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笔者家乡有三宝:石膏、汤池、灵芝草。
这三宝之一的汤池,位于湖北省应城市西近三十公里处。她不仅是鄂中革命圣地,建立有革命烈士纪念馆,保存着董必武、陶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从事革命活动的圣迹,也是历史悠久的温泉旅游景点,享有“亚洲第一泉”的盛誉。如今,汤池温泉已被开发成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每天都有数千游客来此瞻仰革命圣迹、旅游休闲洗温泉。
在汤池,还流传着玉女殉泉的美丽传说,保存有唐代大诗人李白凭吊仙子的“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的佳句名篇。笔者有幸将它拈来敷衍成章,以飨读者。
一
自从那次在蒲骚之西的灵芝谷,与玉女仙子欣喜相逢定下仙缘,又立马分别后,李白这位被世人称为“诗仙”、“谪仙人”的大诗人,就心神不宁时常失眠了。虽然身处皇宫,深受唐玄宗李隆基的恩宠,但他却日日夜夜把酒浇愁寝食难安。“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女如花隔云端。”无尽的相思,搅得谪仙人几近失去他那豪放飘逸、乐观自信的风采。
蒲骚又称蒲阳,就是现今的湖北省应城市。李白是为了寻访宋玉封田去到蒲骚之地的。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辞赋作家,屈原的弟子。他一生写下了如《九辩》等不少辞赋佳作流传于后世。据说宋玉还生得特别俊美,皮肤犹如瑰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美男子,与潘安齐驱。所谓“颜如宋玉,貌比潘安”就是说的他们俩。“颜如玉”中的“玉”亦是指宋玉。宋玉在楚国任大夫时,曾在蒲骚之地的云阳高台与楚襄王论道,得到楚襄王的赞赏。楚襄王即将高台附近的土地赐给了他。这就是“宋玉封田”的来历。然而宋玉后来终究仕途失意,落魄飘零没过花甲就老死于他乡。
李白寻访宋玉封田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祭奠宋玉。李白与宋玉神交已久。他从小就酷爱宋玉的诗赋,对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不仅烂熟于心,而且佩服得五体投地。“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早在他蹉跎于川蜀老家之时,就时常憧憬着去到荆楚之域、蒲骚之地的宋玉田边,登上那座曾经成就过宋玉的云阳高台,凭吊这位东方美男、楚国才子、屈原高足,为其高歌一曲,洒泪沾衣。
李白寻访宋玉封田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寻找他那心仪多年、思恋无尽、一直让他魂牵梦绕的玉女仙子。
作为谪仙人的李白十分喜爱神女、仙姬,尤其对玉女仙子情有独钟。在他那灿若繁星的诗词歌赋中,歌颂、赞美玉女,与玉女仙子缠绵对话的名篇佳句不胜枚举。“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他在《月下独酌》一诗中,更是把玉女仙子比作天上明月,深情地邀其下凡与自己同饮共舞,永结佳偶同心,共游天宫仙境。这酒后呓语,正是这位谪仙人对玉女仙子无尽向往、无垠期盼的真情坦露啊!
李白知道宋玉同他一样,也十分喜爱神仙、仙女。宋玉在他的“高唐赋”、“神女赋”中,把一位高唐神女的故事写得宛延曲折、而又余韵悠长便是佐证。李白心想,自己去到宋玉田边的云阳之台,祭奠先贤宋玉的在天之灵,说不定就能从中受到某种启迪、某种启示,从而获得些许信息,帮他尽快地寻访到玉女仙子哩。
然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年方弱冠时,本来就执意“丈剑去国,辞亲远游”,去追寻他的梦想。无奈年迈的父母慑于蜀道的艰难,旅途的艰辛,对于这个老两口十分疼爱、又过于年轻的儿子百般劝说,千般阻扰,才使他迟迟不能成行。
直到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李白父母双双下世后,这位年近而立之年的谪仙人,再也耐不住川蜀那狭天僻地的寂寞了。他立马怀着对宋玉的无限景仰、对玉女仙子的无尽思恋,迫不及待地离开家乡,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丛山”的欢呼声中,来到了广袤的江汉平原、他思慕已久的荆楚大地。他要在这广阔的天地里,去寻访云阳高台祭奠宋玉,去打探他钟爱的玉女仙子,追寻他期盼的永恒幸福。
李白来到荆楚大地后,又历经坎坷与磨难,苦苦探访数年,散金三十余万,才找到蒲骚之地,找到云阳高台。祭奠过宋玉后,他又在先贤英灵的启迪下,在蒲阳名流的帮助下,终于在蒲骚之西的灵芝谷,寻访到了他期盼多年的玉女,见到了仙子芳颜,并且与这位美丽、贤淑的仙女,订下了永世姻盟。
然而谁能料想到,李白与玉女仙子刚刚订下仙缘,还未来得及蒂结连理,唐王玄宗突于其来的一道圣旨,又生生地将这对有情人分开了。这怎么不叫谪仙人摧心剖胆地苦苦思念呢!
