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殡仪工日记 [目录] > 第9章

《殡仪工日记》

第9章一顿午餐(1)

作者:屹派胡言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魏海森小心地用钳子拣着碎骨,把它们放进白铁皮做的簸箕里,动作熟练而轻盈,生怕弄碎了它们。我至今也无法相信像他那样一个粗犷的中老年男人,怎么会有如此轻盈的动作,那一夹一取一放,像是表演“蜻蜓点水”的茶道高手,但可惜的是他从不喝茶。

他曾告诉我,这叫尊重死者。我相信他是有这方面的觉悟,但更重要的是,这号的家属刚才往他兜里塞了一卷大钞,所以我认为他更尊重的是钱。其实谁又不是呢?

所谓尊重,是羡慕与嫉妒混合后制造出的副产品——《严黄语录》

大炉和小炉是轮流司看的,今天我和他负责小炉。一般来讲,大炉又叫“贫民窟”,尸体在灵堂举行完告别仪式后就送到我们车间,再由我们按序号塞进炉去,50分钟后取出来,随便拣几把骨头装入白布袋里,由家属到骨灰领取处领走了事。有时候赶上“天气”不好,一大清早就有上百个号子排着,便要敷衍些:上一个的骨头匆匆拣些,剩下的也来不及打扫,就把下一个放进去开烧,这样烧出来的骨灰里,自然混有上一个或前几个的骨灰,所以家属取回去的,也多半不是“本人”,就算是“本人”,也是缺胳膊少腿的。“要是有来世,生下来估计也是个残疾。”魏海森经常开这种无稽的玩笑。

而小炉就好得多,但也贵得多,大炉一千二百元包干,小炉则要一千八百元。同时,烧的时间也比大炉长,要一个半小时左右。不过小炉的“服务”也更好:如果家属有要求,尽可以自己目送尸体进炉,更可以自己拣骨,这样就能不落下“一针一线”了。我甚至见过自己带吸尘器来吸骨渣的。当然,有些家属为了避讳,会让我们帮忙拣,这时就要看他们识不识相了,要是不识相,骨头“短斤少两”也怪不得谁。

我是没有魏海森那样好的功夫,把一碰即碎的骨头轻轻夹起,轻轻放进簸箕,轻轻装进白布口袋。其实谁都知道,在装袋与入盒的过程中,骨头怎么都会碎掉。他所做的也无非表面功夫,让家属安心,也算是体现人性化关怀。

宋小强面无表情地把板车推过来,板车上是一个年老的胖女人,脸画得通红,连眉毛也描了一遍,加上那顶黑色的寿帽,看上去像极了恶搞片里的女鬼。这铁定不是黄慧娟的手笔,她手下的妆自然而生动,把生与死的界限模糊得慧眼难辨,让它们看上去只像是在小睡,似乎并不曾在冷库里待了数个日夜。所以我曾开玩笑说,死也要死在黄慧娟的手里,至少不至于死得太难看。当然,她本人就并不难看,换身行头便能称得上漂亮,略加打扮后甚至能和一些当红的女星媲美,不过她却长年以工作服示人。除了我。

我看了看挂在胖女人板车上的牌子,然后摔在它的身上对宋小强说,你自己看看,这是大炉还是小炉的?

宋小强看看我,再拿起那个牌子看了看,低沉地说了句弄错了,然后推着车要往大炉去。

弄错了?你怎么不弄个活的来烧了?干不好就回学校去,别在死人面前丢活人的脸!我看到他那张死人样的脸就没好气。和四年前的我一样,他也是大四快结束时来厂里实习的,但和我不一样的是,他似乎长了一颗木鱼脑袋。

他嗯了一声,说了句对不起就推着车离开了,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变化。

魏海森看着他的背影不屑地笑了笑,骂了句木头,又转过脸来冲我说,几年前你和他也是一样。我并不反驳,在魏海森眼里,我们车间除了他以外,就没一个人的胡子长齐了。

不过你崽崽最近脾气习坏了,倒还像个东西了。他接着说。

那也是魏老师你的教导有方,以后还要向你多学习。我笑着回应,心里却孝敬了他母亲一次。

他哼笑了一声,便把口罩拉上,进到炉边看火去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一顿午餐(2:完)”内容快照:

『一顿午餐(2:完)』

中午的休息时间~得可怜,历来如此,为了不占用~人们的时间。所以我们几乎不出厂去吃饭,而且厂子附近一公里以内也没有像样的餐馆,不过厂里有一个形式~的伙食团,连食堂都称不~,但饭菜还不算难吃。饭间魏海森总是~喝~两盅的,哪怕有~百号的尸~排着队等他。他并不喝什么好酒,诗仙太白~矣,一整瓶不到两天就给~~,而且据说他以前只喝在街~打来的散装白酒,因为只有那酒才够劲。虽然厂里有规定

~~

>> 阅读第10章 一顿午餐(2:完)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