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曲阜群英会
王济生原九纵七十三团政治部主任:“在攻克周村、潍县后,战士们看到被反动派炸毁的家园,无人收割的庄稼,百姓们一张张挂满泪珠的面孔,悲愤之极,自发地提出了‘打下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团部以通讯的形式把这个口号刊登了出来。纵队首长看到后,立即询问师里,问我怎么搞的,为何在团报上乱提口号。。。。。。。。。直到纵队仲主任来我团了解政治整训情况时才告诉我,我们泄露了战役的口号。”
****************************************************
8月20日,粟裕来到曲阜,与山东兵团谭震林、王建安等会合,这是华野两大集团自1947年“7月分兵”以来的重新会合。
8月22日,中央军委指示华野会商攻济打援作战计划,做好一切准备,“九月十五日左右开始攻城”。
8月25日至29日,在曲阜师范学校西南角的二层楼上,华野召开了纵队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济南战役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山东兵团副司令员王建安以及各纵队和军区首长。
粟裕、谭震林主持会议。
会议期间,毛泽东连续发电给华野指挥员,对济南战役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对攻济打援的部署作了指示。
在8月26日电报中,毛泽东指出:"攻济打援战役必须预先估计三种可能情况:(一)在援敌距离尚远之时攻克济南;(二)在援敌距离已近之时攻克济南;(三)在援敌距离已近之时尚未攻克济南。"并指示应首先争取第一种情况。"在第三种情况下,即应临机改变作战计划,由以攻城为主,改变为以打援为主,在打胜援敌后再攻城。"
同日,毛泽东又致电粟裕,强调指出:“我们要求你们的是以一部分兵力真攻济南(不是佯攻,也不是只占飞机场)而集中最大兵力于阻援和打援。济南是否攻克,决定于时间。而取得时间则决定于是否能阻援与打援……因不真攻济南,则援敌必不来。攻城使用兵力太大,则打援又无力量。在此种形势下同意你的意见,第一阶段以足够攻占机场及吸引援敌之力量用于攻城,其余全部用于打援。依情况发展,如援敌进得慢,而攻城进展顺利,又有内应条件,则可考虑增加攻城兵力,先克城,后打援;如援敌进得快,则应以全力先打援,后攻城。”
会议期间,指挥员们各抒己见,会场气氛极为活跃,对如何攻济打援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战役的关键在于能否在短时间内迅速攻克济南。大家七嘴八舌,纷纷议论:有人说,攻取济南这样坚固设防的战略要地,1个月打完不可能;最积极的看法是至少1个半月;一般人的看法是准备两个月,更有点把握是3个月。
但九纵司令员聂风智却说:“依我个人看法,不一定非拖得那么久。三两个月拖下来,给打援部队压力太大了。”
粟裕问:“老聂,那你认为需要多少时间呢?”
聂风智十分自信地回答道:“凭我军现在的实力,有15到20天,就能把济南拿下来。”这可是一语惊四座。对聂凤智的大胆预测,一些同志觉得他有点“狂”。聂凤智回忆说:“被大家挖苦得不得了。”
八纵副司令员郭化若倒了杯开水端到聂凤智眼前,调侃道:“聂老兄高见,敬你一杯!”
其他几位纵队司令也跟着起哄:“聂老兄高见!老聂高见!”
聂凤智笑着说:“不管‘高见’‘低见’,讲出来大家评论嘛!”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血浴泉城----济南战役纪实(七)”内容快照:
『血浴泉城----济南战役纪实(七)』
其实,聂凤智早在3月打周村时,就开始详尽了~济南的国民党军防务,周村战斗俘虏了一个旅级军官,是刚从济南调来周村的,~悉济南的情况,~他写出来,他两天没动静,说~白面馍馍,~~笔砚台才肯写。看守的战士气得直骂,聂凤智说照办。结果几天~来,厚厚的一叠关于济南城防工事、兵~~署、~队特点、内~关系的情报摆~了聂凤智的案头。这时9纵还在济南百公里之外。4月打~潍县之后,聂凤智又将~队拉到城郊,~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