二
李白对玉女的钟情,源于他少年时的一场梦。
儿时的李白虽然聪慧过人,甚至能通鸟语,却不甚好学,时常贪玩逃课。七岁那年的一天,他趁塾师出门会客,又偷偷溜出学堂跑到村后山上玩耍去了。
在后山小溪边,他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手里拿着根拇指粗的铁杵反复蘸着溪水,不断地在一块大石上研磨着。小李白觉得新奇上前问道:
“婆婆,您反反复复磨这铁杵干吗呀?”
“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哩。”老婆婆一边继续蘸着溪水磨着铁杵,一边漫不经心地答道。
听了老婆婆的回答小李白很不以为然。他对老婆婆说:“婆婆,您是老糊涂了吧。这么粗根铁杵怎么能磨成绣花针呢?”
“怎么不能?”老婆婆生气了,“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够把它磨成绣花针的!”
老婆婆接着停下手抬起头盯着小李白,又语重心长地说:
“娃子呀,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只要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什么事情都能办成。如果像你这样,从小就不好好念书,经常逃学贪玩,那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
老婆婆这番话说得小李白脸上直发烧,连耳朵根子都红透了。他深深被这位老婆婆一心一意、坚忍不拔的精神所感动。只见他虔诚地朝着老婆婆鞠了个恭说道:
“婆婆,谢谢您的指教。往后我一定专心念书,再也不贪玩逃学了。”
小李白说完,车转身就匆匆赶回学堂读书去了。
打哪以后,李白一门心思地读书习文。无论经史百家、诗词歌赋,还是天文地理、历法算经,他门门精通、样样优秀。尤其擅长于诗词歌赋。每每提笔在手,他便思绪潮涌、热情奔放,华妙篇章一气呵成。不久李白就名盖川蜀、誉满朝野,被人称为“诗仙”、“谪仙人”了。
也许是用心过专操脑过度吧,十来岁的小李白就时常感到头晕脑胀精神不济。一天晚上他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头一歪就趴在书案上昏昏沉沉地眯着了。
睡梦中的小李白,觉得仿佛有一只纤纤玉臂挽着他离开书房,朝着遥远的天宫飞去。等他睁开双眼时,只见眼前仙雾缭绕、琼楼隐现,好像来到了一座博大的花园。园中奇山叠嶂、怪石嶙峋、绿树成荫、异卉满圃,不时还传来灵泉叮咚、百鸟啾啾的唱和之声哩。
李白正忘情于这美妙的景致,耳畔忽然响起一位女子的声音:
“怎么,太白星君,难道这景致你还没看够么?”
李白循声望去,声音发自一位婷婷玉立的漂亮姐姐之口。他明白,正是这位美若天仙的漂亮姐姐领他来到这里的。他不禁好奇地问道:“你是谁?这是什么地方?你为什么要带我来这里?”
婀娜多姿的漂亮姐姐“噗哧”一笑:“看来太白星君喝了忘情河的水,真把前生的事都忘记了哇。”
漂亮姐姐告诉李白:“我是天宫的灵芝仙子,这里是天宫仙苑。你本来是天上的文曲官太白金星,就住在这仙苑中。那一年,你与管理天宫御厨的玉女仙子有了私情,被御前侍卫告到玉皇大帝那儿。玉帝震怒了,削了你的官职,去了你的仙籍,把你打下凡尘脱胎成了人。难道这些你都忘记了吗?”
李白茫然地望着灵芝仙子摇了摇头:“不知道。”
灵芝仙子又告诉李白,自从他被贬到人间后,玉女仙子虽然也被打入了冷宫,却仍对他旧情难忘。由于灵芝仙子素来与玉女仙子相好,又被玉帝派往冷宫监管玉女,玉女仙子便求她时刻关注着人间李白。那一次,就是玉女仙子听说幼年李白十分贪玩,不好好念书,当即恳求灵芝仙子下凡点化。
灵芝仙子下到凡间后,看到小李白又偷偷溜出学堂在后山玩耍,就变幻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坐在小溪边沾着溪水磨铁杵。正是灵芝仙子以身示教,才使小李白受到启迪改掉恶习努力成才的。
这次,也是玉女仙子得知李白用心过度身体不适,加上她对李白思念心切,才又苦苦哀求灵芝仙子背着玉帝偷下凡尘,将李白带上天宫仙苑。玉女是想,这一来可以让李白沾点仙气长长精神,二来也可以同李白见上一面,叙叙离情别绪,暂缓相思之苦。
灵芝仙子最后对李白说:“你看,玉女仙子对你太白星君多么切心切意!难道你连她也忘记了吗?”
