,似乎不太满意。又道,莫如此次将你们四弟也叫来,一同商议如何退匪之事?方世雄所提到的这个人,便是他的第四个儿子方耀挺。他总共育有六个儿子,分别为三个妻妾所生。这方耀挺与虎,狮,豹三兄弟同父不同母,且素有瓜葛。却说方耀挺自从辞官回家以来,方世雄对他一度十分得冷落。但随着几年来方家与本地人的矛盾不断地恶化,所发生对立也越来越多,方家如今就如一辆陷入泥沼的战车,左右动弹不得。就如这次的土匪事件,诺大的一个荔花乡,竟没有一个是同情方家的。照这样下去,方家若是危难之时,荔花村人不但不伸手相助,更多得是落井下石。而那方耀挺在乡里,与当地的村民相处得相当得融洽。他免费为他们的孩子教书识字,免费为他们撰写书信及对联,他还提倡与乡民三通,通婚,通话,通商,可是遭到了虎,狮,豹三兄弟的坚决反对。在虎,狮,豹三兄弟看来,本地的乡民是蛮夷,如何能通婚?他们讲的那些方言,简直就是鸟话,如何与他们通话?他们通通是一介草民,通什么商?简直就是一派胡言乱语,想要他们的东西,抢过来就行了,通什么商?难道你没看到,荔花乡的土地差不多都在他们方家的名下了?在这种地方皇帝老爷手又伸不到。当年在云南边陲面对着强敌他们从来都没有畏惧过,何况是这些手无寸铁的乡民呢?在虎狮豹三兄弟又抢又骗之下,荔花乡已经有百分之九十的土地是方家的,而土地上生长的一切当然也就是方家的了。在方家没有迁移到荔花乡之前,荔花乡虽然是个贫穷的乡村,但从来没有发生过饥荒,方家把土地占为已有之后,荔花乡失去了土地的乡民们有的只好去当了土匪。在荔花乡,无论富人穷人都对他们方家敢怒不敢言,因此山上的土匪经常打劫方家,荔花乡竟有人说土匪是在为民除害。方耀挺是辞官之后才来到荔花村的,他对虎狮豹三兄弟的所作所为简直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当地的农民,与他们通婚,并且还跟父亲说,他要把他名下的土地转让给荔花村的百姓,让他们有地种,有饭吃,而且还主张父亲也这么做,以换取民心,因为方家人毕竟是外乡人,在此胡作非为,最后只能是自取灭亡。虎狮豹三兄弟把把方耀挺的说法视为‘迂腐之说’。他们不但不听,还训养成群的恶狗来做帮凶,那狗出现之外,荔花乡就没有人敢行走。弄得荔花乡人心惶惶,民声鼎沸。方耀挺为了此事曾经不止上百次劝说父兄停止这些伤害乡民的所作所为。方耀挺不但与乡民的关系密切,据说就连那鸡冠山上的土匪草寇也佩服他的为人。有一个土匪的头子还被他的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打动了,从此弃暗投明。但他一封封劝说父兄的文字交到他父兄的手里,却起不到任何作用。方世雄每读一封他递上来的劝说书,都一笑而置之于不顾。他深知这个儿子的脾气,刚直不阿,不达到目地不罢休。要不然也不会放着好好的官差不当,跑回家来吃闲饭呢?“耀挺的文采啊,可堪折文桂。就是命运不济,时局做弄人啊,用错了地方。”方世雄不禁感慨到。虎,狮,豹三兄弟听了,不禁妒火顿起。在这个家当中,方耀挺可是唯一一个敢于跟他们针锋相对之人,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遭到他激烈得反对及咒骂,什么无恶不作,残暴不仁,天打雷劈这类的言辞几乎全用上了。就如那次几个进果园偷果的孩子被狗给咬了。这本是一桩很平常的事,可到了他们这个兄弟的嘴里,他们连同他们的狗都成了刽子手。谁允许他们进方家的果园?这就是偷窃者得下场,这就叫做杀鸡敬猴,看看以后还有哪个刁民敢进方家的果园?可那方耀挺却不这样认为,他说道,这是天和地的产物,方家不能独自霸占。没有天和地,能长出果树吗?能有这果儿吗?简直是强词夺理/虎,狮,豹三兄弟气得牙齿不由地咬得咯咯直响。如今再听到父亲称赞他,心中如何不恨?便早已暗地里商议道:“这方家的江山都是咱们兄弟三人打下来的,如何轮到他说话?如今他的气焰是越来越嚣张了。应该教训一下这个不识好歹的狂徒。”“他如此与我们作对,还不是想表现给父亲看,让父亲看出他有能耐,日后好夺家中大权。”