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雨辰讲完了,张书记沉默地听着,小宋局长望了望他俩,不知说甚么是好。
“现在可以按照那天你提的计划施行下一步了吧?”张书记望着郭雨辰终于开口了。
……
回到家,按照张书记、郭雨辰他们三人商量好的计划,小宋局长立刻给李市长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小利她们已经从黄山回来了。最后还“简要的”对他说:“小利她们这次收获不小,特别是已经查出了与‘马’一同去黄山的那个人。”最后又说,明天八点“11.18”全体人员要在会议室听小利她俩的汇报,以便安排下一步的工作。
……
第二天八点整,11.18专案组的全体成员,还有百忙中特别赶来的李市长、张书记都聚齐到了会议室。
小鲁首先简要叙述了他们调查的经过:“按照临行前郭博士的交代,一到黄山就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立刻对那件打死‘马’的灯台做了鉴定,结果正如郭博士预料的那样,‘灯台’是铜制的。郭博士临行时曾说过‘如果灯台是铜制的,它与山石碰撞就不可能发出火花’;也就是说,那个报案的人显然报的是假案。根据这一点,我们经过努力最终查清了报假案的人的真实身份和下落,那人是当地安庆市人,名字也叫‘李光军’。于是,我们开始找那位‘李光军’,查来查去查到了上海,在上海得知,这位‘李光军’又被谋杀了,死在了‘大上海酒家’。”
说到这里,小利接过小鲁的话说:“一系列的疑问使我们又回到了黄山。在黄山当地公安部门的帮助下,我们从黄山又去了九华山最后查到了安庆,查到了‘马’曾住宿过的安庆宾馆。在那里,我们得知‘马’是坐船去的。按照‘马’入住‘安庆宾馆’的时间,又与‘江航’联系,查明了‘马’乘坐的那班船来自武汉,于是我们就又赶到汉口码头,找到那班船当班的船员进行了询问。在交谈中,我们拿出‘马’的照片让他们看,问他是否有印象。其中一位船员看了照片后就说:‘我记得这个人!他是与一位姓贾的老人一起上的船,还是我给带的路,他们住的是一号特等舱。你们知道,能住特等舱的乘客是不多的,所以我记得很清楚。’于是我们就又问他,他怎么知道与‘马’在一起的老人姓贾?他说:‘在开船之前,我们都要去特等舱巡视一番,问一问头等舱的乘客有甚么特别的服务没有。当我来到一号舱的时候,听到里面住的两位乘客正在交谈,其中那位年轻的称呼那位老一点的乘客叫他贾馆长,那个老一点的叫那个青年人‘小马,’”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后来我和小利又去了上海那个‘酒家’,在酒家旅客登记簿中,我们又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的线索,安庆的那个‘李光军’在酒家被谋杀时,那个与‘马’一起乘船的‘贾馆长’案发时也曾在那里住。”
……
几天之后,在北京国际机场的侯机大厅里,公安人员逮捕了临海市第一把手李辉市长原来的秘书、后来被调往市博物馆任职的贾临风馆长。当时,他正要前往欧洲某国去考察。
4、市长追悼会之疑云
“提审贾临风!小王和小利你们两人进行审讯与记录”宋局长命令道。
当贾临风走进审讯室时,他面带微笑依然是一幅领导的模样,在回答了名字、性别、籍贯、职业……后,就默不作声拒绝回答任何问题。
接下来的几次提审都不很顺利,贾临风始终不合作,给进一步破案带来了难题。
“张书记,我仔细看了贾临风的履历,分析了他的情况。下次我想亲自审问他”小宋局长对张书记提议。
……
第二天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太阳的光暖暖地照射进提审室来。九点钟的时候,贾临风在两个看守民警的押解下走了进来。
“贾馆长!”小宋局长换了一种口气称呼他,然后说:“你看,外边的天空是多么的宜人。”
贾临风抬眼望了一眼窗外,又转回头望着他,这一次他开口了:“是吗?可是你不觉得,那天空早已被充满了的尘埃、污染得让人已经感觉不出宜人了吗?你能看得到那清澈的蓝色和透过蓝色被分解成的斑斓色彩吗?”说到这里他微笑起来。过了几分钟,贾临风止住微笑说:“几天来我考虑再三,愿意与你们合作说出事情的真相。不过在开始之前,我有两个小小的要求,希望能够答应。第一,在我叙述时,不要打断我的话。第二,我现在很想见一见那位一直在幕后帮你们破案的郭雨辰博士,请求你们让他一直在现场旁听,因为他是一位记者,我需要他以记者的职业道德给我一个公平和真实!我知道他就在隔壁的房间里!”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追悼会之疑云”内容快照:
『~追悼会之疑云』
4、~追悼会之疑云“提审贾临风!小王和小利你们两人~行审讯与记录”宋~命令道。当贾临风走~审讯室时,他面带微笑依然是一幅~的模样,在回答了名字、~别、籍贯、职业……后,就默不作~拒绝回答任何问题。接~来的几次提审都不很顺利,贾临风始终不合作,给~一步~案带来了难题。“张~,我仔细看了贾临风的履历,分析了~情况。~次我想亲自审问他”小宋~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