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沉思片刻:“这五项恐怕都不如!,你这样说到底有什么深意?”
赵高见李斯已经松动,继续做李斯的思想工作,大意是:第一我在秦国当内官已有20年,从未见过秦罢免丞相,有人可以担任两朝丞相的,最后都被诛杀而死。扶苏继位不一定会被罢免,可能性命不保。
第二,皇上有20多个儿子,他们的情况你都了解,长子扶苏刚毅勇武,众人都十分信服。他继位以后,必定任用蒙恬为相。你最终只不过是怀揣着通侯之印回归故里【李斯被封为通侯】。你必定失宠。
第三,我身为胡亥的老师,教习胡亥多年,从没有见过他有什么过失。胡亥为人仁慈笃厚,轻财重义。礼贤下士。我遍观诸位皇子,都没有发现能和胡亥相比的人才,胡亥是可以继位的,能够将大秦王朝治理好。
第四。你若能帮助胡亥继位,将来胡亥必定会感恩图报,保全你丞相之位。你依旧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聪明绝顶,英明一世的李斯此时似乎被赵高的话语迷住可心窍,这和秦始皇生前最为倚重,最为信任的人,为了自己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此刻昧着良心背叛了他的前任主子。他答应了赵高,帮忙立胡亥为帝。
赵高见李斯加入了自己的阵营,心里狂喜不已,他的计划又顺利前进了一步。
当下他们三个万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走到了一起。赵高是为了颠覆大秦帝国,为赵国和自己出一口恶气。胡亥是想君临天下,享受那份至高无上的荣耀。李斯是想保留自己的丞相之职,继续他荣华富贵。
这三个人,一个为了仇恨,两个为了利益,而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狠狠转舵,从而改写了历史。
实际上从古至今历史都是在利益与仇恨的驱动下进行的的。那些冠冕堂皇理由只不过是伪君子们的一个借口而已。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永远都是一句自私自利者的口头禅,然而它却十分的管用。
赵高,胡亥,李斯三人抓紧时间谋划具体事情。最好他们达成了大大影响中国历史的进程的决定。将始皇帝的诏书篡改,另立胡亥为秦二世。将扶苏,蒙恬赐死以绝后患。
伪诏很快就写好了,大意如下:
朕巡临天下。祈祷名山诸神已延长性命。今扶苏与上将军蒙恬率数十万精锐之师戍守边疆,已经十年有余。居然寸功为立,反而令士卒大量死伤。并因不得回咸阳为太子一事,上书诽谤寡人所作所为,怨恨寡人。扶苏为人不孝,赐用其剑自裁!
将军蒙恬与扶苏同在外面,不仅不指正匡扶扶苏的德行。反而参与他的阴谋,身为人臣不忠,赐其死罪,将军权交给副将王离。
赵高将诏书仔细读了一遍,确定无误后,赵高拿出玉玺,狠狠地在上面盖了一下,他心里狂笑道:“我大事已经成了一半!!”李斯站在一旁面无表情,他知道,玉玺一盖下去,他已没有退路了,他只有一条道走下去了。
扶苏与蒙恬当时在上郡戍边,诏书发到上郡,扶苏览毕大哭进入内屋,便想拔剑自杀。
蒙恬一生经历许多风浪变故,直觉告诉他这诏书又问题,于是他进言劝阻扶苏道:“皇上巡游在外,没有立太子,命令我率三十万精锐之师镇守边疆,以公子为监军,这是将天下的重任交给公子,足以见皇上对公子的厚爱。
今天使者一来,您就自杀,怎么知其中真假,要以防有诈。不如再请示一下,如果是真的,我们再死不迟。”
这蒙恬说的是上策,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可是,扶苏却是一个十足的二愣子,深受儒家思想毒害的他竟然说:“父亲要赐死儿子,我怎么能还再请求真假呢!”然后挥剑自刎。
蒙恬执意不肯就范,要请示了始皇帝再说。