“看父亲的意思,不但对他辞官之事没有丝毫的责备之心,反而心疼溺爱。”“这个吃里扒外之人,就懂得回来白吃白拿,还要与我等为这个家出生入死过之人作对,如何咽得下这口气?”三兄弟说着,便密谋道了一番,只等时机一到,便将他逐出家门。却说那方世雄说道让方耀挺来参与讨论退匪之事,那虎,狮,豹见时机已到,忙道:“父亲考虑得极是。想当初四弟曾以一封劝降书使一个土匪头子缴械而投,如今为何不叫四弟再修书一封,与那土匪头子叙述利害,晓之于理,动之于情,避免双两方再恶斗下去。来个握手言和,大家得利,岂不是个万全之策?”方世雄心里想着正是这个意思,忙让人传来方耀挺,让他与土匪周旋周旋,捐献一点金钱,看看是否换来双方永久的和平。那方耀挺被父亲冷淡已多时,平生又最喜欢用纸笔来表现自己的主见了,这回忽然被父亲分派这等事,正是施展才华与主见之时,却不知是三个同父异母的兄长给他设下的圈套。那山上的土匪与草寇正处于弹尽粮绝之际,再加上他们这次聚集的人数众多,方家这些年来在荔花村的所作所为早已引起民愤,正是讨伐之时。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之下,那方耀挺又如何有所作为呢?耿直的他在几次下笔都无济于事之后,只好劝父兄道:“亡羊补牢,即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倒不如写一编悔过书,告知乡民,或许还能唤起乡民的一些热情,共同抵抗土匪。”方耀挺一番直爽之言,令他父亲十分得失望。虎,狮,豹三兄弟听了,更是勃然大怒。他们对方世雄说道:“四弟是不是要把咱们家的整个犯罪史都写出来,才善罢甘休?”方世雄心中正生着闷气,只好对几个儿子们挥挥手说道:“行了行了,你们是不是打算气死我才安心?”父子几个正在吵吵闹闹,陆其昌他这一年正好来到方家,见证了方家的几兄弟与土匪草寇血战的整个过程。这是一个血腥的夜晚,土匪与草寇趁着天高月朗,悄悄地从四面八方围剿了过来,虎狮豹与陆其昌他们为即将到来一场恶战做好了各种各样的准备,使土匪草寇们在还没来得及出手时即被击毙。他们在丛林足设下陷井,再埋下暗箭,那些侥幸躲过陷井与暗箭的土匪草寇的下场更加可怕,因为等待他们是一只只饥肠辘辘的恶狗,他们或是被恶狗吞食,或是被弓箭所杀,或是被陷井所困,情景非常得恐怖。方世雄毕竟是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军人,山上的这些乌合之众如何是他们的对手,再加上他们手上有着当最先进的武器,所以那天他们消灭这些土匪刊并不费吹灰之力,只是又耗了一些金钱而已。最后人们在清理这个大型的屠宰场时,发现了一些土匪们的随身用品,除了一些抢来的金银财宝之外,还有几封来往信件,好像是土匪们与家人的一些往来书信。这显然是一个土匪头目。这个小头目是被狼狗咬中咽喉而致命得。当时他或许还想带伤而逃,所以捡起这个包袱就往林子里窜,但饥饿的恶狗仍然没有放过他。在这些来往信件当中,有一封书信令人起了怀疑,纸张用着是方家常用的纸张,信件的内容也让人感到奇怪,这竟然是一封与土匪们通风报讯的信件。信中写道;方家乃是罪恶之渊。方世雄血染千指,纵子行凶,抢劫民财,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虎,狮,豹三兄弟更是三条披着人皮的狼狗,残酷,凶狠,无恶不作。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罪难尽。接着又在信中介绍了虎,狮,豹三兄弟周转钱粮的地点及日期。在信的最后,写信人又向土匪们献计献策道,对虎,狮,豹三兄弟采取逐个击破的办法,争取在一两招之内置之于死地,使其无还击的可能。对于那些凶猛的狼狗,则要采取下毒猎取的办法。最后又吩咐道,如此次出师不利,则在短期内卷土重来,到了那时,方家即已人尽物竭,杀他个束手不及,千万莫错过擒拿的好时机。显然,这是一封与草匪通风报讯的信,到底出自于谁之手呢?
