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村,坐落在极其偏远的一个**坡上,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村子,几乎没有人能记得住她的名字。
花村,流传着忧怨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也不记得有多久了,有一家人,丈夫总在山上干活,媳妇卖花,老母亲在家里打点家里的事务,生活倒也富足,一家人乐融融。天有不解人情,事有不如人愿,终有一天,丈夫病故,婆婆不解,硬说媳妇毒死了丈夫,硬说媳妇卖花相中了其他男人,任凭媳妇如何解说,婆婆愣是不信。村子里的人也跟着痛恨她。婆婆听到村子里的人都同意自己的判断,看着媳妇面容日渐憔悴,便更加得意了,心里嘀咕着逼死媳妇,让自己的儿子在天国也没有遗憾。叫上全村的人见证并放出话来:你要是能把鸡蛋晒在竹竿上,不掉下来;要是能用你的花篮把溪里的水提上来让大家喝,我们便相信你是无辜的。媳妇照着婆婆的话,真的把鸡蛋晒在了竹竿上,任凭婆婆怎么摇,就是掉不下来。真的用了竹篮去打水,三里多的山路,水还没有漏出竹篮,奇迹般地提了上来。从此,村里人再也没有说起媳妇毒死丈夫的事情。反倒是婆婆一病不起,终咽气而走。媳妇又开始采花卖花。有一天,她来到了花村采花,忽见远山腾起一缕青烟,她细看,原来是自己的丈夫,她腾空飞去……
花自半空而来,四下里飘飞。从此,这个山坡终年花开,土地也变得特别肥沃,种啥得啥。于是,后来人来到这里开田种地,安家落户。为了感恩传说中的卖花仙子,人们把村子叫作“花村”。在村子一处建起了一个小庙,叫“花仙庙”,人们不知道花仙叫什么名字,便叫花仙娘娘。村子里的人给孩子取名字也跟花相关,男的大多挂上树,树上能开花:树根、树华、树强……女的就直接跟花有关了:杜鹃、木花、紫薇……
此后,每逢春天,这里漫山杜鹃红遍地,四野桃花粉连天。人们便采花供奉。每逢秋收,人们便把花仙请出小庙,和村子里的人共享丰收的喜悦。
花仙娘娘能竹篮打水,能竹竿晒蛋,当人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便跪拜求佑。据说相当灵,怎个灵法?且听道来:当家里的孩子哭啼不止时,且说花仙娘娘不喜欢哭,花仙娘娘喜欢看着你笑那,孩子便会跟着笑;当你上山劳作,意外受了伤,你且将山上的花儿捏碎,敷在伤口,花仙娘娘会把你的伤口治好,也是真灵;当你家里的东西被盗了,你在被盗的地方插上花,在村子里溜达一圈,嘴里念叨,花仙娘娘,我家啥啥丢了,等你回家的时候,被盗的东西就会在原来的位置上,也真灵;当你家的牛啊猪啊兔啊没有胃口不吃东西的时候,将花儿掺杂,再喂,胃口都会好起来,也是真灵;当你家里出事情了,精力疲惫,神态恍惚的时候,到山野去采几朵花,放在胸前闻闻,你就会看到花仙娘娘,你当即颓废消尽,也是真灵;当你想娶哪家闺女的时候,摘上一簇鲜花,送至爱人面前,且说花仙娘娘让我送花给你,也是真灵……
灵不灵,得得心得法。村子里有文化的人便开始研究其心法。据说,村子里早先的时候,有一位已经研究得出神入化:闭上眼,可以上天见到花仙娘娘;可以下地,拉回许多鬼门关前的游魂。睁开眼,便是一片花的世界。心法也一代一代传承。到了第十二代,有了两位徒弟:其中一位,叫树书,得妙法精髓,除了种地,便给人家看风水,做阴阳,人称“阴阳先生”;另一位,叫牛树,精灵捣蛋,学业半成,人称“半阴阳”。
也就是这个“半阴阳”挑动了花村里的花事。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火烧花仙庙”内容快照:
『火烧花仙庙』
1在一个大雪飘飞的日子里,花村特别安静,只能听到雪花飞舞发出的沙沙~,~坟岗~,一枝梅花独傲,坟前~直着他那终年不离的烟斗,烟杆~~的,直直的。“~魈”~了,他真的~了,葬在了~坟岗,葬在了相依终老的老黄牛旁侧。“~魈”是谁?“~魈”就是“半~阳”——牛树。“~魈”是为何物?蒲松龄《聊斋志异》中道:“~魈”,面似老瓜皮色,目光睒闪,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