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秦汉风云 [目录] > 第2章

《秦汉风云》

第2章第一章 帝国惊变之赵高的阴谋

作者:捉风笑月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后,便开始了向天下百姓宣示皇威的巡游。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满怀着兴奋的心情开始他的第五次巡游。随行人员自然还是正是忠诚秦国的大功臣李斯和善于阿谀奉承奸险小人赵高。还有深受始皇重用蒙恬之弟蒙毅。

始皇帝原本是没有打算带小儿子胡亥一起去的,但胡亥死缠硬磨,一再要求要一同前去。秦始皇很喜欢这个听话的小儿子,于是就答应了。这里事先有没有赵高的唆使和他的阴谋,现在无法得知。也许是赵高叫胡亥抓住长子扶苏不再始皇身边的机会,多亲近一下始皇也是极有可能的。赵高是胡亥的老师。胡亥将来能当上皇帝,当然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这其中的缘由我只是猜测。

但就是这一次随行,才使得胡亥有机会当上大秦王朝的皇帝。如果让仁义忠孝的扶苏即位,我想大秦王朝的历史就要改写了。因为扶苏向来忠厚仁慈,很反感他老爹秦始皇那一套苛政治国的东西,曾经多次向秦始皇提议,但就是不采纳。

此时的秦始皇已经是人到暮年,白发苍苍,垂垂老矣,身体大不如从前。车队到达沙丘之后,秦始皇就一病不起。

然后病入膏肓的始皇帝这时才惊惧的发现,自己还有一件大事没有完成,什么大事呢?那就是大秦王朝储君的问题。

秦始皇是个英明盖世的人,为什么一直道死都没有立储君呢?作为封建帝王,储君是国家的根本,一旦根本动摇,大厦便有倾覆之险,这个始皇帝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

可是历史就是历史,不允许任何人假设。秦始皇的确没有立储。

始皇帝没有立储的原因只有一个,和所有梦想长生不老的帝王一样,始皇帝认为自己是不会死的,自己的功绩前无古人,足可以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立储君,就意味着自己有一天肯定会死去,不然立储干嘛?

雄才大略的始皇帝在这里做了一回鲁迅笔下的阿q,自欺欺人,认为用精神胜利发,不明确的立下储君,自己就可以长生不老,可以永远的统治这秀美的大好河山。

然而,始皇帝却大错特错了,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规律任何人都不得违抗。可是始皇帝要逆天而行,当然是办不到的。

到了现在自己病危,即将离开尘世的时候,他才明白这个道理。他慌忙想到立储这个问题。但为时不晚,尚可以补救。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忠孝仁厚,是个心怀慈善的人。处事敦厚稳重,最有资格继承皇位。

想到这里始皇帝挣扎着,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道诏书。诏书的大意是;扶苏立即火速赶回咸阳,将军队交给蒙恬。如果那时自己已死,扶苏就立刻即位为秦二世,然后主持发丧。

秦始皇写好诏书,然后交给宦官中车府令兼符玺令赵高加盖玉玺。这个官位的职责是负责管理皇帝的车马,还兼管皇帝的玉玺符节。起草文件,传达命令等。

虽然不如丞相将军那般威风。但时刻知道皇帝身边的情况,这是其他官职无法比拟的。阴险的赵高就占了这样的便宜。

说道这里,我们应该说说赵高这个奸险小人。

赵高原是赵国人,和赵国贵族估计沾点关系。但血缘疏远,并非是真正的赵国贵族。

赵高的父母原是秦国的罪人,一说是秦灭赵的俘虏。赵高的父亲在秦宫中受过宫刑,母亲是奴婢,他们兄弟几个也是赵母在秦宫中生下的。并且生下来就是奴仆。世世代代永远卑贱。

出生在这种环境里,无论怎么说,赵高在秦朝的宫殿里是毫无地位可言的。赵高自小受尽了秦朝贵族的鄙视和欺凌。

这样一来,赵高表面上顺从与他主子秦朝,但骨子里恨透了,他在耐心的等待时机,等待有一天能身居高位,大权在握,不受他人的欺凌。然后摧毁这个庞大的王朝,因为他的和其他六国后裔一样,他对这个新生的大秦王朝充满了仇恨。

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一次偶然机会秦始皇嬴政听说赵高身强力壮,又懂点狱法。秦始皇觉得他是个人才,于是就提拔他作中车府令。还任命赵高教自己的小儿子胡亥学习狱法。

这次天赐良机是赵高做梦都未曾想到的,他不菲吹灰之力就进入了中央部门,可以时常与秦始皇呆在一起。今后他能发迹与这次升迁是无法分开的。

从此以后,赵高便时常跟在了秦始皇的身边,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这次出巡当然就少不了他的份。

赵高得到秦始皇的遗诏后,拿在手中没有送出。他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秦始皇便极不情愿地闭上了眼睛,和他亲手缔造大秦帝国永别了。他还梦想着自己的基业能够千秋百世的传下去。然而梦想虽然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如果说昔日赵高不敢胡作非为的话,那是因为帝国的统治着是一位聪明英武的盖世英雄。赵高站在他的身边只有胆战心惊,如履薄冰的份,哪敢越雷池半步。

然而今天不同了,这头一直压制着自己的雄狮已经倒下了。他再也不能怒吼,再也不能主宰这个帝国。他的威风与震慑力已随他的身体一样,在秋风中死去了。

因此,我赵高不必害怕了,我可以胆大妄为,可以开始自己罪恶的计划了。他要篡改遗诏,立胡亥为秦二世。

因为他是胡亥的老师,他深知自己的这个帝王之子,并非什么杰出的人才,只是一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毫无主见的贵族子弟而已。