当陆文亭来到方家时,这些都已是陈年旧事。在书院当中,他和方耀挺的遗腹子方传昆成为了伙伴。他与其他的方家弟子有所不同,他不喜读书,只好玩,摸鱼及爬树是他的长项。他喜欢流浪在野地,饿了,就刨地里的花生或地瓜,渴了,就喝椰树上的椰汁。最为有趣的是,带着一群小伙伴隐入白茫茫的甘蔗林中,大咀大嚼一番,直到主人呦喝一声,才惊慌得如受惊的麻雀一般四处逃窜。方耀挺死后,他母亲曾带着他离开方家,直到他母亲过世以后他才又回到方家。他母亲是一个倔强勇敢的母亲,当丈夫死后,她毅然带着儿子离开了方家,住到荔花乡的寻常百姓家里去。要说起那段时光,竟是方传昆有生以来最快乐的一段日子。他与乡民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孩子们把他当成偶像一样崇拜。天是尉蓝尉蓝的,一朵朵白云悠然地倘佯在天上。山坡上野花竟放,蜂蝶起舞;树林里野果飘香,鸟儿欢快雀悦;小河里鱼儿成群地游来游去,让人心里痒痒的,这时只要把小溪的上下游给堵塞住,再把圈里面的水抽干,便可下水去摸鱼了。陆文亭来到方家之后,方传昆也曾经带着他在荔花村中玩耍过,但对于他在荔花乡村民当中生活过的那段历史却不知情,方传昆从来没有跟他提过,在他的记忆当中,那段日子已经被他完全忘记了,就是他父亲之死,他根本就不想再提起。所以当陆文亭问起他父亲时,他告诉陆文亭,他父亲是被土匪们打死的。
方耀挺确实也是在方家与土匪们交战的那一年去世的。但并非像他儿子方传昆所说的那样,是被土匪打死的。而是自杀而死的。原因很明了,因为方世雄以为写给土匪的那封信件是方耀挺所为。不是他又是谁呢?只有他跟土匪通过信,而且还是方世雄亲自嘱咐他写信去与土匪和解的,却料不到他竟被儿子给出卖给了土匪。方世雄当场便气晕了过去,醒过来第一句话便吼道:“滚,你给我滚,把刀架在我的脖子之上,你永远也别再进我的家门/”方耀挺为了证明自己的确清白,当夜便自溢于家门口的一棵杨桃树上。
方传昆后来随着母亲走出了方家的大门,她的母亲是一个好强的母亲,不愿在人屋檐下受气。她对方传昆说道,老太爷既然把你父亲赶出了家门,那么这个家也不再属于我们的了。他母亲从方家出来,竟然什么也没有拿,带着方传昆就住在荔花乡人家的一间牛棚里。后来方世雄曾经派人来接他们回家,无奈方传昆的母亲是执意不肯,又道,我还想多活几年,一回去我不被这家人整死才怪呢。并吩咐儿子,从此之后不再跨进方家之门。
方传昆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令荔花乡人尊敬的父亲。善良而纯朴的荔花乡村民没有忘记他的父亲曾经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他们把他的儿子当成了自己的儿子,他们情愿自己挨饿,也不会让他挨饿,他们宁愿自己衣不蔽体,也不会让他们缺衣少吃。他们把家中最好的住处,最好的吃和穿全部无偿地提供给他和他母亲。他像一个土皇帝一般,到处都是他的家,到处都是他的臣民。他在这些善良的乡民家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然而正是这善良而纯朴对他百依百顺的乡民们把他给惯坏了,使他下意志地认为这荔花乡所有的最好东西都应该是属于他的。杨若兰无疑是荔花村最美的姑娘,在方传昆的思想中,她也应该是属于他的。
