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一个大雪飘飞的日子里,花村特别安静,只能听到雪花飞舞发出的沙沙声,乱坟岗上,一枝梅花独傲,坟前挺直着他那终年不离的烟斗,烟杆硬硬的,直直的。
“山魈”死了,他真的死了,葬在了乱坟岗,葬在了相依终老的老黄牛旁侧。
“山魈”是谁?“山魈”就是“半阴阳”——牛树。
“山魈”是为何物?蒲松龄《聊斋志异》中道:“山魈”,面似老瓜皮色,目光睒闪,绕室四顾,张巨口如盆,齿疏疏长三寸许,舌动喉鸣,呵喇之声,响连四壁。村中流传的“山魈”:三只脚,体型小,行如风,来无影,去无踪。
为什么叫“半阴阳”为“山魈”?说来话长:在砸了锅卖了铁的年代,村子的人都到公社一起吃饭,一起出工,一起收工。牛树一家父母年迈体弱打点家务总显繁忙,每次出工,总是最后一个出发,虽然人家走了许久,他还是能追上队伍。上山干活,人人都慢悠慢悠,而他总是极快极快,当自己的干活量超过了别人,他就会盘坐在地头抽根旱烟。等人家追上了,他又继续着上工。他身体单薄,力气没有别人大,当稻谷收割的季节,别人挑着一担200斤的稻谷慢悠悠回社里,他呢?早早就已经轻挑好了一担给会计记账,又快速得回到田里,挑上另一担,疾奔而去,半路还能追上其他队友。人们便开始叫他“山魈”。而称“山魈”的原因可不仅仅如此。他在村子里,除了看风水比不上他的师兄,其他方面样样精通:他在村子里是少有的文化人,能写一手好字;他还是一位能工巧匠,大木(指盖木房子等大型木工)小木(指做衣橱壁柜等小型木工)样样精通,他还是方圆闻名的篾匠,村子里的人家有需要都叫他干活;他还通音律,喇叭唢呐,鼓锣钹板样样行,村子里的喜事丧事都得请上他;他能言善语,户入家出,家家户户的事情,无不知晓……
尽管山魈有能耐,在村子里还是别人调侃的佐料。打儿时开始,他是学堂里个头最小的,每一次孩子们闹起来的时候,他总是最后一个被人家发泄的。一次,有个孩子东西丢了,一群孩子便开始推理,东西丢了,学堂里的同学谁最有可能偷呢?一大帮的孩子就把目标指向牛树,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人小,偷东西最不容易被人发现。于是乎,大帮的孩子开始追打牛树,尽管牛树跑得有多快,也逃不出这么多人的围捕。追上了便痛打一顿,牛树开始求饶。当他开始求饶的时候,另一个孩子的口袋里溜出了被盗的东西。另几个孩子一齐叫:“小偷在这,小偷在这……”。小偷镇定了一会,大声说:“一定是牛树偷的,偷了后就把东西放在我口袋里。”于是,人们又恶狠狠地踢了牛树几脚:“都是你惹的祸!”牛树拍拍身上的地泥,嘎嘎地笑,摸了摸脸:“赃物终于找到了。”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牛树为了躲避人家的追打,练就了一双飞快的腿。直到豪取“山魈”美名。
春节到了,人家便开始请山魈写对联,他写对联的速度极快,一个上午的功夫就能写出一大堆联子,布满整个大堂。当山魈把笔墨整理好了后,人们便开始问:“山魈,你今天写了多少对联啊?”山魈不知疲倦地数啊数,数完了,直起了腰杆豪气满怀:“今天上午就写了20多副对联了!”“山魈,我们都不识字,你是文化人,你读给我们听听?”山魈满面红光,幸福得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昂扬,抑扬顿挫。也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他终于把全部对联读完了,读完了对联说对联里面的意思,说完意思,还要说对联哪边大,哪边小,讲完大小,还得说说怎么贴对联。他从来没有感觉到还有比说起贴对联还要有文化的东西;他从来没有感觉到,还有人会比他还要有学问;他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会有比写对联还幸福的事情……等他说完,抬起头,连个人影都没有了。自顾自说,说完后,将这些对联挨家挨户送过去,送到了人家,生怕人家把他写的对联贴错了,还得千叮咛万嘱咐,哪边怎么贴,哪边怎么贴。
春节期间,大伙开始过大年,只有山魈没有闲着,他得教村子里的半大孩子一些绝活。村子里一些人,为了村里的红白喜事,总得热闹热闹,于是,都聚集到山魈家,开始练习唢呐喇叭、二胡、鼓、锣、钹、板。村子也因这些声音而热闹了起来,花村也因此不再寂寞,即便不是过年过节不是喜丧事,也经常能听到一些并不算很优雅调子。走出家门以后,人家又开始奚落山魈:“今年赚了多少师傅钱,收了多少红包啊?”山魈喜笑颜开:“这是为乡亲们服务嘛!收什么钱,拿什么红包呢?”说完,山魈仰起头,整了整衣领,心里乐滋乐滋的。
邻村有人家盖房子了,山魈离家一两个月不回村,当山魈回到了村子,村上的人又有得数落,山魈又有得炫耀了。“山魈,菊村的姑娘长得怎么样?”“当然是漂亮。”“是不是见到姑娘家就流口水了?”“没有!我怎么会流口水呢?那些姑娘家怎么配得上我啊!”“不流口水,那就是尿**了?”“怎么可能,像我这么大的人了还会尿**吗?”“不尿**,那你起床的时候**怎么会湿啊?”山魈满脸通红:“你哪只眼睛看到了?”山魈也学会了反问。“你**没有湿,那就把烟拿出来给大伙抽抽?”山魈就这个时候最满足了,人家还有让他拿烟抽的时候。山魈把一只手伸到口袋里,抽出烟,用右手摸了摸烟壳,“大前门咧!”便从烟壳里一根一根抽出来,送给石堆上的人,并拿出火柴一个一个点上,自己也点上了一根。“嗯!大前门就是好抽。”一群人也“嗯!”然后便笑了起来。
山魈是做竹篾的行家,他做的竹篾家当,家家户户都说好。尽管你有多内行,数落的人怎么会错过机会呢?今天在这家人做竹篾,他把竹子一根一根拉到凳子边上,把竹子破成几绺,一只脚抬起来,把一绺的竹条放在腿上,用竹刀狠狠地劈,劈了一道口子,便开始用双手撕,力气不够大,他撕的时候,整个人一跳一跳的。旁边的人看了,便开始笑,山魈又跳了,山魈又跳了。后来人们便把撕竹片的时候跳起来称为“山魈跳”。每逢有人笑的时候,山魈便狠狠地说:“再笑,我把竹鞭抽到你身上来。”人们便笑得更厉害。山魈见无能为力,自己也开始笑。渐渐地,渐渐地,山魈习惯了人们的笑声,也习惯了自己跟着笑。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2”内容快照:
『2』
2几年的集~同劳同吃的生活过去了,虽然还是集~劳动,丰收的谷物归到集~所有,但,已经不再一块吃了,公社里把生产来的粮食~照劳~工分分配,再~照人头的需求分配,分配结束了,人们便把自家的粮食~,油盐~~回家里烧吃。那时候,虽然还是公社年代,但是,外出~钱是允许的,你外出搞副业~点钱,向队长申请,向~汇报,哪个队长会阻止,哪个~会拒绝?等到~了钱,~钱给集~换成工分兑米粮,公社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