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七种容颜
这座城市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秦始皇建立的咸阳在城市西北,汉高祖建立的长安在城北方,而大唐王朝的千古长安,则包括了现在的整个城市。现存的城墙,只是大唐长安的一座城中之城——皇城。每一块石头下面,都埋藏着无数的传奇和故事。也许再过千年之后,我和故事也将化为黄土,埋藏进这城市厚重的城墙之下。是的,一条城墙,隔断的岂止是富贵与贫穷,傲慢和羡慕?这条城墙,就是这座城市的外衣,那样封闭,那样傲慢,那样古老而持重,那样自以为是地俯视着整个省,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可是,这城市毕竟已经苍老了,古朴的大雁塔不论怎样打扮,都不能挽回千年前的大唐盛世的繁荣。只有那楼宇角上摇曳的风铃,还似乎能听得见千年前的声音。
对于我来说,这城市古老也好,现代也好,都只是一座城市,一座和别的城市并无多大差别的城市。只有在这城市里有了她的足迹,她的故事,才有了我对这座城市的牵挂和思念,排斥甚至痛恨。
我在这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寻找,寻找她的足迹。那是我和她一起走过的足迹,也是我的,和她的一段共有的爱情的痕迹。
我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彷徨,从钟鼓楼到大雁塔,从大明宫到朱雀门,漫无目标地寻找。也许现在,就是我们最好的结果。可是我的心里,却永远无法平静地对待现实。
她,不见了。从我的视线里,从我的手机里,从我的QQ好友中,也从我的整日整夜的思念里,消失了。她换了手机号,换了QQ号,甚至换了工作,再也不在网络和我的视线里出现。但是我知道,她一定还在这座城市,在这道隔绝了傲慢与自尊的城墙里,在无数城墙外的人所羡慕的生活中存在着。而我,却不属于这座城市,只能在城市外面象一头来自戈壁滩的野狼一样无助地彷徨,却仍然眼望着城墙,在这个我并不熟悉的城市里,寻找我曾经深爱的她。
大街上楼宇成群、车水马龙,法国梧桐的树影下面,行人的脸上带着或喜或忧的神情。我试图从那无数的脸里面找到我印在心底的那张脸,可是却在一次次的失望之中,和一个个陌生的人擦肩而过,就象一个孤独的影子。
翠华路
前面,到哪了?对了,就要到她刚刚到这个城市时住的那个小院子了。我想起来了,这是翠华路,“翠华遥遥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翠华,是唐玄宗的行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想的是荔枝,而她也无数次地站在那个小院门口,等待着我的到来。我走进去,却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有人问我干什么的,我不知怎么回答,只好又出来了。站在门口,还想再看两眼,可是那人还那样警戒地看着我,我只好走远点了。
是的,就是在这个小院里,我和她,在分别七年之后,再次相遇了。
我记得,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夏天,一个夏天的下午,我,走进这个小院。一眼就看到,一个少女,短发在阳光下闪着光芒,正端着一个蓝色的盆子在水台边接水。水龙头的水是那样的清洌晶莹,对于已经渴了半天的我来说,是那样地充满诱惑。一种直觉告诉我,那就是她。除了她不会是别人。除了她没有人能那样美丽,那样清纯,那样让我心动不已。我走到她身边,毫不犹豫地拧开旁边的水龙头,让清洌的水从我的头顶淋下来,把躁动不安的心和泪水一起遮掩起来。我转过头,看着她的目光中那种惊疑、怀疑、回忆、思考,最后变成**的惊喜弥漫到整个笑脸。然后我说:“七年了,终于又找到你了。”她的泪水就在那一瞬间涌出了眼眶,好久才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我抬起头,重新戴上眼镜,,再把她上上下下打量一遍,说:“你给我的信里,有几点水迹,我以为那是你的泪水,就凭那几滴泪,我就知道你在哪儿。”
“可是,,可是,你现在……”她说不下去了,我怎么找到她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把这条街走了三个来回,问了八个人,从上火车到现在,已经八个小时没有吃饭、没有喝水了。火车票不贵,只四块钱,可是我那时全部的财产也只有二十元。
我说:“要不是我那个最好的兄弟,我还真不知道,你当兵的那三个月,受了那么多苦,我也知道你回到了学校,回到了长安,我还知道你用了一年时间才赶上那三个月落下的课,现在正在等着高考的结果。总之,我知道你受过的所有的苦,只是我不了解这个城市。我,还是第一次到这个城市,我受不了这里,真的,我受不了城市,所有的,城市。”
她说,“我也不想到这里,可是,不到这里,我爸爸就没有地方可去,为了我,他费了很大周折,才进了这座城市。说真的,我宁愿一直呆在那个戈壁滩里的小县城,一直等你,等你来看我。你……,你不知道,这六年里,我一直在想你,一直活在你和我一直上学,一起放学,一起走过田野的那些日子。可是,你,走了,连句告别的话都没有。我以为,这一生再也见不到你了,就这么胡思乱想,弄得我中考成绩委不理想,我爸爸怕我考不上大学,安排我去当兵。当兵的时候,回去上学的时候,我都想,要是你在身边,我一定还是全班第二,就算不是,和你在一起,还有什么苦是我不能受的?可是,可是……。还好,你又来了,再也没有同学说你和我早恋了,再也没有老师叫你去谈话了,只有,你,和我,在这个你我都陌生的城市里,没有一个人认识你,也没有过一个人认识我,只有,你,和我。”
