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的结果出来了,有人欢喜有人愁,也许愁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考试的结果如何,而在于怎样作出选择。但对于木杉而言,他没有太多的选择,唯一的选择(其实也就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就是上中专。还好,上天好象也特别疼爱无助的木杉,他顺利地考上了省内一所还算不错的中专。
这年木杉和他三叔的儿子同时考上了中专,这对于木杉及他的家人来说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大喜事,在他们那里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父母在高兴之余,通过借粮等方式东拼西借的为木杉准备为900元钱,作为学费及路费,木杉也很高兴,终于要到城里去了,要到还是省会的成都去读书了,而且还要坐火车,这在木杉们那里,当时有很多是连想都不会想到的事(不是不敢想,而是因为相不到那么远)。
在上学的那天,木杉的三叔特地从县政府借了一辆北京212的吉普车,把木杉和他的儿子从家里接到了县上。临走时,爷爷奶奶父母兄弟都来送行,说了许多鼓励的话,而且,三叔特地叫开车的司机一路按着响亮的喇叭,为他们送行。那时,他们感觉风光极了,高兴极了,因为第一次坐上县级干部才能坐的小车,而且就要到成都去了,要到向往已久而从来也不知道有多博大、有多宽广的川西平原上去了。
木杉还清楚的记得,上学时,什么也没有,穿的衣服是一件蓝色的“的卡”中山装,**是别人给他的一条邹巴巴的黄色旧裤,后面补了两个巴,脚上穿的是泡沫凉鞋,另外还带了一条蓝色“的卡”**,屁股上补了一个巴,三叔叫他先不要穿,到了学校再穿。
第二天,他们从县上坐到成都的唯一一趟火车(慢车)到成都,坐的时间很长,从早上一直坐到晚、上。中午吃了几个家里带来的荷包蛋,一路上,木杉很是兴奋,因为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看到了那么多的高楼大厦,还有成都平原是那么的平坦,那么的宽广,让人觉得世界真大。
到成都后,三叔在荷花池给他儿子买了一套40元钱的西装,而木杉也换上了他最好的那条补巴**。到学校后,由于木杉还得等两天才开学(和三叔的儿子同路,有三叔送,家人也放心,又可节约不小的路费,真是一举多得),便在学校的招待所住下。三叔走时说,到这么远的地方来一次不容易,木杉应该去送他,叫木杉送他到车站,木杉便送他到车站。三叔和他儿子临走时,木杉只望着他们,连接手都不曾挥一下。那时,木杉是笨拙的,只知道在从此以后,得一个人在他乡生活四年了;同时,他又觉得是幸运的,因为,必须要一个人独立生活了,而且还是在成都读书,再也不会听到父亲那关于”读书无用“的唠叨了。
而雨婷的结果呢?木杉无从知晓。但他凭他的直觉判断,应该是上了他们市里的重点高中吧,因为凭雨亭的各方资源,她有那个条件进入那所重点中学,也只有进入重点中学,她才有机会再次“鱼跃龙门”。
很快,学校开学了。在这里,再也用不着那么拼死拼活的玩命似的学习了。木杉渐渐发觉,学习已不是他现在唯一要做的了,木杉的心开始渐渐闲下了,闲下来的心,就难免开始梳理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回味过去该记忆或已经无法忘记怕许多和事。经过梳理,雨亭渐渐的在木杉杂乱的记忆中凸显出来。他很想和雨亭联系,问问她的情况,并给她说一些鼓励或是安慰的话,但木杉却发现,思念如断线的风筝,在漫无边际的心海里漫无边际的飘,却找不到停留的彼岸。思念真就如风筝就此断线了吗?木杉在思索……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拐 点”内容快照:
『拐 点』
有人说人还没有动物聪明,它们懂得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而迁徙,让自己始终能生活在一个相对优~的环境里。其实,这种说法正好诠释了人之所是世界主人的~刻内涵。人类利用我们特有的智慧来改造和创造世界,让环境来适应人,这才是人的独特之~。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到成都读书后,木杉~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在这里,大家互不知道过去的一切,也没有人后轻易的把自己的过去告诉谁。所以,大家似乎又站在了一个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