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大学——一部写给所有人又没人能懂的书 [目录] > 第3章

《大学——一部写给所有人又没人能懂的书》

第3章第二章:《进长安》

作者:戴云山人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2004年9月18日,乾坤,一个江南学子,踏入了从中以后在那生活了四年的大学校门。

那天早晨,他走出西安火车站,在出口处停了下来。他穿着件黑色的长风衣、黑色的**和一双擦得闪亮的军靴,高大的身躯,寸长的短发,看上去是那么的降神抖擞。在人人都萎靡的就像当场就要断了最后一口气的人群中显得那么的特别。他看了看眼前的一切,似乎是在做接受这个神秘的古都的准备,有似乎在寻找什么。他感到和其他的火车站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人群。这时他的脸上**了一色冷冷的轻笑——他笑这忙忙碌碌的人群,也笑自己!

过儿片刻,他迈出脚步,向前面挂着写着“西安培华学院”的横幅的学生接待处走去。过来差不多半个小时,车上的人满了,开始向学校进军了。车从城墙的北门进,穿过西安市中心,经过钟楼,从南门出,然后从那条南北达到一直往南开。乾坤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靠窗户的位置,他望着外面的一切,陷入了沉思。

他想着这就是以前在书本上看到的被誉为与世界名城的雅典、开罗、罗马齐名的文明古城了。在这一刻,世界历史地位写照的东罗马西长安的长安尽收眼底了。看着这眼前的一切——蓝田猿人、半坡先民、周秦、汉唐1100多年的历史的一步步景象似乎在他脑中一一闪过。但有闪的那么快,一点也抓不着。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阿房宫的杰作早已化为灰烬,华清池的遗梦不再激起波澜兵马俑也只是在做着不合时宜的陈列……

长安,十三朝古都。这里曾有太多的伟业与丰功,有太多的血泪与汗水,有太多的风韵与趣事。也许这块土地承载不了历史太多的厚爱,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消融了、凝固了。城墙、雁塔、碑林……那一具具僵尸矗立在那儿。这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不如说是一种阴森的笼罩。这一切僵死的气象还没有缓过来,他们被这千年的尸首压得死寂与愚昧。

车突然停了下来。乾坤从沉思中醒来,才意识到已经进入了无人之境的荒郊野外。他看来下表,已经两个多小时了。司机下车和路边的一个人聊了几句,虽然不能听到他们讲话的声音,但谁都知道他是在问路。司机聊完后打了个电话,然后开着车继续前行。肯定是问了路过的那人也不知道,所以才打了那电话。

再走不到五分钟,零零散散的几座新楼出现在眼前,一个用木块临时搭建的简易木门偶尔有人进出。门内有个横幅,但看不清写的是什么,乾坤心想,这应该就是梦中的大学了吧。

果然,车在那简易的木门外面停了下来。刚才看不清的横幅也清晰可见了——西安培华学院欢迎您!那九个字是用毛笔写的,但写得真不敢恭维。

踏入校门那一刻,乾坤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他脑中浮现的第一反应是那纯纯粹粹就是个建筑工地。但他没有像旁边的那些人那样大惊小叫,他很镇定。

乾坤从小就有个很打的特点——就是面对任何事情都会很镇定,很从容。他扫视一下周围的一切,即可有迈出那坚定的脚步。校园里除了看到黄色外再也看不到其他颜色。然而在学校西北角却有一块绿洲。从那滚滚上升的浓烟和散落在空气中的气味,他敏感的判断出那是个殡仪馆。

殡仪馆,学校,学校,殡仪馆……乾坤念着这两个词,也许是他不愿意再往下想,也许是一切表达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办完手续后,乾坤向宿舍走去。他的宿舍安排在五号楼五层的第20号房,走到门口时,门是关着的,但他已经听到了从屋里传出来的不熟悉的讲话声。他本能的将门推了进去。他没有敲门,不是他不懂得礼貌。如果敲了也不能说他是有礼貌的。因为在他身上根本就不能用礼貌这样俗不可耐来形容他的举动。与其说他是讨厌礼貌,不如说他的一举一动都不是考虑到礼貌二才做的。没有敲门有更都的倾向是他已经将那当作自己的家,将宿舍里的人当作一家人,虽然还未曾谋面。

乾坤把门推开走进宿舍的那一刻,讲话声突然停止。宿舍变得格外的寂静,像是这个空间被什么东西给吓坏了。看到这种情形,乾坤先开口了。他看了看大家说:“哥们,怎么不说话了”?

他边说着,边把行李提着放在空**。因为他是他们宿舍最后一个到的。空床只有一个,所以走的目标很明确,瞬间就完成。

他把行李放在**,转过身。可大家还是没有说话。乾坤又看看大家,想说什么……这时坐在西北角落的一位同学开口了。他说:“我们都被你给吓坏了,所以话都不敢说了”。

怎么,我有那么凶神恶煞,那么可怕吗?

那到不是,那位同学接过话说,更确切的说是你的已出现,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了。一时空气全凝固了。这应该说是人们平常讲的那种一个人的威严吧。

哈哈,哈……乾坤爽朗的笑了笑说,我就有那么特别?

