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军几天下来就把炼油厂女老板牛壮壮的底细摸了个透,国森对他表示非常赞许。
炼油厂的老板名叫牛壮壮,女的。是一九七九年的大学生。说来,这是一件至今都令她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就在一九七七年国家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高考,当时的情状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知识改变命运嘛。谁不想上大学当干部吃皇粮,何况牛壮壮呢?那时的牛壮壮虽说在心里也并不对脸朝黄土背朝天有什么厌恶,但是在心里她也晓得只有上大学哪怕是中专,自己的理想才能实现。至于到底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她自己心里也没准谱,就算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必然过程吧,当时学校家长都是这么教育的,反正是只有上大学才能实现。那一届她所在的学校总计三个班参加高考,百分之九十九点几的考生名落孙山。不过学校领导的期望还是达到了,领导在这一届学生开始向高考冲刺时的动员大会上说,去年高考光秃,今年一定要实现零突破,而这个第一个冲上来的就是牛壮壮,尽管她是女生,尽管上的是师范,有毛不算秃嘛。有第一个就不怕没第二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牛壮壮的骄傲与自豪也是不言而喻的,理所当然的。
牛壮壮的老家其实离这条舒缓沉静的牤牛河也不算远,也就相隔六七十里地。那里叫乌拉街,满族人的发祥地之一。她的母亲是普通的乡下女人,父亲是村办小学的教员,民办的。父亲可不像其他的农村老师那样大大咧咧,看上去和农民一样戗毛戗刺,遇见风流点的农妇们就打情骂俏,说话做事都粗糙得很。他总是穿的利利索索,虽说住在乡下却肩不担担手不提篮,一双手总是那么白嫩。也就是说,无论是田里的活还是家里的活他都不伸手,一家人过日子,总不能都这样油瓶倒了也不扶吧,于是,劳作的就是母亲和牛壮壮姐弟了。牛壮壮小时候母亲还时常对父亲抱怨,每当这个时候,父亲便煞有介事地对母亲说,我抓革命,你促生产,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嘛。再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父亲一这么说,母亲就不做声了。其实等到父亲转正成了公办教员,那神气劲就更别说了,母亲就更不能抱怨什么了,人家每月挣的是现金。而自己呢,累死累活还得等到秋后算账。牛壮壮小时候想的事情也并不比其他小伙伴多,只是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总是把“唯有读书高”的“读”字念成“du”并且发的是第四声。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而环境的确能造就改造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牛壮壮从父母亲的生活状态中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人要有文化,最好能挣现钱,最起码也要像父亲那样而不是像母亲那样。尽管有了这样的想法,牛壮壮也没有像她父亲那样厌恶劳动,而是和其他的伙伴们一样,放学以后干各种家务活,农忙时跟着下地。冬天和母亲一起把稻草编成一片一片的帘子,和别人家凑成整车卖到城里的火车站。据说火车站用这些草帘子铺火车箱底,以免运的货损坏。夏天和秋天采猪食菜,至今她还记得当年的儿歌:
今天礼拜,上山采菜。采菜喂猪,猪长飞快。过年一杀,谁也不卖。肥的焅油,瘦的炒菜。猪尾巴根儿请客,猪毛全卖,猪粪留着支援农业学大寨。
其实,从小到大她的心里都对父亲充满着恼怒,对母亲也是一样,认为母亲过于迁就父亲,搞的她自己对丈夫逆来顺受的,孩子们也大气不敢出的。
上大学时由于读的是师范,她又节俭几乎不用从家里要钱,所以也就几乎和家里没什么联系。她之所以读师范可不是热爱教师这一行,从她父亲的身上得来的经验教训,在心里她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是鄙视的。但是只有读师范,国家才有补助。有了补助费节省一些费用,她就可以不必搭理她的父亲。父亲那种小知识分子的浅薄穷酸她真是厌恶透顶。暑期她还可能回家一趟,在家乡一望无垠的田野上徜徉流连一番,到了寒假她根本就不回家,她开始不习惯在乡下过寒冷的冬天,也更加不愿意看母亲的劳作与隐忍,父亲的表面书卷气骨子里的自私更是她所厌恶的。
最让她对爸爸耿耿于怀的就是她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学校组织小学毕业班的同学去城里的公园游玩。满载学生的大客车在路上出了事故,整个汽车翻进路边的水濠里,父亲为了救她没有对向他求救他有机会有责任援救的同学伸出援救之手,致使那几名同学丧生水里。事后,爸爸受到了记大过处分。那时候他已经是公办教员,如果是民办的相信他一定会被开除或者辞退。每当想起这件事,牛壮壮都会感到羞耻,甚至希望自己在那次事故中被淹死,或者死的是她爸爸她的心里也会好过些。
大学毕业以后,她被分配到市里一所重点高中任教。也许这时可以说她的工作已经令很多人羡慕了,理想也可以说算作基本实现,彻底不用像从小学直到高中的那些同学们那样在土里刨食吃。当上干部吃皇粮了,这时候教师的地位也开始大幅度提高。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那么以此推断,地位提高的标志就是工资待遇的提高。进政府机关搞行政,这是她上学时曾经一度梦寐以求的,但是,你再怎么优秀也需要有人引荐。在中国嘛,一切靠人情说话,所说改革了,这一条却改不掉,不过加上一条附加“学历”罢了。父亲是乡下的教员,在城里两眼墨黑,谁也不认识,就是认识牛壮壮也不会用他,她实在是不喜欢父亲,父亲的一切。能在重点高中任教,无疑这体现了她的能力超过一般人,他的父亲再怎么认为唯有读书高也不在女儿的话下了,那些和她一起长大的玩伴就更不用说了。那时的乡亲们就说,牛家的壮壮气可真是壮了,日子只有仰脸看青天了,再不用看我们这些土地一样黑黝黝的乡下人喽。
那几年,从乡下考出去的人特别少,女生就更少。珍稀程度绝不亚于国宝大熊猫。牛壮壮所在的村甚至乡,十年之内从她的零突破始,每年也没达到过两位数,有时又被剃了光秃。有段时间,她简直成了娇贵的公主,于是,就有人把她和这里曾真实存在过的百花公主相提并论。牛壮壮对这些几近沸沸扬扬的说法表面上置之不理,心里却美滋滋的,但也有些不平。白花公主算什么?不就是金兀术的妹子吗?不就是有个“点将台吗”?不就是逞匹夫之勇吗?我,牛壮壮,要超过男人,真正的牛起来,壮起来,要在这里树起一尊自己的铜像,要上典,要流芳百世。要让人以后一提起乌拉街就想起牛壮壮而不是金兀术,白花公主。
四年的师范科班教育,使牛壮壮浑身充满了知识分子的气味,显得很孤傲,很清高,但是,骨子里贪图富贵的细胞却在不断地裂变复制,经济大潮快要把她淹没了。