李白想了想又摇摇头。虽然他对小时候遇见一位要把铁杵磨成针的老婆婆的事,记忆犹新,但对玉女仙子却茫然不知。他对灵芝仙子说:
“仙子姐姐,我虽然不认识玉女仙子,也不知道她同我到底有么关系,但我知道她一定同你一样,是个好心的漂亮姐姐。对于她对我的关怀和帮助,请你代我向她表示感谢。”
灵芝仙子见李白仍旧不承认自己认识玉女,也只好摇头叹息:“唉,你这个文曲星君,真辜负了玉女一片心哪!”
然而为了玉女仙子,她还是偷偷将李白带入了冷宫。
李白懵懵懂懂地跟随着灵芝仙子,在天宫仙苑绕过了好几条曲径,才来到玉女仙子的冷宫。他见这里虽然也植有修竹翠柏、奇花异草,宫殿也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但却十分地幽静冷清,感到很不好玩。不过当他被灵芝仙子带入宫中走进宫室时,眼前倒也豁然一亮。
他看到,宫室内香烟袅袅,灯烛辉煌。烛光下,各类用具齐备、精致,摆设整齐、洁净。壁上字画古朴,案头诗稿清新。宫室一端宽大的美人榻上珠帘闪烁,帐帷漫垂。透过帘帐望去,隐隐绰绰见到榻上端坐着一位仙女。这仙女虽然疾首蹙额,却也楚楚动人。
李白正好奇地观望着。榻上的仙女听到响动猛地抬起头来。她一见李白眉头即展,立马笑容满面地撩开帐帷,起身快步迎上来一把拉住李白的手关切地问:
“太白星君一向可好呀?”
小李白一惊,赶紧摆脱仙女的手,一边慌怵怵地连连后退,一边急忙说道:“仙女姐姐,我俩素昧平生,况且男女有别,怎能这样肌肤相亲呢?”说着低下头又连连向后退了好几步。
玉女看到自己日夜思念着的心上人,居然见到她毫不相识,形同路人,对她十分隔膜,十分惶恐,似乎要拒她于千里之外。她不觉心头一颤,欣颜顿失,双眉复蹙,两行清泪夺眶而出。
玉女仙子满怀幽怨地对李白说:“看来星君真把我忘记了哇,我是你的玉女妹妹呀!”
李白听了才又抬起头来望着玉女,仔细地打量着,努力地回忆着。他见眼前这位仙子姐姐年约二八,身材窈窕,体态轻盈;发如黛青,面似满月;满脸胭红,艳若桃花;肌肤细腻,目光柔和;似曾相识,却又十分陌生。
十来岁的李白虽然思维敏捷,才气横溢,但终究年岁方小,情窦未开。况且他自幼深受孔孟之道的熏淘,谨遵男女授受不亲的道德规范,思想尚未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加之他怎么也回忆不起前生的事来。因而,面对这位并不熟悉的绝色天仙,他只觉得赏心悦目好看极了,只想着要去歌颂她、赞美她,心中却没有丝毫其它念想。他对玉女仙子说:
“仙女姐姐,真对不起。我实在记不起几时、在哪儿认识过你。再说你分明比我大,怎么会是我妹妹呢?”
玉女仙子见李白对前身的事仍旧回忆不起来,依然呆呆地望着自己,一脸困惑,一脸茫然,不禁打心底发出哀婉的叹息:“怎么会是这样呢?”满腹的愁苦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三
玉女心想,当年的星君何等英俊、何等睿智、何等飘逸潇洒,同我玉女又是何等的相亲相爱啊!然而眼前这位少年,虽然面似星君,却身材矮小、形体单薄、容颜倦涩、目光呆痴、满脸惊恐;虽然一脸童稚,却又故作斯文,谨守道德;言语畏首畏尾,行动谨小慎微,毫无情趣可言。这哪里像自己日夜思念的太白星君,分明是个不喑世事的黄口小儿!
仙子又想,自你星君被父王贬下凡尘后,我虽然也被打入冷宫,却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你。闭上眼睛能看到你那伟岸的身影,堵住耳朵能听到你那温润而又风趣的声音;晚上在睡梦中,更是时常见到你悄悄来到我身边相伴相随,一块儿抚琴伴舞、一块儿对弈品茗、一块儿吟诗作赋、一块儿把酒唱和。相互有说不完的悄悄话,叙不尽的儿女情。虽然从梦中醒来,我依旧只影单身,每每泪湿枕席思念更切,却也回味无穷心有所慰了。鉴于对你星君思念迫切,我才托灵芝姐姐把你请上天来。实指望我担着再度被父王惩罚的风险,与你重叙旧情再弄琴瑟。而你却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对我玉女形同陌路毫不动心,连认都不敢认了。星君啊,星君,难道那忘情河的水真有这么厉害吗?难道你喝了忘情河的水,真就把前身忘了个一干二净吗?星君啊,星君,你辜负了我玉女的一片心哪!
