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目录] > 第3章

《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第3章引言

作者:肖尧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4)两位楚王

在楚国的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恐怕就是楚庄王熊侣(前613年—前591年在位)和楚威王熊商(前339年—前329年在位)。

①楚庄王,姓芈,名旅,又称熊侣,楚穆王熊商臣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是春秋五霸之一。在位期间非常重视选择人才,先后得到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的辅佐。他是一位治国有方、用人有术的贤明君主。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述了他用人的智慧。这个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一年,庄王设宴犒赏打了胜仗归来的将士,令畅饮,不必拘束,并命爱妃许姬一一敬酒助兴。

宴会上,有一个叫唐狡的将士喝高了,见许姬犹如天仙下凡款款来敬酒,便以酒壮胆,想非礼仙女(想吃豆腐)。就在此时,一阵风过吹来蜡烛全灭了,席间一片漆黑,唐狡趁机,用手去牵许姬。许姬争脱,随手拔下唐狡帽缨报告庄王说,有人想趁黑污辱我,我拔了他的帽缨(取证),您令人点烛,严查此人,为我雪耻!

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将大家惊得目瞪口呆,宴席上顿时一片寂静。唐狡猛然间酒也醒了一半,吓出一身冷汗,心想这下玩完了,且不说战功尽弃,恐怕小命都难保了,十分懊丧和悔恨,只好等着楚庄王来处罚。

在古代,有人非礼国王的爱妃那还了得,不处死也要“杖罚”,而“杖罚”非死即残。就是现在,也有朋友妻不可欺的道德规则,即便是朋友的情人也不行,不在你头上贴块大膏药就算对得起你了,非骂你个狗血喷头,叫你祖宗三代从坟墓堆里站起来不可。

出人意料的是,楚庄王听完许姬的诉说,不但没有追究非礼之人的意思,反而责备许姬说:“酒后失礼是人所难免的,我怎么能为此去惩治一位刚从战场上拼杀下来的勇士呢?”说罢,便下令道:“先不要点蜡烛,今日君臣欢宴,不拔去帽缨不能尽兴,请大家都把帽缨拔下来”(姑息嫌疑人)。当所有的将士都拔去自己的帽缨时,楚庄王才令人将蜡烛点亮。唐狡偷偷擦去额头上的冷汗,心里无比感激楚庄王。

在后来的战争中,唐狡作为开路先锋,勇猛杀敌,一直攻打到敌国的都城附近,楚庄王率领大军,一路长趋直入,途中未见一兵之阻,非常高兴。楚庄王要犒赏唐狡,唐狡坚辞不受,楚庄王方知当年庆功宴上的故事。楚庄王感慨道:“幸亏当年没有明烛治罪,否则,我如何能得到这样的勇士!”

楚庄王之后又过了约250多年,就到了楚威王时期。

②楚威王,姓芈,名熊商,楚宣王熊良夫之子。是战国时代最有作为的楚王之一。公元前340年,楚宣王去逝,楚威王继承王位。

《史记》中记载,庄子曾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在职不久就归隐了。楚威王闻庄周贤,派使者持重金去请他,并许以为相,庄周不为所动,笑辞楚使,终身不仕。

这里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威王酷爱人才。听到庄子贤能、智慧,便求贤若渴,不惜重金,委以重任,“许以为相”。相,在春秋时一般为国卿大夫的世袭官职。或称“相国”,或称“相邦”,或称“丞相”。只有楚国不设相,这是否与庄子的拒绝有关,不得而知。二是威王宽容大度。他并没有因为庄子的拒绝而恼羞成怒,更没有以庄子一番不逊的言语而起杀心。尽管庄子只是与威王的使者对话,但说得比较重。他说:“子亟去,无污我。”意思是:你赶紧走,别污辱了我,我宁愿到死水沟里自己寻得快乐,无所作为也不受君主的束缚。这番话,使者肯定会禀报威王,显然威王并没有去追究庄子,其肚量也够大的。三是威王尊重庄子的选择。凭他当时的实力和威望,采用各种手段让庄子为相或者施以某种报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威王尊重庄子的选择,否则,中国历史上可能多了一个相国,而少了一个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个故事同时告诉我们,尊重人才,用人之所长,不一定非要弄去当官;让人才干他能干的事、干他爱干的事,比什么都好。

