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一身整齐,肩膀斜皮带上挂着对讲机站在出站口维持秩序,听到老姚呼他的喷嚏声,知道老姚又盯上人了。于是,抡先一步分开人流,挤到闸门口堵截戴黑眼镜的人。
当他靠进闸口时,口子上有三个年青人冲闸。其中一个人掐住女验票员的手扯皮,另外两个人趁机向外冲。小沈上前一把拉开那人的手,另一只手截住了冲过来人的肩膀,三把两下制服了三个人。
刹那间,闸口大乱,出站的人,看的看热闹,涌的向外涌,顿时,闸口简直像开了锅的粥。提电脑包的人趁乱过了闸口,老姚堵在里面眼睁睁看着上了的士的宽肩膀瞪眼干着急。等他气喘吁吁地冲出来,的士已不知去向。
跟丢了人,老姚气不打一处出,回转头来,一脸不愿意地瞪了小沈一眼,心里骂到:小子,教死都学不熟,丢西瓜拣芝麻,那轻那重分不清的东西。
提电脑包的人姓裴,名少其。此人为人吝啬,只进不出,是个一毛不拔的主。长日长时,与他共过事,打过交道的,不多不少吃了裴少其滴水不漏的亏。吃了亏就指着他鼻子尖挖苦他:裴少其,皮筲箕、你爹妈给你起的名子一点没起错,真是一只货真价实的皮筲箕。长日长时,大家皮筲箕、皮筲箕地叫,连他自己也搞不清自己的名字到底是裴少其,还是皮筲箕。
裴少其自己把自己名子给弄混了,难怪人家把他的绰号叫真了。然而,认识他的人几乎忘记了他的真名叫裴少其。
大人这样叫他不说,连三岁孩童见了他也皮筲箕、皮筲箕哇哇的喊,你说裴少其听了恼不恼火。他本想拿巴掌搧小孩几嘴巴,可母训牢记:男不跟女斗,大人不跟孩斗,他忍了。
裴少其弄不清,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他的绰号,现在不是时髦知识产权评估嘛,我裴少其为什么不把绰号花钱评估一下。裴少其想了,真这样做了。
裴少其为评估“皮筲箕”这三个字花的周折可不算少,他跑了多家评估事务所,接待他的工作人员已为他是没事来戏弄他们神圣职业取乐的,不但不接他的单,反而还又送他一绰号“神经病”滚!
裴少其人抠不说,脾气还犟。县城不评我到省城找人评。中国这么大,我就不服找不到地方评不成。
裴少其为了一个绰号,几经周折,终于在省城找到一家知识产权权威评估部门。没想到接待他的前台姑娘人不仅人长的漂亮,说话还挺和气。姑娘听他说明了来意,和为这事他在其它地方遭到的冷遇,眼睛一亮一亮的,眉睫一皱一皱的,嘴巴里还连连打报不平地说:不可理喻,真不可理喻。国家科技部三令五声强调重视知识产权,他们怎么这样能对你。难倒“皮筲箕”这三个字就不是知识产权吗?姑娘一边为裴少其报不平,一边提起柜台上电话向上面通报。
裴少其见姑娘越说越激动,真诚地为他打报不平不说,还为他在是电话里请示,好像委屈了多少年的冤屈被平反昭雪了似的,感动得热泪盈眶,说:同志,你的意思是说,你们这里可以评?
姑娘说:同志,我们所长刚才在电话里说了,你是我们这个行业有史以来第一个来评估“绰号”著作权的,所长决定免费为你评估。
皮筲箕东里西里晓得不少,行业规则大至差不多。听了姑娘的话,猛然想到师娘治病:师傅老婆曾经得了罕见神经压迫症,长年卧床不起。师傅背着师娘大医院、小医院跑,求神,求偏方,钱花了不说,就是治不好。后来有家医院神经科专家愿意试试。专家说:要治好这个病,必须做开颅手术,不过这个手术风险大,目前在医学界属首例,如果犯者同意,手术费用我们全免。师傅为了治好师娘的病,与师娘商量来商量去,一至认为:如其躺在**等死,不如死马当活马医,说不定治好了呢。莫说,专家既然能放出来话来就不是无的放矢,肯定是有谱的。于是,老俩口决定用生命做一回专家的试验品,为祖国医学科学奉献一回。呵呵,手术成功了,师娘不仅治好病,还随着那个专家上了电视。师傅没掏一分钱为师娘治好了病,看电视里的专家一下子扬了名。越想心里越不平衡,要是手术失败了,我老婆不是白送一条命?。便请律师以为此项科学技术成果提供“试验品”为理由,开口就是五百万,把医院和专家一并告上法庭,后来赢了官司,合法的弄回一笔不菲的收入。
裴少其做梦也没想到跑到省城有这样的结果,以所长的的口气,与师娘治病经过相似。于是,乐滋滋的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说谢、谢!谢、谢!办好了我请你和你们所长的客。
几天后,他没花一分钱拿到了评估报告书,“皮筲箕”三个字著作拥有权属裴少其个人所有,评估价值:人民币二十万元。
事后,他学着师傅向评估权威所长要试验经费。可是,一个子儿没弄到不说,倒自找没趣弄了一鼻子灰。
不过,裴少其还是用“皮筲箕”换来了“二十万,”捧着评估报告书高兴得走路也疯癫。都市报、电市台、一时把他炒的纷纷扬扬,他成了县上小有名气的人物。可他抱着这只能看,不能换吃的“二十万”不好过日子,他还是他。天天背着帆布工作包,风里雨里跑工地,像猴一样在脚手架上翻腾。最后跌进沟里,一落就是五年。
(皮筲箕五年后干啥?请看下一章节。)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3霞”内容快照:
『3霞』
皮筲箕在“~”里五年,毕业后,赶~歌星灿烂的年代。他不喜欢捧星,就喜欢喝着啤酒听星们提着嗓子眼嚎出来的丧味儿逗乐子。不过董文华的那首“~天的故事”他百听不厌。用~话说:不是董文华“~天的故事”唱的多好听,是董文华长的像一个人。这人就是皮筲箕早年当泥~匠跟他拎了好几年灰桶的老相好~霞。霞,也有天生一副百灵鸟一般的嗓子。他从“~”里出来那天,是霞在“~”门前接的他。霞己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