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大胜而回,刘焉亲自迎接,赏劳军士。
大块肉,大碗酒,自有一番热闹。席间,“长臂儿”却是郁郁寡欢,肉倒咽了几块,酒却点滴未沾。张飞今仗杀得兴起,此刻吃得也来劲。自己案前的早没影了,刘备面前的,他全包了。关羽倒是颇有吃喝相,慢嚼细饮的,生怕那食物污了那二尺长的美髯似的。不过,他也冷眼看到了刘备的异常,只是留在心里,不挂在嘴上而已。
这一仗,“长臂儿”是有惊有喜。喜的是天赐关、张二人于他,这武艺超群的人,当会助他走向成功的;惊的是才出道,就遭到刘焉的暗算,若非关、张,只怕没命吃肉喝酒了呀!还认宗亲呢?这口蜜腹剑,算是让他长了见识。五百对五万,驱孤羊入狼群呀!此刻,想想都冷汗直冒,那会怎没吓昏了?
“长臂儿”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便借身子困乏,向刘焉告退了。关、张要陪他一起回去,他拒绝了,说是都走了,也就扫主人面子了。关、张只好留下。
这一夜,“长臂儿”就没睡踏实,翻来覆去地想来想去,总觉得跟着刘焉,心就悬着没个着落。防人之心不可无,可他是上司,防不胜防呀!
第二天一早,“长臂儿”就找着州府的主簿,塞了些银两,打探刘焉向朝廷报功的事。那人落得银两,情面也做得十足,索性把奏表给刘备看了。奏章上,杀贼首,溃敌兵,收俘虏的功劳,全归了刘焉。邹靖作为率军的将领,也有几笔。而自己兄弟三人,仅一句“刘备也率义兵参与了讨贼”。命是自己卖,功全是他人名下,这何时才是个头哟?他一看,浑身就抽了筋似的站立不稳了。
正在这时,下人来报,说是太守邀请,有要事相商。于是,刘备与主簿,一前一后,去见刘焉。
刘焉说:“青州被黄巾贼寇围攻,情势紧急,太守求援。诸位,此事如何为好?”
校尉邹靖本畏惧黄巾,但经一战,怯意已去。关羽、张飞两人的神勇,他是亲眼所见。有此二人,区区贼寇有何可惧?时局动荡,正是将士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岂能轻易放弃?况且,有能人相助,只得不失,这等好事,人生能有几回?此时,见太守发问,他看了刘备一眼,就上前说道:“本州已无贼情,青州求援,不可不援。在下愿领兵,与刘义士同赴青州!”
“长臂儿”一听,脑子飞快地转开了。想到这或许正是脱离刘焉的机会,顶不济也可凭战功混个好光景。于是,朗朗说道:“玄德愿随邹将军前去!”
刘焉大喜,拨五千兵马,令他俩去解青州之围。
“长臂儿”回到住处,叫来关、张二人,说道:“二位贤弟,此次前去青州,务必要见机行事,不可莽撞。切记,切记!”
张飞不知就里,嚷道:“大哥,你话倒是说个明白!”
关羽说道:“大哥如此说,自有他的道理。我们听大哥的吩咐就是!”
