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没有我哪有汉 [目录] > 第4章

《没有我哪有汉》

第4章~长成

作者:秀野桥下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听说人在饥饿时脑子最清醒,走在雨后的泥泞路上他脑子又活跃开了……

他想起一位和他同样有钓趣的老人,一位戴竹笠披蓑衣寒江独钓的老人。

姜子牙穷困一生,渭水中放长线钓大鱼,垂老终于钩上个周文王。并以七十多高龄辅文、武二王,促农频交震朝歌,牧野大战灭商纣,建不朽功业。真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哈!后辈曹孟德的诗,用在姜太公身上又挺合适。姜老年逾古稀才发迹,我赢太公六十年,何愁不发达。此老年青时不也在京郊宰过牛,又到黄河边上的孟津卖酒,他解牛不如庖丁,做生意更不如吕不韦,不懂投机,不懂策划,非但血本无归连老婆也弃他而去。但天生之才必有用,最后照样出人头地……垂钓、卖鱼、换米、饱肚,不过是辉煌前的暗光,大型交响乐的前奏,悲壮历史剧的插曲尔尔。我不忍饥饿非关意志,只是我年轻尔尔。

韩信虽饿得七窍生烟,仍意气风发,饿极而歌,唱起了张楚的歌: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大清河上,徐风轻拂,水波粼粼闪闪青缎一般。河岸数株老柳,伸向河面的柳枝荡漾,仿佛逗弄着四下的绿意。

韩信来到河边,将诱饵上了鱼钩,挥出竿线,坐在老柳虬根上垂钓起来。半日,水面静寂,不见鱼儿上钩,他也不急,一手持竿,一手从怀中掏出那卷泛黄的绢帛静读,开始和尉缭子对话。小小年纪,那份忍耐,那份沉稳,少见。

终于,馋鱼上钩了,韩信手感极好,线甫沉疾提竿,一条青鲤甩尾挣闪出水面,他轻捷抓住,扯根柳条拴入鱼腮。

此子果然静如松,动如兔,诚如其后用兵之道。

“喂!小呆瓜,有没有鱼上钩?”

“他呀,愿者上钩,不上钩也不希罕。”

“对嘛,姜太公一世才钓了一条活人鱼,急啥!”

几位浣纱女来到河滩,浅水中卧一巨石,朴拙凝重,她们跳上石面,抖开染纱,叽喳不停,漂洗起来。

“雀喧鸦噪!你们来了,鱼儿还会来?”韩信轻哼一声,移至稍远,此处长满青芦白荻,在风中摇摇曳曳,他折了几根**的,做起了芦笛。

他轻吹芦笛,不简单,许多人吹出声已不错,他却吹出了一种刚劲的韵律。一会儿,那刚劲声急骤起来,仿佛千军万马在调动,驰骋,旌旗猎猎,金戈铁马……

笛声倏停,他从音律幻觉中回至艰辛的现实,微叹一声躺入草地,又沉思起来……

暴秦,苛政。让人饿肚、难活。昨日,对门大娘悬梁自尽,因唯一的指望离她而去,筑长城的儿子石坠身亡;邻家老爹两儿,一位筑阿房宫而残,死在咸阳,一位抓去修骊山陵墓,墓成那天即修墓人死日。(皇上怕盗宝,集体陪葬。)老爹孤居,风烛残年不忍睹。人们已活不下去,“夫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只要有人揭竿而起,应者云集,大秦将陷入战争汪洋。那时将是我韩信……从这点出发,秦啊!你就苛暴下去吧,直至风云四起。

公元前209年,秦民在水深火热之中。秦始皇死后,胡亥被赵高、李斯扶上台。这败子,老子的雄才大略没继承,坏毛病却学遍,巡视呈威,残杀兄妹,变本加厉征民夫造宫筑陵。“苛政猛于虎”,民不聊生,黄河上下到处流动着以老残妇幼为主的讨饭大军,饿殍遍野,哀号满天下,若用“天怨人怒”这句成语形容,已属轻描淡写。而秦廷由于常干釜底抽薪的买卖,亦已不堪重负,国家机器已到无法承受地步,飘落一根麦杆,也将压垮这只“庞然秦驼”的脊梁。

人民在沉默,爆发前的沉默,秦朝的末日还会远吗?