想到这里,玉女仙子觉得自己与眼前这个李白再也无话可说了。她怀着无限的失落满腹的幽怨,把目光从李白身上转了过来,无可奈何地对灵芝仙子说:
“灵芝姐姐,太白星君的确把前身的事全都忘了。我也没什么好说的。烦你给他一粒仙丹送他回人间去吧。”
玉女仙子说完车身回到美人榻上,心疼得掩面而泣。
一旁的灵芝仙子见此情形,也只好一边叹息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一粒千年灵芝丹拍入李白口中,又在他背上猛击一掌。只听到李白“哎呀”大叫一声,便从书案上醒了转来。
李白从梦中惊醒后,只觉得头脑清新,浑身舒坦,口中还喷发着阵阵奇香。他连忙起身朝四周看了看。绚丽多彩的仙苑没有了,富丽堂皇的宫殿消失了,两位漂亮的仙子姐姐也不见了。唯见书案上孤灯一盏,灯旁还放着刚刚读过的宋玉名篇——《神女赋》。他明白自己仍旧身在书房,刚才所经历的一切只不过是南柯一梦。
虽然梦醒了,但李白分明觉得梦中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两位仙子姐姐的声音依然在他耳畔萦徊。
梦醒后的李白似乎思维更敏捷、头脑更聪慧了——这可能是那粒千年灵芝丹的功效吧。他从对梦中两位仙子的回忆中,好像渐渐地领悟到了自己前生的一些秘密。他想,或许真像灵芝仙子说的那样,自己前生的确是天上的星宿,的确是因为触犯了天规,被玉皇大帝贬下凡尘的太白金星。不然,自己为什么姓“李”名“白”,又恰好字“太白”呢?难道这只是机缘巧合,而不是上天给我的一种暗示吗?
然而李白当时毕竟年少。虽然对自己的前生有所领悟,但他对什么是男女私情,前生为什么会同玉女仙子有私情,还是不甚了了。他想,前身的自己看到玉女仙子那么美丽姣好,那么和蔼可亲,心中喜欢她,愿意看到她,甚至巴不得经常同她一块儿嬉戏玩耍、一块儿读书吟诗,也许是常有的事。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如今我不也时常同邻居家的女孩儿一块儿玩耍吗?这怎么就触犯了天规天条呢?怎么就够得上被玉帝削官去籍,还要遭受被从天上贬到人间这么重的惩罚呢?
少年李白实在想不明白,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打那时起,这就好似一个难解的结,重重地搁在了他的心头。
不过随着岁月的累积、年龄的增长,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弱冠之年的李白,终于对自己的前生可能与玉女这位美丽的仙子相恋相爱,甚至发生过私情,逐渐地明朗起来。
他想,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前身对美丽、贤淑的玉女仙子定然十分喜爱,一见钟情。两人相悦相恋,愿结连理,私定终生,定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他又想,虽然自己被贬下凡尘由神为人了,天宫的玉女仙子也受到玉帝的惩罚,被打入冷宫失去了自由,但她却对我一往情深、眷恋无限、关怀备至。可见这是一位多么可敬可爱的女子啊!
想到这里,不禁激起这位谪仙人对玉女仙子崇高的敬意,深切的爱慕,无尽的思念;对生生地拆散他与玉女仙子这对良缘佳偶的玉帝,无比的愤恨。如此同时,对于当年年幼无知的自己,无情地辜负了玉女仙子的深情厚爱,白白地错过了与玉女仙子梦中相逢、一吐衷肠、再续前缘的良机,他更是痛悔欲绝。“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正是谪仙人这种愁苦心绪的真实写照啊!