张飞也就不再吭声。
“长臂儿”话已说明,难得关羽又体察他心,也就欢喜出门,召集本部兵马,随邹靖朝青州奔去。
离青州尚有十几里,黄巾军就发现了这支援兵。当下,分兵阻截。眼见得黄尘滚滚,敌军来势汹汹。邹靖还念着上一仗,催关、张迎敌,自己压阵。刘备此次倒也不让,纵马冲出,和关、张一齐杀入敌阵。
许是敌军已探明涿州战事,当即便认出这红脸、黑面二将,一跃踊出数将,来个群殴。如此一来,关、张虽勇,但要顾前虑后,左右照应,威力自是大减,一时倒也难见奏功。敌将见此,又冲出几人,搭箭拉弓,欲见机射杀。刘备只对一将,见招拆招,倒也不落下风。暇间,不时观看那边战况,见关、张情势紧张,便大喊一声“扯呼!”退下阵来。关、张见他败下,各抖神威,荡开了一片空地,冷丁中脱身,尾随刘备而去。
邹靖见事不妙,哪还顾得压阵,抖缰纵马,率队退下。这一退,就是三十里。好在敌军意在攻城,也就穷寇莫追,收兵回阵,这才容得邹靖安营扎寨。
关、张二人在小树林寻到刘备。只见马儿自在地在一边吃草,刘备单膝屈起平躺在草地上。张飞急忙跃下马,朝他奔去。
“大哥,你……”
张飞话才出口,就看到了奇怪的一幕:刘备嘴含着根草茎,正悠哉闲哉地嚼着,一脸是掩不住的笑意。这哪是才败下阵的将领,分明是劳作后小憩的庄稼汉。
“长臂儿”懒洋洋地坐了起来,指着旁边的草地,示意他两人坐下说话。张飞疑惑地看看他,又掉头看看关羽。关羽手捋着那美髯,同样地悠哉闲哉。碰到张飞投来的目光,他对张飞挤了挤眼,眼角洋溢着笑意。
“你们要闷死俺呀?”张飞一跺脚,手中的丈八蛇矛**地里半尺,“索性找个鼓来,把俺装进去就是了!”
“长臂儿”起身,拉张飞挨着自己坐下,意味深长地说道:“三弟,大丈夫立世,要能屈能伸。何为曲?何为伸?就是该忍时则忍,该嚣时则嚣。可这只是个表,里是要活着呀!没命,怎曲,怎伸?虽说是富贵险中求,但险不是去求的,而是要避的呀!如今日,你尽可杀个痛快;可是,那蝗虫般的人,你杀得尽吗?总有精疲力竭的时候。那时,就不是你杀他,而是他杀你了!”
张飞听了一愣,说道:“既如此,又如何阵上厮杀呢?”
“长臂儿”说道:“见机行事,切不可冒险行事。记住这,当可以了!”他本想再多说些的,但见张飞是鲁莽之人,说多了,他也记不住,也就遇事时指点下就是了。于是,和关羽应酬几句,便和两人回营了。
邹靖听说刘备三人已回,急派人叫他们来帐中议事。
“长臂儿”说:“敌众我寡,不可缠斗。只有兵出奇招,打它个冷不防,乱了他们阵脚,方能取胜。”
邹靖问道:“依你之见,计从何出?”
“长臂儿”说道:“我回营时,顺便看了地形。离城十五里处有大山,可由关、张二人伏兵于此。我与你引敌军到此,三军夹击,当可奏功!”
邹靖大喜:“此计甚妙,就按此施行。”说完,便令关羽、张非各领兵一千,伏于山的两侧,鸣金为号,齐出接应。
第二天,邹靖、刘备领军挑战。黄巾军见是昨日败军,自不当回事,卷席般杀来。邹靖、刘备略战几回合,便佯装不敌,仓促逃下。敌军乘势追击。等敌军入得山里,刘备率军一齐鸣金,左右两支伏兵杀出。邹靖、刘备也转身杀回。三路夹击,敌军混乱中不辨底细,只得掩帜而逃。直赶至青州城下,太守龚景亦率民兵出城助战。敌势大败,死伤极多,遂解青州之围。
青州之围既解,邹靖便欲回去。
“长臂儿”说:“听说中郎将卢植在广宗与贼首张角作战,他是我的老师,我想前去助阵。”
邹靖不便勉强,只得自己率军回去。刘备与关、张二人,率本部五百人投卢植而去。