方传昆是因为杨若兰而回到方家的,这是后来陆文亭才猜测到。杨若兰出身于书香世家。据说在她的闰房当中,桌子上摆的不是胭脂香粉,而是纸和笔,衣橱里摆的不是绫萝绸缎,而是书籍。而土包子一个的方传昆,却箩筐一样大的字不识几个,更不必说能呤诗作画了。要说到方传昆是白字先生一个,还是他的母亲耽误了他。自从他父亲去世之后,她母亲自此之后不准儿子再读书。她教训儿子道:“想你父亲就是一个傻子疯子,如今还好好地活着。就是因为懂得了那些狗屁文章,才害了他的性命。”母亲的教诲,正合方传昆之意,从此一门心思只用在吃喝玩乐之上。
陆文亭初次见到杨若兰时,也惊叹于她的美丽,就像一朵长在悬崖俏壁之上的稀世之品。陆文亭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悬崖俏壁这几个字,总之他感觉到这个女孩子不是个简单之人,而且非常得危险,她的美既能悦人,也能杀人,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是一种摄人魂魄的美。她的身材是纤纤细细的,如一棵在风中摇摆的柳树,她的眉毛也是尖尖细细的,甚至就连她的鼻子,也是小巧玲珑的,总之她的五官十分得精致,好像是雕刻出来的,或是画出来的一样。她的皮肤白中泛红,竟如风中桃花一般美艳。她的面容非常得安详,眼神时而顾盼流芳,时而冷艳凄楚,时而迷惘慌乱。在荔花乡,有一个很神秘的说法,说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看到她,眼里总是流**惊慌之色,就像早晨看见了满天的彩霞,就知道肆虐的狂风暴雨将要来临了一般。陆文亭并不迷信这些传说,可是他有种预感,方传昆就是靠他祖父的力量,也不能得到杨若兰。她简直就是人中的精灵,说句不中听的话,那方传昆在她眼中,与她当挑夫她也嫌其粗糙。
杨若兰像一只蝴蝶,舒展着美丽的双翅,翩跹地飞进了方家的大门。这些都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她迟早都是方家大院里的人,她不进方家大院,那么就再也没有地方可容纳她了。就像一件精致的瓷器,不装进宝盒岂不是**了。一般的老百姓做梦都不敢去采摘这朵鲜艳夺目的花儿。她进方家是方家老太爷方世雄的意思,没有人知道他想干什么。难道已过了古稀之年,他还要纳妾?杨父是秀才出身,名叫杨本浦,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望,他深知在这乱世当中,他的女儿纵然有千般姿色,也没有多大用处,再说他也没有能力来保护她,说不定反而会带来杀身之祸。方家可就不一样,就连山上的土匪尚惧怕他们三分,把女儿送到方家,这世界就是再乱他也不用日日担心了。况且在荔花乡,所有稍微有些姿色的女孩子大多数都已进方家为荣,他明白他的女儿也只有这条路可走了。那杨若兰此时在脑海全是关于方家的梦,她又如何知道要拒绝呢?杨若兰进来之后,方老太爷也并没有要纳妾的意思,他对杨若兰说道,你迟早是我们方家之人,干脆就早一点进来吧,也好熟悉熟悉一下这个家里的人。如今你年纪尚小,你就先到后院里跟小姐太太们玩几年再说吧。杨若兰进方家的那一年十三岁,正是天真烂熳的年纪,方家的一切对她来说都非常新奇,那绵延几百里的果园啦,那美丽幽静的亭院啦,曾几何出现在她的梦里,梦里她成为了这里的女主人,在绵延几百里的果园里跳啊唱啊,在高大幽深的亭院里走啊走啊,她知道这不但是她的梦,可以说,在荔花村,所有的女孩子都在做着同样的梦,有哪一个青春年少的女儿不想成为方家的女主人的呢?她在方家,跟着方家的小姐们一起起居,所受到的待遇不在方家的小姐之下。她喜欢看书写字,方家老爷就准许她到方家的书院去跟着她父亲读书识字,而且还时时嘱咐家里人不可太约束她,她想家了,随时都可以回去。自从搬迁荔花村以来,方家小姐都没有受过杨若兰所受过的待遇。没有知道方老太爷到底想让杨若兰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杨若兰在方家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快乐而悠闲地游着,方家子弟们都为她而倾倒,个个都想当一个捕猎高手,把杨若兰捕在自己的网中。
