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莲花,从孕育成花苞经过绽放一直到凋零,不过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一个女子,从年幼无知的女童到懵懵懂懂逐渐蜕变成成熟的女人,却是无数场浩劫。
————————————————献给我正在逝去的青春
1.老宅
在她出生的时候,那个临近长江与海洋的城市不过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县城,最繁华的地段不过是一条街,街上有几家大的商场和一些门面不大的小店。她的家就在这条街的尾端,连接起这一条街,与一片向远处绵延看不到尽头的村庄。在她离开这个城镇的几年后,城镇从县改成了市,并逐渐繁华起来。
记忆中的老宅。是四间宽敞明亮的红瓦房,房子的顶端用黑色瓦片垒起一字型,两端飞翘向上。木质的大门漆上大红色,铜环上铸出虎状,门檐上雕刻着双龙戏珠。据说,当时祖父请了工匠在家里雕了一天一夜才完成。
祖父在屋前开辟了花坛,种满了月季、菊花、美人蕉等等花卉,一年四季都有颜色。年幼的她时常帮祖父在花坛里除草,捉虫。对自然的喜爱大抵来源于此。老宅院的前方,有一处果园。祖父种植了很多果树,大多是桃、梨、枇杷之类,而她最爱的是唯一的那棵樱桃树,每年的夏天,总会有很多饱满圆润的红色小果实缀满在与她一样高的樱桃树上。成年后的她依旧喜爱这类色彩鲜艳充满甘甜汁水的水果,这些是童年在她心中种下的根,并随她一起成长。
她寄养在城市后,果园被某一位叔伯承包了去,为了防止偷窃,在果园四周挖了一条不宽的U形池塘,种上了菱角,还有莲花。她从城市回老宅度过暑假,太阳落山后,大人们开始在门前的口场上乘凉,孩子们嬉笑打闹,追逐萤火虫。她不与同龄的孩子们嬉戏,总是搬着一张凳子,面对着那些池塘里在幽暗月光下看不清楚的莲,一坐便是一晚。那些沉默安定的力量在她幼年的心里已经成形。
屋旁有河流,河流边种满了天然的植物,篙笋、芦苇,还有一些始终叫不出名字。总是春天开始发芽成长,到夏天便长成成片成片的绿色海洋,甚至遮挡住河流,到秋天便是一片一片的美丽芦苇花,折下芦苇杆子用一些轻薄的纸张做成风筝,可以放飞得很高很远。夏天,父亲会和叔伯一起捕些鱼虾,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有密度不一样的鱼网,还有像灯罩一样的巨大扣罩,还有圆柱形的黄鳝篓,进口设置成漏斗状,黄鳝游进去后便出不来。这些工具和方式是中国古老农民沉淀起来的智慧结晶。饭桌上经常有鱼虾,还有螺丝和蚌,那些是天然的美味,与现在人工养殖的不同。
老宅在城市规划中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规划图总是落在老宅所处的位置上又转移开。听老人们说,那条不起眼的河流,是当初巨龙飞天之前的蛰伏之地。在很久远的年代,这块土地还只是一片沙滩,当龙还没有生长出手脚只是一条蛇形的时候在此修炼,最终抵过了种种劫难,一跃升天。而曾经他蛰伏过的沙滩上尽是闪耀的金沙,飞天时尾巴扫过沙滩形成的长坑在沧海桑田后成了这一条河流。那个城镇便叫做金沙镇,而这一个村庄叫做龙潭村。
多年后她已经不再相信那个传说,只是依旧向往。那是纯朴的农民真真挚的信仰。每一个重要的农历节日,村民总是不忘给死去的祖先们烧纸祈福。像是普通的节气,也都有一些特别的风俗。比如立夏,老人们会用五彩的丝线编织成网兜,装上各种家禽的蛋,用来祈福。端午将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去采蒲叶,包粽子。她的祖母总是心灵手巧,用蜜枣,红豆,鲜肉做成或甜或咸的馅料,包成形状各样的粽子,甚至有灯笼状的。根据不同的馅料用不同颜色的线捆好,吃的时候可以直接挑出自己喜欢的口味。
即使她离开老宅很久,去了遥远的城市生活。接受了比较开放的思想,开始习惯城市悠闲舒适的生活,却也始终对中国的传统民俗无法忘怀,每逢节日都格外感伤。一个人的很多习惯因为环境而改变,但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喜好却无从改变。这些与童年有关。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离别”内容快照:
『离别』
2.离别她是父~的长~,父亲~亲都恰好是各自家中的长子长~,顺理成章的成了祖父的长孙~,外祖父的长外孙~。父~各自的家族中~丁不多,于是自小~当作~童一般养育。因是家里第一个孩子,家人无不对她宠爱。从不在肉~~伤害于她。即使有些过错,不过是被勒令面壁思过,自知错误便可饶恕。唯有~亲有些过分的宠溺于她。见不得她半滴眼泪,断乳过数次,终究~不过~哭~而一再协。一直到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