李白后来又曾梦见过灵芝仙子。灵芝仙子对他说,因为上次玉女仙子私邀他上天幽会,又被天宫侍卫查觉告到了玉帝那里。玉帝一怒之下,居然将玉女流放到凡尘修练思过了。你若领悟了前生不忘旧情,可去宋玉封田探访。因此,当李白盘桓于故乡绵州尽完孝道后,便犹如展翅的鲲鹏一冲上天,飞越崇山峻岭、万水千山,来到荆楚大地探访宋玉封田,追寻玉女仙子,追求他的永恒的幸福来了。
四
如果说身处凡尘由神为人的太白金星,苦苦地追寻着玉女仙子,切切地巴望着与仙子再度相逢重续前缘,那么同样被发配人间,虽未削去仙籍,却失去了自由的玉女仙子,更是心急如焚地期盼着谪仙人李白早日参悟前身,尽快地与自己复弄青梅,喜结连理了。
虽然那次玉女仙子背着玉帝,托灵芝仙子偷偷将李白引到冷宫,以求倾诉衷肠暂缓相思之苦,却因李白少不更事难解风情,倒落了个不欢而散,几乎让她冷落了这份心。但她一想到自己昔日与星君两情相悦、诗赋唱和、海誓山盟、缱绻缠绵的情景,不禁又眷恋万千相思难断了。那可是一段摧肝沥胆、刻骨铭心的恋情啊。
那时的玉女发初覆额,年方展眉。她本来和众仙姐妹同居深宫闺阁,在御花园女子御学,由太上老君教授《道德经》,循规蹈矩,情窦未开。偏偏父皇玉帝为了让太上老君一心一意多炼金丹,免去了他女子御学之职,重新任命文曲官太白金星充作西席,当了玉女及众仙姐妹的老师。谁知这位风流才子、诤诤狂人来御学后,既不讲授《道德经》、《烈女传》,也不讲授三纲五常、四书五经,讲的却是《毛诗》野史、诗词歌赋。因此他的到来,不仅为玉女仙子及众仙姐妹开启了智慧之门,也摧开了她们那本来还闭塞着的情欲之窦,以致后来演绎出了许许多多神女仙姬,冲破天规戒律,偷下凡尘私配良缘的美妙故事,从而大掉了天宫的底子,大丢了玉帝的楦头。
玉女仙子当然没有偷离天宫私下凡尘。她早已捷足先登,在天宫找到了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了。那就是她的老师、风流倜傥的太白星君。时至今日,她还清晰地记得同太白星君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那是个柳绿桃红、百花盛开的春日清晨。玉女仙子躲在天宫御花园的天池边,偷偷地看着头天晚上从大姐枕席下寻到的一本天宫禁书——《毛诗》。虽然她对书中诸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类还不甚了了,但觉得词句清新流畅,朗朗上口,比枯涩乏味的《道德经》有趣多了。
玉女仙子兴味盎然地读着,读着。她越读越痴迷,越读越上劲,禁不住要立起身来面对清凌高声吟诵。谁知她刚一起身,就发现一位头戴纶巾身着仙袍的青年男子,风度翩翩地朝她走来。玉女仙子正要回避,那男子却已来到跟前,彬彬有礼地向她躬身一揖开口问道:
“请问仙子妹妹,园中女子御学往哪儿走?”
玉女仙子听了好奇地朝那青年男子看去。这一看不打紧,几乎让这位天真无瑕的神仙妹子看呆了。
原来这青年男子身躯伟岸飘逸,颜面俊俏白净,脸上唇红齿白眉清目秀。那眉宇间似乎焕发着阵阵炽热的轩昂之气,直灸得玉女仙子粉面泛红芳心颤动。她禁不住暗自赞道:“好一位英俊潇洒的美男子啊!”
如此同时,那青年男子也被眼前这位神仙妹子的美貌绝仑,惊得眼睛都直了。两人怔愣着相互对视了好一会儿,玉女仙女子才突然回过神来。只见她杏眼一瞪,故作恼怒地反问青年男子:
“你是那路游仙,竟敢私闯御花园打探女子御学?难道就不怕我唤来侍卫,将你扭送到父皇那儿治罪吗?”
玉女仙子的反诘,使青年男子也从怔愣中惊醒了。虽然发现眼前这位美丽的仙子似乎动了怒,他却还是微笑着不慌不忙地答道:
“我是太白金星,奉了玉帝的旨意,前来女子御学授课的。”
接着他又风趣地对玉女仙子说:“仙子妹妹也该是御学的学生吧。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老师,你就是我的弟子了。哪有弟子无缘无故要把老师扭送去治罪的?”
玉女仙子听说眼前这位青年男子,居然是天宫中最有学问的文曲官,怒容顿转赧颜,心中又惊又喜。惊的是天宫的大学问家居然还这么年轻,这么英俊潇洒可人心田。喜的是这位可心的美男子就要来御学授课了,就要成为她的老师了。也就是说自今日始,往后的每一天,她不但都能聆听到大学问家的教诲,还能时常欣赏到他矫健的身躯、俊美的面容,潇洒飘逸的体态,风流倜傥的神情,甚至同他亲近了。
此时的玉女伴随着芳心的阵阵震颤,她那与生俱有的,只不过暂时还被封闭着的对异性的向往、期盼乃至追求之欲,渐渐地被开启,被引导,进而被激发了。只见她粉面灿彩、秋波闪烁、含情默默地朝着太白金星福了一福说道:
“不知先生驾到,学生这厢有礼了——刚才的唐突还望先生海涵。”
“免礼免礼,不妨不妨。”太白星谦让着,忽见玉女仙子手中拿着一本书,又随口夸道:“仙子大清早在此用功,难得难得——读的什么书?”