自从方耀挺死后,方世雄可说是懊悔万分,他怎么能怀疑那封与匪徒通风报讯的信件是方耀挺所为呢?他这个儿子虽然生性嫉恶如仇,可是还不至于与匪徒里外勾结,将家人的性命置之于不顾吧?还有,以他这个儿子的所作所为,绝对不会做那些苟结之事,这不像是方耀挺的作风,以他的性格,只能是光明正大地进行批判及阻止,怎能是与恶势力进行勾结呢?肯定是有人设下这个陷井来害他。是谁这么大胆,胆敢来暗害方家的子弟?想到这里,方世雄不由地嚎啕大哭起来,要说恨方耀挺之人,不用到外头去找,就光光在方家,就有很多。而且那方耀挺在外从没得罪过人,就连那山上的土匪,也对他尊敬有加,要说想害他的人,这家里倒是有的是。想到这里,方世雄一阵揪心,手心手背皆是肉啊,既然事已至此,他也不想再追究下去了,要不然到时候伤了骨头又伤了骨肉,他又如何承受得起呢?方耀挺死了,死人不能复生,方世雄也不再想了。可是还有一个人,却令方世雄不由不去想,那个人便是跟随着母亲流落在荔花乡的方传昆。他可是他的亲孙子啊,他怎能置之不理呢?自从方传昆跟着他母亲流落到荔乡以来,方世雄无时不想念着他的这个流落在外头亲孙子。他不止一次地派人跟踪他的这个亲孙子,也不止一次地让人把他接回来,可是被他母亲拒绝了。方世雄为了把方传昆抢回来,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他派人去吓唬他母亲,后来甚至使用了武力,无奈他的母亲还是执意不从,这一点在荔花村被人广为流传,真是富贵不能浮,威武不能曲的女人啊,跟他丈夫一个样,是个英雄。这一点与方传昆后来回到方家形成了很大的对比,所以也就不能怪杨若兰从内心里就看不起方传昆了。方传昆后来是在他母亲过世以后才回到方家的,虽然母亲不在了,但他在荔花村照样过得逍邀自在,他凭什么要回去呢?他在荔花村里像个土皇帝一般,人人都把他当成英雄的儿子来祟拜,他不愁吃不愁穿,他为什么要回去呢?眼看着老之将至,可方传昆就是不肯回方家,方世雄心里如同被火烧,急得不得了。后来有一个下人暗中与他商议道:“我看少爷年纪也不小了,应该有了心事。不如暗中调查一下,看他相中哪一个姑娘,到时候先把那姑娘弄进家里来,看他回不回。”这一招果然灵验,当杨若兰刚跨进方家大门不久,方传昆就回来了。
如果方传昆还是不回方家,陆文亭觉得他跟杨若兰或许还有希望,可是他还是回来了,把仅有的一点点自尊全抛到脑后。如果说他在荔花村流浪时是一个嫉恶如仇的英雄,那么如今他只能是一个狗雄了。
杨若兰在方家住了几年之后,已长成一个大姑娘,她在方家当中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没有人知道这个天仙一般的姑娘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杨家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望,杨若兰的父亲杨本浦是当地唯一的一个秀才。像所有的荔花乡人一样,杨家的土地早已被方家给吞并了,杨本浦只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平时只有靠在家中收几个小学生换些柴米度日,日子过得还是相当辛苦的。