我说:“在你走了以后,我也是很长时间调整不过来,总是想你。后来,父亲转业到了老家一座发电厂,在政工部门当个普通科员。从团政委的位子上下来,到无职无权的普通文员,强烈的反差曾经使他难以适应。而我也一样不能适应,到我上初二时,因为举家搬迁而落下的课还是没有补上,语文、历史、地理我都考到九十多分,可是代数却刚刚及格,英语却只有五十九分。父亲找了我的班主任,要求让我留级。班主任告诉父亲,那个班其实就是个留级班,是五年制改六年制空出来的班,不过要是上系统内的技校,英语不好也没有关系。可是父亲还是坚持,他要让我上高中。
我留了级,虽然留级以后我成了新班里的尖子,可是从小建立起来的学习上的优越感却再也没有了。到了毕业时,面对虽不理想却也足够上县重点的分数,父亲却又作出一个新的决定,说是厂里上高中的没有几个考得上大学,还是上技校稳当,三年以后就有工作了。我不同意,并且在技校考试前三天大病了一场。我躺在**,也不知是白天还是晚上,但是每次一睁眼,父亲就在我床头。等到能下床时,才知道父亲在我床头足足坐了两天两夜。
我向父亲屈服了,第二天去参加技校考试,考了第三名,却在某些干部的私下交易中没有进入在西安的总校,被挤到了另一座城市里的一所分校。我绝望了,我第一次知道人情世故的威力,也对自己的未来彻底死心了。没有文凭,没有关系,再加上我那个从来不愿自毁名声的父亲,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上,我将永远都处于劣势。
不过,现在好了,我又找到你了,心里再也不是那种空荡荡的感觉了。看到你现在这样子,我可以放心了。”
……她和我到附近的公园里坐了一个小时,再送我走到汽车站,问我,还写信吗?我说:“不写了。”她抿嘴一笑,说:“不写就不写!”
她真的几个月没有给我写信。我想她可能是上大学了,顾不上了,或者是大学的生活太精彩了,忘了我了,更或者,是她和我的距离更远了。
我开始认真考虑起自己的未来,和她的归宿。我,将象其他人一样进入发电厂,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而她将进入大学,将来依靠她父亲的关系在城市里弄一个不错的工作,我将在飞旋的发电机旁、在飘满煤粉的锅炉房里,学习这节点那线路、这保护那装置,在一身油污和周围粗俗的言语中度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直到退休,她却会在明亮干净的办公室里、在灯红酒绿的城市光影中演绎爱情和浪漫。我想来想去,想不出我们可以在一起的理由,想不出我们能够有结尾的哪怕万分之一的可能。就象那梅花,开得那般清雅高洁,却从来结不出甜美的果实一样。
于是……
在那年冬天,我去了一封要和她断绝联系的信。很快回信就来了,她说她正处在落榜的痛苦之中,不想把这份痛让我分享,却没想到,在已经受伤的心上被我又洒了一把盐。她问我,从小就在一起的心为什么不能靠近,为什么我要用那些世俗的理由来中断我们纯洁的情感。即使那只是一种友谊,也不应该……。
那天,雪下得告别大,是那年冬天第一场雪。我没有穿大衣,一天都没有吃饭,身上只揣着借来的十块钱,跑到了她家,她,却回老家了。
我茫然不知所措地走出了那个小院,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附近的公园。不知怎么回事,我想都不想就进去了。心里就想找和她坐过的那个长椅。找到了,却已经有别人坐上了。再看周围,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之中,一对对大学生正在踏雪,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双双紧握的手,让我更觉得自己的孤独和卑微。心想这就是大学生的生活了吧,她今年考不上,难道明年还考不上?她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和我的感情,对她只能是一种负担。也罢,就这样吧,宁可她恨我,不要让她,也让我,难过一辈子。
我象逃一样离开了那座城市。城市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个敌人。我恨城市,恨是因为妒嫉还是自卑我不知道,反正我就是恨。可是我还是心软,后来又和她恢复了通信。
……我站在那个小院对面的街道上,回想起那两行泪珠,就象这春天的雨一样清澈。耳旁依稀传来千年前的诗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要是故事在那时就终结的话,也许她的眼中就再也不会有泪水,而我的记忆里,也不会再有那么多的伤痛。可是,那无形中牵挂着的心,却仍然执着地绑在了一起。算了,还是走吧。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大雁塔”内容快照:
『大雁塔』
大雁塔时间过得真快,~月前的冰天雪地的情景还在我的记忆里封冻~苦,而现在,连大雁塔梅花都还来不及凋~,就已经被~目桃花的妖娆包围了。大雁塔,是唐朝时,唐玄奘为唐太宗翻译佛经的地方。盛世唐朝已经灭亡了一千三百年了,这~传奇中的佛塔却还在这里,经历了千年风霜,依旧那样古朴庄严。只是我那年和她一起~塔的时候,这里还没有广场,没有~泉,只有一条小巷子,从她家一直通到这里。我站在塔~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