原来玉女仙子发现有人来了,手中的书先是藏在身后的。当她向太白星施礼时,一侧身书就露了出来。眼下听了太白星的夸奖,她一边慌忙又将书往身后藏,一边羞涩地答道:“学生惭愧。清晨无聊,拿本闲书来打发时间,哪里谈得上用功呀。”
“话不能这么说嘛。”太白立马更正道,“是书就能读,读了总有用。哪有闲、忙之分?你把书拿来我看看,说不定我们可以一块儿切磋切磋哩。”
见太白星向她索书,玉女仙子一来十分钦佩太白星的学识,二来书中确有好多她还不甚理解之处,便壮着胆子将书拿出来递了过去。太白星接过书瞟了一眼欣然说道:
“啊,《毛诗》呀!好书好书,该读该读——这书我都能倒着背了——不知仙子读了有何感想?”
玉女见太白星态度和蔼,言语亲切风趣,一点儿老师的架子都没有,与李老君大不相同,心中更加欢悦。本性天真活泼的她,不觉显出女儿的娇态来。只见她身子一扭嘴一撇:“还感想哩,书中好多篇人家读都读不懂。”
“那你说来听听,我帮你解解?”
太白说着把书又递给了玉女。玉女接在手中打开,指着《关睢》篇:“瞧,这一篇我就读不懂。”
太白把头凑过去一看,心中不觉一惊。他不知道玉女仙子是真不懂还是别有它意,竟然拿这首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来向他讨教。向来倜傥风流的太白星一时也犯了难。
然而太白星必竟生性豁达,十分洒脱。此时他又对玉女有了爱慕之心。心想,不管你是真不懂还是拿它来试探,既然问我,我就照实讲来。于是他请玉女一块儿席地而坐,先向她说明了《毛诗》的来历,接着对《关睢》篇逐字逐句作了讲解,然后对玉女说:
“这是一首流传在凡间的民歌。它表达了人间青年男子对美丽、贤淑的女子的爱慕、向往和追求之情。”
说到这里,太白星有意将话锋一转:“譬如像仙子妹妹这样漂亮的女孩儿如果生在凡间,一定会有许许多多青年男子爱慕你、追求你,向往着与你相伴终身哩。”
玉女仙子听着听着,渐渐地醒悟了,痴迷了。她只觉得两眼发涩,脸上阵阵发烫,心中砰砰乱跳,禁不住向着太白星脱口问道:“如果在天上呢?如果是星君你呢?你,你喜欢我吗?”玉女说完,闪亮的双眸痴痴地直盯着太白星。
“我,我……”
太白星见玉女仙子居然这样直白地考问自己,这个平素桀骜不驯的诤诤狂人竟然一时也慌了神,不知如何应答。只见他愣了好一会儿,才转过气定下神来。然而正当他准备回答玉女仙子时,一个“爱”字还未出口,耳畔就响起一阵呼喊声:
“玉女妹妹,人家等你去上学哩。你还躲在这里跟谁说话呀?”
听到喊声,玉女才从痴迷中猛醒。她知道是灵芝仙子约她来了,慌忙起身一边整理着裙裾一边答道:“慌嘛呀,人家还未用早膳哩。再说老师都还在这儿,我正向他请教呗。”
太白星见有人来了,担心人家见他一大早,就同一位年轻女子在一块儿多有不便。他也急忙起身对玉女说:“仙子用膳去吧,我也要先去御学准备准备了。”说完,起身就要离去。
“别忙着走嘛,”玉女仙子赶紧拉住太白星,“你不是不知道路吗?来的是灵芝姐姐我的好友。我先给你俩介绍介绍,也好让她领你去御学呀。”
说话间,灵芝仙子已来到他俩身边。玉女仙子便指着太白星对灵芝仙子说:“这是御学新来的老师太白星君。他可是天宫的大学问家哩。你也别等我了,先领老师去御学吧。”
灵芝仙子听说新来的老师是个大学问家,心里也充满敬意。她欣然答应了玉女仙子,转身向太白星施过礼后又对玉女说了句:“你用完膳快来呀!”就兴高采烈地带领着太白星,朝着御学的方向飘然而去。
玉女仙子站在天池边,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太白远去的背影,留恋万千,心潮难平。
五
自那天在御花园天池边相逢相识后,玉女仙子与太白星谁也放不下谁了。凭着在御学的师生关系,他俩不仅在课堂上相见,课外也经常在一块儿。表面上是师生俩相互答疑解惑切磋学问。私下里,这对有情人免不了卿卿我我说一些你亲我敬、你恩我爱的悄悄话。天长日久耳鬓斯磨,两情相悦逾加浓烈。不过慑于天宫中仙人之间不许恋爱这一严律,直到玉女学成被玉帝封为御厨总管后,深恋着的他俩虽然早已海誓山盟私定终身,却始终未敢越雷池一步。
其实,玉女仙子与太白金星的恋情,在众仙姐妹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只把玉帝和王母娘娘瞒了个严严实实。姐妹们羡慕他俩、支持他俩,也都为他俩捏着一把汗——若是让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了,可就是塌天大祸呀!大姐就曾多次提醒他俩千万不可在天宫乱性,不然纸是包不住火的。三姐还帮他俩出主意,劝他俩私下凡尘成就百年好合。太白金星一度也有此意。然而玉女心里明白,“天宫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凡间的百年好合对于神仙来说是多么的短暂啊。而她同太白金星追求的是“山无棱,海水竭,方敢与君别”的永恒的爱情。百年好合只不过是苟且而已,岂能与永恒的爱情相提并论?