一旦拥立他继位,因为我赵高是他的老师,他一定对我言听计从,我也好从中摆布。说白了,他只是我赵高手中的傀儡,未来秦朝的大权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掌握在我的手中。

想到这里,赵高笑了,不过,这笑容很阴森,很阴森,可惜秦始皇却看不到他一直以为位是个忠臣的赵高的这幅嘴脸。

由于秦始皇在外巡游病重而死,历经政治磨练的李斯深知这个消息如若走漏,无疑将会给大秦帝国带来一阵狂风暴雨。于是他和赵高一商量,决定不发丧,车队象平常一样向咸阳进发。为了防止其他人猜疑,秦始皇衣食供给照常依旧。

当时正值夏季,气温很高,秦始皇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散发出阵阵恶臭。为了掩人耳目,赵高派人弄来大量的咸鱼放在秦始皇的车中以掩改尸体的腐臭味。

赵高抓紧时间开始了他的计划。首先试探一下胡亥的想法。他对遇事毫无主见,如同酒囊饭袋的胡亥说道:“现在皇上死了,生前又没有分封诸子为王。只给长子扶苏留有遗书,让他回到咸阳即位,立为皇帝。到时候,你可是一点地位就没有了。对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打算。

胡亥此时还没有篡位自立的野心,于是他就事论事地答道:“

英明的君王自然了解臣下,英明的父亲也了解他的儿子。父王既然遗诏不分封诸子为王,自然有他的道理,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而且,赵高当然不甘心,继续说道:“公子您说得不对,现在天下的大权和存亡都掌握在您,丞相和我的手中,希望您赶快谋事。当别人的臣子,和让别人当自己的臣子;制人与受制于人是大不一样的。”

说道这里,年轻的胡亥心动了,他的脑海里浮现出父王君临天下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荣耀!这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说是极有吸引力的。他的防线在赵高的诱惑前开始崩溃。

但这篡位这件事情无疑是一件高危的活儿,弄不好性命不保。胡亥再怎么愚昧,此事的厉害他还是知晓的。

于是他用试探的语气对赵高说道:“废掉兄长而拥立他的弟弟,是不义的。不遵从父皇遗诏而畏惧死亡是不孝的。我德薄才疏,勉强依靠别人的力量坐了皇帝,恐怕天下不服,那该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赵高此刻正在细细地揣摩胡亥的心机,见胡亥已经动摇,他继续添油加醋地说道:“臣听说商汤,周武王杀掉他们的主人,不仅没有说他不忠,反而称赞他们仁义。昔日卫君杀掉他的父亲,卫国人反而赞其德,孔子著书,在书中也没有说他不孝。

大丈夫行事应该不拘小节,不可因小而失大,不然必定有害,遇事犹豫不决,事后一定后悔,希望公子当机立断,这样大事可成!”

胡亥见赵高把话说道这里,胡亥叹息道:“现在父皇还没有发丧安葬,怎么能和丞相谋此大事呢,还是日后再说吧!”

赵高立即说道:“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大好时机,公子千万不可错过!”胡亥假装无奈的应允道:“好吧!”

赵高见胡亥已经被自己说动,于是说道:“这件事情如果不和丞相商量,恐怕难以成功,我愿意代公子去找丞相商议。

赵高的做法是对的,丞相李斯在秦朝位高权重,地位仅次于秦始皇,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你之下。篡改遗诏,拥立胡亥为帝。这件惊天大事如果得不到丞相的鼎力支持,是无法成功的。赵高深知这一点,这也是他的老谋深算之处。然而李斯却斗不过赵高,这是后话。

赵高连忙找到李斯,开门见山的说道:“皇上驾崩,给长子扶苏留有遗诏,命他火速赶回咸阳,让后主持大丧,继位为帝。始皇给我的诏书还没有发出,始皇的死讯也没有人知道。现在皇上赐给长子扶苏的遗诏和皇上的玉玺都在我的手里。决定太子之事,全凭我们一句话,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李斯听到这里,早已是大汗淋漓,脸色骤变,李斯想:和秦朝的法律是我制定的,篡改先皇遗诏可是谋反大罪,罪当诛灭九族,想到这里他不寒而栗,于是他对赵高说到:“这完全是亡国之言,不是我们身为臣子的人应该说的。

怎奈赵高与李斯同朝为官多年,他太了解这个出身与仓库小吏的李斯了,他身居高位多年,为大秦帝国的创立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受到朝臣们的崇拜与敬仰。

现在李斯已经年老,作为人臣,荣华富贵已到极点,无以复加。出身微末的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保住现在的丞相之职,然后再年老之时能够安享晚年。不危及他地位的事情,他是不想参与的。

赵高早已经将李斯的这种心里揣摩透,他的话向一把冰冷的匕首直插李斯的要害:“丞相大人,您好好想想,你能和蒙恬相比吗?您的能力,您的功劳,您的谋略,您的威信,您与扶苏的关系那一项能比过蒙恬。?

李斯陷入了沉思,历史能否改写,就在他的一念之间。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第二章 帝国惊变之李斯的错误”内容快照:

『第二章 帝国惊变之李斯的错误』

李斯沉思片刻:“这五项恐怕都不如!,你这样说到底有什么~意?”赵高见李斯已经松动,继续~李斯的思想工作,大意是:第一我在秦国当内官已有20年,从未见过秦罢免丞相,有人可以担任两朝丞相的,最后都被诛杀而~。扶苏继位不一定会被罢免,可能~命不保。第二,皇~有20多个儿子,他们的情况你都了~,长子扶苏刚毅勇武,众人都十分信~。他继位以后,必定任用蒙恬为相。你最终只不过是

~~

>> 阅读第3章 第二章 帝国惊变之李斯的错误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