看你那身穿着,真的老虎看来都要吓破胆。坐在西南角的一个浑身肥肉的同学接过话说。

哈哈,哈……大家都笑开了。这样融化了刚才那凝固的空气。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乾坤说,“我叫乾坤。就是天地那个乾坤”。

“我叫潘建”,坐在西北角的那位同学说。

“是潘金莲的潘,下贱的贱”。西南角那胖胖的家伙没等潘建说完就抢过话说。说完笑了起来。

“假小子,你争什么强”。潘建在说这句话时已经有意无意的介绍了那大胖的名字——韦强。

他们又开始畅快的聊了起来。大家叫潘建唱粤语歌,因为他来自广西;叫韦强说河南话,因为大家都对《天下无贼》里面的傻根的河南话有很深的印象。乾坤也介绍了一些家乡的东西。

他说:“我来自中国的故乡”。

大家都说他废话,谁都知道是来说中国的故乡。

他说:“这你们就不懂了吧。中国就是CHINA,CHIAN就是陶瓷。我来自陶瓷的故乡德化。那不也是中国的故乡吗”?

大家都骂他狡猾。

这是,大胖韦强突然问:“的话说在哪里啊”?

乾坤开玩笑说:“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德化,中国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看叫你平时别吃那么多,你偏吃。潘建说,今天我潘某人告诉你,德化在福建泉州山清水秀的戴云山的怀抱中。当时以中国第一大港口泉州港为起点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德化的陶瓷,因而“海上丝绸之路”也叫“海上陶瓷之路”。像1987年8月,在广东台山县川山群岛附近海域发现一古代沉船“南海一号”并打捞了一批文物,其中陶瓷器有二百余件,都是德化窑的产品。还有,2000年在南中国海被国外打捞的“泰兴号”沉船,出水的德化窑陶瓷器据说有35万件。由于陶瓷的影响,所以羊毛子干脆叫中国韦陶瓷了。这就是CHIAN的来源。

还有茶叶,你知道茶叶骂吧?潘建睁着两个比常人又大有黑的眼睛问韦强。由于潘建的博学,不管在什么问题上都能滔滔不绝的讲个不停。这时他已经开始进入了好谈的状态了。

你别装神奇了,那有谁不知道啊。韦强有点不服的说。

你还真不知道!潘建神奇的说,你以为你们河南那破毛尖叫茶啊?用北方的野话说,那叫那尿。真正的茶是福建泉州安溪的铁观音,那真个“美如观音,重如铁”。我告诉你,羊毛子说茶的TIE的发音和闽南语说茶的DIE是一模一样的。这也和陶瓷一样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成就。

至于喝茶吗,那就更有讲究了。中国人说——福建人品茶,广东人端茶,安慰人饮茶,四川人摆茶,北方人喝茶。还有什么第一口试茶,第二口品茶,第三口饮茶。至于什么乳洞泉、梅花雪、水洗水……咱们就不谈了。但说那品茶,一盏韦品,两盏便是皆可的肥猪。

好了,好了,乾坤看到潘建稍微挺会儿**话说,看你说的那么神奇,那咱们就现场来品一品。说着,乾坤从行李箱重拿出一套精美的凉玉瓷茶具和安溪铁观音。

这是大家都不说话了,等大眼睛看着。谁知道这么巧,港谈了一大堆,就可以马上享受了。

他们边喝着茶边聊着。乾坤从他们俩口中知道住在东南角的那位同学是个西北汉子,名叫石磊。大家叫他石子。

当天晚上,乾坤和他们俩一起吃了晚饭。后来韦强有事出去,潘建则背着个大书包去上自习了。乾坤折腾了一天也有些累了。熄了灯躺在**。

他回想着今天的一切。似乎这一天已经非常的遥远,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又想起了一年前的事情,一年前他被保送“厦门大学”,但他没去。他说要去清华。可现在来到了“培华”。在那一年里,也许是老师对他的彻底失望,也给他了特权——可以不去上课,不叫作业。这个特权给了他充分的自由,他干脆走出了校门,等高考的时候才回去。这一年,他的脚迹遍布了福建省的每寸土地。

躺在**,他问自己,是不是回去再好好上一年,实现清华的梦想呢。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打消了。因为他相信真佛五庙。

可又有一个矛盾突然在他脑中涌现——既然真佛无庙,那么又何苦在这学校呢?在一场会议前已经事先知道将会是无意义,可为什么要进去,并且在受不了的时候才站起来批判,起来反驳呢?难道这是人的惰性吗?

是的,人是有永远克服不尽的惰性。他接着想着,可这绝对不叫惰性。而是似乎要在哪里找点什么,可具体是什么,也不得而知。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第三章:《~高尚》”内容快照:

『第三章:《~高尚》』

到学校的第三天,也就是九月二十日,便是新学期的开始。学校在~课前先举行~~学军训,时间为一个月。乾坤,一生最大的愿望是~~队。他说在这样一个任何事情都泛滥膨~的时代,哪里还保存着人间的一块圣土,那里还拥有人~的一点光辉;在~~都~贪婪与~望的社会中,那里还有情义;当娘娘腔的太监在社会横行时,那里还有~;当淫~笼~着整个地球时,那里还有雄壮的歌~,那里有人的勇敢和果断,那里

~~

>> 阅读第4章 第三章:《~高尚》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