杨若兰小时能跟随在父亲身边读书识字,但挨饿的日子还是时常有的。记得那一年她才九岁,她发现了一个好地方,那是一个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的果园。她年纪虽小,但她心里也明白,那些果儿都是方家的,她不能进去摘。但是有一天她还是进去了,那红通通的荔枝,黄澄澄的杨桃,还有那圆鼓鼓的桂圆实在是太诱人了。每天早晨,太阳从天上射下来,千万缕金光从树叶间的缝隙间洒落下来,就像千万个仙女在舞动着腰姿一般。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松儿在树上蹦来蹦去,四只爪儿在忙着摘果儿吃,只听见劈啪几声,被它震动到的果儿掉了一地。年小的杨若兰花最喜欢捡那掉在地上果儿来吃了,天啊,那几乎是世上最好吃的美味佳品了。于是几次每天早上,杨若兰总是会准时出现在这片果园里。这片果园是方家的,旁人当然不敢进来,也就当然没有人来与她抢了,但是年幼的她每一次去那里,还是忍不住心惊肉跳的,因为她也知道方家的狗儿非常得厉害,要是被那狗儿看见了,她不被那狗儿吃掉才怪呢。可是明知道危险,她还是抵挡不住那果儿对她的诱惑,一天,两天,三天,她几乎天天都出现在果园里。直到有一天早上,她正蹲在地上捡果儿,突然她觉得四周好像有点不对,树上鸟儿及松儿都不见了,四周静悄悄的,她警觉地抬起头来看了看,天啊,不知什么时候几只凶狠的狼狗已将她**地包围起来,它们面对着她这个囊中之物好像并不急于**,有的蹲着,有的站着,正嘲笑似的瞪着她看呢。妈呀,杨若兰吓得手脚发抖,面如土色,她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哭想叫想跑,可是她那脚如何还跑得动,只是吓得愣在那里不知所措了,她浑身都在哆嗦着,她心里想到,她这回肯定是死定了。正在这个危险的时候,不知从那跑来一个身得白衣白裤的男人,对那些狗一阵吼叫,那狼狗好像认得他,呜呜地低着头叫几声,突然都散开了。正被那些狗吓得花容失色的杨若兰这回见到人,好像看到了救星一般,“哇”一声地大哭了起来,猛地扑了过去,**地抱住了对方。
这以后无论肚中如何闹空城计,她再也不敢到方家的果园中去了。第二年她父亲到方家当先生之后,她家中情况才有所好转,她父亲是在方耀挺自杀身亡之后才去的方家。这时偶尔有时候她会跟随着父亲到方家的书院中去,给父亲当书童。这一年的杨若兰才年方十岁,但却有了自已的心事,她的那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一直在方家中搜索着,她心中有一种渴望,她不但要找到那个人,而且还要天天看到他。这个人就是在方家的果园救了她的那个人,她那天只顾得哭,不曾把他看得仔细一些,幸好他的大概样子她还是记住,身着白衣白裤,脸色白皙,一双忧郁的眼睛,最让她难忘的是他修长的十指,因为他曾牵着她的手,把她送回家。可以说她的目光一直在人群中寻觅,寻觅着他的身影。一个才十岁的女孩子,就有了这种心思,实在是太令人惊讶了,但这却是真的。杨若兰为了寻找他,还多次冒着被方家狗儿袭击的危险到方家的果园附近溜达,有一次她还真得看见了他,他正骑着一匹马儿在山坡上晃悠,这一回杨若兰弄清了他的身份,他原来就是方家的六老爷方耀平。方世雄总共有六个儿子,方耀平是他的老么。要说这方耀平,可是方世雄年方六十的杰作。记得那一年他过六十大寿,军中有一老儿向他献了一份贺礼,却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孩子。说是他的女儿,长得春花绿柳一般,只可惜身子骨差,长年要喝燕窝的,如今已把家中掏空,实在没办法了,才想到要送到方世雄的。