玉女期盼着天庭律条改革,成就她与太白星君永恒的爱情。因为她早以觉查到,自从太白星君来女子御学执教后,天宫的众仙姐妹已经开始觉醒了。她们在太白星君极力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以及仙女解放等思想的鼓舞下,大都私下里追求着美好的爱情和婚姻。大姐就曾私下凡尘产下一子——二郎神。三姐也同凡人刘彦昌私合,有了沉香这个孝顺儿子。而织女与牛郎不畏母后的百般阻绕,哪怕一年之中只能相会一次,他俩也始终相亲相爱永不变心,更是天上人间的千古佳话。眼看着父皇与母后定下的天规律条已经动摇了,形同虚设了,就要土崩瓦解了。玉女热切地期盼着总有那么一天,神仙不可有爱情和婚姻的天条被废除。她想,到了那一天,她就能堂而皇之地、光明正大地同太白星君结为永恒的夫妻,组成永恒的家庭,与日月同辉,共宇宙长存。那该多么美好啊!灵芝仙子也十分赞同玉女的观点。
虽然灵芝仙子早已被玉帝派往天宫灵芝园掌管灵芝,不能经常同玉女仙子在一块儿,但她俩的友情却没有因此而疏远。灵芝仙子时不时地也来御厨走走,同玉女一块儿休闲一块儿谈心,一块儿探讨永恒的爱情这个千古不变的话题。她时常勉励玉女一定要耐心等待,等待到天宫律条废止的那一天;告诫玉女,千万不可一时头脑发热心血来潮,酿成千古遗恨。
然而异性间的情爱、性爱是难以把握得住的。它像鬼蜮一样会时常钻入你的灵魂深处,不断地侵蚀、蛊惑、怂恿你的内心世界,骚扰、摧残你的定性,使你惶然,使你迷失,使你丧失理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君不见,人世间该有几多因经不起蛊惑,丧失理智而偷情乱性,导致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抱恨千古、遗臭万年之徒啊!凡人既如此,神仙未必就能例外。玉女仙子与太白金星便是佐证。
当然,玉女仙子与太白金星的所谓“偷情”、所谓“乱性”,不能与前者同日而语。它其实是神圣的爱情使然,是被毫无理性的天规天条所逼出来的,是对神仙不能有婚姻这一无稽之谈的抗争。其后果虽然也使相爱的双方抱恨终生,却又是令人神共敬仰,芳名传万世之壮举。
致使玉女仙子与太白金星敢违天宫之大忌,背着玉帝和王母私相结合的罪魁祸首,乃是天地间第一**之物——酒。
“太白斗酒诗百篇。”是称赞太白星不仅善饮,而且酒后思维敏捷,热情奔放,华妙诗章犹如大河之水汹涌澎湃,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这是人神共知的千古美谈。玉女仙子深知太白星君爱酒善饮。自担任天宫御厨主管后,凭借着这一有利条件,每当与星君约会,她事先总要备上几坛上等的琼浆玉液供仙君享用。不过多年以来,太白星酒后只是诗兴大发,却从未**乱性。
又是一个吉日良辰二人约会的日子。玉女仙子侍候玉帝和王母用过晚膳,便早早地遣散了当值的厨工,偷偷备好美酒佳肴单等仙君到来。时至三更,太白星果然如期而至。玉女满面春风地将仙君迎进了寝宫。
以往,太白星见到玉女仙子,先总要兴味盎然地同她对弈几盘品足香茗,然后摆下筵席,二人一边相对共饮,一边吟诗唱和互诉衷肠。然而这一天,金星却一反常态,进门抱起一坛酒,就“咕咚咕咚”地喝了个底儿朝天,还牢骚满腹愤愤不已。
玉女仙子知道太白星君白天挨了玉帝的训,存气在胸,便一边斟酒一边劝道:“仙君啊,牢骚太甚防肠断。父皇胡乱训人是常有的事,你也别太在意了。心字头上一把刀,就忍了吧。”
原来白天上朝时,南天门执勤官向玉帝启奏道:七仙女私下凡尘,自配人间一穷小子董永为妻了。玉帝闻奏勃然大怒。这位骄横而又昏庸的天帝是从来不自查自省的。他立即一边下旨着天兵天将去凡间捉拿七仙女,一边把满肚子的怨气全都洒向了太白星。责怪他身为文曲官,掌管着天宫的文化、教育、宣传,却不谨遵职守,致力于天宫道德的教化、律条的宣传,反倒大讲什么诗词歌赋,宣扬什么平等、自由、博爱,怂恿弟子离经叛道、不守天规、恣意妄为。要不是南海观音菩萨心肠,暗中鼓动众仙竭力为太白星说好话、打圆场,加上好友、心慈面善的太上老君大包大揽,把责任全归结于自己交班时,没有向太白星交待清楚,他当即就被玉帝革职查办了。
太白星来玉女这里,本来是想把在玉帝那儿受的气向她一吐为快的。哪晓得玉女却还劝他逆来顺受、忍气吞声。而他又实在忍不下去了,便愤愤地说道:“忍,忍,你还让我忍到什么时候?再忍肚子都要胀破了!再说天条不改我俩的事怎么办?还要等到哪一天?”
