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我和父亲 [目录] > 第6章

《我和父亲》

第6章助人苦为乐,父襟多宽广

作者:美泉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20助人苦为乐,父襟多宽广

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口爆炸成了当今世界的难题,然而要控制人口的增加,谈何容易,尤其农村,那怕你罚款再多,措施再硬,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无后为大的忠孝观念,已世代相传,深深烙入人们的脑际。事实上,在农村,儿子少或无儿子到老来确实是个头疼的问题。

我深有感触,我是个独儿子,从小倍受人欺凌,兄弟儿子多的人家,无形中鬼怕恶人而无人敢碰,而儿子少的人家却被人们看不起。

我每天到古城读书,来回几转,我从未得罪过何人,但几个小伙伴却约起来欺负着,与我记仇,不跟我玩,主要是嫉妒我学习成绩好。自尊心强的我经不起他们的多方凌辱,虽自知能力有限打不赢他们,但为了维护小小的人格尊严经常与他们吵嘴甚至打架,但很明显都是以我的失败而告终。当我流泪兮兮,鼻青眼肿,衣破裤脏回家的时候,父母都要追问缘由并一再嘱咐自己不要与人家吵嘴打架,应忍让为先,同时,从他们对我的教诲中我知道他们也很心酸。

老父亲从小替人赶驮马,几十年风里雨里,不但练就了吃苦耐劳的性格,而且凭他的聪明智,虽未上过一天学,不识一个字,还学会了用草药治病,先是医牲口,慢慢的发展到了替人医病,尤其手脚扭伤,腰背劳损等等小疼小病,他老人推拿按摩后,打拔吸罐,几包草药,就能见效,且不收人家的半分钱。

一个收麦子的季节,打谷场上堆满了乱草,晚饭后的时间,这里便成了顽童的乐园,嬉笑打闹,摔跤捉迷,乐趣无穷。我与一个小伙伴这天同大家一道,在乱草堆上玩得不亦乐乎,也说不得是什么原因,乱着耍着,我俩起了气,你来我往,动了真格。我把他按在草上,不小心,把手扭脱了,他大哭起来,抬着手臂告他爹去了。

以往,我与别人打架,因他们哥弟兄多,总是一拥而上,骑在身上揍的揍着,拖大脚的拖大脚,把我打得呼天叫地,这次意外的我占上风了且不注意把小伴的手臂扭脱了,是因为他也是独儿子,没有人来帮忙。荒唐的是,当时我没有“同病相怜”,反而打他,也是孩童心理顽皮所致。

我知道我闯祸了,也再没有玩的兴趣,垂头丧气的回家了。事情的结果像我预料的一样,傍晚,被我打伤的小伴他爹领着,到我家来了,去告状的同时,自然需要我爹把他治一下,医治手脚扭伤是父亲的特长。于是,一面给他们父子俩道了歉,一面给他儿子治手,包药,十多天后,小杂种的手就康复了,也许是本来就没有扭多伤,然而更主要的是父亲的医术精堪。

本村中平时手脚扭伤跌断、或无故红肿疼痛、求父亲医治疗好者,不可胜数。杨四的手跌断误投医而倒致了手臂弯曲的后遗症,他的母亲与我父亲说后,领来给我爹重新医治,不久便恢复如初,小六军、小新明等人亦如此。

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给古城的老方三治好怪病的事情,方老倌头上长满黄水癣、浓水长流不止。他几个儿子多处奔走,并且送到玉溪、昆明等大医院也看了,西医中医看了均不见效,病情日渐加重,人家下了结论,六十多岁的人了,叫准备后事,既然如此,他的几个儿子慌脚慌手的把他拉回来。当时,他的三儿子与我父亲一道去药材山看地,说起来后,父亲主动的提出来说帮他医医看。当天,父亲就从药材山直接去他家。后来的几天,父亲晚饭后每天都去古城。我记得,每晚都是他儿子提着小马灯来接父亲,我跟着去,父亲跟他爹老方三糊了药后,他们煮夜霄招待我们,那有点臭气的腌肉我吃得津津有味。不久,老方三的病奇迹般的好了。他们一家人感激不尽,已准备的后事由此取消。至今,方三仍然健在。

