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国留学生,阿斯特里特.德拉.梅亚
之后几天,合租公寓里的四男二女都过得很平静,随后就到了开学的季节.我还是第一次以大学生的身份走进国外的大学.
这里所有的大学都没有校门,似乎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触手可及.也没用体育场,没有学生宿舍,食堂只是个小餐厅,而且只卖午餐.但是与科学有关的一切都是顶级的.它们专一地扮演着高等学府的角色.
开学的第一天上午有个欢迎会.系主任和其他几位教授与大家见了面.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不算太多,大家轮流自我介绍.我大概是有些紧张,毕竟我的德语还不是很好,而且作为长相与其他人差异巨大的外国人,难免会担心自己不被接受.我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其他人,或许我也不希望他们注意我.
不过,既然是轮流,那么肯定会被轮到的.还好!我完成得不错.比较完整地介绍了一下自己的Hintergrund(背景),没有出任何差错.唯有一点小插曲.系主任克林格教授问我来自中国的那个城市.我回答:“那个城市太小,我想您没听说过.”于是他说:“就告诉我离北京有多远吧.”我掐指估算了一下,然后对他说:“两千公里吧.”
宽敞的阶梯教室立刻回荡起“Gott!(上帝!)”这样的感叹声.当然还有笑声.无论学生还是教授.他们就这么没准备吗?其实并不是缺乏地理知识,而是大国与小国的人之间,对领土的概念是永远无法统一的.他们习惯于一小时离开国境,一天穿越十几个国家.而如果是两千公里,他们就得联想到遥远的莫斯科了.
最后,克林格教授这样收尾,“那应该是奥地利的周长吧.或许要奥匈帝国的周长才够.”
又经过一阵没有恶意的笑声,流水式的程序平稳地进行了下去,气氛挺不错.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除了少数种族主义者,人们很少对肤色感兴趣.如果没有外来移民,他们的人口早已是严重负增长,所以看到哪一色的人都不觉得稀罕.反倒是讲究阴阳和谐的中国人不易适应太黑或太白,时常把外国人当稀有动物来欣赏.
我感到自己之前有些多虑了,慢慢地放松了神经.
忽然,传来一个女孩的声音,感觉有点熟,是奥地利南部口音.我一开始都没注意这个专业里还有女孩.我立刻抬头看.哦!缘,永远是这么妙不可言.放之四海而皆准.她就是那天在赌场里遇见的女服务生.
看来那只是份兼职,而未来的三年中,她将和我同坐在一间教室.我是不是应该感到非常荣幸呢?
这个开始因为她而有些不平凡了,我心中有些念头开始变得不太安分,我记得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过了.
终于知道了她的名字,阿斯特里特.德拉.梅亚.从姓氏看,她的家族应该来自意大利,难怪她的笑容有阳光和海风的味道.
我应该主动去和她打招呼才对,可是首先冒出了一个疑问,她难道也没有注意到我?如果注意到了,那为什么没过来跟我说话?或者那天发生的事太小,根本不足以让她记住什么人.
三号大教室,第一堂课将在这里开始.有一些同学开始主动过来结识我,我周围的气氛越发和谐了.不过我一直在不自觉地注视着阿斯特里特,还有她身边的人.
显然她和很多人是之前就认识的,他们开心地交谈.其中一个男生与她尤其亲密,无论是互相之间的距离,还是不时出现的小动作,都让两人疑似情侣.当然,至少在与异性的接触中,西方人是很开放的,所以不能通过这些细节就断定两人的关系.但我不明白,自己哪儿来这么大兴趣?
很快我就责怪自己无聊了,居然把注意力放在这上面.赶紧做了强制的扭转,准备上课.我看了看刚领到的学生证,据说这是一张功能强大的卡,不仅是身份的象征,还是开启校内所有教室门的钥匙,还可以启动学校里的免费打印机和复印机.记得在国内大学里,学生拿不到半张免费的纸,打印都是要自己掏钱的,而且还是在每年交纳六千人民币学费的情况下.
奥地利公立大学的学费一向很低,现在联邦政府出台新政,所有公立大学零学费.看来很多东西都是随着富有,反而变得廉价.我一边感慨,一边在学生证背后的签名栏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时,有人从后面拍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就是和阿斯特里特很亲密的那个男生.他带着非常友善的笑容对我说:“我叫大卫.伍赫.”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5.生活,意外的午餐,落跑的厨师,真正的赌徒”内容快照:
『5.生活,意外的午餐,落跑的厨师,真正的赌徒』
五生活,意外的午餐,落跑的厨师,真正的赌徒脑子想的事~单纯,生活也就~容易.我也不知自己是怎么调整的,反正日子渐渐变得充实而没有杂念.时间像多瑙河碧绿的~一样静静~淌,翻起日历才发现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我~自己还蛮开心.公寓里的各位都和我一样,只为学习而忙碌,虽然听说赵旭以前很懒散,但这个学期他好像也~发奋,连赌场都没时间去.怀远更是~人,几乎每天都在学校自习到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