至卢植军中,“长臂儿”执弟子礼,拜见了老师,并说明了来意。卢植弟子众多,哪还记得有个叫刘备的?但有人叫“老师”,毕竟是好事,他也就应下了。至于刘备带来的五百人,对他这率军五万的将领来说,是不入眼的,但有总胜于无。何况,他是儒将,自得那待客之礼,也就客气地接待了这位“长臂儿”学生。待到刘备又提起那“帝胄之后”话题时,卢植还算给他点面子,没把他的队伍编入行列,还将他留在帐前听调。
这时候,张角率众十五万,在广宗与卢植决战。卢植兵才五万,仗着训练有素,方能与之抗衡,未见胜负。而张角的二个弟弟张梁、张宝,则在颖川,与皇甫嵩、朱俊对垒。双方各具优势,可谓旗鼓相当。可是,朝廷被黄巾闹得坐立不安,恨不能当日就除去这心腹之患,就连下旨意催战。
这天,卢植对刘备说道:“你引本部人马,我再拨一千人与你。你去颖川打探消息,传我意思,和皇甫嵩、朱俊约好时间,与黄巾军决战。”
“长臂儿”终于得到了独自领兵的机会,也就满腹欢心地前往颖川了。
待到颖川时,皇甫嵩、朱俊已采取火攻之术,击溃敌军了。刘备见着他俩,说了卢植之意。皇甫嵩说道:“敌军此败,必去投奔张角。你还是赶紧回去吧!”
“长臂儿”原指望此番会有一番大作为的,殊不知只落得个跑断腿的苦差事。回途中,他郁郁寡欢,关、张和他言谈,他都是有前言没后语的。关羽倒是不以为然,张飞则憋得难受,干脆混在亲兵中自寻乐了。
走到半路,只见一簇军马,护送一辆槛车,车中之囚,乃卢植也。刘备大惊,滚鞍下马,问其缘故。原来,朝廷差太监左丰前来广宗打探战况,那左丰索取贿赂。卢植素来嫉恨宦官,回他“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这下得罪了左丰,他回奏朝廷,说卢植只守不战,怠慢军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将董卓来替代他,而将他逮回京城问罪。
张飞一听,怒火中烧,就要斩杀护送军人,救出卢植。
“长臂儿”急忙拦住他,说道:“朝廷自有公论,你岂可乱来?”
“阉党弄权,岂能容他陷害忠良?”张飞不解地望着他,“这是你老师呀!岂能见死不救?”
“长臂儿”瞪他一眼,说道:“不救,尚不定会死;救了,必死无疑。就算捡着一条小命,可坏了名节,生不如死!”
张飞不满地说道:“说顾命的是你,说不顾命的也是你。你叫俺怎才好?”
“长臂儿”此刻真的不知怎说才是。顾的是自己的命,不顾的是别人的命,怎么连这都辨不清呀?他本想开导下张飞的,可这话也太直露了,叫他如何开得了口?
关羽见状,说道:“三弟,你怎这等不晓事理?天地君亲师,君三师五,孰重孰轻,一辨即清呀!”
张飞自知说不过二人,也就只能看着军士簇拥卢植去了。他真不明白,刘备说起投卢植时,声称恩师如何看重他,可谓恩重如山;此时,卢植遇难被囚,他怎这般无动于衷?
“长臂儿”无暇看两位义弟的脸色,他沉思默想开了。驱幽州之敌,解青州之围,弟兄三人,功莫大焉。惜在人麾下,功不在己名下。投奔卢植,总算有了独自领兵的机遇,谁知又是昙花一现。卢植一倒,一切都无从谈起了,命不由人空悲切啊!他仰天长叹,这一声颇惊天地泣鬼神。
关羽说道:“卢中郎已被逮,别人领兵,我等仍将一无所依,不如暂且回涿郡吧。”
“长臂儿”想想,一时也无可投奔之处,也只好回归故里,以待来机了。于是,就依了关羽之言,引军北归了。
第二日正午,走到一大山处。刘备等人正欲寻个树荫避日头,忽闻山后喊声惊天动地。刘备引关、张纵马上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长臂儿”说道:“此人是张角!我等可速战速决。侥幸击杀他,奇功可建!”