牛壮壮的教学水平是很高的,业务能力没的说,不要说同龄的年轻的同事,就是那些所谓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也有不及之处,总之,一颗教育界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于是,她的父亲在人前开始显摆他的教子经,教子之道了,也就真有那么多人跟着起哄。中国人是多,在哪里都能体现出来,连怎样做父亲都要一窝蜂似地跟风。
后来牛壮壮做了一件谁也没想到的事,跟本校的一位早已是人到中年的主任有了一腿。这件事曾经轰动一时,教育局的通报批评无疑成了这个绯闻的最有效的传播媒介和认证书,从同事熟人到家乡的乡亲们都非常吃惊,议论纷纷的。那个时代,不要说你为这事背了处分,就是被人猜度你有这事,唾沫就能淹死你。可以说那时候人们都非常正直,也可以说那时候的人不宽容,总之,牛壮壮的私情被领导者堂而皇之地昭告天下了。自此,所有人都认为她是一个不正经的女人,乡亲们还拿出他父亲做佐证。因为她父亲毕竟也和一个颇有姿色的乡间凤凰有那个事嘛,尽管她母亲一声不吭。男女之间就那点事,都是过来人,眼睛又是心灵的窗口,你不可能老是关闭着吧,所以,你能瞒住谁?那时候管这类人叫第三者,即是第三者你就无论什么样的理由都是要受到谴责的。但是,人们还是有良知有同情心的,当时就有人说,牛壮壮,就是名字像个男人,长的也有点像个小伙子呗,凭她的条件和水平再怎么也不用跟个大老爷们啊,毕竟是黄花大姑娘啊。
那个主任的老婆是个妇产科医生,骂起人来即尖刻又科学。总之,在学校里任牛壮壮的脸皮比白花点将台的土层还厚也是无法呆下去了。可是,那时候要想离开教育口改行谈何容易,无奈只好当作借调到一所普通中学任教,一个学期没结束那个妇产科医生追到新学校骂她两回,最后一回牛壮壮忍无可忍一抬胳膊就把女医生打倒在地,然后在她的身上狂施一顿拳脚。这一次的结果可想而知,不单是赔医疗费还得调走,另外她一赌气又和那位主任重温旧梦了。并且绝不再偷偷摸摸,牛壮壮自己就得谁跟谁说,越是有人的时候跟那个主任就越亲热,这下,女医生却变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当然只有回家对主任咒死枉活地骂的份儿,在牛壮壮面前她是壮不起来了。
这一回她被调回原来学校的校办工厂做了供销员,后来由于工作出色给学校的教职员工谋了不少福利,于是,原来的负责人退休她就当上了厂长。从此,她和那位主任的关系也就变得不咸不淡了,牛壮壮有应酬没时间嘛。不知是因为积累了经验还是她心里有些变态,总之,高兴时牛壮壮对性事的**令那位主任瞠目结舌,心有余无余都表现得力不足难以从心;不高兴时牛壮壮就对其嬉笑怒骂,搞的那位主任对她急也不行善也不行。也许像这样一开始就畸形的爱注定不会有好结局。无论在什么时候,爱上一个有妇之夫都是女孩子最倒霉的事,因为百分之九十九就是那个结果——始乱终弃。千百年来上演的就是痴心女子负心汉,就是现在,又有几人能真的为女人喊几声不平。女人是弱者,并且大多数是卑怯者,所以,你一旦把握不住自己的感情与有妇之夫有了私情,他的老婆绝对把你当做她的仇人一般,而很少去想这件事根本就是她的丈夫的错,故意的错。天上刮风下雨你不知道,你有没有老婆你自己会不知道?能不能摆平她你不知道?就是他妈色胆包天,不负责任。
尽管这段感情牛壮壮一直舍不得放弃,最后还是无疾而终。牛壮壮欲哭无泪,她耗不起。总之,可以说是主任对她始乱终弃,也可以说牛壮壮对他绝望了,没有**了。岁月,岁月不饶人啊,流年可以把一切都摧毁,何况一段坐地就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感情。说到底,他俩到现在都是各执一词,都说对方坑了自己。但是不论怎么描怎么说,都是一片模糊,没人说得清看得明。搞破鞋和爱情神话其实就差那么一点点,凡夫俗子谁能把握的那么恰到好处呢?