从我记事之日起,就经常有人来找父亲看病,一直到他老人寿终,也不知曾医好了多少人,但他从未要过别人的一分钱,所需的草药都是他亲自采集的,他说,会在手上的东西,又不费多大的力气,要人家的钱做什么。被他医好的人为感激他,也知道他不收钱,所以买点糖果之类的东西来给他,父亲总是几番推辞后,情意难却,方才收下,为此,曾使多少人感动。

然而,更令人们难忘的,是父亲有一颗助人为乐的赤诚之心。在本寨中,不论哪一家的老人不行了,他都主动去帮忙,在人际弥留之际,陪他聊聊天。当人断气之后,他帮忙料理后事,直至安葬完毕为止,就连人人见之讨厌害怕的孤寡五保老人,他也服从队里的安排,理料后事,抬出为止。这一些,大阿秀人,尤其是老年人是不会忘记的。

之于此,父亲的人缘关系特别好,不论走到那儿,都有熟人招呼。从北沙斗村的山苏弟兄,到龙新寨的老普,滑石板的老三叔,从他遍及足迹的黑江通关,到他走过的西南边陲,从诚心善意的汉族兄弟,到性格耿直的少数民族。

“知恩报非君子”,绝大多数人懂得,父亲生前的人缘关系,令多少人眼热,别人买不到黑市米,他买得来,别人办不到的事情,他办得到。他老人仙逝后,全村七八十户人家,只的少数的两三家未来他老人上山的头两天,家中都挤满了大人小孩。人们送来的糖果,装满了几大竹箩,蜡烛纸炮,长明常呜,但却也有少数知恩报怨者,哪些极少数实实在在的小人。

本文中提及的麻子队长,是最老火的一个,词典中所发明的一切贬意词,皆可用于此人,大多数人等认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父亲张贵阳死直在**,他也知道,但为了分到哪一年的基本口粮,他知而不报(第二天队里就分粮了,他知道。),直到口粮挑回来了,麻子才大嚷大叫,说他爹升天了。然后跑到我家来,说是叫我爹帮忙去装棺,等到我的去的时候,张贵阳已经僵直了,不知费了多大的劲,才把他入棺。这种情况,一般人是不会去做的,但乐于助人的父亲还是去做了,虽然麻子一直对他不好,虽然张贵阳曾经几十块钱花钱而偷偷的把他卖到个旧锡矿,父亲却不说前嫌,去帮他忙,并不图报恩。然而,恩不报到也罢了,以怨报德的事情从未间断,借着十年浩劫的东风,麻子公报私仇,多少次欲置人于死地,是天理不容,是父亲命大,他老人才得以长寿到七十古稀,才得以看到儿子长大成人,过上了不低于世人的舒心日子。

再一个是本村泼妇方琼珍,此人稍有文化,一张利嘴,八面玲珑,她亲生父亲死前半月,花言密语把我爹叫去,陪伴他爹老方石匠,见天陪着,与将四之人论天说地。老方要吃橄榄,我与他孙子到大山上去寻找采摘。由于父亲的精心照料,老石匠才得以安然西归。之后又帮他料理后事,就连要葬的地基,也是父亲帮她家选在团圆山上父亲原理好自己生基的旁边。说恩算不上多大的恩,我父亲也不图报,更未由此而收过她家的半分礼(包括其他人家)。但总不能报怨吧?方琼珍却报了,她爹临死前吩嘱,把她家的一双大花瓶送给我的爹,她没有送,他爹生前曾借了我家十多棵圆木吩咐她还,她未还,这等小事,不值得论。更令人气愤的是,父亲逝后,她东说西吹,一张是非嘴,无的说了有,无缝的鸡蛋会生蛆,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子父亲的形象,真是天理难容,二是在我的恋爱问题上,她做生意到双沟街,当时我刚好与在双沟街工作的小方谈恋爱,她又搬弄是非,说红道黑,企图把这事情搞脱。