三人纵马率军而出。张角只身追杀董卓,正赶到此处,忽遇三人冲杀,左刀右矛中双剑。张角仓促间架了几招,见来人凶猛且武功不弱,缠斗下必凶多吉少,便脱身而退。这一退,追军大乱。三人追杀一阵,见溃兵入了大阵,这才急忙撤回,寻得董卓,护送他回寨。
董卓回帐,洗面呷茶,惊魄方定,这才唤刘备相见。问他现居何职。刘备回答是义兵,乃“白身。”董卓一听,顿觉尴尬。身为统兵大帅,被平民百姓救出,一经传出,岂不大损尊严?于是,连礼都没见,挥手说句“下去吧!”
“长臂儿”沮丧退出,将情况告知二位拜弟。张飞大怒,嚷道:“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便要提刀入帐来杀董卓。慌得刘备、关羽左扯右抱,齐声说“做不得!他是朝廷命官,岂可擅杀?”
张飞说道:“若不杀这厮,反要在他部下听令,我实在不甘心!两位若要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了!”
“长臂儿”说道:“我三人义同生死,岂能相离?我们就投别处去罢了。”此时,他已想明回乡里终非良策。借剿贼为名,各豪强并起;黄巾军当灭,乃指日可待;知机不可失,岂坐失良机?和关、张商议,也就一朱儁可投。于是,三人连夜引军来投朱儁。
朱儁待之甚厚,合兵一处,进讨张宝。是时,孙坚也在朱儁帐下听令。曹操自跟皇甫嵩讨张梁,大战于曲阳。刘备此时方遇一宽厚主子,行军作战自当努力。
这日,朱儁破了张宝的妖术,展开了对黄巾军的屠杀。刘备远远见着“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逃。刘备发箭,中其左臂。张宝带箭逃脱,走入阳城,坚守不出。朱儁一面围城攻打,一面派人打探别处消息。
此时,张角已死。皇甫嵩取代董卓,率军与张梁作战。连胜七阵,斩张梁于曲阳。朱儁听说,催促军马,悉力攻打阳城。贼势危急,贼将严政刺杀张宝,献首投降。朱□遂平数郡,上表献捷。
至此,黄巾军始作俑者三张皆死,余党虽四下生事,但终不成气候,稍后便被一一剿灭。朝廷大患既除,剿贼之功臣自当进爵封赏,不在话下。曹操封济南相,孙坚也到郡上任司马一职。惟刘备听候日久,不得一官半职。
三人郁郁不乐,上街闲行,正值郎中张钧车到。刘备见之,仗着平素和他还有来往,就上前自陈功绩。张钧听了十分吃惊,想宦官弄权,此类事必多,若不弥补,必寒天下人之心。回朝见皇帝时,提及此事。十常侍奏告皇帝说:“张钧欺主。”皇帝令武士逐出张钧。之后,十常侍共议:“此必定是破黄巾有功者,不得封官授职,故生怨言。暂且让各省给他们个小官做做,以后再理会不迟。”因此,刘备这才被委派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克日赴任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第二回佳木觅尽投奔苦,张飞鞭~邮督~(下)”内容快照:
『第二回佳木觅尽投奔苦,张飞鞭~邮督~(下)』
“长~儿”遣散本~兵马,只带~二十几位亲随,与关、张到安喜县任职了。这县尉是个不~~的武官,也就是个境内御贼安民的差事。时值宦官专权、朝纲不振,虽说是天灾兵祸,民不堪忧,但大小官吏横征纵敛、~~不~。刘备倒是洁~自好,与民秋毫无犯,还常到田间地头,为民代耕。如此一来,自是赢来一片赞誉之~。张飞纳闷了,不知这拜兄葫芦里装的是啥~。想当初,论起~爵封侯都嗤之以鼻;看现在,捞个无品薄俸都乐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