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目录] > 第7章

《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第7章十代故都之东吴帝国①

作者:肖尧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二)废帝孙亮

吴废帝会稽王孙亮(243—260年),字子明,吴国第二位皇帝。他是孙权最小的儿子,所以最初他不是太子。然而,他的长兄孙登早年已经去世,而另一位兄长孙和在赤乌十三年(250年),因受陷害而被废去太子之位,于是孙权便立孙亮为太子(孙亮运气太好了!)。孙权去世后,孙亮于太元二年(252年)继位,时年10岁。废帝孙亮有三个年号:建兴、五凤、太平。

建兴二年(253年)正月,孙亮立全氏为皇后,大赦。

五凤元年(254年)6月,交阯(今越南)稗草化为稻。昔三苗将亡,五谷变种。此草妖也(是否属于迷信范畴)。其后孙亮被废。此是后话。

太平元年(256年)正月,孙亮为孙权立庙,称太祖庙。太平三年春正月,诸葛诞杀文钦。3月,司马文王克寿春,诸葛诞及左右战死,将吏已下皆降。7月,封故齐王孙奋为章安侯。

孙权为吴王时,曾立长子孙登为王太子。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都建业(今南京),立孙登为皇太子。孙登生母身分低贱,连其姓氏都末见于史册。孙权宠爱的王夫人生子孙和、孙霸,孙登常有让位于孙和之意。

赤乌四年(241年)孙登死。孙权立孙和为太子,不久,封孙霸为鲁王。孙权爱孙霸,超过爱孙和,对孙霸的待遇,同太子孙和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孙和、孙霸不和睦。分成两派,一部分人维护太子;一部分人向着孙霸。向着孙霸的人想依靠鲁王捞取政治上的好处,所以拥戴孙霸而“诋毁大子”。有一次,孙权生病,派遣太子到长沙恒王孙策庙祈祷,太子妃叔父家离庙很近,就把太子请到家中。公主鲁班(孙权宠姬步夫人所生,孙和之姐)闻知,向孙权告状,说太子孙和不去庙里祷告,却往妃家计议,于是孙和越来越不受宠,两派的争斗也更加厉害。孙权认为“子弟不睦,臣下分部……一人立者,安得不乱”。乃废太子孙和,赐鲁王孙霸死。另立所爱潘夫人幼子孙亮为太子。

孙权于去世后,由孙亮继位。他是一个聪明的皇帝,他观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细致,常常能使疑难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一般人所不及。

太平二年,孙亮8岁时,有一次要吃梅子,就吩咐黄门官去库房把浸着蜂蜜的梅子取来。这个黄门官心术不正又心胸狭窄,是个喜欢记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库房的库吏素有矛盾,平时两人见面经常斗嘴。他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这次,可让他逮到机会了。他从库吏那里取了**梅后,悄悄找了几颗老鼠屎放了进去,然后才拿去给孙亮。

孙亮没吃几口就发现蜂蜜里面有老鼠屎,勃然大怒。心怀鬼胎的黄门官忙跪下指责库吏,说库吏一向不忠于职责,常常游手好闲,四处逛荡,一定是库吏的渎职才使老鼠屎掉进了蜂蜜里,既败坏主公的雅兴又有损主公的健康,实在是罪不容恕。

孙亮听罢,马上将库吏召来对质,库吏早就吓得脸色惨白,他磕头如捣蒜,结结巴巴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但拒不承认在**梅里放了老鼠屎。

孙亮略一沉思,叫人当着大家的面把鼠屎切开,让大家仔细观看,只见鼠屎外面沾着一层蜂蜜,是**的,里面却是干燥的。孙亮认为,如果老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时间长了,一定早湿透了。现在它却是内干外湿,很明显是刚刚放进去的,而放鼠屎的就是黄门官,足见孙亮看问题的透彻和细致。

孙亮即位时,由诸葛恪、滕胤、吕岱等人辅政。一年后也就是到了253年,吴国宗室孙峻发动政变,杀死诸葛恪。孙峻出任丞相。

太平二年(257年),孙亮亲政,但施政时常被当时的权臣孙綝掣肘。孙亮认为权臣孙綝专恣,对他和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于是与太常全尚、将军刘丞,积极采取措施准备除掉孙綝,不料被孙綝发现。