要说这女孩子要长期喝燕窝的,多少让人有点不信。但方世雄老来得美人,心中的那股劲儿不提也知道有多高兴了,竟如珍珠滚玉般疼爱。那女人自进了方世雄的屋,那身子骨倒是好了起来,没过多久,即生下了方耀平。这方耀平长大了之后,竟也继承了他母亲的体质,人长得万般得美貌,只可惜体质差,长年得要喝汤药,他那母亲已不在人世,如今他也长到三十好几了,他便孤身一人住在他母亲的房里。他常常摇着一把或红得如血或白得如雪一般的扇子骑着马儿在山坡上闲逛,荔乡有许多的小孩子常被他从他家的狼狗嘴里救出来。杨若兰便是其中一个,他已记不清他到救过多少小孩子们,所以杨若兰他早已经记不住了,他更料不到杨若兰出入方家的大门就是为了来找他。
在方家,有两个男人值得一提,一个是方传昆的父亲方耀挺,另外一个便是他的第六个弟弟方耀平。他们两人之间大概相差有二三十岁左右,形同父子,可是骄傲的方耀挺从来没有把这个长得如绢花美玉一般的弟弟放在心上,他的心目中只有他的天地道理,也许他还曾经把他这个弟弟当成又一个绣花枕头,总而言之,他们之间交往不多。可是事情却偏偏是这样得让人惊叹,在方耀平的心目中,方耀挺这个哥哥却是他的偶像,是他从小就开始模仿的对象,方耀挺的天地道理也就成了他做人的根本,同方耀挺一样,方耀平同情弱者,他认为这是一个文人的基本,。可是他心里也清楚,凭着他的力量,他是无法战胜黑暗的,所以他也只能尽自已的一点点力量,力所能及地为乡民们做一点事,比如解救将要入狗嘴的乡民的孩子,这事他最常做的一件事了。他的性格与他的四哥完全不同,他从来没有公开地与虎狮豹三只弟作对,他离他们远远的,在他们的眼里,他永远是弱小的一只小**,不值得他们去花费心思对付。这是方耀平与方耀挺不相同的一面,还有一个不相同的地方,那就是方耀平长得风流俊俏,而方耀挺则长得皮黑身短,同出一家,却长得如此差别,真是令人难以相信。其实方世雄的几个儿子,除了方耀平长得如绢花美玉一般之外,其余的皆长得不怎么样,虎狮豹三兄弟个个虎背熊腰,吡裂嘴,个个如地狱里的小鬼一般,而方世雄本人也长得就不堪入目,所以他的儿子们自然也就这个模样了,唯独那方耀平,长得随他母亲,如一块美玉一般,所以从小也就得到方世雄的弱爱。
荔花村是个戏曲之乡,出现过不少戏剧人材,一年当中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乡人们是在看戏当中渡过的。同许多的小孩子们一样,杨若兰从小就喜欢戏曲,戏曲是她的启蒙书,特别是对戏中那才子佳人的故事更加着迷。长大以后,她又长得一副好模样,又识文断字,更从书中得到不少启示。自从碰到方耀平之后,便增加了一层心事,又听说了方耀平与那慧娘那金童玉女般的传说之后,更是百般对方耀平产生了眷恋之心。那杨若兰不愧读过诗书之人,她的眼光还是特别得尖锐独特的,那方耀平不但人长得风流倜傥,诗书文画无所不晓,竟是人间一稀有之人。杨若兰心中就存着一段难以启齿的心事。这一点方家没有一个人知道,她在写给闰中密友的一封信中曾经无意中透**来,说他:举止优雅,言谈不俗,长相俊朗,如人间一野鹤,天上一神仙,行文如流水,画的鸟会飞,画的鱼会游,且精通戏艺。这么一个完美之人,他会是谁呢?他当然是方家人,但所有的人都应该知道,他绝对不是方传昆。