庄子名周(前369—286年),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被尊称为《南华经》,与老子的《道德经》同是道教最重要的经典。庄子虽然终生贫困,却蔑视权贵,生性放达,主张顺应自然,向往回到淳朴自然的远古社会。据传,庄子的妻子死后,庄子不但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因为他认为人死以后,人的身体与灵魂就与自然万物合而为一了。其逍遥的处世态度,令人叹服。

楚威王以后,又过了约100多年,到了楚王负刍时代(前228年—前223年),也就是秦王嬴政24年(前223年),嬴政破楚国国都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俘虏楚国国王负刍,楚国灭亡。至此,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不到10年的时间内,嬴政就先后消灭了韩、赵、魏、燕、楚、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嬴政,就是秦始皇(前259—前2l0年),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秦王朝(前221年—前206年)仅立国15年即亡。但是,他创建的中世纪封建王朝法统,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至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被推翻,创立共和。

此时,距第一座古城堡已无多少路程,有人提议在骊山茶社小憩。茶社附近就是中国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墓。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有中国金字塔之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茶社老板颇有学问,自称是守陵人的后代,十分健谈好侃,滔滔不绝地讲了一段“楚灭秦”的故事(前面是秦灭楚,这里是楚灭秦)。

话说,那年楚国虽被秦国灭亡了,但楚国人的精神没有灭亡。据《史记?项羽本纪》,早在楚怀王客死于秦时,楚南公(姓氏,战国末期楚国术士)就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即便楚国只剩下“昭、屈、景”(楚国当时的三大姓氏)三户人家,也一定能灭秦。楚亡后14年,果然爆发了以楚人为主的大起义。楚隐王陈胜、楚国名将项燕之子项梁、沛公刘邦(今江苏沛县人)等纷起响应。陈胜,吴广更是举起“张楚”(张大楚国之意)大旗,高喊“彼可以取而代之”的口号杀向秦国。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大军攻至灞上(今西安东南),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奉天子玺符,在轵道(亭名,在今西安东北)旁迎降。至此,统一中国仅15年的秦王朝,又被楚人摧毁,“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得到应验。

后来,汉高祖刘邦,人称白手起家的布衣天子,建立了汉朝(前202年—220年)。汉朝分为西汉(前202—8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史学家亦称两汉。(前202年—公元8年)。西汉以长安为都,始于高祖刘邦,终于少帝刘婴,约210年,历12帝(一说15帝)。然后经历了外戚王莽的新朝(8—23年)和刘玄的玄汉(23—25年)以及刘盆子的赤眉汉、成家的公孙述等短时间的折腾,最后又由刘姓皇族的刘秀将历史带入东汉(25—220年),刘秀(光武帝)于公元25年称帝,在洛阳建都,终于汉献帝刘协,约195年,历12帝(一说14帝)。

这时有人提醒导游:“你扯得远了点儿,赶紧说南京十朝故都的事儿吧!”他这一提醒不要紧,突然不知道从哪里一下子围上来7、8位自称“导游”的人,争着要来“取而代之”。后来经当地的“导协”会长仲裁,确认了导游的合法身份。导游这才松了一口气。

导游领着大家从楚威王(前333年)的金陵邑(南京)一路走来,绕行了一大圈,时间也过去了约562年。终于看见不远处矗立着一座城堡,导游说,那就是孙吴帝国——南京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一、十代故都之东吴帝国①”内容快照:

『一、十代故都之东吴帝国①』

从历史~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到南京第一位皇帝孙权迁都建业(229年),历史大约走过了450年。其间,秦王朝约15年;两汉(西汉、东汉)共约405年。~说过,南京历史~曾经~过秣陵,那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史书~说,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10月,秦始皇~行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东巡,少子胡亥、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等随行。从咸阳出发,出武关,沿丹~、汉~~域

~~

>> 阅读第4章 一、十代故都之东吴帝国①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