太白星说着又抱起一坛酒,“咕咚咕咚”地灌了下去。顿时,他满腹的郁闷不平之气如滔滔江河之水,奔腾咆哮而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充满悲叹、愤懑,又渴望着只争朝夕地去追求自由幸福的豪迈酣畅之词,震撼得玉女仙子也胸怀激荡,兴奋不已,昂扬不已。只见她也抱起坛酒一饮而尽。紧接着她把酒坛一丢,满面羞赧而又果敢坚定地扑倒在太白星君的怀抱之中:
“是啊,星君,我们不能等了,再也不能等了!”
太白星微微一愣,随即一把抱起玉女仙子,毅然决然地朝着寝宫内的美人榻,阔步而去……
突然,“嘭”的一声寝宫门被撞开了。只见一位御前天将带着一群天宫侍卫闯了进来。
带领天宫侍卫闯进玉女寝宫的不是旁个,正是那位在玉帝面前告了七仙女御状的南天门守将玉蟾。
这玉蟾本来是云梦泽畔一只修炼千年的蛤蟆精。后来被天宫招安,玉帝赐他名号玉蟾,并派他作了南天门守将。谁知成了天将的蛤蟆精依旧邪性难改,仍然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好色贪淫。他时常趁月黑风高化作原形,钻地道穿阴沟,蹦达到仙女们的寝宫潜伏起来,偷窥仙女们沐浴更衣。
一天晚上,玉蟾潜入玉女寝宫正待偷看,不料被机警的玉女仙子发现了。玉女仙子厌恶地骂道:“讨厌!你这丑陋的癞蛤蟆,讨厌!”边骂边一脚踩了上去。要不是玉蟾鼓气鼓得快,差一点就被玉女仙子踩破肚腹一命呜呼了。打那以后,玉蟾就既贪图玉女的姿色,又恼她的绝情。对玉女仙子既心心念念,又恨之入骨,时常待机要报这一脚之仇。
这天,玉蟾因告发七仙女得到玉帝的奖赏,正踌躇满志、得意洋洋地同几位相好的御前侍卫把盏庆贺。忽然,他发现太白星怒气冲冲地朝着天宫御厨走去。玉蟾早在暗中查得这位文曲星官同玉女仙子,关系非同一般,心中十分忌妒,却又苦于没抓到真凭实据。眼下,他知道太白星为七仙女的事挨了训、受了气,一定是去御厨找玉女仙子诉苦、撒气去了。心想,老子今天硬是吉星高照机运找上门来了。于是他急忙带着几位御前侍卫悄悄跟了上去。果然,正当玉女仙子满怀**,就要冲破天规仙律同太白星君媾和之时,恰好被他逮了个正着。
“哈哈,你终究没逃过我的手心哪!”
蛤蟆精玉蟾狞笑着,不由分辩地命令御前侍卫,将玉女仙子和太白星捆绑着押上了凌霄殿。
玉皇大帝听了玉蟾的禀报,又见玉女与太白披头散发、衣冠不整,顿时雷霆大怒。他问都没问一句,立即将玉女打入冷宫,将太白星削去官职去掉仙籍打下了凡尘。
可怜玉女仙子与太白星君,从此天地相隔,人神难通,相思绵绵无限期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6——10”内容快照:
『第6——10』
六冬令时节,寒云笼天,朔风~骨。在一条枯木萧瑟、衰草凄萎、人迹罕至的古道~,行色匆匆地走来一位头戴纶巾、~佩长剑、面容削瘦、年近而立之年的青年~子。这~子~着皂袍、~登芒鞋、~~单薄、行囊简陋。但他那英俊的眉宇间却目光炯炯,豪气焕然。他一边行走还一边高~~唱着:“披襟而当之,快哉此风兮……”这是条由安州通往蒲骚故地云阳高台的断肠古道。行走在古道~的~子就是谪仙人李白。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