太平三年(258年)9月,孙綝召大臣会宫门,废黜孙亮为会稽(今绍兴)王,时年16岁。改立孙亮之兄孙休为帝。又过了几年(260年),在孙亮的封地会稽传出谣言,说孙亮试图返回建业复辟;而孙亮的侍从亦声称孙亮在祭祀时口出恶言。于是孙亮被贬为侯同时流放,死在流放途中。据《三国志》记载,孙亮可能是自杀,也可能是被孙休派人毒死。孙亮死时只有17岁,在位(252—258年)7年。葬于定陵(今安徽当涂县)。

《三国志》陈寿评价:孙亮童孺而无贤辅,其替位不终,必然之势也。从孙亮的人生轨迹来看:从小他就聪明过人,早年他的3位兄长,孙登早亡;孙和、孙霸两个“鹬蚌相争”使他渔翁得利登上帝位,可以说当时他的运气极好。否则,孙亮在7个兄弟中排行最末,怎么样也轮不到他。但是他即位后有两个不利的因素,一是年龄太轻,10岁登基,加上没有贤良的大臣辅佐,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二是继位后自家宗室内部发生政变,等到自己亲政时又常遭权臣掣肘,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最终不但失去了皇位,还早早地丧失了性命。

《妃嫔传》选录:

孙亮全夫人,全尚女也。孙亮继位后,全夫人立为皇后。

全尚东吴皇丈(天子的岳父),妻子为孙綝之姊。得知儿子全纪受孙亮之命将要诛杀孙綝后,把此事告知妻子,不料妻子密告孙綝,因而连坐遭处死。

孙綝废孙亮为会稽王,后又黜为候官侯,全夫人随之国,居候官,全尚将家属徙零陵(今湖南省),追见杀。

(三)景帝孙休

吴景帝孙休(234—264年),字子烈。又称景帝,吴国第三位皇帝(258—264年),在位6年。孙权的第六子(吴国第二位皇帝孙亮的哥哥)。

孙休13岁时,从中书郎射慈、郎中盛冲处求学,太元二年(252年)18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居于虎林(今安徽贵池)。同年4月孙权病逝,孙休的弟弟孙亮继位,诸葛恪掌权。诸葛恪从政治因素考虑,不让孙休驻于江边重兵之地,而将孙休迁至丹阳郡(丹阳郡的郡治,就在首都建业,今南京),就近监视。这期间,丹阳太守李衡屡次找孙休麻烦,孙休不堪其扰,又迁徙而定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

太平三年(258年)9月26日,权臣孙琳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孙休3次辞让而受,改元年号为永安,时年24岁。

孙休登基后,首先封权臣孙琳为丞相、荆州牧,其弟孙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又封自己的旧部张布为辅义将军,孙和之子孙皓为乌程侯。

这时,孙琳权倾朝野,孙休害怕孙琳再次政变,表面上对他封官赏爵,笼络有加,甚至将密告他将谋反的人交给他处理,同时,又对孙琳的奏请从不批驳。但其实,孙休已经私下与张布等人密商图谋,铲除孙琳势力。12月8日,百官朝贺、公卿升殿时,张布、丁奉召武士在殿上抓住孙琳,当日处斩,其兄弟株连处死,而余党全部赦免。之前被孙峻、孙琳兄弟陷害至死的诸葛恪一族、滕胤、吕据等全部得到平反改葬。孙休耻于和孙竣、孙琳兄弟同族,索性把他们的姓给夺了(真绝),改称他们故峻、故琳。

孙休好读典籍,欲博览百家之言,只有春夏之间,白昼出猎射雉时放下书卷。据《世说新语》上提到孙休喜欢射雉,常常早出晚归。群臣莫不上谏,说:“雉这点小东西,哪足以皇上沉迷呢?”孙休说:“虽是小东西,雉这种动物气节过人,所以我喜欢他(有这种嗜好,似乎比较另类)。”