跑供销这个工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那可是个令人羡慕的伙计。就是在那时候,牛壮壮不断结识生意场上的各色人等,自然都是男人,都是比那个主任仗义的男人。牛壮壮跟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上床,还美其名曰,这叫女权,这叫妇女解放。渐渐地,她便以征服男人为人生之一大乐趣了,这可能也是那个主任迟迟不肯离婚的一个原因。他感到他已经对牛壮壮无从把握无法把握,同时他也感到自己的良心受到谴责,于是,忍气吞声,看着牛壮壮从这个男人怀抱滚进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没人陪她的时候他就得过来陪她。后来由于校办工厂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就停产了。学校由于受经济大潮冲击,这些年也尝到了不少甜头,当然也是为了安置员工,就又注册了一家公司,牛壮壮做了经理,公司取名“壮大装潢公司”。
壮大公司实际就是一个皮包公司,联系到活以后,就去劳务市场找木工瓦工,从中扒皮吃二磨赚差价。人说属虎的人一辈子沉浮不定但是运气却很好,牛壮壮就是这样的属虎的人。就是这么个皮包公司却使牛壮壮赚了不少。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告诉牛壮壮有一家化工厂要卖,可以低价买下来,在那里继续干或者是转产,因为那家的项目是不错的,只是由于资金周转不过来才不得已要卖的。
化工厂起初的效益还是非常好的。牛壮壮只是注入一点资金,客户客源都是原来现成的。由于牛壮壮在价钱上没与他们铢辎必较,对方也就算送他们一程,所以,这一次牛壮壮简直没费吹灰之力就又壮了起来。
牛壮壮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这不自己通过朋友干起了炼油厂。她知道这不合法是黑的,但是合法的项目赚钱都太慢。这些年她干的都是公家的,也就是说她在为人作嫁,在为当年打击她嘲笑她侮辱她的那些所谓正人君子纤纤淑女赚钱谋福利,于是她冲冠一怒不干了。直到这时她仍然是孑然一身,不过如果把男人比作春色,那她也算阅尽人间春色了,尽管她并不漂亮。
偶尔回一次乡下母亲就总说书是白念了,她便不耐烦地说,像你那样找个又酸又臭的老公就算没白念?她一说这话母亲就不知声了,是呀,现在老了寻思啥都晚了。可是话说回来,年轻时虽说他啥活也不干,可是现在他不是知道自己不容易了吗?并且每月的退休金一千多块也够他老俩口用,要是指着儿子那可真就指鸡架上去了,就是牛壮壮也同样是指不上,一年到头多说也就回来一趟,要是啥时候取消了春节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回家了。今年的春节她就没回来,至于她去哪里过年,怎么过年只有鬼知道。母亲想来想去觉得女儿这样终究不是个办法,以她的人生经验,老头子那老东西,再怎么打也不分心,孩子可不行。
这个炼油厂一年下来已经为她赚了几百万,就是去了打点那些小鬼少说也净剩三百万。不过最近这里的乡亲们有所不满,牛壮壮是知道的,这难不住她牛壮壮,几个农民草民有什么可怕的。中国人千百年来都是百姓怕官,把乡官村官搞定就妥之。于是,她就以不变应万变,随便赵建国他们怎么闹腾就是置之不理,她连面都不朝,她不断告诫自己对别人要狠一点再狠一点,否则就是对不起自己。
她认为对待那位年纪跟他爹可以论哥们的主任就是因为她太过于重感情,而对待他老婆就是太过于仁慈。不过,牛壮壮自有她的报复那女人的办法。她像《雷雨》中的繁漪把周平收在自己的石榴裙下一样,把那个主任的儿子也拿下了,并且一点也不回避那个女医生。当然,绝对不能让那个主任知道。女医生自然在主任面前告状,无奈,牛壮壮和那个儿子一口咬定是女医生歇斯底里血口喷人,加上主任的掩耳盗铃,直把女医生气的从此和主任分居。同一个屋檐下住着,做饭都不带主任的份儿。
即便这样牛壮壮仍然觉得不解恨,有一天,她偷偷地在主任儿子的茶水里放了两粒伟哥,两个人在**还没完事,主任儿子的人生就完事了。法医一阵检测,公安一阵忙碌,工作成绩等于零。两个人都是单身,恋人之间**天经地义,并且法律也没有男女之间谁主动谁被动的规定,何况两个人正好年貌相当。对于主任这边最后的结果除了夫妻俩呼天抢地之外,就是牛壮壮对他俩的冷笑……
牛壮壮既然打定了这样的主意,各级官员们也就打定了这样的主意。所以,赵建国才数次找各部门都是无功而返。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神秘牤牛河 五”内容快照:
『神秘牤牛河 五』
炼油厂还保持着被砸后的状态,只是人影不见一个。几个人到~看了看,唏嘘几~感叹这牛头~招谁惹谁了,牛~~被夷为平地不说还先污染后砸烂~得再没有往日的风采。这~以后该如何称呼呢?不光没了头这回连~~也没了还~得黑漆漆的。张萍有些沮丧地说。就剩酮~,出肉率高。国森玩笑道。这些农民兄弟~得还~彻底,就差油罐没给它砸漏了。还算理智,~是把那大罐里的原油和燃料油放出来那可坏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