不争气的肚子又叫了,韩信坐起,瞧日正当午,眼前发绿,脑中却浮现一个倩影:采雪,你再不来,我又须为盘中餐而向浣纱女折腰。

采雪,韩信邻家女孩,是招展在他心田的一支芙蓉。——跟同名姐姐无关。

应该说韩信有两个梦,按他自己说,一梦大一梦小,大梦建功立业成名将,小梦筑起小巢成个家。顺序:成家立业,成家在先立业在后。立业要有条件,无可捉摸,那是没有办法的事,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嘛。可无法成家却说不过去,它可捉摸,只要有另外一半,且已有目标——采雪。有条件草舍换瓦房,没条件换把青草也可凑合。当然,“家”最好有砖有瓦,尽是草呀茅呀只算窝……我要挣间瓦房,此乃人生最低目标,否则永不结婚。

浣纱女已洗毕,在几棵老柳间栓好白纱绳,把五颜六色的轻纱凉上,然后坐在河畔草坪上,铺开一块簇新的蓝布,取出干粮水罐,吃喝起来。

“喂!小呆,别犯呆了,过来吃饭,给我们讲讲幽王峰火戏诸侯,为引褒娰一笑的故事。”一位眉目姣好的漂妇招呼韩信。

“对,我们爱听故事。你讲一段,给你一块薄饼外加葱,那伍子胥急白了头后,有没有过昭关?”一位小家碧玉问道。

见韩信老僧入定般无动于衷,另位有双野性大眼的姑娘嚷嚷:“他呀,闻涛儿不来不会讲话,臭美!”说毕,瞪视远处韩信一眼。

这群女子,韩信熟识,都住在南城根下,总带饭来河边漂洗、晾晒。韩信常以讲故事换取她们的馍、薄饼。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等量交换,扯平。谁都不欠。

前提,野性大眼嘴中的“闻涛儿”要来。

说她不来,她偏来了。

“韩信,快,我给你带了几个白面馍。”随着脆亮悦耳的声音,一位娇俏的少女提着小竹篮一溜小跑从远处过来。

“采雪,我又做了几支芦笛,赶明儿你拿去卖。”

“小芦笛很抢手,一下售完,买馍尚余,待攒够,看,这件青衫早该换了。”少女的关切溢于言表,一双水汪汪的桃花眼瞥视了他一眼。

“那我多做点,现成的芦,不费钱。”韩信抓过少女送上的馍,狼吞虎咽。

原来,芦笛和鱼一样,皆韩信谋生手段之一,他常赶制芦笛,托叫采雪的少女上街卖。

风悠悠兮清水丽,美滋滋兮笑靥展,小河滩上,韩信和采雪抱膝而坐。

浅水苇中,游出几只雪白的鹅,惊起蓬篙间的蓝背水鸟掠飞云霄。

看着碧澄澄的天际蓝鸟展翅高飞;看着红彤彤的鹅掌拨弄着绿水青波;看着一笑百媚生的红颜知己,填饱肚子的韩信劲又上来,一个鹞子翻身已挺立、**腰悬青剑,演一招“八方笑尽斩苍龙”,抒起情怀:

吾知少日拿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秦将不秦,一旦风云起,吾将立马横刀,一骑绝尘,成一代名将;秦将不秦,一旦征鼓催,吾将蹄踏绿野,血染战旗,成一代英帅。只待功成名就,何愁千钟粟、黄金屋,车如流,马如龙,那时,青玉樽中斟满琥珀色琼液,我们笑傲布衣,夫贵妻荣。

姑娘尚未嫁就视作妻,穷得叮当响却轻鄙贫民,嗨!韩信。

采雪眉一蹙:“不!名将功筑白骨山,英帅名浮赤血海,我不喜欢。”

“我喜欢在天之一偶,海之一角,山之一弯,远离尘世的一块田,一间茅屋,一个淳朴的丈夫,一个天真淘气的小孩。平平淡淡才是真,粗茶淡饭味无穷。”

此女超脱拔俗,就像一块蒙尘的玉,当手指抹去浮尘它竟泛出淡淡的光华。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少时情怀”内容快照:

『少时情怀』

采雪姓闻,年恰及筓,出落得鲜活~灵,妩~天成,因其从小喜闻自家屋后风拂竹子的涛~,巷子里都称她“闻涛儿”。韩闻两家近邻又是世~,两小青梅竹马,稍长兄~相称。韩父、闻大~~得早,韩~寡居,闻老爹鳏夫。两老也讲得来,隔墙扶持,少了孤寂。~想成黄昏恋,他俩是同病怜,夕阳里寻个聊话的伴。闻老爹有付好嗓子,不输于帕瓦罗~,采雪同样,音色就如清风吹拂风铃~响,放至今日,父~俩尽可

~~

>> 阅读第5章 少时情怀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