再一个是我的邻居徐家。他家盖房子时候地基就在我家旁边,而当时他家的经济相当困难,老徐找到我爹,一是说我家过路的大门前一长块空地他家要占着,二是能否大房子就借着我家的墙,他家少砌一堵(面)墙也是节省很多。老实宽厚,心地善良的父亲,不假思索,立即答应。我家大门重新转,门前让给他家,大房子借着我家的墙可以。本来这样做,给了他家极大的方便,他家应当感恩不尽的,开始几年,二家相处得也的确不错,吃一点好吃的东西都互相送去送来,但好景不长,在一个打麦子的季节里,女主人哪个老疯婆娘在门前烧麦杆,由于天干风大,我父亲对她说,不要烧,如果出事了,二家都得受灾,为这点小事,蛮不讲理的疯婆娘就同父亲吵起来,且气势汹汹的把已带病的父亲推倒在地,当时我已在玉溪读书(大概是八一年四、五月份),我已出嫁的几个姐姐知道后,一齐回来,意欲向他家说明并讨回公道,当时二家吵得很凶。从此,鸡犬互相往来,人却形同路人,由于现在我家转了大门之后,必须从他家门前经过,哪狭窄的路道经他家堆柴种树也难以行走,更为严重的是栽种着两果树已栽到我家地面上来,猪鸡峨鸭等牲口老疯婆娘故意往我家门前赶,矛盾不断加深。这是恩将仇报的典型。

记忆,毕竟有限,篇幅,终有尽头,类似上述例子,不可枚举。多少事情,是是是非,父亲知道,诚实的传人,是父亲的信条。自然规律,毫不留情的带走了父亲,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好人不在世“的俗语,我更坚信,你也清楚,但你教育儿女,同时你自己一生在做着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事,你有耿直刚强,宁折不弯的气质,哦,父亲,不就是一个实实在在,助人为乐,胸襟宽阔,为人忠厚的好人么?



21善者恶人欺,恶人逞狐威



“文化大革命”的狂飚恶浪席卷神州大地。偏僻的新平不甘落后。人们像疯了一样的生活,生活像疯了一样捉弄人们,每个都不可避免地去斗争别人被别人批斗,打着捍卫毛泽东思想的金字招牌,多少不法之徒狭私报复,一大批好人因此而遭殃,有的甚至送掉性命,“革命”者曰:畏罪自杀。

敢说敢做,对不合情理的事情直接指出,刚直不阿的父亲。自然首当其冲列为斗争的对象。在这险恶的社会环境中,本村的麻子队长如鱼得水,神气十足,不可一世起来。趾高气扬的俯视着他认为的一大群“地富反坏右和九种人”分子。他此时更深深感到手里有权是多么的威武,虽然是比芝麻小一万倍的官也是“公鸡头顶上的肉”,有权不使,还待何时。

于是,一批工作组开来了,麻子队长像哈巴狗一样的送前迎后,弓得象大虾米一样的驼影显得更加丑陋。一番密谋策划,一小撮无辜的人们因祖先是地主或富农,因说话得罪过麻子而自然而然被揪到批斗的前列,一阵脚踢手打,你他妈是要命还是要交待“罪行”好,再不交待就吊起来“打秋千”。大部分群众敢怒而不敢言,眼睁睁的看着一幕幕悲剧的发生。

如此往复循环,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麻子始终是个最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派,还有紧密团结在他周围的一小撮忠实走狗。

刚直的父亲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风暴,麻子及其心腹们找不出父亲的祖先是否地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几次密谋,几方搜寻,父亲因为从小就出去帮人,三十多年后才携妻带儿,回归故乡,根据找到了:“历史不清白”,单凭这一条,足以推上批斗台了,麻子为此而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总算完成了他的心愿,达到了他的目的。

