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康有为的《大同书》
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都是“大同”的鼓吹者,他们都受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的熏陶和启迪,又都受到美国人贝拉米的空想社会主义小说《百年一觉》的影响,谭嗣同在《仁学》中说:“若西书中《百年一觉》,殆仿佛《礼运》大同之象焉。”梁启超是康有为最早的弟子之一,乃师很多书都是他帮助编纂写完成的。他很早就读过康有为《大同书》的稿子,我猜他一定提出很多意见并帮助纂写完成。
梁启超写的文章有很多是讲大同社会的可惜他没有汇编成以大同社会为中心的启迪思想的册子,但他的小说《新中国的未来》,是预想维新五十年后的中国,实现了大同社会的描写。他在当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时人把他与康有为并称为“康梁”。
谭嗣同是康有为的私淑弟子,受康有为的大同学说影响很深,他演绎康有为的学说,写成了一本书叫《仁学》。梁启超称《仁学》是一本“以救全世界之众生”,“以大同为条理”的书,可惜此书并不是专门阐述大同思想和大同社会构造体系的书。
只有康有为写的《大同书》,才是真真正正构想大同社会的书。他以古代儒家对大同社会的构想及董仲舒、何休的公羊三世说为基点,揉合了墨家的“兼爱”说,佛家的“去苦求乐”说,道家的“长生不死”说,又融合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康德的“星云”说,社会达尔文的“优生学”说,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内容等,写成了《大同书》。
这部书起稿很早,可见他的大同思想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他在广州、桂林讲学过程中,都向他的学生口授过大同之学。不过,这时他的大同学说仅是:“人人平等,人人自主,人人交相亲爱,此为人类公理[《孟子微》]。”百日维新失败后,他被迫流亡海外,在周游世界各地的过程中,目睹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大生产所带来的巨大现代物质文明,又接触了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从而对原著作了若干修改和补充,最后于1901——1902年间在印度最后完稿。《大同书》是康有为融贯古今中外各种学说,又加以创造性发挥的产物,共30卷,约20万字,分10部:甲部入世界观众苦;乙部去国界合大地;丙部去级界平民族;丁部去种界同人类;戊部去形界保独立;己部去家界为天民;庚部去产界公生业;辛部去乱界治太平;壬部去类界爱众生;癸部去苦界至极乐。于1913年在《不忍》杂志上发表了甲、乙二部,1935年才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将《大同书》的内容归纳如下:一、无国家,全世界置一总政府,分若干区域。二、总政府及区政府皆由民选。三、无家庭,男女同栖不得逾一年,届时须易人。四、妇女有身者入胎教院,儿童出胎者入育婴院。五、儿童按年入蒙养院及各学校。六、成年后由政府指派分任农工等生产事业。七、病则入养病院,老则入养老院。八、胎教、育婴、蒙养、养病、养老诸院,为各区最高之设备,入者得最高之享乐。九、成年男女,例须以若干年服役于此诸院,若今世之兵役然。十、设公共宿舍,公共食堂,有等差,各以其劳作所入自由享用。十一、警惰为最严之刑罚。十二、学术有新发明者及在胎教等院有特别劳绩者,得殊奖。十三、死则火葬,火葬场比邻为肥料工厂。
这幅尽善尽美的大同蓝图,强调的是一个‘公’字,《大同书》说:“今欲至大同,必须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梁启超说:“《大同书》的最要关键,在毁灭家族。有为谓佛法出家,求脱苦也,不如使其无家可出:谓私有财产为争乱之源,无家族谁复乐有私产:若夫国家,则又随家族而消灭者也。有为悬此鹄为人类进化之极轨。”康有为在《大同书》里把大同社会的内容设计得非常具体细致,力求尽善尽美。他说:“吾为天游,想象诸极乐之世界,想象诸极苦之世界,乐者吾乐之,苦者吾救之。”他要用自己设计的大同世界来帮助世人进化成“天游之人”,像神仙一样过着美好的日子。他说:“吾之道早行早乐,迟行迟乐,不行则有苦而无乐。”
梁启超称赞《大同书》说:“在三十年前,而其理想与今世所谓世界主义,社会主义者多合符契,而陈义之高且过之。呜呼,真可谓豪杰之士也。”不过,《大同书》描绘的社会,虽说完美细致,而这些详尽的规划反而遏杀了人类建设社会各项功能的闯造能力。所以,《大同书》几乎全是脱离现实的空想。因此,毛泽东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达到大同之路。”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易经》“同人卦”对大同社会的憧憬”内容快照:
『《易经》“同人卦”对大同社会的憧憬』
〈3〉《易经》“同人卦”对大同社会的憧憬“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初九,同人于门,无咎。六二,同人于宗,吝。九三,~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九四,乘其墉,弗克~,吉。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九,同人于郊,无悔。”“同人”是《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卦象为[],外卦为[],象征天,这里的天并非专指自然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