孙休在位期间,十分重视教育和农桑。他深知,只有民众富裕了,才能知礼节、知荣辱。永安元年(258年)孙休下诏曰:“古者建国,教学为先”。永安二年(259年)3月,又诏曰:“今欲偃武修文,以崇大化。推此之道,当由士民之赡,必须农桑。管子有言:‘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前段话的意思是,建国者必须以教育为先;后段话的意思是,只有物质文明了,精神才能文明。这些名言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作用。

永安五年(262年)8月,孙休立硃氏为皇后,孙(雨+单,即上雨下单,音“湾”,据说是孙休造的字,下简称“湾”)为太子(是否为后来武则天造“曌zhào”字的榜样)。永安七年(264年)7月,孙休病重,不能说话,但还能写字,手书召来丞相濮阳兴,令太子孙湾拜见,托孤给濮阳兴。这时,孙湾年仅15岁,正值国内外局势动荡,于是在左典军万彧推荐下,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说服了硃太后,迎接23岁的乌程侯孙皓(孙休侄子)继位。孙休病死于建业宫中,时年30岁,谥号景帝。葬于宣陵(今南京旧城东25里处)。一说葬定陵(今安徽当涂)。

《三国志》陈寿评价:休以旧爱宿恩,任用兴、布,不能拔进良才,改弦易张,虽志善好学,何益救乱乎?又使既废之亮不得其死,友于之义薄矣。其实就8个字“用人不当,薄情寡义。”

关于孙休的陵墓有几种说法:第一,据当涂县志曾记载:“围屏乡天子坟疑为孙休墓。无考”。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考古学家朱希祖在《六朝陵墓调查报告》中说:“余至当涂调查”景帝定陵以“无遗物可凭”,“未知所在”。第二,据《中国帝王列传》一书说:“葬于宣陵(今南京旧城东25里处)”。第三,有关报刊曾经说,安徽省马鞍山出土的宋山大墓,已被初步断定为孙吴景帝孙休之墓。据《金陵晚报》(2006-04-26)报道中考古人员在研究江宁上坊六朝古墓时分析称,马鞍山的“宋山大墓可能是吴景帝孙休的定陵”。导游倾向于“宣陵之说”,但他同时明确表示,他没有也不想去考证“定陵”、“宣陵”哪一种说法正确,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他认为这些应该留给考古专家去做。他只是“闲聊”,主要是:聊出话题,聊出兴致,未必一定要聊出所以然来。

《妃嫔传》选录:

孙休硃夫人,硃据女,孙休姊公主所生也。赤乌末,孙权为孙休纳以为妃。孙休为琅邪王,硃据女随居丹阳。永安五年,立夫人为皇后。孙休死后,群臣尊硃夫人为皇太后。孙皓即位月余,贬为景皇后,称安定宫。甘露元年(265年)7月,见逼薨,合葬定陵。搜神记曰:孙峻杀硃主,埋于石子冈(今南京南门外)。归命侯孙皓即位,将欲改葬之。冢墓相亚,不可识别,而宫人颇识主亡时所著衣服,乃使两巫各住一处以伺其灵,使察鉴之,不得相近。久时,2人俱白:见一女人年可30余,上著青锦束头,紫白袷裳,丹綈丝履,从石子冈上半冈,而以手抑膝长太息,小住须臾,进一冢上便住,徘徊良久,奄然不见。2人之言,不谋而同,于是开冢,衣服如之。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十代故都之东吴帝国①”内容快照:

『十代故都之东吴帝国①』

(四)末帝孙皓乌程侯孙皓(242—284年),字元宗,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一名彭祖,字皓宗(元宗也好,皓宗也罢,这个“宗”字与“终”字音相通,是否在冥冥之中就意味着,东吴王朝到他这一代~结束呢),又称末帝。是吴国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末代皇帝。永安七年(2~年)即位,265年4月,改年号为甘~。在位17年。天纪四年(280年),吴国被晋武帝司马炎所灭。孙皓~于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五年(284

~~

>> 阅读第8章 十代故都之东吴帝国①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