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校园小说 > 人间梦呓 [目录] > 第2章

《人间梦呓》

第2章<二>

作者:半觉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这个女子是谁呢?廖斯痕跟她到底是什么关系而在临死前还念念不忘把她的照片带进棺材内?那些信就是该女子写给廖斯痕的吗?而手套和那幅画作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心里充满了疑惑与好奇。此时,廖斯痕二哥打断了我的遐思。

“你看,斯痕让我把这些东西放进棺内,可是我现在才发现,真对不住他啊!幸好阴差阳错,把他葬对了地方”说着说着眼泪就哗哗地涌出来了,他忙揩了去,又接着说道:“你看该怎么弥补呢?还有,也没去火化,挺担心政府会找上门的”

“火不火化”我安慰说,“现在也没人来管了,况且你也实在火化不起的,应该不会有事的。至于廖斯痕的这些东西,我看就在他坟前烧化了吧,他若有灵,也是一样的”。

他点点头,就又用袖口擦拭了一下残泪。此时我犹豫再三,终于开口说道:

“请问,这些东西能让我带回去看看吗?一看完就送过来”

他沉吟了半晌,说:“那好吧。不过,看完了就送过来吧,也好早点给烧了”

我于是又劝慰了他几句,便急急走回家,迫切地翻看起来。日记本的扉页上用毛笔隶字题着“人间梦呓”四字,笔法圆熟,遒劲古朴,颇见功底。而第一页却是两阙《鹊桥仙》词,云:

枯藤败蕉,寒凇凛霰,又立伤心旧院。

畴昔陨涕犹忆否?伊相亲嬉笑耳畔。

而今惊闻,伊已结缡,徒引更哭一晚。

纵使业成亦迟矣,况贫复病羁人间。

毫无疑问,此词对廖斯痕来说肯定是刻骨铭心的了。这里面必然隐含着一个凄惨而又动人的故事。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一口气把日记与书信全部细细读了一遍。读罢,我伏案痛苦失声,哭这现实的无奈,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虚缈了。不曾想,廖斯痕还有如此一段凄美的爱情,心里的疑团也就一个个全解开了,对廖斯痕这个人及他的死也重新有了一番认识。日记几乎全是在一段时间内写的,也未注明日期,其实就是一篇分多日连续写成的回忆长文。其中很多纸页都布满了透明的圆点,仿佛廖斯痕的眼睛。有的字墨迹已经荡开,模糊一团,而书信就像丢进水里又被捞出来一般。可以想见廖斯痕在读信时泪如泉涌的景况。

我忽然忆起当时去看望廖斯痕的情景。那是差不多两年前的这个时候,他还在病中,看见我去,他显然心情好了许多。我们聊得也不少,但总觉得十分沉重。还记得当时我说了句社会上流行的戏谑之言“生活就像是**,既然无力反抗,那就让我们去享受吧”,廖斯痕听罢哈哈大笑,但笑着笑着就又放声痛哭起来。临别时,我建议他可以写写东西,平时也挺爱读书的,把心里郁积的痛楚写出来,或许会好受一点。但他却长长吁了一口气,说:“有什么用,痛苦依旧如许,并不会因此减少分毫。而且,人在非常痛苦的时候是什么也做不了的。”没想到,他痛定之后还是写了。

窃以为,人世间的文字大致可分作三种。一是沽名钓誉之文,文多不文,非剿袭即剽窃,一无可看;二是闲情适趣的自娱之文,生活安逸,便陶然自乐其中,此类文偶可读之;最值得去读,细读,反复读的便是第三种文了,它非为沽名钓誉,亦非自娱自乐,而是心有大悲,郁胸难消,遂借文字以哭。解之者细细读去,会发觉通篇字字皆血泪所成。写此种文,他会泪尽而死,然而,倘若不写,他更会因悲愤郁积而更早地死去。古今至文,莫不如此。读此种文而以什么反社会,或文中谁好谁坏,是是非非来评之是最俗不可耐的。读书当得其神。至痛之人,他思索的是命运,是人生,是亘古不变的人性,甚至整个宇宙。解之者读之,莫逆于心,他拊掌大笑,他捶胸痛哭,她愁闷欲绝,他顿足狂走,随又突然倒地,直挺挺昏厥了过去,终归一声长叹而已。写此种文者,正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说:“…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廖斯痕的日记大概也就是这种文字吧,虽不比古圣贤,然而字字皆从肺腑中流出,自能感人。

我忽然产生个念头,希望能把廖斯痕的日记整理出版,因为我想着,这样一则可以让更多的人读到这种人间少有的至情至性文字,廖斯痕对人生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于读者并非无益的吧;二来廖斯痕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了解了他的一生或许对那些因病,情感,现实等而对生活绝望的人是种慰安,因而对减少他们心中的苦痛有些微帮助;三则渴求知己或许是人的本性,尤其是落魄孤寂之人,更是如此,在生前寻不到知己,便寄希望于后人。廖斯痕在日记中也是这样说的,他该不会例外吧?不然怎么不在遗书中嘱托把日记也放进棺材内呢?而且,刚刚我也获得了廖斯痕二哥的同意。所以,现在我就把他的日记誊录下来,除了几处笔误加以改正外,为保真起见,其它一字不易。有我知道而廖斯痕却道不详的地方再略为补叙,把我的所闻所见一并加入。至于那些书信,则附录于后。希望这件工作能有益于大家,特别是那些痛苦迷茫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倘能如此,我也就欣慰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三>”内容快照:

『<三>』

我们村名~落雨村,位于守情~~麓,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小桥~~人家。一面靠~,三面环~,~外是一块块阡陌螺旋的稻田,更远~又是隐隐青~。~~隔不多远就有一~小石拱桥,颇似弯月。各式小船,或行或泊,倒也不少。屋舍的布局错落有致,显得古朴而又幽雅。廖家就住在村子的东南隅。廖斯痕的追忆是从高中开始的。就在前两年里,廖家可谓祸事~。先是廖斯痕的爷爷在雨天~倒,跌得半~不遂,卧~俩月,便寻早~的老伴

~~

>> 阅读第3章 <三>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