所有人都知道,方传昆大字不识几个,个头矮小,身体**,皮肤黝黑,且言语粗俗,类似水浒传中的武大郎,不过他比武大郎稍微聪明一点,懂得写一些参杂着一大堆错别字的情书,还懂得如何吃喝玩乐。在荔花村时,杨若兰对他印象并不深刻,只记得他和村中的几个男孩子翻过她们家的围墙,这些事情杨若兰经常会遇到过,他们翻她们家的围墙无非就是为了偷看她而已。杨若兰对这类男孩子很是厌恶,他们举止粗暴,言语粗鲁,杨若兰根本从来就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杨若兰当年遇见方耀平时,只不过还是一个年仅七八岁的小女孩子,而那方耀平虽是方世雄最年幼的一个儿子,当时年纪正好有二三十岁左右,正是年华正茂之时,难怪会吸引着杨若兰了。方传昆回方家之后,虽然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明了,但她依然不相信的,方世雄怎么会想到把方传昆与她联系在一起呢?方传昆也明显地感觉到杨若兰并不把他放在眼里,他想跟她说话,她远远地躲着他,她根本不给他任何一个机会让他表达自己。那方传昆气疯了,故意带女孩子回来给她看,她竟一点反应也没有。方传昆把这切都归于他在方家没有地位,杨若兰才不把他放在眼里,从此心里更加渴望尽早地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方家人。
杨若兰年纪慢慢大以后倒是很崇拜方传昆的父亲方耀挺,觉得他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绅士,又是一个让人崇拜的英雄。可是在方传昆身上,竟连方耀挺一点影子都没有。他真得是方耀挺的儿子吗?杨若兰似乎在否定。其实方传昆还是一个孩子,他还没完全长成,他需要时间,如果给他一定的条件的话,他也可以变成他父亲一样的人物,可是杨若兰同样还是一个孩子,她还不懂得一个男人需要时间与经历去塑造。她还不懂得方传昆实际在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处在于一个天平的两端,只要有人在旁边拉他一把,他完全可以做一个大义灭亲的英雄,他的本质并不坏。可是杨若兰不明白这一点,她还只是一个孩子,她哪里懂得这些呢?她还只是一个孩子,只看到现成的好东西,只看到美好的东西,就像一个孩子在树林中行走,一棵还没有长果儿的树肯定不能引起她的注意力,她的眼光一直在寻找着那棵结满硕果的大树,方耀平在杨若兰的眼里,确实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物。可是作为男孩子,方传昆确实有许多欠缺,他没有学问,没有高贵优雅的言谈举止,没有可傍身的一技之长,相貌又是那么地不出众,简直就是一无所是。况且在方家当中又是人材济济,要相貌的有相貌,要才华的有才华,文武相全者比比皆事。陆文亭很是为方传昆担心的。方传昆却不像陆文亭那样杞人忧天,他认为杨若兰迟早都是他的,万事有他祖父顶着,又有谁胆敢撬他的墙角呢?果然如他所想,自从他回方家不久,那些曾如蜂蝶一样在杨若兰身边追逐得杨若兰的他的堂兄弟们,个个都知趣地走开了。看来方世雄为了留住这个孙子的心,他暗地里已给家人做了许多工作。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父亲过去现在”内容快照:
『父亲过去现在』
陆文亭的家乡在赣江边~的一~小镇~。~祖父早年便携带一家大小在镇~以行医为生。他父亲是家中排行老大,因武功高~,早年曾落~到一家大~人家里以授武为生。后来高大英俊的陆其昌便成为这家里的一个~婿。小时候陆文亭听~~讲过,他父亲与~亲成亲以后一直住在外祖家,直到他~亲生~孩子之后,才回了本家。后来陆其昌便独自一个人到外面闯~江湖去了。~父亲是一个勇敢且聪明的~,不但有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