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大同谟 [目录] > 第7章

《大同谟》

第7章中国对其他理想社会的憧憬

作者:东方大旗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3、中国对其他理想社会的憧憬

〈1〉尧时《击壤歌》对自耕自食社会的憧憬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此诗歌不论是不是后世之伪作,其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肯定的。诗中构想了一个自食其力,自享劳动果实,不向统治阶级交纳赋税的理想社会。

〈2〉《诗经·魏风·硕鼠》憧憬的乐土,乐国,乐郊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诗人不满现实中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希望能去到人人平等,没有剥削,能让人安居乐业,待遇公正,没有哭泣。生活美好的乐土,乐国,乐郊的理想社会里去居住。

〈3〉陶渊明设想的“世外桃源”理想社会

陶渊明在他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记》里,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图景:桃花源里环境优美,人们自耕自食,相亲相爱,不问世事,怡然自乐,仿佛是大同社会。《桃花源记》对我国后世的思想家有很大的影响。

据学者考证,桃花源不在湖南桃源县,而在庐山康王谷。宋《南康马图纪·纪游集》记载:“康王者,楚怀王之子也。秦灭楚时,王避谷中,秦将王剪追之急,天忽大风,剪人马不能前,康王得脱,遂隐谷中不出。”谷中的地理环境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非常相似,陶氏藉此素材撰写他的理想之地“桃花源”。

唐朝的王维在《桃源行》诗里说:“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几乎把桃花源社会描绘成了最美好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到了南宋,又变成了隐士聚居的真实之地,成了现实中的社会。南宋状元,江西人汪圣锡,与失意政客吴敏,王安中等人仿陶记在柳州驾鹤山搞了个“小桃源”,与一班当地文人隐居里面,啸傲山水。汪圣锡《小桃源记》称这里是“桃花万树,池水千寻。涧流芝术之味,林闻鸾鹤之声。”并在崖上刻下“桃源胜境”和“小桃源”等石刻。同为隐居,陶记是自耕自食的社会,汪氏等人则是名士隐居,不事生产,在山上建个“架鹤书院”讲学为生。“桃花源”和“小桃源”这两个社会,即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不同,境界自然各有千秋。柳州另有一个“桃源洞”,在卫公台下,清严浪《秋风鸟》诗:“卫公台下桃源洞,桃叶秋风逐浪来。”

元朝王子一《误入桃源》曲说:“上不事王侯,不求闻达,隐姓埋名做庄家,学耕种。”则又融合二者的特点,由名士而学做村民。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宋恕的《古大同说》”内容快照:

『宋恕的《古大同说》』

〈4〉鲍敬言的《无君论》对无君社会的憧憬《无君论》说:“曩古之世无君无臣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既作,日~而息……不竟不营,无荣无辱。”鲍敬言对无统治阶级的自由社会特别向往,在那个社会里,无~,无阶级,无竟争,无私产,无赋税……他认为“古者无君,胜于今世”,对这样的社会非常赞赏和向往。〈5〉潭峭的《化书》提出的“太平”,“大和”理想社会谭峭在《化书》中说

~~

>> 阅读第8章 宋恕的《古大同说》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