父亲听说要批斗他,而理由则是麻子说的历史不清白,顿时勃然大怒:“他麻子历史到底有多清白,叫老一点的人来作证,我们互相摆一摆,到底谁清白。贼干的,他父亲有本事把人卖到锡矿,他阿爷做了一辈子的大贼,老子从小当牛做马,祖辈头上就是帮人过日子,这谁不知道,这下子他麻子到清白了。”母亲及姐姐们再三劝住,大权总归是麻子掌着,说你对也好,错有罢,全凭他那张臭嘴。

父亲从看地回来的路上,淋了一点雨,加上心情不好,沉重的心灵加上外来的侵袭,老毛病复发了,而他又最怕去看病,拖了十多天,渐渐重到躺在**连饭也不吃了。

那时我家劳力很强,三个姐姐和父母日夜苦工分,只供着我一人读书。由于吃苦耐劳的父母的督促,带动着儿女拼命去苦,故年终总工分在全村总不会落后,但分红时也分不到几个钱,其余没有收入来源,也不允许卖菜卖猪卖其他东西。哪微薄的几个钱除买盐巴火柴之外,多病的父亲还得买药吃。父亲深深的考虑到这一点,所以一般病他总不愿总去看医生。

这次由于刚犯病时他总不愿去看,到后来饭也不吃了,人也瘦得双眼陷了下去。母亲与姐姐们商量后,决定把他送去住院。

医院毕竟是医院,才住了几天,父亲的病情就有所好转了,但仍然需人护理,端一点米线给他吃要人扶他坐在病**,上厕所更是要人搀扶着。

这天中午10点多钟,太阳暖和和的,母亲扶着父亲上厕所后回住院部,因有一小点坡路,故才到门口就喘得厉害,便坐在石阶上咳嗽,母亲忙着帮他捶背。这时,麻子与大队上的革命派头目及工作队长艾勇“同志”迈着雄壮的步伐,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向医院走来。父亲低头咳嗽,母亲看到这班人来了,知道没有好事,灾难又将落到父亲头上了。

原来,麻子队长动员广大群众在离村子十多公里的松棵山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一大片茂密茁壮的森林惨遭涂炭。麻子们发现住扎在山野里开荒的群众,白天毁林开地,晚上围着熊熊燃烧的箐火在窝铺前的高地上斗争地富反坏右分子。真是荒唐的岁月造就荒唐的奴才。那些所谓的九种人,白天干活比贫下中农要多出力(在麻子等的监视下),晚上还得站在火塘边让人们来斗争,稍有回嘴或态度不好便是一顿拳打脚踢,已经在山上住扎着开了一个多月的荒地,强行赶上山去的男女老少的“九种人”基本每人斗了二三次了,再斗没有多大乐趣。于是,革命派们想来想去,想到我的父亲,麻子说:“这个人早就该斗了,他出去时我们不清楚,四十多年才回来,不知道在外面做了些什么”,一个“革命派”的成员说“听说史老倌孝喘病发作住院了。”“一定是装病!”麻子满有把握的下决论,说:“我们再下去医院查查,不论如何也要把老史老倌揪出来,押来工地上斗争,以推进农业学大寨的步伐。”照他的理论,只要多斗几个人(不论事实上你是好是坏,只要他认为该斗就斗了,)荒地就可以多开并能“加快步伐”,工作组长艾勇先表示同意支持,其于连个大字不识的成员们顺风扛旗的表示附合。于是,出现了先前的一墓。

麻子他们到住院部查下来的结果,自然是医生如实的答复(应感谢在那动乱的岁月,仍有这样正直的医生,可惜是谁我无法记清楚了。)但麻子毕竟是个“祸害”,三角眼一转,想出了一个毒辣的“好”办法:叫几个民兵到医院来把父亲抬到山上去头斗,革命委员会成员佩服麻子不已,而村民们知道后,只敢私下议论:“老史这回可完了,真想不到,这年头总是好人遭殃。”

