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他们的文明落后了。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妇女教育的必要。过去,中国人认为妇女不应受教育,因此,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决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
作者以骇人听闻的事例大声疾呼:这种苦痛绝非是平常的,也绝非是可以容忍的,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是残酷的,而且还常常是毁灭性的。我的身边曾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悲剧。
一对众口称誉的医生夫妇,对寄养返归的儿子再也无法建立亲子感情,于是毒打成了孩子的家庭作业,稍不如意,气都出在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孩子受不了这样的虐待,便偷了钱和粮票想逃回爱他的奶奶家,途中被发现送回后,父母不仅没有反思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能够拿出这么大的勇气要回到奶奶身边,相反却认为这还了得,一阵更加残酷的毒打将孩子彻底的“打服了”,也让孩子对这个家庭彻底地绝望了!
一个原本聪明可爱的孩子在家得不到温暖,只能到社会上去寻找,很自然地同那些野孩子交上了朋友,也很自然的有了小偷小摸的行为,下想做知青时也常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不过也仅此而已,但这一切无疑更加重了父母对他的厌恶感。
知青返城后,他被安排在他父母任厂医的工厂里,除了工资由父母代领外,连家都不让他住,只能住在离家很近的单身宿舍。到了结婚年龄自然也得不到任何的关心,既没有多少零用钱,也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加之自己的劣迹,谈了几个女朋友都吹了……
事情到此仍很平常,日子仍像往常一样平淡地过去,可积压在父母与孩子心里的怨恨都在接近极限。终于有一天,因为某件事,这种仇恨爆发了,他趁父母不在家时(他始终惧怕他的父亲)发疯似地将家里的所有东西砸了一个稀巴烂,然后喝下农药自杀!再被送到厂医院抢救过来后,其父却用药预置于死地……再次被抢救过来后,医院加强了对其父的防范,可怎么防范得了在这里任职的其父呢!
同样不胜折磨的其父下定了最后的决心,他趁护士不在的间隙用手术刀切断了孩子的股动脉,据说当时鲜血直溅到天花板上,连抢救都来不及!
或许又有人会说,找上两三个这样的例子并不难,什么样的事情找不到一串呢?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到了成灾的地步,有这样经历的起码成千上万计,甚至能够同全国6000万残疾人数相比,而这才是问题的严重性所在。
武汉曾发生过一起震惊全国的案子——一个成绩优异的女中学生,因为外婆的唠叨影响了她的高考复习,便杀死了她的外婆。后来社会同情站在孩子一边,孩子得以参加高考并进入高校学习。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进入高校不久这个孩子也自杀了。
当我听到她自杀的消息后,我的震惊是无法形容的:一个十几岁的女孩该要拿出何等的勇气来杀死自己的外婆,有要拿出何等的勇气去杀死自己!
原因是什么呢!是感情冷漠,是高考压力,是心理不健康……所有的分析文章都是到此为止,但都没有触及她儿时在奶奶家寄养到上学这个问题的本质!她的父母都是令人尊敬的,父亲还是一位党的高级干部,为了工作他们长期在外地工作,几乎没有和孩子共同生活过。
在这个悲剧里,孩子是受害者,父母也是受害者,我们该同情的是孩子和父母这两方,该谴责的是那样一个不让人做父母的年代。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蓝的手”内容快照: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蓝的手』
至于“我”~边不出名的这类例子就更多了。一位朋友婚后生活不睦,~识的人都劝他离婚,都说他妻子太差劲。我是一位婚姻神圣论者,当然是劝和不劝离了。我~是劝他,这位朋友~是罗列出一条条“血淋淋”的事实,甚至连我都~被他说动也改~劝离了。就在这时,~一条“极有~的理由”却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就是对他父~都瞒都抠“,“不过她对自己的同事却很大方,这一点我不得不说”,朋友马~接着补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