这是很正常的,蒙恬的猜测完全正确。
蒙恬家族原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蒙骜事秦昭王,战功显赫官至上卿。蒙恬的父亲叫蒙武也是秦国将领,曾经与大将王离一起攻楚,杀楚国名将,也就是后来项羽的祖父项燕。蒙恬本人也北击匈奴,宁匈奴人闻风丧胆,为大秦帝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所以蒙氏家族世代为秦国将,并受到历代君主的重用。秦始皇命蒙恬率30万军队守边,抵御秦国当时最严重的威胁匈奴人,并让他带着自己的长子扶苏,足见蒙恬在始皇心中的重要的地位,秦始皇对蒙恬的信任非同一般。
始皇嬴政向来对蒙恬都非常倚重爱戴,蒙恬也一直忠心耿耿,意欲肝脑涂地,死而后已,来报答秦对蒙家历代的厚恩。
这次始皇巡游在外,突然有使者来宣召赐死他和长公子扶苏,他当然不肯信。他心里猜测道这份诏书肯定是假的,凭他和皇上的关系,皇上绝对不会这么做。
蒙恬执意不肯自杀要回咸阳面圣与皇上对质,赵高派来的这个小小使臣对德高望重,声名显赫的将军也无可奈何。只好夺了他的兵权,交给副将王离,然后把他囚禁在阳周【今陕西北部】
英武一世的蒙恬不知道这如同下了死牢,以后他再也没有机会出来,面圣成了泡影。
使者回到赵高处,将扶苏已经自杀,蒙恬被囚禁的消息告诉赵高,李斯,胡亥。赵高大喜,长长的嘘了一口气:最大的绊脚石已经被搬开了,下一步,回咸阳扶扶苏即位!
当时蒙恬的弟弟蒙毅也在出巡的队伍中,一切都在秘密中进行,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哥哥蒙恬已经被抓了起来。
赵高见蒙恬已经被囚禁,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为了谨防节外生枝,于是想把蒙氏一网打尽,他对胡亥说:“始皇生前本想举贤立太子。而蒙毅却阻止说不行,蒙毅这是惑乱皇上,是不忠的行为,应该诛杀。
胡亥本虽然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对自己的这位老师也是言听计从,但也知道蒙毅在秦国的地位,觉得蒙毅杀不得,就把蒙毅抓起来,囚禁在代【在山西北部】
这赵高与蒙毅原本就有仇。
赵高在始皇即位之前,有一次犯了重罪。秦王命令蒙毅依法惩治。蒙毅刚正不阿,不敢违抗秦王的命令,一下叛赵高死罪,并除其宦官籍。当时还是太子的始皇爱惜赵高通晓狱法之才。,替他说情,才被免除一死。
所以赵高对蒙毅和蒙氏家族恨之入骨,但蒙氏在秦国地位显赫又受到始皇的信任很重用,他倒也无可奈何。这次始皇归西。蒙恬被囚。蒙毅没了靠山,机会千载难得。他当然就不会放过蒙毅了。
这样赵高用他的阴险,加上李斯一时的愚昧,在始皇死后,终于把蒙恬,蒙毅这两个阻碍他的人给困了起来。
而这两个人还天真的以为自己对秦朝有过莫大的功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迎接他们的不会是死亡。
但想法是好的,结局却是残酷的。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第三章 帝国惊变之蒙恬之死”内容快照:
『第三章 帝国惊变之蒙恬之死』
公元前210年9月,赵高在设计逼~扶苏,擒获蒙氏两兄弟后怀着兴奋的心情,陪同着那辆载着始皇发臭尸~和咸鱼的车子回到了咸阳。赵高立刻发丧,得知这个消息后,天~自然震动,毕竟这是一位剪灭六国,不可一世的伟大君王。他曾梦想着长生不老,但还是~不到。看来人毕竟是~~的,即使贵为九五之尊。这一点和平常百姓没有什么不同,想到这里,老百姓的心就平静~来了,始皇老了,老了就~~,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