父亲知道后,躺在病**,气喘兮兮的说:“叫他们有本事来抬!老麻子这个狗杂种,他的心比猪狗不如,老子死到阴间也要跟他算账!”由于父亲性格历来暴躁,当然受不了这种打击,刚刚好转了一点的病情又加重起来。胆小善良的母亲流着眼泪,几次去找麻子求情,说明父亲的病况,村民们也冒着倒霉的风险,去找麻子为父亲说好活。迫于群愤,麻子才卖个人情,放过了病中的父亲,但却重新做出决定,让母亲抵父亲去住在山上开荒。当时,二个姐姐都已住在开荒的工地上了,如果母亲去,那么家中只有读着书的我。在还要护理生病父亲同时,家中的猪鸡菜地等等家务,弱小的我如何承当得了,更何况,母亲也已五十挂零的人了。麻子这一招不能说不毒。

哦,麻子——你忘记了,最诚实最耿直干活最认真最负责任的人是谁?

哦,麻子——你忘记了,你爹为分口粮而死直在**,是谁竭尽全力的帮你装棺料理后事的?

哦,麻子——你忘记了,你领着谁的一家搞“三忠于”,“四无限”的革命活动的?

你没有忘记,没有!狼心狗肺的东西,哪是我尊敬的父亲——老史。

是因为你平时抬着把烂锄头,转转田地就领十分工分;是因为你吃喝群众的血汗;是因为你对无辜的群众大打出手;是因为你经常欺老欺小,以势霸人;是因为你信口雌黄,不问真伪,狹私报复;是因为你哟——不胜枚举的违反天理的你所做的一切,只要我父亲知道的,便与你提出严厉的批评,而使你怀恨在心,此时时机来了,你依权占势,但凡得罪过你的人都欲置于死地。牲口都比你善良,你心如狼,肺似狗。

公正的老天公正的上帝,创造了麻子同志满脸的天花后遗症,弓形的驱壳,蛇形的腰,盗贼的眉毛,老鼠的眼睛,八戒的鼻子,瘦马的脸,豺狼的心肝,狂犬的肺。

公正的老天公正的上帝,父亲大难不死,一个月后从医院病愈出院,母亲姐姐们也挑着柴从山上归来,一家人增添几分憔悴几分辛勤,但一家人终于又团聚了,多么欢乐多么荣幸多么幸福。

公正的老天公正的上帝,几年后阴霾尽除,我们一家经过奋斗终于走出人前不弱人,而麻子却像泄气的儿童塑料玩具虾一文不值,昔日的淫威随着扫去的阴霸永不复来。



22为拼小耳房,又受恶人欺



我家盖大房子的时间,我毕竟还小,依稀只记得父亲在房子上滚木头我去要钱买糖吃,再是帮新家时与三姐二人抬柴的情景。到拼小耳房的时候,我已经大记得了,记得当时我已读初中三年级了。

年已五十出头的父亲,几经风雨,几度艰辛,积劳成疾,病已带真。经过他们老俩口辛苦操劳,我的家庭基本能够过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一心为儿女着想的父亲,并未因此而满足,打算在原有一间正三间大房子的同时,再拼二间小耳房。气喘兮兮的父亲拄着拐仗,领着两个姐夫,到罗哥冲山上去砍木料,不到十公里的路程,他老人在途中休息了三次,吃了三次药。当时恰是我放假,也提着小罗锅,帮父亲他们煮饭,在休息的途中,父亲跟我说:“美美,你爹已喘成这样,还不得不来砍木料,还都不是为了你。”我深深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说是砍木头,事实上是父亲与当地队长说好,去拣他们砍下来的木头尖。大概去了七天左右,基本拣够了,顺山坡滚到公路边,再请孙家元的马车拉回家来,有一次我差得被木头敲着,二姐夫开玩笑的对我说:“你不要乱跑,今天好险,你再跑慢些就再没有小宝福了。”

所谓小耳房,就是在正房子的前面,再搭上二间,中间开大门兼放一个“天井”,一九七八年间,本村不知盖了多少人家,为此,父亲也才准备在这时动工,他说:“别人家都盖,多苦一点,我家也盖了,门前地基是我家的,不会碍事,再过二年,我苦不动,再盖就艰难了,更何况现吃住就这三间房,厨房也没有一个。”

虽然当时生活还是那么困难,但我知道父亲的品格,只要他老人决定的东西,没有办不成的事情。经过父亲的操劳,母亲及姐姐们的无限汗水,姐夫的帮助,动工个把月后,一间简易的小耳房就盖了起来了。当最后一天来帮上房子土的人离去后,全家人都欣喜欣常,父亲口衔老草烟锅,脸上的条条皱纹舒展开来,母亲乐陶陶的忙来忙去,姐姐们忙着打扫地基,年纪已不小的我,在新房子顶上跑来跑去。

“福兮祸所倚,乐极易生悲。”当全家人沉醉在新房建起来的欢乐之中的时候。专以欺善良弱小为乐趣的麻子队长等人针对我房子,正在密谋着整治我父亲的诡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是与非,全凭一撮小人信口雌黄。

新房落成的第二天晚上,生产队召开群众大会,识得三二个“猫脚印”的妇女主任陈秀芝,错字连天的念了一报纸之后,麻子队长头带油汗得发亮的烂遮阳帽,身披破棉衣,驼腰起来大声宣布:“现在有的人家乱盖房子,是违法的。老史家盖的小耳房,就是一例,必须尽快拆除,否则,生产队派人来拆,要没收全部料子,自家拆的话,料子还可以归自己。”父母震惊了,刚得来的喜悦一扫而光,一滴汗,一把土建起来的新房,眼看又要遭殃。当夜,母亲泪流满面,只叹命苦,父亲安慰说:“不怕,他们敢来拆,我就与他们拼了。盖的不止我家,别人家占集体的田地不知盖了多少,并没有办任何手读,他麻子整哪不说,我在自家门前拼了一小间,就该拆了,真是横不讲理。要拆别人先拆。”在建房期间,我依照父亲的吩咐,在后门小坡田埂上,脱了些土基,麻子队长也是在会上点名,不准再做,否则要推到田里面。我知道,这种人是老太婆吃柿子——专拣软的捏,真是惨了,别人家脱满几田埂,麻子不说,我家脱几个,他到点名了。

听说岔河村子蒋得云家,也说要拆他家房子,蒋当时是大队的民兵营长,怒气冲冲的把机枪抬到房顶上,大声吼:“不怕死的就消来拆,老子也不想活了。”吓得那此请去拆房的人飞飞洒的跑了。这件事当时在古城流传甚广。

“吉人自有天相”,几经风波,几次周折,我爹找这个熟人,找那个书记,在姐姐及姐夫们的帮助下,我家房子并未拆成。很显然,其他人家的麻子没有叫拆,更没有拆了。麻子及陈秀枝狐假虎威,气势汹汹的欺负弱小,最终阴谋并没有得逞,全家人的心血及汗水凝成的小耳房,虽然未动,但父母却虚惊了一场。

是可恨的事情是农时实行责任到人以后,多少人家乘混水摸鱼,乘人分田地之机大发横财,乱占集体土地,什么烤房,粪塘等等乱挖乱盖,而我们这样的本份人家,却未多占着公家的半分土地,半点财物。但自行中饱私襄者,并未从此发富,我总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成语。

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坏人回头是岸,不然将会遭到苍天的惩罚。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儿进一中门,父却病缠~”内容快照:

『儿进一中门,父却病缠~』

23儿~一中门,父却病~~父亲自小的严格教诲,自己的艰苦努~,再加~“四人帮”的倒台,天时,地利、人和皆已占到,也许是命运之神的惠顾吧,一九七八年九月,我在古城附中初中毕业了,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了新平一中,自己自小梦寐以求的学府。当时,我们村子只有我一人,心中高兴万分,老父亲比我还高兴,就像现在的父~看到儿~考取了大学。“贫~中农~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只~有真实本领,谁却可以跨~校

~~

>> 阅读第7章 儿进一中门,父却病缠~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